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視覺暫留?

2021-01-20 百家號

人眼在觀察景物時,光信號傳人大腦神經,需經過一段短暫的時間,光的作用結束後,視覺形象並不立即消失,這種殘留的視覺稱「後像」,視覺的這一現象則被稱為「視覺暫留」。其具體應用是電影的拍攝和放映。

視覺實際上是靠眼睛的晶狀體成像,感光細胞感光,並且將光信號轉換為神經電流,傳回大腦引起人體視覺。感光細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就形成了視覺暫停的機理。

視覺暫留現象首先被中國人發現,走馬燈便是據歷史記載中最早的視覺暫留運用。宋時已有走馬燈,當時稱 「馬騎燈 」。隨後法國人保羅?羅蓋在1828年發明了留影盤,它是一個被繩子在兩面穿過的圓盤。盤的一個面畫了一隻鳥,另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旋轉時,鳥在籠子裡出現了。這證明了當眼睛看到一系列圖像時,它一次保留一個圖像。

物體在快速運動時, 當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後,人眼仍能繼續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圖像,這種現象被稱為視覺暫留現象。是人眼具有的一種性質。人眼觀看物體時,成像於視網膜上,並由視神經輸入人腦,感覺到物體的像。但當物體移去時,視神經對物體的印象不會立即消失,而要延續0.1 -0.4秒秒的時間,人眼的這種性質被稱為「眼睛的視覺暫留」。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視覺暫留原理 讓畫「動」起來
    視覺暫留原理讓畫「動」起來早在人類文明剛剛萌芽的原始社會,先民們就有了對動態畫面的追求,西班牙北部山區阿爾塔米拉洞穴中,壁畫上奔跑的野牛圖案,是迄今為止人類捕捉物體動作的最早證據,距今已有2萬年的歷史。公元前1600年,古埃及時期建造的一座女神廟中,廟內110根柱子上畫著女神連續動作的圖案,當人們乘坐馬車經過這裡時,看到的女神就像動起來了一樣。
  • 旋轉的「視覺暫留」LED屏系統詳解
    1.引言  視覺暫留(POV)即視覺的短暫停留。人眼觀看物體時,物體的像會成到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光感細胞將光信號轉換為生物電信號通過視神經傳給大腦。然而,當物體移去後,視神經對物體的印象不會立刻消失。
  • 基於視覺暫留的動態掃描LED旋轉屏
    摘要:為了研究並控制基於視覺暫留的發光二極體旋轉顯示屏,在系統仿真研究的基礎上,設計並改善了紅外驅動電路、磁電傳感器電路以及單片機控制系統,在Keil-彙編語言環境下編寫了單片機控制程序,製作出PCB電路板並進行了軟硬體調試。
  • 解構自然 第三集 視覺暫留
    vid=519937解構自然 第三集 視覺暫留拍攝時當把水的流速開到一個特別的位置的時候,那麼,大家會看到水好像開始倒流了一樣,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我們日常看到的視頻是由每秒25幀的畫面構成的,當然不只是屏幕,其他的方式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效果。
  • 電影的拍攝利用的是人眼的視覺暫留原理
    電影原理是將依一定時序攝製的景物各運動階段的靜止畫面連續映現出來,藉助人的視覺暫留,在人的視覺中造成再現景物運動影像的效果。1725~1839年,一些科學家研究了某些物質的感光性,繼而發明了攝影術。視覺暫留 在放映電影的過程中,畫面被一幅幅地放映在銀幕上。畫幅移開時,光線就被遮住,幕上便出現短暫的黑暗;每放映一個畫幅後,幕上就黑暗一次。但這一次次的黑暗,被人的視覺生理現象「視覺暫留」所彌補。人眼在觀察景物時,光信號傳入大腦神經需經過一段短暫時間,光的作用結束時,視覺也不立即消失。
  • 這些神奇的動畫,就是通過「視覺暫留」原理製作的!
    作為一個閱片無數的二次元老司機,大家可否了解過每天看的動畫片和電影到底是根據什麼原理製作而成的呢?今天拾部君變身成為拾部教授,一洗往日死肥宅的稱號,帶大家走進科學的世界。使用者旋轉碟片,看到圖片接連出現,由於視覺暫留,得到連續播放的效果。木有錯,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視覺暫留現象。視覺暫留在1824年由英國倫敦大學教授皮特最先提出:人眼在觀察景物時,光信號傳入大腦神經,需經過一段短暫的時間,光的作用結束後,視覺形象並不立即消失,這種殘留的視覺稱「後像」,視覺的這一現象則被稱為「視覺暫留」。
  • 這些神奇的動畫作品,通通依賴「視覺暫留」效應製作出來!
    每當提起動畫作品,你們首先想到的會是什麼?是熒幕上的劇場版大作(諸如《千與千尋》《你的名字。》等等),還是每個季度都會上新的日漫新番呢?(諸如《一拳超人》《約會3》《魔禁3》等等)。那究竟實現這系列動畫的「物理原理」或者說「生理基理」是什麼呢?其實答案就在於「視覺暫留」這四個大字之上----何為視覺暫留?依據某百科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這就是一種「視覺成像有延遲效應」的生理現象。具體來說,那就是外界物體在經由光線傳播到視網膜之上,並被大腦所感知和成像後。
  • 視頻畫面運動原理,實質是大腦視覺暫留,是一系列靜止圖像的組合
    今天介紹視頻畫面的運動原理,實質是大腦視覺暫留,其實是一系列靜止圖像的組合。小夥伴們可能不一定了解,隨著數位技術的興起,影片剪輯早已由直接剪接膠片演變為藉助計算機進行數位化編輯的階段。然而,無論是通過怎樣的方法來編輯視頻,其實質都是組接視頻片段的過程。
  • 視覺暫留的旋轉線陣LED顯示屏解析
    當線陣LED2隨著電動機旋轉時,在的合適的位置點亮特定的LED,在視覺暫留的影響下我們就能看到各種文字和圖形。
  • flash動畫製作的視覺原理是什麼
    同時,flash動畫製作通過矢量圖形創建,有著與位圖不同的特別性,不管放大還是縮小多少尺寸,都不會影響畫面的質量,這些都保證了flash動畫製作的視覺效果。那麼,flash動畫製作的視覺原理是什麼呢?下面請看藝虎動畫做出的介紹。
  • PIC單片機利用視覺暫留現象顯示字符
    Persistance of Vision (PoV), 即視覺暫留現象, 人眼在觀察景物時,光信號傳人大腦神經,需經過一段短暫的時間,光的作用結束後,視覺形象並不立即消失,這種殘留的視覺稱「後像」,視覺的這一現象則被稱為「視覺暫留
  • 動畫是怎麼製作的有什麼流程?一部手機可以製作嗎?
    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後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是一種視覺暫留原理。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0.3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