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8月31日,我縣「奮力創新拼搏·決勝全面小康」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縣會議中心舉行。報告會上,十名報告人先後登臺講述,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滿懷深情地講述了自己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感人事跡和主要經驗做法。一個個脫貧攻堅一線的感人故事,傳遞了積極向上、實幹爭先的精神力量,展現了第一書記盡心盡力、帶領全村脫貧致富的開拓精神,展現了基層扶貧幹部紮根基層、辛勤工作的奉獻精神。其中就有一位我們的「筠州巾幗「」——陽曉晴
(鎮舟鎮脫貧攻堅辦主任 陽曉晴)
自2015年8月到鎮舟鎮工作,現任鎮舟鎮脫貧攻堅辦主任,這是陽曉晴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崗位,也是讓她歷練成長,實現價值的平臺。
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作為一名鄉鎮扶貧幹部是落實黨的精準扶貧具體政策的最後1釐米。要扮演好這個角色,少不了村幹部的支持,尤其是像陽曉晴這樣一個外地來的、初出茅廬的女同志。陽曉晴初到鎮舟時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我不是很清楚你問一下其他人安……我不會電腦交不到資料……他的反映的事情我還不曉得等哈去看看....每一次這樣的敷衍都會讓陽曉晴覺得特別無助。在陽曉晴看來這不僅僅是對她的漠視,更是責任心的缺失。「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樣的態度無遺是完成任務「攔路虎」。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陽曉晴向有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領導、同事請教學習。從女性村幹部突破逐步打入村幹部「內部」,摸清村上各個方面的情況。同時,堅持以身作則,只要是村上的工作、只要是群眾的事情,陽曉晴第一時間參與、第一時間協調、第一時間辦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通過長時間的磨合與了解,陽曉晴最終和村幹部們建立起了融洽的關係。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增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才是精準幫扶最重要的任務。自15年來,陽曉晴負責了全鎮48批次專項扶貧項目。為了項目實施精準高效,採取了「因戶施策、長短結合、分組負責」的方式。根據貧困戶的自身條件和家庭實際情況制定產業發展方向,同時,協助各村組建了「協調組」、「擔保組」、「代購組」等幫助老年戶、殘疾戶等特殊困難貧困戶實施項目。
(陽曉晴發表演講)
尖峰村的楊光雲就是此工作模式下受益戶之一,2015年初楊光雲申請了養1頭牛,但快到年末了還遲遲未實施。通過了解得知由於他們夫妻均為殘疾人,家裡還有2個學齡前兒童,家庭負擔過重,到處都借不到錢買牛。但是楊光雲小時候是個「看牛匠」,有一定的養牛技術,自身發展意願很強烈。陽曉晴立即與工作組一道出面幫助,通過村主任擔保,在本村賒了1頭牛,保證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現在的楊光雲已從1頭牛發展到年存欄量20餘頭牛,家庭經濟收入穩定,還成為了村裡的養殖戶義務技術指導員。
(楊光雲產業發展)
時間回到2015年9月,那是陽曉晴第一次到戶走訪,是雲嶺村何運超家,經過一條草比人高的羊腸小道,一所風都能吹倒的破爛瓦房映入眼帘,進屋後我才算真正見識了什麼是「家徒四壁」,坑窪不平的泥土地面,四處透風的牆壁,感覺一碰就會垮塌的灶臺,昏暗的燈光下,一個穿著破洞棉襖的老人從房間裡爬出來,撕口的單褲,光著黢黑的腳板,空洞無神的目光…陽曉晴震驚的問村幹部,為什麼在2014年時沒有識別為貧困戶。經詢問得知,他們家以前條件還可以,後因兒子誤入傳銷組織患上精神疾病,他的腿就是兒子發病時給打斷的。精準識別時計劃將他家納入貧困戶,但是何運超本人堅決拒絕。他說:只要我還有口氣、能在地上爬行、把牽牛繩捆在腰上還可以放牛...就堅決不當貧困戶。
為了勸說何雲超進入貧困戶人口,陽曉晴把他家的門檻都踏破了。期初陽曉晴一直給他講政策,但每次都無功而返。有天從他家出來在回去的路上接到了兒子的微信視頻,還沒有等我開口,就聽到孩子稚嫩的聲音,他說:媽媽,你好久來接我回家哦,我想回家了,我想你了…工作的艱難和母愛的翻湧讓陽曉晴在那一刻再也繃不住了,遮住攝像頭蹲在路邊偷偷掉眼淚。雖然我性格大大咧咧,但是孩子一直是陽曉晴內心深處的軟肋。當時陽曉晴的腦海裡靈光一閃:對啊,孩子!陽曉晴匆匆掛斷了視頻返回何雲超家。單刀直入的問他:你疼你兒子不?他說自己生的咋個不疼安。陽曉晴抓住機會向他分析,你兒子現在已經40多了,又沒有成家,他以後病治好了回來,家裡這個條件住都住不下。你再看看坡下的梁茂森,他以前的病情比你兒子還嚴重,後來通過扶貧政策房子修好了、病也治好了、生產也發展起來了。你不為自己也要為你兒子想想,搞不好以後你兒子病好回來,還給你們找個兒媳婦,以後你們老兩口還能享哈清福。何運超沉默了許久,最終同意進入貧困人口。
由於這戶人幫扶難度太大,陽曉晴主動將他列為自己的幫扶對象。為了他家「一超六有達標」開始奔波。陽曉晴先協調民政入戶落實低保兜底、通過視頻和圖片方式幫他評定了肢體二級殘,通過整合危房改造政策和人居環境項目新建了房屋,利用社會扶貧資金安裝了水、電和電視。搬家那天,陽曉晴給他送去了床鋪、衣櫃、鍋碗瓢盆等所需的一切。何運超坐在新房子門口,一邊樂得合不攏嘴一邊抹眼淚,不停的說:共產黨好、共產黨好……
陽曉晴回過頭再看看自己參與精準扶貧的這5年,有無處下手時的迷茫、有熱心貼冷臉的委屈、有付出沒回報的哀怨。但讓陽曉晴記憶最深刻的,是鎮舟的青山綠水、瓜果飄香、豬牛滿圈,更是全鎮915戶貧困戶發生的變化:明亮的房屋、整齊的擺設、穩定的收入、燦爛的笑臉,還有從他們靈魂深處散發出來的那種自信自強、奮發圖強的氣質。
站在精準脫貧收官的歷史節點,陽曉晴特別慶幸自己能夠參與這樣一項偉大的事業。無論以後自己在什麼樣的崗位,都將發揚扶貧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圖偉業貢獻自己的力量,讓青春在奉獻中無悔!
原標題:《【筠州巾幗 風採展示】鎮舟鎮脫貧攻堅辦主任——陽曉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