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國已經徹底邁入了網絡時代,一部電腦、一個小小的手機,你就能查詢到各種不了解、曾經沒有接觸過的知識。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於「網絡查病」,身體稍微有點不適,就會打開網頁進行查詢;
然而某些小的症狀在查詢之後,卻會得出一個可能會致命的結論:癌症,而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恐癌」,甚至還沒有經過檢查、確診,自己腦海裡就將遺書寫好了!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部分癌症早期症狀都不夠典型,特別是內臟器官癌變後,早中期的症狀表現,就可能與普通疾病症狀相似,所以在網絡查詢時,某些普通疾病的症狀很容易與癌重疊在一起。比如大腸癌造成的大便不成形,就與普通腸胃疾病相似!
所以,這裡也需強調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大便不成形,都是腸癌的信號!
在臨床看來,有很多因素都會造成大便不成形,比如一次性吃下了大量含脂肪、蛋白質的食物,這些物質不能被機體完全吸收和利用,大便自然會呈現出溏稀、不成形的狀態。
除此外,中醫所說的溼氣重、現代醫學所指的腸胃功能紊亂、消化道病原體感染、保暖不到位、飲食習慣紊亂(吃過多生冷、刺激性食物)等,都可造成大便不成形!
其實,真正需要我們警惕、與大腸癌有關的症狀,是以下幾類:
1、大便形狀改變:
大腸癌的確是可能會造成腹瀉出現,這與腸道受到癌腫刺激、菌群紊亂等因素有關。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患者容易出現的症狀,其實是大便形狀改變。因為癌腫在腸腔內形成了異常佔位,特別是發生在直腸內的癌變,可能會對大便造成壓迫,所以大便形狀容易出現細條、扁條樣狀態,且不容易排出、總有拉不淨的感覺;
2、大便習慣紊亂: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天大便次數在1-2次,不同人群、年齡段的人,養成的大便習慣也都不相同。如果近期自己的大便習慣突然發生改變,比如一天內反覆多次大便、每次有裡急後重感、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等,在用藥、調整飲食後沒有緩解、症狀持續兩周以上,這就可能與癌症刺激腸腔、壓迫腸道等因素有關;
3、血便:
和其他大便症狀比起來,血便是最值得警惕、需要及時就醫篩查的症狀。大腸癌造成血便,主要和癌腫表面潰爛、侵犯大血管等因素有關。
由於是腸道內部出血,所以血液多與大便混合在一起,以深紅、暗紅色為主,大部分混合樣血便中還參雜了粘液、膿液等成分,患者在大便過程中多沒有痛感。
以上三個症狀表現,才真的可能是腸癌發出的信號。其實,大家在生活中完全沒有必要過度恐癌,真正打消恐懼的方式,就是直面恐懼。在懷疑自己有腸癌時,應當積極就醫進行相關篩查,這包括了結直腸鏡、肛門指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