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錯過!這些神奇的動畫,就是通過「視覺暫留」原理製作的!

2021-01-20 拾部TV

作為一個閱片無數的二次元老司機,大家可否了解過每天看的動畫片和電影到底是根據什麼原理製作而成的呢?

今天拾部君變身成為拾部教授,一洗往日死肥宅的稱號,帶大家走進科學的世界。

我們先來看幾幅圖:

這是一幅由紙片裁剪而成的圓圖,圖紙分為10部分,在每部分上畫上二人舞蹈動作的分解圖,中間對應的是猴子跳圈的分解圖,整幅平面圖完成後看似平平無奇,但是如果把它組裝在木桿上旋轉起來後,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整幅畫像栩栩如生,紳士淑女跳起了動人的舞步,9隻小猴活靈活現在圈上穿梭自如,這個東西其實叫做費納奇鏡,是在1832由一個比利時人和奧地利人的發明,拾部君還找到了幾幅類似的作品供大家欣賞。

畫片人吃人

畫片跳躍的斑馬

微博上面有一位BMAL的用戶看起來也是費納奇鏡的狂熱粉絲,他還擁有自己自製的原創作品

當然旋轉起來自然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費納奇鏡是可播放連續動畫,是早期無聲電影的雛型,只藥在一個手柄上垂直安裝盤子一樣的畫片。畫片上圍繞中心繪製了一系列的圖片,是動畫的對應的幀。使用者旋轉碟片,看到圖片接連出現,由於視覺暫留,得到連續播放的效果。

木有錯,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視覺暫留現象。

視覺暫留在1824年由英國倫敦大學教授皮特最先提出:人眼在觀察景物時,光信號傳入大腦神經,需經過一段短暫的時間,光的作用結束後,視覺形象並不立即消失,這種殘留的視覺稱「後像」,視覺的這一現象則被稱為「視覺暫留」。中國古代的走馬燈,現代的電視機,電影和動畫片那些都是這個原理的應用。

當物體在快速運動的時候(文章的旋轉只是其中一種方式), 當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後,人眼仍能繼續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圖像,這種現象被稱為視覺暫留現象。

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一樣東西,它就算消失了,我們的視神經對物體的印象不會立即消失,要延續0.1 -0.4秒的時間它才會真正消失,而動畫片每秒有24幀圖片,當舊的印象消失,新的又補上來了,每個畫面之間有微小的變化,這樣你就不會感覺是一副副的畫了,而是一個連貫的動作,就是大家平時所看到的電影和電視了。

如果沒有視覺殘留現象,你看到的動畫片就是一個一個定格的動作,也就是說它完全沒有動感。

只要它運動速度足夠快,大家就能看到連續的「動畫片」 ,看膩了上面的2D平面圖想嘗試一下新玩意兒?

下面就來看一下由國外大神製作的3D幻境動畫: 跳躍的青蛙、魚吃魚

相關焦點

  • 這些神奇的動畫作品,通通依賴「視覺暫留」效應製作出來!
    好了, 隔夜君相信對於你們這些長年累月流連於二次元世界的小夥子來說,上述所述的事情也早已成為了你們的生活一部分了。不過隔夜君仍舊要詢問你們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知道動畫創作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嗎?為什麼會被稱之為「動」畫呢?」。
  • 視覺暫留原理 讓畫「動」起來
    從古代人民為了捕捉動作發明的走馬燈、手翻書,到後來畫技和製作手法近乎純熟的2D動畫,再到現在大家稱為中國動漫復興之光的《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3D動畫,動畫作品究竟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實現了維度跨越的呢?
  • flash動畫製作的視覺原理是什麼
    flash動畫製作通過關鍵幀技術的使用,生成的動畫文件非常小,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播放,傳輸十分方便。同時,flash動畫製作通過矢量圖形創建,有著與位圖不同的特別性,不管放大還是縮小多少尺寸,都不會影響畫面的質量,這些都保證了flash動畫製作的視覺效果。那麼,flash動畫製作的視覺原理是什麼呢?
  • 視頻畫面運動原理,實質是大腦視覺暫留,是一系列靜止圖像的組合
    今天介紹視頻畫面的運動原理,實質是大腦視覺暫留,其實是一系列靜止圖像的組合。小夥伴們可能不一定了解,隨著數位技術的興起,影片剪輯早已由直接剪接膠片演變為藉助計算機進行數位化編輯的階段。然而,無論是通過怎樣的方法來編輯視頻,其實質都是組接視頻片段的過程。
  • 基於視覺暫留的動態掃描LED旋轉屏
    摘要:為了研究並控制基於視覺暫留的發光二極體旋轉顯示屏,在系統仿真研究的基礎上,設計並改善了紅外驅動電路、磁電傳感器電路以及單片機控制系統,在Keil-彙編語言環境下編寫了單片機控制程序,製作出PCB電路板並進行了軟硬體調試。
  • 旋轉的「視覺暫留」LED屏系統詳解
    1.引言  視覺暫留(POV)即視覺的短暫停留。人眼觀看物體時,物體的像會成到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光感細胞將光信號轉換為生物電信號通過視神經傳給大腦。然而,當物體移去後,視神經對物體的印象不會立刻消失。
  • 電影的拍攝利用的是人眼的視覺暫留原理
    電影原理是將依一定時序攝製的景物各運動階段的靜止畫面連續映現出來,藉助人的視覺暫留,在人的視覺中造成再現景物運動影像的效果。1725~1839年,一些科學家研究了某些物質的感光性,繼而發明了攝影術。但當時獲得的影像是靜止不動的。活動影像 在電影發明以前,不論進行何種方法的實驗,都是把運動的景物、現象依一定時序拍成一幅幅各運動階段的靜止畫面,再設法使它們依同樣的時序逐一呈現,讓人依次看到,這樣便在觀者大腦中產生動的印象。眼睛的作用主要是觀看這一幅幅靜止的畫面,並未看到形像的活動,活動只是大腦的聯繫印象。
  • 解構自然 第三集 視覺暫留
    vid=519937解構自然 第三集 視覺暫留拍攝時當把水的流速開到一個特別的位置的時候,那麼,大家會看到水好像開始倒流了一樣,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我們日常看到的視頻是由每秒25幀的畫面構成的,當然不只是屏幕,其他的方式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效果。
  • 動畫是怎麼製作的有什麼流程?一部手機可以製作嗎?
    首先答案是手機是不可能製作出一部動畫的,比如像乾物妹小埋這樣的高畫質、高流暢程度的動畫,簡單的圖片播放或者影像播放還是可以使用手機製作的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後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是一種視覺暫留原理。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0.3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
  • 一起來做有趣的動畫轉盤吧!
    你知道現在的電影是利用了什麼原理拍出來的嗎?其實它們的原理很簡單,無論是早期的動畫裝置,還是現代的電影、電視,都利用了「視覺暫留」原理。這也是讓藝術創作特別是繪畫從平面走向立體的開始。小知識:視覺暫留人眼具有的一種特質,在人們觀看物體時,物體會在視網膜上成像,並由視神經輸入大腦。但當物體移去時,視神經對物體的印象不會立即消失,而要延續0.1秒至0.4秒的時間,這就出現了「眼睛的視覺暫留」。
  • 什麼是視覺暫留?
    人眼在觀察景物時,光信號傳人大腦神經,需經過一段短暫的時間,光的作用結束後,視覺形象並不立即消失,這種殘留的視覺稱「後像」,視覺的這一現象則被稱為「視覺暫留」。其具體應用是電影的拍攝和放映。視覺實際上是靠眼睛的晶狀體成像,感光細胞感光,並且將光信號轉換為神經電流,傳回大腦引起人體視覺。感光細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就形成了視覺暫停的機理。視覺暫留現象首先被中國人發現,走馬燈便是據歷史記載中最早的視覺暫留運用。宋時已有走馬燈,當時稱 「馬騎燈 」。隨後法國人保羅?
  • ——從心理學角度淺談動畫原理
    確實,這部影片劇情本身就有無窮魅力,再加上製作精良,尤其是特效部分,製作水準大幅提升。噗通還記得有一幕是哪吒從家跑出來被世人當怪物看,人們把東西扔到哪吒身上,我們還能看到他的小肚子竟然還有回彈特效,真的是十分逼真了。以前,很多人是對動畫電影沒有感覺的,但是《哪吒》這次卻刷新了人們對動畫的認識。看完這部影片,我們不得不想,如此光怪陸離的效果是怎麼做出來的?
  • 三維動畫製作流程(簡易)
    而三維動畫,就是這其中的一個。為了讓覺得不解,或者剛開始接觸想要了解,還有覺得很神奇的人們真正的靠近三維的虛擬世界, 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三維動畫製作的基本流程。那就是,我們人的生理反應----視覺暫留原理 :當物體在人的視網膜上成像後,下一刻物體瞬間消失,影像還會在視網膜上停留0.1-0.4秒才消失,這個現象叫做視覺暫留現象。基於此原理所以就有了膠片,有了電影電視,有了剪紙、水墨、逐格、二維動畫,而三維動畫雖然是基於軟體與各種新新技術,但是最後還是要輸出成一秒至少24張的圖片連續播放形成完整的畫面。
  • 五年級信息技術教案 當個動畫設計師(製作逐幀動畫)
    教學目標:1、知道動畫製作的基本原理。2、知道Flash軟體界面的各組部分及功能。3、知道幀的類型及作用。如果使用Flash軟體,親手製作模擬火箭發射過程的動畫,肯定是一個十分開心且有意義的事情。2、揭題:(出示課題) 第七課: 當個動畫設計師---製作逐幀動畫二、輕鬆學1、認識Flash界面。
  • 今天的動畫電影從3000年前就已開始萌芽
    從古代人民為了捕捉動作發明的走馬燈、手翻書,到後來畫技和製作手法近乎純熟的2D動畫,再到現在大家稱為中國動漫復興之光的《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3D動畫,動畫作品究竟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實現了維度跨越的呢?
  • 今天的動畫電影 從3000年前就已開始萌芽
    如影迷所熟知的哆啦A夢系列電影日前已發布最新預告片,動畫大師宮崎駿首次觸電3D動畫的《安雅與魔女》業已官宣。  從古代人民為了捕捉動作發明的走馬燈、手翻書,到後來畫技和製作手法近乎純熟的2D動畫,再到現在大家稱為中國動漫復興之光的《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3D動畫,動畫作品究竟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實現了維度跨越的呢?
  • 今天的動畫電影從3000年前就已開始萌芽
    從古代人民為了捕捉動作發明的走馬燈、手翻書,到後來畫技和製作手法近乎純熟的2D動畫,再到現在大家稱為中國動漫復興之光的《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3D動畫,動畫作品究竟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實現了維度跨越的呢?
  • 今天的動畫電影 從3千年前就已開始萌芽
    從古代人民為了捕捉動作發明的走馬燈、手翻書,到後來畫技和製作手法近乎純熟的2D動畫,再到現在大家稱為中國動漫復興之光的《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3D動畫,動畫作品究竟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實現了維度跨越的呢?
  • 視覺暫留的旋轉線陣LED顯示屏解析
    2.2圓柱面型顯示原理  基於POV的圓柱面型旋轉線陣LED顯示屏的結構如圖4所示。本設計在圓形LED顯示屏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豎直的集成有17顆貼片led的PCB板,下文稱線陣LED2.當然,為了維持系統旋轉的平穩性,在另一端我們增加了螺柱等使兩端重量平衡。
  • 求證︱微信流傳「神奇」黑白圖片,盯著看再抬頭眨眼變彩色
    不少網友試著觀察幾次,還真如帖子說的那麼「神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樣的圖片是怎麼製作的?本期求證實驗室記者帶您解開這個謎團。 「太神奇,盯著看了20秒,眨了眨眼睛,這圖像竟然會出現在天花板上,比魔術還要神奇。」一位網友驚嘆道。「原本黑白的美女圖片,用這種方法,竟然會變成彩色的,人的眼睛原來還可以洗照片。」另一網友說。而更多的網友則在試過後,好奇地問這是怎麼回事?有技術男甚至列出了神奇圖片的製作方法。首先,選擇一張顏色對比度較高的人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