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戰「疫」,眾志成城。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防控工作必須慎終如始,不能有絲毫放鬆!
疫情期間,北京高校的許多學子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志願崗位上,他們為居家隔離居民送去物資、為前線醫院自願獻血、錄製防疫知識音頻……首都高校學子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彰顯當代青年的奉獻與擔當。
00後變身「餘師傅」 在武漢做「代購」
去年,他在國慶遊行揮舞迎春花;今天,他在武漢抗「疫」志願做「代購」。土生土長的武漢00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2018級學生餘漢明,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典型代表。
病毒無情,武漢有愛。從「小餘」到「餘師傅」,餘漢明收穫的不僅有鄰裡的信任,更有成長。作為北航飛行學院2018級南航班班長,成績名列前茅的他有著和所有年輕人一樣的愛好,籃球、健身、拍短視頻,參加學院各種志願實踐活動。
「大家好,我是小區志願者,有什麼需要可以和我說,我幫您們買。」在武漢市玉帶匯景苑小區裡,餘漢明身穿紅馬甲,拎著各種生活用品。由於疫情影響,武漢實行了社區封閉管理。居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非常不便,餘漢明當即報名參加社區志願者。他說:「我想早點開始幫大家買東西,避免他們生活不便。」 就這樣,餘漢明成了小區第一名志願者。
「餘師傅,麻煩幫我買幾袋榨菜,還有粉絲。」電話一響,餘漢明就拿起筆一一記下居民的信息和所需。很多居民沒有見過餘漢明,只知道他是一位志願者。00後的小餘同學,就這樣成了居民們口中的「餘師傅」。
每天,他要統計居民所需物資的信息,輾轉各地購買齊全再送到居民樓下。有時買到的物品不太合意,他還會回頭去退換。對買菜一竅不通的小餘同學在日常的志願工作中,也漸漸摸出了門道。
像餘漢明這樣的志願者們做的也許只是些平常瑣碎的小事,但對於社區居民來說,那可是生活的大事,而對於武漢來說,也是維繫城市運轉的實事。
餘漢明說:「我想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是年青的一代,也是代表希望的一代,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隊伍,大家一起守望相助,共度難關,武漢必勝!」
在北京各高校中,還有更多的小餘「師傅」,餘漢明是眾多努力在抗「疫」一線首都高校學子的代表。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都高校學子心繫家鄉,積極行動,黨員、團員響應號召向社區報到,紛紛投入抗「疫」志願活動一線。
湖北籍小姐姐變身青年防疫「保障員」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2017級本科生劉興玲的家鄉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劉興玲在小區的居民群聊裡看到招募志願者的信息,在這場戰「疫」中一直尋找可以貢獻自己力量機會的她立刻選擇了報名。
由於疫情形勢嚴峻,小區採取封閉管理,居民無特殊情況不得外出,所以買菜等日常行為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劉興玲的志願服務工作就是在開發商和物業的統一安排下,每周三次為小區居民免費發放由開發商和物業為小區居民購買的蔬菜。
劉興玲說:「本次疫情湖北為發源地,重災區,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湖北人,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能感受到籍貫與自己的密切聯繫。戰『疫』當前,社會上有很多愛心群體在和我們一起戰鬥,雖然我能做的微乎其微,但我的心始終與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緊密相連,向他們致敬!相信我們的祖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也會繼續努力,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北師大另一位湖北籍學子、教育學部2018級碩士研究生蔣娣,家鄉在湖北省天門市汪場鎮大興村。疫情爆發後,蔣娣自願報名為村民統計待採購物資並在村內噴灑消毒水。
蔣娣說:「如今疫情形勢嚴峻,城鎮下面各個村落大小路口均封堵,挨家挨戶隔離觀察,無法外出採購生活物資,村委會開始在本村500人的微信群線上統計每家需求,我自願報名統計待採購物資。村委會免費發放消毒水,但量少,我自願報名稀釋消毒水,並在村內噴灑消毒水,讓大家心安。
做預檢分診志願者守護鄉親們的健康
2月15日,貴州省吹響了暢通省內交通、加快復工復產和決戰脫貧攻堅的號角,省市縣鄉村設立的所有「關卡」有序取消,縣醫院就診的人數呈「井噴式」增長,醫院疫情防控壓力陡然增加。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家住貴州省黔東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區黃平縣的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李心怡同學主動報名參加黃平縣人民醫院預檢分診處防控志願者,用實際行動響應黨中央發出的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鬥號召。
「您好,請問你們到醫院來幹什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減少人員聚集,一名病人只能由一名家屬陪護,特殊時期請您理解。」這是法研1832班李心怡在醫院預檢分診處防控工作後常說的話。厚重的防護服從頭到腳一層又一層裹得嚴嚴實實,防護口罩讓人呼吸不暢,鼻梁上的護目鏡因為起霧遮擋了大部分視線。她拿著手上的紅外線體溫槍為每一位進出醫院人員的健康把關。
醫院預檢分診防控需要24小時守崗,時間長、任務重,為了節約防護服儘量不上廁所,輪值時連水都不敢喝,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天氣寒冷,李心怡常常手腳都凍透了,但她卻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衝鋒在前,踐行初心,牢記使命,與全國白衣戰士一同並肩作戰,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無償獻血 首都學子在行動
疫情期間用血緊張,首都大學生擼起袖子無償獻血,記者從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了解到,至今已經有886名大學生參與無償獻血。
疫情防控期間,街頭行人稀少,無償獻血量呈斷崖式下降,醫療血液保障面臨挑戰。為努力確保特殊時期首都武漢用血,團市委大學部、市學聯秘書處發起了無償獻血報名徵集活動。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的大三學生秦澤宇第一時間報名獻血,由於家住在西三旗,北京市血液中心安排他來到位於西二旗地鐵站周邊的無償獻血點獻血。「我不能直接去疫情一線去為社會做貢獻,我想通過現有這種方式,多多少少為這次疫情做點幫助。」
為了保證特殊時期同學們的安全,避免人員聚集,血液中心會根據報名的學生的住址,採取就近的原則單獨聯繫,並與其商議出方便的獻血時間。秦澤宇和同學們都覺得在疫情期間獻血意義非凡。
其實不僅僅是學生們,很多青年教師也加入了獻血的隊伍。2月29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劉輝就在家附近的採血點完成了獻血,這已經是他第五次獻血了。「作為首都在校的師生,應該為這次疫情作出自己身體力行的貢獻,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獻血的行列當中來。」從2月3日上午發出無償獻血倡議書至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共有學生146人報名,截至目前,已有69人在住所附近的獻血點完成獻血。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抗擊疫情,人人有責,舉國同心,共克時艱。北京高校的學子們奮勇當先,不畏艱難,用自己的方式助力防疫一線;用擔當奏響青春奉獻之歌,為疫情防控貢獻青春力量。
文字:韓莉
圖片:各高校提供
編輯:現教姐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