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隔離人員定製14天生活,蘿崗街「疫」呼百應送關懷

2020-12-16 廣州日報

14天,原本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個長假。然而,對於隔離人員來說,他們既要管住腳、不走出「門關」,更要守住神、跨過「心理關」。

近日,黃埔區蘿崗街集中發動街道團工委、婦聯、關工委以及社工等群體,組建社區關懷服務隊,開展專業化心理疏導、訂製化減壓引導、精細化生活輔導,為隔離人員送上一輪冬日暖陽。

隔離想不通?

專業疏導解憂愁

從湖北返穗復工的範女士一家四口,在返穗當晚就在街道的安排下,入住區內集中隔離的定點酒店,夫妻二人各帶一個小孩分別住在兩個房間。這頭剛安置妥當,蘿崗街的社區關懷服務隊已經緊張忙碌起來,與社工一起召開線上會議,預估隔離人員可能出現的適應和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商討後續服務計劃。

第二天一早,街道便安排社區三級心理諮詢師唐社工與範女士線上溝通,「在酒店兩個孩子是否適應呀?」了解到範女士一家面對突如起來的隔離措施難免倍感壓力,唐社工進行貼心交流:「面對這樣的情況,有點害怕是正常的,但是不要過度緊張,隔離點有嚴密的防交叉感染措施,您要多觀察自身健康狀況,有什麼需求都可以第一時間向我們反饋。」專業的講解很好地減緩了一家人的恐慌和壓抑情緒。

在隔離期間,街道每天都會安排社工與隔離人員進行溝通交流。針對隔離人員的心理狀況評估、因隔離所受影響等方面問題,還會進一步遠程聯繫新加坡的資深社工,藉助其豐富的服務經驗、第三方視角等優勢,提供建立良性互動關係、短期心理問題解決等服務建議,不斷升級心理評估訪問提綱、關愛服務方案。

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一直以來是蘿崗街加強城市基層治理的有效經驗。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蘿崗街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與專業社工機構深度合作,為隔離人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築牢抗疫的心理防線。據了解,蘿崗街還圍繞提高技防水平,率先利用遠程紅外監測儀、無人機、物聯網視頻監控等新技術新設備,最大限度讓防控工作潤物無聲,盡力做到為民靠民而不擾民。

14天如何過?

訂製生活來加油

隔離期間,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酒店,都是一個相對封閉、相對單調的環境。如何讓隔離人員在這14天過得既安心,又順心、開心,蘿崗街社區關懷服務隊花了不少心思,下足猛料,用正面引導驅散隔離的陰霾。

為了充實隔離期間的生活,街道與隔離人員商量後,根據隔離人員的具體情況,訂製了一份《14日生活學習安排表》,相應設計了「防疫加油站」,以趣味打卡的方式,由家長和孩子一起,每天完成「三個1」:一天一運動、一遊戲、一讀本。在解除隔離後,就會收到街道的一份小禮物。

此外,街道還探索「點到點」興趣培訓,聯動具有資質的機構,針對隔離人員的興趣愛好,提供豐富的文娛興趣培訓,目前計劃開展線上足球技能培訓、線上鋼琴指導、線上書法指導等,千方百計讓隔離人員心理「不悶」、生活「有勁」。

老少怎麼辦?

繡花功夫做周到

對於隔離人員,除了青壯,還有未成年人、老年人等需要重點關懷的群體,蘿崗街一手服務好「一老一少」這兩頭,一手對接好「復工復產」這一環,切實讓隔離人員既解眼前之慮,又無後顧之憂。

比如,集中隔離的範女士一家四口,剛入住的時候就提出擔憂,「大的孩子可以按照學校要求上網課,小的小孩有點待不住,沒東西玩」。而且由於走得匆忙,孩子上網課的一些必備文具沒來得及帶上。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街道立即安排人員,第一時間購買了一些文具和玩具送上門。「今天街道團工委書記、婦聯工作人員和社工都有來到你們所在的酒店,但由於我們不能進入隔離區域,所以唯有通過酒店工作人員送達你們手中。」「非常感謝你們,正好都是我們需要的。」

近段時間返穗人員,大多都是復工復產的企業員工,為了儘可能減少隔離對復工復產的影響,蘿崗街當好復工復產的聯絡員,及時指導隔離人員將有關情況第一時間反饋公司,解除隔離後第一時間出具醫學健康證明,確保復工復產「少耽誤」。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瑞琪 繆璟 通訊員 劉南、吳哲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何瑞琪 繆璟 通訊員 劉南、吳哲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王典

相關焦點

  • 廣州街坊:「疫情當前,有你們,戰『疫』不孤單!」
    為了讓隔離人員安心在家隔離,華林街社工站在華林街黨工委的指導下,從2月2日開始便專門成立了「隔離觀察關懷小組」(以下簡稱「關懷小組」),小組成員5人,配有中級社工師、心理諮詢師、專業護士、一線社工等人員,專門為隔離的居民提供綜合性的援助服務。服務一:第一次關懷,當好隔離人員的「傾聽者」7天或者14天,本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個長假。
  • 北京:所有境外進京人員需集中隔離14天 費用自理
    所有境外進京人員需集中隔離14天 費用自理  全部入境人員嚴格落實《健康申明卡》填報,如有隱瞞將被追責;全市疾控系統開展新冠病毒外環境監測,評估顯示感染風險較低受訪者供圖  為有效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和擴散,入境防控升級,從3月16日零時起,所有入境進京人員,原則上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集中觀察,費用自理。全市疾控系統評估16個區的多家超市、商場,24個地鐵站、12個地鐵車廂新冠病毒汙染情況,核酸檢測全部是陰性。  新京報訊 昨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第五十一場新聞發布會。
  • 隔離不隔愛!萊西市水集街道北京路社區為居家隔離人員送上生日蛋糕
    2月10日,是水集街道北京路社區居委會翡翠城西區居家隔離點冷某某的7周歲生日。社區居委會特意為她定製了生日蛋糕,並為她送上衷心的祝福,小區微信群裡社區居民也為她送去生日祝福。  魯網2月10日訊(記者 趙光 通訊員 姜磊 王曉燕)病毒可以被隔離,但愛不會被隔離。「讓我們大家為她送祝福吧。」
  • 「戰「疫」說理」疫情防控做好「人文關懷」三個維度
    此次疫情防控始終要把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最高位置,彰顯了最根本的人文關懷。抗「疫」是一場生命和健康保衛戰,也是舉國上下共同參與的人道主義大行動。疫情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各界大聯動,14億人高度配合,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村莊,全部設置關卡消毒查體溫,居家自我隔離抗「疫」。
  • 南沙區南沙街為居家隔離人員準備特別禮物
    2月8日元宵節當天,南沙街工作人員正在為今天新增加的居家隔離人員派送一份元宵禮物——街道準備的「十個一」暖心包。「街道準備『十個一』暖心包,是為了方便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也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明白隔離病毒但不會隔離關愛。」
  • 首批離鄂返京人員今天結束隔離,這14天他們過得怎麼樣?
    貼在門上的隔離承諾書為了紀念第一次出門,曾女士「瘋狂換衣八百套」。剛剛過去的14天裡,她將這段特殊的經歷錄製剪輯成vlog,給許多同在隔離中的網友帶去鼓勵和安慰。對於來之不易的「解禁」生活,熊師路滿懷憧憬,期待去公園看看春天的樣子。簡單對付了這麼多天的無雙則打算出去好好吃一頓,把落下的營養補回來。回憶儘量少麻煩志願者 網購食材一次多買點「今日廚房生活技能被迫+1,太艱難了!」隔離剛剛進入第5天時,無雙已經有點「扛不住」了。
  • 多地發布緊急通知:這些地區來桂返桂人員要「14+7天」隔離+3次核酸...
    如無法提供上述核酸檢測陰性信息,應提前聯繫目的地轄區疾控中心,詢問並遵守當地防控意見(聯繫方式見下文),到達第一目的地後應當立即接受核酸檢測和14天隔離醫學觀察,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方可自由有序流動。並且要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村、屯)或單位報告,及時納入社區管理。
  • 境外進京人員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集中隔離14天?
    對於虛報信息,隱瞞病情,造成疫情傳播的人員將依法依規追究責任,並納入信用體系。」  境外進京的所有人員都需要集中進行14天隔離,這是出於什麼考慮?隔離點生活條件怎麼樣?  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蓓回答:  基於目前全球疫情的嚴峻形勢,近日,北京市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提出:境外返京人員(目的地為北京)統一實施集中醫學觀察14天的規定要求。對此要求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 京津冀通行不再隔離14天,朝陽區卻被劃為疫情高風險區域……
    (紅星新聞) 【100℃熱聞】 4月2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按照國家《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需要根據當地新冠肺炎疫情情況進行風險分級和分類防控,高風險地區的分級標準為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且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
  • 即日起哈爾濱阿城區在外人員一律不得返回,特殊情況返回需隔離14天
    為避免因人員流動造成疫情擴散傳播蔓延,依據有關規定,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從即日起,阿城區在外探親、旅遊、度假、就業、務工、求學、經商等一切人員(含企業、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一律不得返回阿城。二、阿城區以外人員禁止進入阿城,任何人不得擅自容留私自進入人員。通勤人員不允許往返,要在工作地自行解決住宿問題。
  • 隔離不隔愛 溫暖一直在
    留學生在隔離酒店內拍攝Vlog。(視頻截圖)工作人員上門為隔離人員送小禮物。太和鎮圖書館為隔離人員準備的讀物。目前,白雲區已啟動21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酒店,截至4月10日,該區仍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入境人員共2315名。除了嚴格防控,人文關懷也是白雲區集中隔離酒店的一大特色:多個街鎮成立集中隔離工作專班,通過熱線電話、微信群等方式收集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為大家提供合理的生活服務保障。隔離不隔愛,溫暖一直在!
  • 鷹君派發900份愛心食物及防疫包 疫境下為單親家庭送上關懷及溫暖
    原標題:鷹君派發900份愛心食物及防疫包 「疫」境下為單親家庭送上關懷及溫暖   鷹君集團積極造福社會,支援弱勢社群。
  • 他們一年1/3時間的隔離,只為全球空中大動脈365天暢通
    身在異地、心繫家人、歸鄉心切的種種,夾雜著落地等待中機艙發動機的翁翁作響,這種感覺,疫情期間飛過國際航班的空勤人員都能感同身受。  同行最能理解這種感受。在義大利米蘭,塔臺指揮向東航抗疫包機機組呼叫致敬:「我代表我們的國家表達對你們的感謝! 」抗疫無分彼此,全球本是一家,這是讓機組們執著前行的重要動力。?
  • 吐魯番市高昌區:集中隔離人員每人每天生活標準不低於150元
    12月14日晚,新疆吐魯番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吐魯番市高昌區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吐魯番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宋良旺介紹:疫情發生後,吐魯番市高昌區科學合理設置隔離觀察點,規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和居家人員的管理,對轄區需要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實行應隔盡隔,做到不漏一人;同時按照相關疫情防控指引要求,全力做好隔離人員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一是集中隔離點堅持全封閉管理,做到管理規範和人文關懷相結合。
  • 蕪湖:密接、次密接人員,一律實施「14+7」天集中隔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蕪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推進「六穩」工作指揮部獲悉,2021年春節將至,人員流動頻繁、氣溫寒冷,加上近期國內疫情多地散發,給蕪湖市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新的挑戰。該指揮部於1月9日發布通告,為嚴防外部疫情輸入,保障蕪湖市廣大市民過一個祥和的春節,將對近期來自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及相關人員,實施「14+7」天隔離,12月10日以來涉疫人員、地區有交集的在蕪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全市大型活動原則上一律不舉辦。對所有近14天內來自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或有旅居史人員和外省市通報的在蕪密接、次密接人員,一律實施「14+7」天集中隔離。
  • 14天不重樣的「神仙隔離餐」 ,致謝援鄂醫護人員
    感謝英雄 錦江集團特製「隔離菜單」 本周,部分援鄂上海醫療隊隊員返滬,他們要前往青浦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為了接待這些勞苦功高的白衣天使,錦江酒店集團為他們安排上超級豪華的「隔離菜單」,這也代表了全體上海人民的心意。
  • 聯想百應攜手京東新達達 以智慧服務解決物流最後一公裡難題
    說到快物流,就不得不提到新達達—京東到家,近日,定位於及時物流配送的新達達—京東到家與聯想旗下針對成長型企業的一站式泛IT服務平臺聯想百應攜手,為智慧服務解決物流最後一公裡難題通力合作,這是要搞事情的節奏啊!
  • 14+7+14,超長隔離期!
    會上,省政府副秘書長李德喜強調,要完善跨區域疫情嚴防嚴控機制,科學轉運隔離期滿人員。在機場、火車站、客運站、公路出口,嚴格落實外來人員「身份必問、健康碼必掃、體溫必測、口罩必戴」要求;外來人員到達目的地,需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和單位登記,如實報告出發地、出行方式、健康狀況等信息,嚴禁瞞報、遲報、謊報,鼓勵居民主動監督報告,嚴格排查、不漏一人;對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人員,落實社區網格員責任,嚴格執行集中隔離、居家隔離、監測篩查等防疫措施,務必阻斷區域間疫情傳播通道。
  • 留學生的14天隔離:倒著時差上課,帶著餘悸生活
    駐點的醫護人員給她帶了安眠藥,她才逐漸緩和一點。3月20日從義大利回來那天,她只帶了一個口罩和墨鏡。墨鏡充當護目鏡,「全程沒怎麼摘過,就需要拍照的時候才摘下來。」陳楠也睡不著,翻個身,把床頭的檯燈擰開。從枕頭底下掏出手機,凌晨四點多。樓下隱約能聽到大掃帚「譁啦啦」的掃地聲,她下意識看了眼門——鎖鏈掛上了。這是她從荷蘭回國,隔離的第12天。
  • 新神風八座解除隔離!14天,意味著什麼!
    小區隔離 第 14 天 有一群人,終於可以走出家門 還有一群人,終於可以回家了 這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