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者號升空僅僅73秒,7名太空人葬身火海,究竟發生了什麼?

2021-01-11 ALENG

【ALENG 自媒體】10月29日午間自媒體專稿,33年前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成為人類航天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事故,儘管事情已經過去了30多年,而且關於該爆炸事故的官方調查結論也早已發布,但是如此嚴重的一次航天事故背後,究竟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新聞,多年來,實際上傳聞非常多。這其中,有陰謀論者聳人聽聞的解釋,當然,更多的是關於事故能否避免的討論。根據最新解密的一個視頻顯示,早在挑戰者號發射的前一天夜裡,已經有人對這次發射提出了質疑,並且強烈要求NASA推遲本次發射,否則將可能出現不可預測的後果。

挑戰者號發射升空

1986年1月28日, 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室外的氣溫低至零下8攝氏度。美國宇航局的挑戰者號太空梭靜靜地豎立在高聳的發射塔上,即將開始它的第10次飛行,事實證明,這次飛行,將是挑戰者號太空梭5年生命中的最後一次發射。11:38分,任務控制人員按下了發射按鈕,挑戰者號在一陣巨大的隆隆聲中艱難起飛,45秒的時候,直播畫面顯示,太空梭的右翼下出現一道不明閃光,48秒的時候,連續出現了兩道異常閃光,73秒的時候,挑戰者號的助推火箭爆炸,7名太空人葬身火海。

挑戰者號上的7名太空人

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故,是人類航天史上最為嚴重的事故。事故發生時,全球約有超過10億人通過現場直播的畫面目睹了太空梭在空中發生爆炸並解體的景象。事故發生5個月後,一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太空梭的助推火箭上一個「O」形密封圈的破裂,是導致火箭發生爆炸的主要原因。那麼,這個「O」形的密封圈為何會破裂?美國宇航局之前有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多年來,這個疑問始終縈繞在媒體和輿論的頭腦中。

艾倫·麥克唐納

最近,PBS電視臺一個最新解密的視頻顯示,實際上,在挑戰者號發射前一天的夜裡,一名助推火箭工作人員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通過渠道向美國宇航局提出了緊急建議,要求推遲或者取消這次發射任務。這名工作人員就是艾倫·麥克唐納(Allan McDonald),他當時是發生爆炸的助推火箭製造商Morton Thiokol的一名高管 。在PBS的解密的一個視頻中, 艾倫·麥克唐納說,當天夜裡,由於他們公司得知第二天的氣溫在零度以下,而那個後來發生問題的O形密封圈沒有在如此低的溫度環境中進行過測試,因此,他們公司認為如果美國宇航局堅持發射,可能導緻密封圈在低溫中破裂,從而發生不可預知的後果。美國宇航局隨後同 Morton Thiokol 公司進行了一次緊張的電話會議,最後,NASA堅持認為發射可以如期進行,隨後,慘劇發生了。

挑戰者號發生爆炸

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73秒後發生了爆炸,後來的調查顯示,當爆炸發生時,7名太空人並沒有在爆炸中喪生,由於助推火箭發生爆炸,導致太空梭隨後在空中解體,7名太空人中至少有3人緊急啟動了應急氧氣供應系統,隨後,他們的逃生座椅從14000米的高空,以440公裡的時速墜落在冰冷的大西洋中,最終壯烈犧牲。艾倫·麥克唐納說法,「這是悲劇!事故本來可以避免。」

該視頻節目將於11月7日首播。

相關焦點

  • 升空73秒,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變火球,7名太空人無一人倖免
    但是  在1986年的1月美國曾經發生過這樣一次慘烈的爆炸事件  ,那就是挑戰者號的失敗。當時整個美國人民都懷著激動的心情等待挑戰號的發射,這是它最後一次發射,同時也已經是它第十次發射了。現場所有人都在緊緊的盯著火箭發射的指令,這場發射可以說是受到了所有美國人的關注,挑戰者號的成功發射,很有可能會讓美國的航天事業獲得巨大的進步。當時參與升空的太空人們內心也十分的激動,因為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好事。
  • 挑戰者號事故:升空73秒後,瞬間變成火球,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
    在這次航空任務中,有七名太空人很幸運的被選中了。能夠被選擇成為太空人是一件非常困難且又光榮的事情,所以在發射之前,七名在機艙內的太空人也同樣懷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從1983年以來,挑戰者號已經圓滿完成了多項重要任務,在太空中的停留時長達到了69天。
  • 32年前:「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爆炸
    32年前,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升空後爆炸。28日上午11點39分,「挑戰者」號點火升空,一股黑色煙霧從發動機右側尾部噴出,持續了約2秒。不到10秒鐘後,挑戰者號在1.46萬米的高空解體,而飛船上的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事後,美國政府專門成立的調查委員會調查原因。
  • 航天飛船機身出現裂縫,2000度高溫席捲機艙,7名太空人無一存活
    在一次航天事故中,航天飛船機身出現裂縫,2000度高溫席捲機艙,7名太空人無一存活,這就是航天史非常著名的「挑戰者號」事件。當時挑戰者號準備發射的那天,發射場地的外圍聚集了無數的航天愛好者,他們都希望能夠親眼目的太空梭升空的畫面。在當時的世界上發射進太空的東西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所以太空梭這種能夠重複利用的設備絕對是一個「黑科技」。
  •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後解體
    圖為正在太空執行任務的挑戰者號太空梭。1986年1月28日當地時間早上11時38分挑戰者號進行代號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務。圖為七名參與此次太空任務的太空人正在出發登機。他們分別是麥可·J·史密斯、迪克·斯科比、羅納德·麥克奈爾、鬼冢承次、克麗斯塔·麥考利夫、格裡高利·賈維斯和朱迪斯·蕾斯尼克。
  • 美國登月悲劇:阿波羅1號突發大火,三名太空人葬身火海
    一直以來,人們只記得美國的阿波羅11號,因為是這次任務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夢想。但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阿波羅11號之前,美國宇航局進行的準備工作至少有十幾次,包括曾經的雙子座計劃。這些對於人類登月的艱苦鋪墊,已經被遺忘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 1986年的今天,挑戰者號座艙被尋獲,太空人並非死於太空梭爆炸
    1986年1月28日上午,太空梭升空後的時間72.284秒,右發固體推進器脫離主結構;72.525秒,太空梭受到一個可感知的橫向推力;半秒之後,感覺出了問題的飛行員Michael Smith發出一聲「啊~哦」,這是挑戰者號最後的通信記錄。  時間73.162秒,大爆炸開始。
  • 宇宙飛船突然出現裂縫,7名太空人竟被高溫瞬間秒殺
    讓我們將時間回溯到1986年1月,此時的美國在航天事業上投入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而一艘名為「挑戰者號」的宇宙飛船也發射在即。但就是這樣一個舉世關注的發射項目,卻在升空一分鐘多一點的時候,機體直接發生了爆炸,爆炸引發了超過2000度的高溫,甚至都沒給救援人員以援救的時間,就在高空中瞬間炸成了碎片。令人心痛的是,在這艘宇宙飛船上,還有七名優秀的太空人,甚至來不及反應就被火海吞沒。
  •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空難罕見細節曝光,竟沒準備逃生系統
    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挑戰者」號太空梭在霧氣籠罩中往發射架移動。挑戰者號太空梭是美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太空梭。開發初期原本是被作為高擬真結構測試體1986年1月28日,在升空高度達到大約10英裡(約合16公裡)後,「挑戰者」號發生爆炸,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調查發現這場空難事故由其中一個火箭發出故障所致。
  • 挑戰者號太空人羅納德·麥克奈爾的30個事實
    1985年11月,麥克奈爾和「挑戰者」號機組的其他成員為一幅官方肖像擺姿勢麥克奈爾於1985年再次入選挑戰者號STS-51L任務在STS41-B任務成功後,美國宇航局選擇羅納德為STS51-L。與其他6名太空人一起,挑戰者號原定於1986年1月起飛。
  • 最慘烈的航天悲劇,7名太空人被瞬間氣化,NASA卻隱瞞關鍵信息
    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以後,NASA還相繼發射了6次載人登月計劃,除了13號發生小意外以外,總共5次成功,總共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1972年阿波羅系列任務終止,這項任務花費了NASA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雖說心疼,但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 太空梭的沒落:1500℃的高溫進入飛機,7名太空人全部犧牲!
    哥倫比亞號在1986年的1月份,美國的挑戰者號進行升空,沒想到進入宇宙後不久便發生了爆炸。在2003年的2月份,又是美國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由於1500度的高溫,導致7名太空人全部失去了性命。
  • 7名太空人從太空返航,經歷了高溫氣化,NASA為何閉口不提?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歷史上發生的慘重航天悲劇,7名太空人在飛船中被瞬間氣化,令人不解的是NASA卻隱瞞了其中的關鍵信息,這又是為何呢?美國首次登月最開始的太空梭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太空梭大不相同,這並不是否認工程師的心血,畢竟所有事物第1次出現,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付出了代價,大家才知道究竟是哪一方面出現了問題。
  • 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因一小條裂縫,2000度高溫瞬間湧入機艙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所謂的第一強國,其航天史上就有過很多事故,其中最為慘烈的,就要數「挑戰者號」載人火箭的失事,據悉只是因為一條非常小的裂縫,2000多度的高溫瞬間就湧入了機艙,這次嚴重的事故導致了船上7名太空人無一人生還。
  • 人類歷史上,六大太空人犧牲的航天事故
    ,愛德華·懷特正在「土星IB號」運載火箭頂部的「阿波羅1號」進行模擬發射任務,結果飛船內的電線短路導致火花,在高氧環境中繼而引起了大火,使三名太空人窒息而亡。三名太空人遺照 5.高空解體 1986年1月28日,搭載7名太空人的「挑戰者」號太空梭準備發射升空,但因氣溫過低推遲了一會兒發射時間
  • 挑戰者號緣何爆炸?12億美元的太空梭,毀於900美元
    自從人類抬頭仰望星空開始,就一直夢想著能夠親身前往宇宙之中,而現在這個夢想已經成真,雖然人類前往宇宙的夢想變為了現實,但實際上真的能夠前往宇宙的也僅僅是人類的代表,太空人。時間來到了1986年1月28日,此時的挑戰者號太空梭已經準備就緒,包括麥考利夫在內的7名太空人已經在太空梭的密封艙中待命,而在六公裡以外,是觀看此次太空梭發射的看臺,這個看臺可以容納超過1000名的觀眾,而其中也包括麥考利夫以及其它太空人的家人。
  • 史上悲慘的太空人!丟棄太空311天,7位空中身亡,1位被燒成灰
    蘇聯率先將衛星送上太空,美國不甘落後,雖然成功地將「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送上月球,但是兩國在競爭過程中喪生十多名太空人。史上最慘的太空人,丟棄太空311天,7位空中身亡,1位被燒成灰!美蘇太空爭霸的背後不僅是野心的驅使,同時也是科學嚴謹背後的謊言!
  • 太空史上最大慘劇: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30年
    30年前的今天,1986年1月28日,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73秒後爆炸解體,7名太空人殉職。這次事故,是美國宇航局也是人類太空探索史上最沉重的悲劇。事後的調查表明,此次事故的根源來自一個不起眼的橡膠部件——「O-ring」( O型環)。
  • 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
    第1次事故於1986年1月28日發生,當時美國的挑戰者號升空後沒多久,便發生一場慘烈的爆炸,震驚了世人。第2場事故最為嚴重,在2003年2月1日,美國又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失利了。由於太空中遍布高溫,1500攝氏度的溫度直衝衝湧入太空梭,帶來非常可怕的災難。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
  • 從太空梭到龍飛船:太空人發射前都會焦慮些什麼?
    他誠實地寫道,如果太空梭爆炸了,他希望爆炸發生在50英裡(約合80公裡)以上的高空,這樣他就能以正式太空人的身份死去(美國將旅行高度超過海拔50英裡的人稱為「astronaut」,即太空人;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的宇宙航行則需要超過1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