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泰州中院開展「跟班先進找差距、創新實幹促發展」活動,組織黨員幹部帶著責任、帶著政策、帶著課題、帶著感情,「面對面」向優秀共產黨員、先進英模學習,不斷弘揚先進、激勵鬥志,營造「學先進、趕先進」的濃厚氛圍,引導幹警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不斷提升法院工作現代化水平。
今天推出第八期
【跟班先進找差距 創新實幹促發展】
英模 顧金才 泰州市勞動模範
跟班學習人員 蔡煜庭 審務督察處一級科員
務實求進 誨人不倦
學高為師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第一次和顧庭長相識是在2017年的西南政法大學,當時我正在學校圖書館裡徜徉,突然一個渾厚的聲音,「您是我們院的小蔡麼?」我打量著眼前這位俊拔挺立而又飽含文質的中年人,一時竟然緊張得說不出他的名字,只好在牙縫中吱唔著擠出一句低聲的「領導好」,顧庭長好像看懂了我的尷尬,翻看著我手中的那本《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說道「行政訴訟中的『錯誤』兩個字你可以深入研究,裡面的學問可深,從維護行政訴訟既判力和再審補充性原則的角度出發,對91條的「確有錯誤」之再審事由如果作出一些試探性規範,或許能夠在法律的框架內理順再審程序的時序邏輯、保障與規制當事人的訴權、明確『錯誤』內涵。」頓時!困擾我很長時間一個研究路徑性的問題就被顧庭長一語點破,醍醐灌頂之感油然而生。在後續的交談中才知道,顧庭長是二十年前的西南政法大學本科班的班長,我問他如何在枯燥的法學研究中克服惰性,迎難而上時,顧庭長將我引到歌樂山腳下的一條小路,只見這條小路彎彎曲曲,樹木叢生,顧庭長說:「我上大學的時候就愛爬山,但是從來不走平坦的臺階,就愛攀登這崎嶇的羊腸小道,當你走過艱辛,克服困難後便會懂得什麼叫做無限奇景在險峰」。
幾十年來,顧庭長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無論是同事還是下級法院或是行政機關的執法辦案人員,遇到疑難複雜問題,都喜歡與他進行交流、探討,也總能從他那裡得到滿意的答案。同時,他筆耕不輟,先後在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其中,《工作原因引發爭吵致傷行為的工傷認定》《政府信息公開案不應苛以申請人過多注意義務》被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的《人民司法•案例》刊登;《合同締結行為之前續行政行為司法審查研究——以集體土地徵收補償協議為例》一文獲得2017年江蘇省行政法學研究會論文二等獎。此外,顧庭長還應邀在2016年江蘇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年會作主題報告。多篇判決書獲得江蘇省優秀法律文書三等獎、二等獎。他是市中院公認的專家型、學者型法官。
身正為範
顧庭長的辦公室其實很好找,就是八樓那個門口有一個室內衛生流動紅旗的辦公室,每次去請教問題時我總感覺到他的辦公室裡有一股潔淨的氣息,總感覺到辦公室裡面的陳設有一種很舒適的規律感。文件、資料、電腦、檯燈,這一個個靜態的物件好似一個個積木樣被擺放得齊齊整整。我一直想問顧庭長如何獲得這種潔淨與規律,每次都因為顧庭長的公務繁忙而暫時作罷,直到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那時,我正向顧庭長請教他擔任審判長並主審的江蘇省政府訴安徽海德公司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該案先後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評為「江蘇省十大典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十大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最高人民法院聯合評選的「2018年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的辦案心得,顧庭長說:「小蔡,你看我桌面上的這些物件了沒有,我左手邊是上級下發的材料,中間是電腦、右手邊是相關法律文件,在電腦和法律文件之間我肯定會放一本記錄本和筆,這是我幾十年來的習慣,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變。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離開辦公室都必須關上電燈,這也是幾十年的習慣了,你可以細心地留意下。所以說萬事萬物皆發於細,工作的紀律和剛正最能克服懶散與松垮,辦案和做人也是這個理。」在此後的工作中,每當案件事實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每當案件證據繁蕪叢雜的時候,每當監督執紀需要動真碰硬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顧庭長的教誨,拿出一張白紙靜下心來從最基本的事實開始,逐條對照、抽絲剝繭,以正氣充盈勇氣,一番努力之後往往都有柳暗花明之感。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顧庭長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影響了我,他以他的創新、鑽研精神在為民司法的事業裡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豐碩的成果,他領導的行政庭獲得了泰州市第三批「駿馬獎」,個人也被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泰州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將會以顧庭長為自己的標杆,繼續踏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泰州法治事業灑一路汗水,獻一生青春。
原標題:《【跟班先進找差距 創新實幹促發展】務實求進 誨人不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