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
吳天瓊
紅原縣人民醫院內科兼感染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
吳天瓊,女,藏族,1970年10月出生,紅原縣人民醫院內科兼感染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自1991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奮戰在海拔3507米的雪山草地,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高原護理事業,她用無私的奉獻精神為牧民患者架起生命和健康的橋梁,成為她事業追求的目標。在工作崗位上,始終擁有積極的信念和勤奮的態度從事臨床護理及護理管理工作,以過硬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護理技能認真履行「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愛崗敬業,時刻按高標準要求自己,二十幾年如一日,,她始終以病人為中心的職業素養,顧全大局,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贏得了院領導、同事、病員及家屬的一致好評,是紅原縣護理隊伍學科帶頭人。
1991至今,她先後榮獲紅原縣人民醫院優秀先進工作者稱號19次及巾幗文明標兵、優秀護士長稱號;榮獲紅原縣2009-2012年度先進個人和農村科普帶頭人的榮譽稱號,2020年6月榮獲紅原縣抗擊新冠肺炎做出突出貢獻,給予嘉獎、榮獲全州首個嘉獎。
2020年春節,當她在新聞上看到全國防疫嚴峻形式,大年初二 她主動回到工作崗位,她顧不了長途顛簸的疲憊和與年齡不相適應的高反,在參加了院內應對新冠疫情的工作部署會後。她來不及過多的思量,從書柜上撕下一頁女兒的舊圖畫紙,書寫了一封別樣的《請戰書》。短短100字左右的請戰書,樸實的語言透露著她的責任與擔當在她的帶動下,全院107名醫生、護士紛紛在請戰書上摁下了鮮紅的手印。
2020年1月28日,在抗擊新冠疫情時加班至深夜的她,在搬運醫療防護物資過程中,不慎跌倒,只聽「咔」的一聲,一陣鑽心的疼痛襲來,在原地休息了會兒,便又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待隔離病房設施全部安置完成後才回家休息,此刻,已過凌晨3點。一覺醒來,準備起床上班,感到身體右側再次襲來一陣劇痛,但她完全沒有在意,吃了幾片止痛藥後,穿上白大褂的她,又出現在工作崗位上。她忙碌的身影不停地穿梭在隔離病房之間,緊張的工作讓她全然忘記了疼痛。一天、兩天、三天......早出晚歸的她,回去給做過心臟術且退休在家的丈夫說:「我太忙,照顧不到你,你還是回都江堰去。」1月31日,毫不知情的丈夫叮嚀一陣之後,離開了紅原。工作在繼續,疼痛在加劇。2月2日早上,刺骨之疼讓她不能起床,連衣服也穿不上,無奈之下,她只好打電話向同事求助,同事們急忙把她推送到醫院,CT檢查後,診斷結果顯示右側第7、第8兩根肋骨骨折!她向組織、同事、家人隱瞞傷情,居然一聲不吭地堅持工作了6天。
同事們流淚了,丈夫抱怨她,院領導責備她,而她卻笑著說:「我只想再堅持一下」。醫院院長含著淚說道:「工作是她生活的主旋律,她的堅持讓人心痛」。
疼痛及傷情不得不讓她躺下治療,她責怪自己不小心,關鍵時刻,拖了醫院後腿,就這樣她還在為感染科應對疫情防控工作操心,她說「心裡慌得很,還有很多病人需要護理、許多事情需要處理,雖然我身子不能動,但我的腦子還可以用」。躺在病床上的她,還不忘給科室的同事安排工作,詢問疫情發展狀況,叮囑護理人員要多加強對隔離留觀病人的關心關愛。
在她住院治療後的第8天,她克服身體的不適,堅持繼續站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考慮到自己身體狀況和更好地開展日常防護工作的正常運行,她每天都穿梭在內科及感染科之間。她就是這樣一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人,她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護理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許多不平凡的成績。
來源:紅原衛生健康局
編輯:冬各羅、桑 吉
審核:林楊
【來源:健康阿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