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對周恩來說:這頂帽子,我戴了

2020-12-19 騰訊網

▲1945年8月28日,為爭取抗戰勝利後中國和平民主建國的光明前途,毛澤東飛抵重慶

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迎來了毛澤東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剛剛結束,儘管頭頂的陰霾仍未散盡,內戰一觸即發,但人們仍沉浸在勝利的巨大喜悅之中。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蔣介石連續3次致電毛澤東,邀請他速到重慶「共定大計」;美軍司令魏得邁也於23日向毛澤東發出了去重慶談判的邀請電。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經慎重考慮,決定同意前往重慶與國民党進行談判。於是,毛澤東於28日從延安乘飛機前往重慶。

▲蔣介石連續3次電邀毛澤東來渝

得知毛澤東即將來渝的消息,8月25日深夜,周恩來在結束會議後,立即給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擔任領導工作的錢之光、徐冰和張明發出最高等級的機密急電。周恩來在電文中鄭重要求:毛主席要到重慶談判,要求辦事處做好一切準備工作,特別是保衛工作,而且要保密。周恩來在電文中還對毛澤東來渝後的警衛、住房、飲食、交通等方面,一一做了具體指示。時年26歲的李靜是機要組長,參與了執行任務。

李靜,1919年9月出生於廣東省澄海縣。17歲參加香港抗日義勇軍,在抗日鬥爭中從事掩護及情報工作;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油印處工作;1937年10月做敵佔區的秘密電臺報務員、機要交通員,每天將電臺抄收來的機要電報藏在餅乾盒等很難被人注意的物品裡,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地點去接頭交接。同時,從對方那裡帶回將由香港秘密電臺向延安黨中央機要總臺和其他機要電臺拍發的機要電報;1943年2月,李靜奉命調到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在秘密電臺做機要工作,一度任秘密電臺機要組長。

根據負責談判期間安全保衛工作的黃浦軍校第二教導大隊副隊長張居遠描述:「在張治中的部署下,我安排了中共代表團住址周圍的警衛,設立了桂園周圍的警衛隔離帶,以及中共代表團參加重慶方面安排的各種大小活動期間的警衛,談判期間代表團所有代表外出活動及路線的隨行警衛工作。」為確保毛澤東和中共代表團的安全,張居遠對保衛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

關於毛澤東在重慶的生活和工作,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館藏的文物檔案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毛澤東同志白天在桂園會客,晚上大部分時間都回到紅巖村休息。在紅巖村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二樓東頭靠北的一間屋子裡住了40個晚上。毛澤東所住的這棟大樓很有特色,外看似二樓,實則三樓,三樓最隱蔽為機要科所在,因空間低矮,過道狹窄則被人們親切的稱為『雞鴨棚』『雞鴨行』。酷暑天,三樓樓閣式小屋氣溫高達40攝氏度,電臺工作人員仍日夜堅持工作。毛澤東到重慶談判下榻紅巖村八路軍辦事處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重慶各方人士。頓時,紅巖村八路軍辦事處周圍本來就特務眾多的小樓裡,馬上就開始擁擠起來。重慶軍統、中統、憲兵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各部門都實行24小時值班制,並對進出八路軍辦事處的人員、車輛和時間都進行認真的記錄,各自分線每天向上級匯報,名義上都是打著為了保證談判安全的名頭,實際上是對現場實行監視。」

毛澤東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安排的是「兩龍一虎」做貼身警衛,他們分別是專門從延安跟隨毛澤東到重慶的顏太龍,另外兩位是龍飛虎和陳龍。為了保護毛澤東的安全,同志們都積極配合警衛工作,日夜輪流站崗放哨。由於樓房裡的樓梯、過道,全鋪著木板,走在上面會發出「噔噔」腳步聲。為了讓毛澤東多休息一會兒,同志們就手提木板鞋,光著腳輕輕走路;有孩子的同志,都把孩子安置在底樓,儘量減少幹擾。平時毛澤東的工作很繁忙,但他會在百忙中抽空參加群眾活動,到辦事處禮堂觀看文娛晚會。

▲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二樓辦公室的過道仍保留當年格局

「讓毛主席穿著新毛衣回延安」

除了加強警衛,毛澤東的形象問題也很重要。毛澤東作為紅色中國的領導人,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傳達出重要的政治信息。在延安,毛澤東常穿發皺的上衣,他的不修邊幅,反而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但這次來渝會見蔣介石,是帶著和平的心態和誠意,形象非同小可。近20年來,毛澤東和中共領導們的形象,一直被國民黨反動派肆意歪曲。怎樣設計好毛澤東的第一印象,周恩來為此苦思冥想。最後,他決定把自己曾經戴過的考克帽推薦給毛澤東。考克帽因拿破崙戴過,故又稱「拿破崙帽」,孫中山先生就曾戴過考克帽。周恩來給毛澤東送來考克帽,並解釋道:「主席把考克帽拿在手中,稍有揮動,顯示出來則是扭轉乾坤的力量。」毛澤東掂掂這頂禮帽,臉上露出笑容,高興地對周恩來說:「你想得周到得體。我們到重慶,展示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形象,顯示出解放區萬眾一心、無所畏懼的力量。揮動考克帽,顯示我們力量。這頂帽子,我戴了。」8月28日那一天,《解放日報》記者方紀在文章中是這樣記述的:「歷史上也留下了最為珍貴的照片:頭戴盔式太陽帽向人們揮手的情景,給人以很深的印象。」

1945年10月,重慶的天氣已經轉涼。來渝之前,毛澤東穿的是一件黃色舊毛衣,領口和袖口都已磨破,保暖效果也不好。周恩來非常關心毛澤東的身體,決定讓人給他織一件新毛衣。對於織毛衣這件事,李靜在後來所寫的回憶錄中這樣描述道:

「大約在1945年10月初的一天,在離八路軍辦事處二十多裡路的療養院,來了一位辦事處的同志,找到我說有緊急任務,讓我回辦事處,我當時身體不好,在那裡養病。聽到有任務,立即動身趕了回去。面見我的是機要科的科長童小鵬,他認真的對我說:「李靜同志,周副主席交待讓你在這兩三天的時間裡,給毛主席織一件毛衣。」當時我接到這個任務後,心情是萬分激動,心想,毛主席是我們的領袖,他老人家領導我們的黨和軍隊,為了民族的解放和階級的翻身,南徵北戰,英勇奮鬥;而自己的生活卻是這樣的簡樸!我一定要完成好這個任務,讓毛主席穿著新毛衣回延安,領導中國革命勝利前進。」

根據當時的形勢,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人必須是絕對值得信賴的。李靜雖然身體不適,還在養病期間,但她在秘密電臺做機要工作這一身份,充分說明了周恩來等人對她的出色工作是肯定的。同時,李靜和林青這兩位同志,既是夫妻,又是戰友。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工作期間,林青曾擔任過三樓秘密電臺臺長,李靜又從事機要工作,兩人身份隱蔽,紀律性強,絕對是最佳人選。

李靜在回憶錄中還有這樣一段記載:

「織毛衣所用的毛線都是組織上交給我的,質量比較好的深蘭色的中粗線,而織毛衣的4根竹針,是在廚房工作的陳樹雲同志幫助下現做的。他先用刀將竹條刮細,然後往大米囤裡反覆穿插,直到磨滑。這樣做出的竹針,光滑有韌性,很實用。毛線和竹針都準備好後,我就連夜趕織,織的有些眼花了,就揉一揉繼續,有時織到深夜實在太困了,就躺下稍微休息一會兒,身體雖然躺下了,但手卻還在不停的織,就這樣,用了兩天兩夜的時間,終於將毛衣織好了。織好後,卻又很為難,因為一直擔心自己手藝不精,怕領口和袖口不合適,心想如果毛主席能試穿一下就最好了,但又不好意思去打擾主席休息,心裡很矛盾,一直在轉悠,正好,周副主席看到,就親自過來試穿,穿後就對我說:「李靜啊,其它地方都還合適,就是領子太小了,把領口在放大一些」。聽完後,我又拿回去做了修改,用了半天時間將領口放大後,重新織好送給了毛主席。」

▲李靜為毛澤東織毛衣所用的竹針

新中國成立後,李靜歷任中共華南分局機要科股長、機要室主任;1957年3月,調入北京市郵政局,先後任西城區郵電局副局長、北京郵政局紀委副書記等職;1999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這套竹針,李靜生前一直珍藏著,後來無償捐贈給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現為國家二級文物。

相關焦點

  • 重慶談判周恩來讓毛澤東戴考克帽傳達重要信息
    毛澤東作為紅色中國的領導人,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傳達出重要的政治信息。在延安,毛澤東常穿發皺的上衣,他的不修邊幅,反而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但這次來渝會見蔣介石,是帶著和平的心態和誠意,形象非同小可。近20年來,毛澤東和中共領導們的形象,一直被國民黨反動派肆意歪曲。怎樣設計好毛澤東的第一印象,周恩來為此苦思冥想。最後,他決定把自己曾經戴過的考克帽推薦給毛澤東。
  • 重慶珍檔丨重慶談判時,毛主席戴的帽子暗藏什麼玄機?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林伯渠等親臨延安新修機場,解決了他們的安全問題。主席的形象也很重要,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一些領導人的形象,一直被國民黨反動派肆意歪曲。為了顯示共產黨人和解放區民眾同心同德的政治形象,周恩來決定向毛澤東推薦自己戴過的考克禮帽。考克禮帽是拿破崙戴過的,所以也叫拿破崙帽。孫中山先生就曾戴過考克帽。周恩來給毛澤東送來考克帽,主席手上拿著考克帽,微微搖晃著。
  • 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南海指揮朝鮮空戰
    擔當志願軍司令員重任的彭德懷臨行前,望著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說:「空軍司令官,我等著你的空軍吶!」韓戰初期,敵我力量十分懸殊,在這種情況下,怎樣使用空軍是中南海決策層首先考慮的問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多次與聶榮臻、劉亞樓、王秉璋等討論志願軍空軍入朝作戰問題。
  • 我已經長大了,請摘掉您送我的那頂「帽子」好嗎?
    為什麼要說關心呢?因為從小編和外界有接觸的那一天開始總是收到外地朋友的各種「問候」尚未通電………………等等的「關心」可是今天我要告訴這些長期以來「關心」我們的朋友我已經長大了,請摘掉您送我的那頂「帽子」好嗎?
  • 「新三人團」為何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
    此事後,為適應軍事指揮的需要,毛澤東提議可繼續採用長徵初期的 「最高三人團」的方式,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組成的軍事領導小組,以加強和保證軍事的集中指揮。據周恩來回憶說:「這樣,毛主席才說,既然如此,不能像過去那麼多人集體指揮,還是成立一個幾人的小組,由毛主席、稼祥和我,三人小組指揮作戰。」
  •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如何讀《共產黨宣言》
    為什麼毛澤東讀了一輩子《共產黨宣言》?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對斯諾說,1920年冬天,「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於俄國所發生的事情的文章。我熱切地搜尋當時所能找到的極少數共產主義文獻的中文本。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記在我的心中,使我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接受馬克思主義、認為它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後,就一直沒有動搖過。
  • 選對帽子=換頭?這3頂帽子,誰戴誰好看
    選對帽子=換頭?這3頂帽子,誰戴誰好看 hello,小仙女們 晚上好鴨!
  • 秘籍:如何選一頂腔調足,戴起來也好看的帽子? | Wardrobe
    對比尖臉和方臉模特戴這頂帽頂偏方的帽子,左邊的整體輪廓要優美一些:Source:vogue.com從一個方面來說,追求這種比例要適可而止,以獲得一種微妙的平衡;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很少有能夠選到一頂同時滿足以上所有點的帽子,所以基本原則是儘可能通過帽子解決你比較在意的問題。說真的,選帽子不應紙上談兵,去一家專業帽店把所有款式全部戴一遍,你總能摸到點規律。
  • 不懂帽子,還敢亂戴?冬季3頂帽子提升時髦力,教你這麼戴
    帽子的時尚魅力真的不容小覷,有時候就是一身簡單的服裝,戴帽子和不戴帽子完全就是兩種視覺效果。當然,戴對了帽子可以讓你時髦指數蹭蹭蹭往上漲,戴錯了帽子就是不倫不類,怪彆扭。
  • 越來越多的女士夏季防曬都說戴一頂這樣的帽子效果更好
    遮陽帽女士帽繡線涼帽防曬女帽太陽紗帽 天氣一熱,出門就要擔心臉被曬黑,平時的保養就毀於一旦了,尤其是MM們,在夏天出門可一定要準備一頂遮陽帽才行。遮陽帽女士帽繡線涼帽防曬女帽太陽紗帽簡單實用,凸顯女神氣質,美麗的大帽簷,顯得整個人格外明媚動人。
  • 她視周恩來如同父執,周恩來嘆她「紅顏薄命」
    我結識嚴昭是在1979年11月。我正在北京出席第四次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忽然有一位老大姐(嚴昭)前來找我,說是全國政協工作人員,約我為剛剛去世的傅鷹教授寫報告文學。傅鷹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於1979年9月7日病逝。嚴昭事先了解我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傅鷹教授是我的老師,所以約我寫傅鷹報告文學。
  • 快來看,我給你的懶惰找好藉口了,戴著這頂帽子出門沒人說你土
    出門不想洗頭是很多女生的通病,那怎麼辦吶,不能頂著大油頭出門吧,今天介紹的這幾款時髦帶感的帽子就能幫助你。以前的帽子男女界限模糊,每個人都帶一頂鴨舌帽,如果是短髮女生戴的話,外人根本分不出男女。鴨舌帽基本對臉型和髮型沒什麼要求,只要你喜歡,你就可以帶,不過像小姐姐這頂西瓜帽就不一樣了,它非常挑人,只有臉小頭小的女孩子才能駕馭。雖然這款西瓜帽採用針織面料,但是因為它的帽筒深度有限,所以沒有太多彈性,它不似冬天戴的那種能護住耳朵的針織帽,如果強行蓋住耳朵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因為西瓜帽是作為一頂觀賞性大於實用性存在的帽子。
  • 周恩來自評對待工作常常是「舉輕若重」
    我理理家可以,做不了帥……」董必武點頭,慢條斯理地說:「總理是我們這個國家的很好的大管家。」一位日本人看過我的《走下神壇的毛澤東》,對我說:中國在半個多世紀裡是屬於「神聖」的,這個神是毛澤東,這個聖是周恩來。他的目光分明是問:你把毛澤東請下了神壇,是否打算把周恩來請下聖壇?所謂請下「壇」,其實就是他們回到人間,回到塵世;不但可敬,而且可親。
  • 你的冬季時尚感,很可能就差一頂帽子
    就是這頂▼●現在看,這帽子戴的像極了話務員第二天例會上,我黑色寬鬆毛衣搭配格子筒裙、黑色靴子以及黑色護士帽貓在牆角聆聽著領導講話,怎麼的就突然聽見一句:「你們就不能像人家小張一樣玩一玩與眾不同,你看一頂帽子就做到了」,然後所有的眼睛唰的就都望向我了。
  • 周恩來臨終寫便條給張玉鳳說了些什麼
    我第三次開刀後,這八十天恢復好,消化正常,無潛血。膀胱出血仍未斷,這八十天(從三月二十六不到,但較去年十一月十二日到今年二月四日(中間還去主席處五天,一月開全會共兩次),共八十多天只有13cc,還略多:那八十多天只有增生細胞二次,可疑細胞只三次,這八十天卻有壞細胞八次,而最後十天壞細胞三次,所以我與政治局常委四位同志面談,他們同意提前進行膀胱照全鏡電燒,免致不能電燒,流血多,非開刀不可,十五日夜已批准。我現在身體還禁得起,體重還有六十一斤。
  • 一口氣戴完20多頂帽子,時髦!百搭!超顯臉小!
    我的這三款基本都很有標誌性,很適合搭配暗黑系風格穿搭,或者在層疊穿搭的時候可以選擇較大的帽款避免頭重腳輕,平衡視覺重心,不過這三款帽子頭頂會比一般漁夫帽高很多,頭小的米少女要慎重考慮
  • 中小學教師,戴頂厚帽子、穿上黃婆娘的裹腳.
    從前,對老師的尊稱為先生,李先生、王先生、劉先生,學生見老師問候稱李先生好丶王先生好、劉先生好,也有去掉姓氏直接稱老師好.公眾場合向陌生人作介紹時會加上人名.比如說:下面請魯迅先生為大家講座.有的直接稱老師好.但公眾場合向向陌生人作介紹時則加上很長的修飾語.比如胡紅梅在各地巡演時,主持人就會這樣介紹:下面請胡紅梅老師講座,胡紅梅老師是兒童閱讀工作室主持人,2018全人教育獎,2017巜中國教育報》推動讀書十大人物,2016閱讀改變中國"年度十大點燈人"…或者這樣介紹:下面請深圳名師胡紅梅為大家講座,胡紅梅老師獲得了下列榮譽,兒童閱讀室工作室主持人…這是不是給胡老師戴上了一頂厚重的帽子
  • 關羽為什麼總是戴著一頂綠色的帽子?說出來你都不信
    關羽是國人眼中的忠勇代表,但是大家是不是都很疑惑關羽為什麼戴的帽子是綠色的,這是什麼原因呢?目前有三種說法小編給大家說一下,第一種說法就是在三國時期,綠帽子的說法和咱們現在所講的並不是一個意思,現在的綠帽子指的是出軌女人的老公,而在古代綠色代表的是金木水火土中的木,木又代表著剛正不阿的品格代表仁義,所以我們看到的關羽就總帶著一頂綠色的帽子。
  • 99年前,對蔡和森信中的這個建議,毛澤東說「我沒有一個字不贊成」
    1920年9月,正在法國勤工儉學的蔡和森,在寫給毛澤東的信中主張「明目張胆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1921年1月,毛澤東在回信中說:「你這一封信見地極當,我沒有一個字不贊成。」在蔡的影響下,陳毅開始讀《共產黨宣言》,認為這本書裡有很多深刻的分析、新鮮的提法,比如說「一切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現代資產階級的國家,不過是資本家的事務所,等等。這些論斷我們感到確是真理。這引起了我思想上的第二次大震動」。陳毅體會到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在頭腦中高揚」,於是他「逐漸參加政治活動,向革命方向靠攏了」。世界觀的轉變與信仰的確立往往是同步進行的。
  • 因張國燾阻止南昌起義,周恩來拍桌大吼:我辭職不幹了!
    許多年後,毛澤東在陝北接受美國記者斯諾採訪時,談及自己與張國燾在北大相識那段經歷時,深有感觸地說:「他們看不起我這個鄉下土包子。」而張國燾在回憶錄中對這段時間的毛澤東有過一句點評:毛澤東和中共另一早期黨員劉仁靜一樣,或許是思想有些「急進」。1920年,毛澤東在湖南組織了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很受陳獨秀的賞識。此時,張國燾由於思想先進,也很受陳獨秀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