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在「國際家庭日」到來之際,2020年5月13日,由下城區教育局婦聯、下城區教育局德育研究室主辦,杭州市德天實驗小學承辦的以「家校攜手、與愛同行」為主題的線上家長課堂順利舉行,圍繞生命教育,以微論壇的形式,為家長講解科學教育方法和育人理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
下城區各校(園)德育負責人、家庭教育指導站站長、家長代表等齊聚釘釘,德天實驗小學學生處主任李斐斐老師主持本場活動
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德育研究室副主任朱霖霖女士為「家庭教育宣傳周」致開幕詞,並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大家能夠更多地了解和關注「國際家庭日」,為建立良好和諧的家風而共同努力。
家是最小的防疫站,也是最大的隔離區。有這樣一些下城學子的爸爸、媽媽,他們放棄團聚,在各自的崗位堅守;他們化身逆行者,走向疫情防控最前線;疫情期,每位逆行「戰士」都肩負著使命勇敢前行,他們的背後都有堅強的家庭後盾。
下城區教育局婦聯主席張瑩女士揭曉了下城區教育系統23戶「抗疫先鋒」最美家庭名單。會上還以「雲頒獎」的形式宣傳、推廣特殊時期湧現出的文明家庭的時代風貌,感謝所有為今年疫情期間作出貢獻的家庭。「抗疫先鋒」最美家庭代表發表感言,讓我們感受到了「最美」家庭的力量和溫暖。
德天實驗小學「最美家庭」代表——錢夢杭媽媽向我們講述了馳援武漢的感人經歷,分享了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感,他們用實際行動向孩子傳遞時代新風尚。
疫情阻擋不了愛的腳步,隔離困不住勇敢的心,一個個小家互相支持,共克時艱,一個個小家相守相攜、全力以赴,最美家庭彰顯出下城最美的力量。
疫情後期,孩子復學,家長對於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復學生活感到困惑和焦慮。為幫助家長找到合適的育兒方法,浙江省德育特級教師、杭州市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書記、副所長韓似萍韓老師為我們帶來《接納·助力——疫情後期如何保護孩子的心靈》主題講座。韓老師圍繞「接納孩子的「抗疫」經歷」、「包容孩子的調適過程」、「助力孩子的成長節點」三大板塊分享疫情後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當下的家庭教育如何更好地展開,如何更好地和孩子進行溝通。
疫情的突發性和特殊性讓孩子宅家期間的心理發生了多階段的變化,而線上教學的新方式也讓孩子面臨全新的挑戰,韓老師用很多生動的案例來解讀家長可以為孩子做的事情,引導家長更好保護孩子的心靈,呵護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家庭教育為學校教育助力,家校攜手共同呵護孩子的心靈成長。
韓老師的分享讓家長們受益匪淺,家長們紛紛在聊天互動區提出自己的困惑。
韓老師解答了家長們有共同性的疑問「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溝通電子遊戲的問題」……專家的金點子分享為家長們如何與孩子溝通指明了正確方向。家長們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校和社會都要支持家長的成長,家長成長了,孩子才能夠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成就美好的家庭教育。
活動最後,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下城區教育局德育研究室主任沈洪女士為本次活動做了總結:在社會高速變革的今天,家庭教育需要與時俱進。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家長要不斷反思自己的人才觀、成才觀,不焦慮,不攀比,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尊重,給予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教養。
這次直播活動促進家校溝通,是為了向家長播撒「家庭向善,尊重孩子」的理念。讓溝通植根每個家庭成員心靈,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抗疫力量。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