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晟:警匪片態度端正,審查就沒有大障礙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解救吾先生》在9月30日公映,這部電影改編自2004年「吳若甫綁架案」的真實故事,由《大兵小將》《硬漢》《警察故事2013》的導演丁晟執導。丁晟經歷一年的準備時間,訪遍當時辦案的警察,通過五六次見面說服吳若甫本人同意並參與到本片中,並邀請到天王劉德華飾演以吳若甫為原型的角色「吾先生」,該片以寫實過硬的風格,70%的公安實戰破案還原度,成為2015年繼《烈日灼心》之後內地警匪題材的又一力作。

  丁晟此前被認為是成龍的御用導演之一,但他自認與成龍合作的《大兵小將》和《警察故事2013》兩部電影都不是典型的成龍電影,下一部他還將與成龍合作《鐵道遊擊隊》,加入更多的商業元素,企圖拍攝一部喜劇電影,這表明,他不僅僅希望拍好警匪片這一種類型。

籌備過程:吳若甫心胸很開闊,並不幹涉創作

鳳凰娛樂:吳若甫老師的綁架案發生時,您在做什麼?

丁晟:知道這個案件的時候是2004年,那時候我是一個熱火朝天拍廣告的導演。當時覺得這種事不可能跟我有關係,因為2004年的時候,我只拍過一個電影,是一個爛片,拍得非常不好,叫《大驚小怪》。我給自己的判斷是,我可能還不一定能拍出好電影。我想通過拍廣告,先鍛鍊鍛鍊,然後又重新回電影學院讀導演系,因為我一開始是美術系的。但是,我平常就愛看體育節目、社會新聞這樣的東西。那個案件當時有好多種版本的專題片,我碰到就會看。

鳳凰娛樂:什麼時候才開始想到真正去創作這部電影?

丁晟:這個案件,我覺得跟我自己有關係,是拍《警察故事2013》的時候。當時我去刑警隊體驗生活,正好接觸到了當年親手解救吳若甫的警察,他以前是特警,後來變成刑警,這人叫曹志剛。他經常跟我講這個案件的幕後故事。以前我道聽途說,社會上一些人看似很知情,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得神乎其神,我反而跟真正辦這個案子的警察一聊,就知道真實了,越聽越有意思,有好多想問的問題,他給我解答之後,我就覺得這個事可能跟我有關係了。我也知道,當時籌備《警察故事2013》是2012年,這個案件過去八年了,也沒有人拍,真有可能是我的電影。

   《警察故事2013》上映以後,我覺得警匪片是有市場的,還是可以繼續做,像《警察故事》是我自己完全編的,裡面沒有太多真實的依據,人的質感是真實的,但是那個事情並不是真實發生的。是這樣做一部片子呢,還是怎樣?因為當時手上也有不少現成的警匪片劇本找我,還有小說,相比之下,我覺得可能我更想做這個真實案件,於是做了這個戲。

   我先採訪,我通過曹志剛,還有我認識的一些其他警察,去逐步了解案件。因為當年參與這個案子的警察很多,警種也非常多,特警也有,刑警也有,分工也非常細。而且時間周期比較長,我電影裡面就幾十天的事,而當時是一個半年的周期。這裡面發生過好多事,你看到的這個電影,是我把它濃縮進來了,這裡面有很多很多警察辦的事,我要把它濃縮成這麼兩個人。前邊的採訪是必不可少的,我做了大量很詳細的採訪,整理完了以後,事情越來越清楚了,有一件事還不清楚,就是吳若甫被綁架之後他那邊的事,因為沒有錄像。當年的那個綁匪已經被槍斃了,其他的綁匪也沒採訪到。到這種情況下,我就需要認識吳若甫了。

鳳凰娛樂:光是採訪警察,花了多長時間?

丁晟:我準備了一年時間,2013年到2014年,也包括之後找吳若甫老師,找到他也是通過曹志剛,你看我這個片子裡面,片頭字幕寫著警察顧問,曹志剛作為顧問,會在我的拍攝現場,這個事情也是他促成的。因為他算是吳若甫的救命恩人吧,他幫我找會相對容易一點。請到吳若甫老師以後,說服他,儘量用真誠去打動他,我也確實比較真誠,這也不用演。後來當他同意了以後,他也跟我很詳細地說了當年的事,但有一些事,過去十年也記不住。我又專門通過他,見到了另外一個人質,就是杜慶江,兩人當年都被綁架,相依為命了20多小時,他又回憶起一些事,彌補了吳老師說的那些空。

鳳凰娛樂:他們兩個那麼多年也在聯繫嗎?

丁晟:一直聯繫,他們經常見面,吳若甫老師也是杜慶江的救命恩人,如果沒有吳老師,杜慶江肯定就沒了。所以對杜慶江來說,一輩子都會感謝吳若甫,甚至吳老師的女兒叫冰清,杜慶江的孩子就叫玉潔,就是這樣,該採訪的都採訪到了,我還通過吳若甫,採訪到了當年布置整個任務的總指揮張剛。

鳳凰娛樂:找吳老師前後多少次,他才同意?

丁晟:好多番,有五六次,因為他就是不同意,我要儘量希望他下這個決心,我非常理解,我根本就認為他五六次都不會同意,要是我,我可能永遠都不會同意。因為這些東西啊,是一個人非常私有的感受,有的時候並不願意分享,在他人生處在一個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一個就是比較有心思的成年人,會有很多感悟。你想,你的生命進入倒計時了,但你還是健康的,你也沒犯什麼錯,卻已經宣判死刑了,還有差不多幾分鐘,你的生命就到盡頭了,你會想很多事,那種感覺是去不掉的。幹嘛拿出來供大家消費?你們明顯是一個商業行為,幹嘛拿出來讓你們去評頭論足啊?吳若甫老師的心胸還是很開闊的,他最後同意了,可能也是因為,畢竟過去這麼多年了。

鳳凰娛樂:之前您已經抱著零希望?

丁晟:不,我認為一定能成。我比較執著,我認為能成,只是多長時間的問題。

鳳凰娛樂:改編故事的過程中,他有全程參與嗎?

丁晟:沒有,這點也是我比較欣賞的,他非常尊重導演的創作,他沒有幹涉我,一旦同意我拍,就非常配合,拍攝現場也沒有跟我指手劃腳,一直到剪輯階段,也沒有提過什麼比較個人化的要求。他服從導演的決定,是非常職業的演員狀態。

鳳凰娛樂:從選角到人物在劇本裡發生的所有行為,這些都沒有去幹涉?

丁晟:沒有幹涉。我的劇本他看了,我也是按劇本拍,這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比如說劉德華扮演他,但是劉德華拍攝的時候,吳老師也沒怎麼來,因為他來,其實也很彆扭,這東西沒有標準。當它成為一個電影的時候,就要根據這個電影做調整。現在看來,最後的結果是比較好的,我沒有去惡搞,我沒有去扭曲任何一個人的形象。我是保持客觀和真實,這種分寸其實挺難拿的,但我覺得我還是保持住了。

鳳凰娛樂:四五個警察顧問,分別有哪些方面的幫助?

丁晟:這裡面有當年的坐陣總指揮,有親手抓捕綁匪的警察,還有親手解救吳若甫的特警,還有這個團隊負責偵查的偵察員。這個案件所有的重要環節,我都拿到了非常準確的東西,很有意思的是,拍攝現場他們都在。比如當年親手抓綁匪的那個警察,就是劉燁演的那個角色,他知道綁匪兜裡有手雷,但必須一個人上去,空手把他擒獲,而且在城市裡,你還不能開槍,容易傷及無辜,他就在在拍那場戲的現場,坐在我監視器邊上,所以我這個戲就這麼地道!為什麼讓你覺得有真實感,警察跟動作指導要商量一個又好看,又可信,又符合警察做的動作。很多時候是特別脆的,沒有特別羅嗦,肯定給你控制得死死的,沒有給你更多的機會。我在拍解救吳若甫那場戲的時候,曹志剛就坐在我監視器邊上,他是第一個衝進去的人,他來幫我指揮特警怎麼翻牆,進去以後怎麼撞玻璃,再怎麼處理拿槍的人,非常非常地道。如果靠動作指導設計,可能是好看,但動作指導跟警察共同設計,就會比較專業、地道。

鳳凰娛樂:真實的案件到現在已經隔十幾年了,警察的辦案方式,還有綁匪的作案方式,會不會有一些變化?

丁晟:你是說與時俱進嗎?我坦率的說,警察的偵查方式和破案細節,我都做了處理,當年也不是這樣,現在也不是這樣了。我給大家呈現一個好看的電影,你相信電影裡的就行了,有一些偵查的手段,應該說是涉密的,我不能做成一個電影,讓別人去破解,讓別人去產生對抗。為什麼審查比較順利,審查是有禁區的,你不能最終幫助想犯罪的人,來對付警察。有些細節呢,其實要做處理。

鳳凰娛樂:那這樣的話,大概還原了百分之多少?

丁晟:70%。核心的那些事都是真正發生過的。

鳳凰娛樂:吳若甫老師飾演警察角色,是他自己的選擇?

丁晟:他選擇的。我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讓他演他自己,另外一個選擇,讓他演警察,他總不能演匪吧,就三個核心人物。他選擇的是警察,我覺得也非常好。他演救他的人,是這個事情的一個很完美的了結。

鳳凰娛樂:有次發布會吳老師說其實和你還是有過分歧、爭執?

丁晟:我還真想不起來我們倆有什麼爭執了,應該說比較順吧,劇本方面我們聊得比較多,將劇本聊透的話,現場都比較順。

談選角:劉德華很興奮,王千源撿了大便宜

鳳凰娛樂:找劉德華合作,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丁晟:首先,我很欣賞他,另外一點,就是我需要找一個真正的巨星。劉燁已經確定了,王千源也確定了,他們在內地都是非常出色和知名的演員。我如果再找一個內地很有名的演員,放在一起,反差拉不開。我必須找一個紅過很多年的,大家公認的巨星,這樣這些人在一起,才會有一種落差感。他屬於我們共同的偶像,那就是劉德華,他是最理想的。而且他一直很紅,不是曇花一現的。他在觀眾心目中那種好感,也符合當年吳若甫被綁架時的正面形象,劉德華是最最合適的人,我是專門去香港跟他見面,跟他講這個故事,他同意得非常痛快,並沒有做太多說服工作。我相信他這種好演員,能知道什麼樣的故事是好故事,他都拍150部戲了。

鳳凰娛樂:這裡面怎麼設定他自己本人跟這個角色之間的關係?

丁晟:因為我不希望觀眾出戲,讓一個香港的巨星演一個大陸的演員,其實很彆扭,他們的氣質、口音都不對,但是這個事件是真的,這裡面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有依據的,既然他來演,想讓觀眾看得很自然的話,我們就說好了,一半是吳若甫,一半是劉德華。

  我們是用一種感受式的表演方式。我順著拍,通常很難做到順著拍,但是我要求他這條線必須順著拍,從在三裡屯被綁架開始拍,他體驗了一個全過程,每一天的戲都是上一天的下一場戲,一天一天往下趕,最後被解救。所有的演員一起經營這個氣場,他這條線上是一邊拍一邊調整編劇的,做了很多微調,加了六七處影射劉德華自己的點,觀眾就能感覺到。

鳳凰娛樂:設定他以前在大陸當過兵,是吳若甫自己的元素。

丁晟:對對對,那個元素不是劉德華的,那是吳若甫本人的元素。

鳳凰娛樂:他自己對他角色的發揮空間怎麼看?

丁晟:他說過很刺激,我當時跟他聊這個故事,我說這個角色幾乎全程是被綁著演的,這句話就讓他很興奮,如果你是一個不好的演員或對自己演技不自信的演員,你會覺得沒勁,但是對他來說這就是挑戰了。我其實跟他合作時才發現,他原來這麼有演技,之前你只是覺得,有的戲是整體好,有的戲你能注意他,他很帥,但這個戲我們完全不表現他的帥,他就是一個劉德華被綁了以後的狀態,這時我發現他的演技簡直太好了,分寸的控制,節奏感的把握,包括對臺詞的拿捏,非常好,而且又連貫,跟他的所有對手都對得上戲,並不是就保自己。

鳳凰娛樂:匪徒的那個角色為什麼當時選王千源?

丁晟:他撿一大便宜,最早不是他,是誰呢我也不想說,最早是一個比他應該名氣還高的一個演員,可能從創作理念和時間上就不太吻合,沒辦法只能換人。(記者註:後證明此人是孫紅雷)

  原來讓王千源演的是一個警察,現在讓他撿一大便宜,他確實很興奮,從天而降,因為幾乎每一個演員看到這個劇本,都說我要演華子,劉燁也是這樣,劉德華看了劇本說華子這角色好啊,很容易演出彩來,起伏比較大,非常多面性,對演員來說很刺激。最後這個角色就給王千源了,因為我要考慮從形象氣質和氣場誰能壓誰,誰能怎麼樣,綜合這麼考慮,最後就確定是他。

鳳凰娛樂:為什麼不讓劉燁演?他之前不是演過反派嗎?

丁晟:我就不想讓他演了,他《警察故事》不是演過了嗎,劉燁這個人骨子裡邊就是一個特善良的人,特單純的人,你讓他演這麼壞的,我覺得有風險。

鳳凰娛樂:他之前演過《保持通話》裡的綁匪,也挺猙獰的。

丁晟:那不是我喜歡的方式。

鳳凰娛樂:王千源是技巧型的吧。

丁晟:我不知道什麼叫技巧型,如果要讓我給出一個詞還是體驗型的。因為很多的表演是靠對手把那個東西給你傳達,你再傳達回去,他這個戲就流淌起來了,你自己的技巧沒有用,你自己的技巧只能孤立你自己,把這場戲破壞掉。所有演員往屋裡一站,所有人經營一個氣場,戲才會好。

鳳凰娛樂:王千源有一個鏡頭就是吃餃子,餃子掉了,這個鏡頭您是想表現這個人物神秘莫測呢,還是說他有他落魄的一面?

丁晟:太有意思了,其實,其實那場戲很簡單,我就是要一個記憶點,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鏡頭,我必須要觀眾記住,讓觀眾通過一個「餃子掉了」的意外,記住這個鏡頭,因為從那鏡頭開始,時間又變成了正常時間。我相信別人分析得比我好,因為電影裡是過年期間,罪犯要吃餃子,人質也要吃餃子,結果餃子沒吃到。

鳳凰娛樂:為什麼劉燁最後要提到諾一?這似乎對電影本身是種破壞?

丁晟:這個比較好玩,拍攝的時候是去年11月,他那個時候還沒上《爸爸去哪兒》,諾一隻是他兒子的名字,他上《爸爸去哪兒》還是我說服他去的,上節目已經是2015年的事了。你手機上愛人來電話,兒子又來電話,你總要提一下兒子名字,你不能說「兒子」,得有個名字吧,我說乾脆叫諾一,這是一個臨時的決定。結果現在成了一個好玩的點,大家都在笑,不過也沒有那麼大傷害,因為那個時候已經不緊張了,如果他要抓王千源的時候,他手機響了說諾一,那場戲就完了,但現在是片尾,所有人都已經鬆一口氣了,沒關係。

談創作:倒敘和虛擬情節是為了控制節奏

鳳凰娛樂:這部電影以及您之前的那些電影,都有這種倒敘插敘閃回,還有虛擬情節的演繹,這種設計是你自己的喜好嗎?

丁晟:我沒有去故意設定,說我的風格是什麼樣的,我只是從編劇結構和欣賞節奏方面,我做了這個設計,因為當年這個案子,真實的案子沒有開一槍,面對這麼強又有手雷又有AK47,又有好多武器的一幫匪,警察抓他們做到這麼驚人,沒開一槍就把所有團夥給收拾了,這是一個當年的經典案例。但在電影裡面,我又想讓觀眾看到想看的東西,我就要有一些假設,這些假設也是有依據的,比如假想的搶銀行,都是有依據的。我給大家一個呈現,讓觀眾知道也是幫助人物的讀解,最後如果沒有那樣一場戲,他抓捕的時候觀眾沒有滿足感。這是一方面,另外一個,觀眾看電影是要有節奏感的,動的戲跟靜的戲,快節奏的戲跟慢節奏的戲,長戲跟短戲是要有節奏的,它有一個節奏,我這些點都鑲嵌在那個節奏裡面。看的時候每個人感覺不一樣,有的人一開始就能看出這一場是假的,有的人不是,這因人而異。

鳳凰娛樂:動作場面上也沒有特別設計?

丁晟:我從來沒有把動作場面割裂開,比如拍《警察故事2013》那場鐵籠打鬥,我不認為那是動作場面,仍然是在塑造人物。《解救吾先生》塑造的是一幫真實的人物,在真實的抓捕過程中,都是非常脆的。我跟了七個完整的案子,這裡面每個案子都有抓捕,抓得非常快,當認準了嫌疑人的時候,抓的時候迅雷不及掩耳,沒有對方反抗跟反應的時間和機會,真正的現實就是這樣,警察是非常有職業素養跟抓捕能力的,那麼這個片子裡面做的就是這件事。

鳳凰娛樂:但是觀眾對於商業警匪片的預期可能會希望有一些動作場面,這東西怎麼平衡?

丁晟:觀眾看這個片子,我覺得還是滿足的,他如果期待的是五下,看到的是一下,他也是滿足,跟我們想得不一樣。有的時候你要做減法,做減法的時候觀眾有可能得到的東西更少,他看到的是意外,要真是兩個人打起來了,觀眾那時候就出戲了,那不是這個電影。

談審查:前提是態度端正,沒有大障礙

鳳凰娛樂:所以這次審查也都是比較容易通過的?

丁晟:說是容易通過,是我之前做功課,我沒有去設計一些我認為通不過審查的東西,所有的設計都是在態度端正的前提下,我認為審查不是很大的障礙。

鳳凰娛樂:有沒有給你們這樣的導演,提示一些不能碰的元素?

丁晟:沒有,沒有文字性的,至少我沒有看到,但是可以去揣摩,什麼不能做,如果你真覺得這麼做懸,你就不要做,我現在做的東西不也是警匪片嗎,不也是成功上映嗎?必須要越過那道線才是好電影嗎?我不那麼認為。

鳳凰娛樂:內地來說警匪犯罪類型片,還是偏少,您怎麼看?

丁晟:我跟同行沒有太多可以介紹的經驗,我就是專心幹我想幹的電影,也不是說非得鑽警匪片這一個類型,我下一個片子是喜劇片,還是年代戲。

鳳凰娛樂:你會去關注其他國家的犯罪片,找一些可以學習的元素嗎?

丁晟:我看,我也就是當好電影來看,我什麼片子都看,很慢的片子我也能看進去,很搞笑的我也能看進去,看片是增加自己的視野,我要分析好萊塢的警匪片跟香港的警匪片,有那個時間,不如多看一些亂七八糟的片子,是吧,我也不需要跟人講課。

談成龍:我導的都是非典型的成龍電影

鳳凰娛樂:您跟成龍大哥合作那麼多次,您自己的電影計劃,和他合作的計劃,是怎樣分配的?跟他合作的片子可能成龍元素會更多一些?

丁晟:我也不是那麼想,但是很遺憾,別人是那麼看的,我覺得《大兵小將》和《警察故事2013》都是我的電影,這兩部電影放到成龍的一堆電影裡面,它是不一樣的。成龍很知道我是比較有自己想法的導演,他很多時候是非常配合我完成我的想法,這兩部電影都不是典型的成龍電影,至少我是那麼看的。我們在創作上沒有衝突,《警察故事2013》那個片子,是我找的他,我用了兩年寫劇本,寫出劇本以後我認為只有他能演,因為我也了解他,他是最佳人選,我就請他來演,他說好啊我還沒演過大陸警察呢,就是這樣做成的,《警察故事》片名是投資方改的,我認為也是有幫助的。下一部電影我還是跟成龍合作,拍《鐵道遊擊隊》,那不是一個主旋律電影翻新,而是一個喜劇,我想拍得更商業,更有意思一點。

鳳凰娛樂:之前《智取威虎山》也是翻新了過去的革命老電影。

丁晟:我做著試試,我沒有宏觀地去研究別人,沒有精力,我覺得去做那些東西對我自己的創造沒什麼幫助,我只有把我自己的東西做好。下一個電影目標是明年的國慶檔。

鳳凰娛樂:國慶檔有那麼多電影同期上映,您自己預期如何?

丁晟:票房我沒法預期,我只是希望大家都好,我也希望能趕上比較好的時代,給投資方比較好的回報,我也能繼續走得更遠,有人再繼續給我投錢讓我拍想拍的電影。

  本文系鳳凰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專訪|導演丁晟:《特警隊》這道菜,分量大、口味足
    導演丁晟照片12月27日公映的《特警隊》,是丁晟執導的第八部電影作品,也是近幾十年來中國大銀幕上首部真實反映城市特警反恐處突作戰的「行業類型片」——觀照今年電影市場,反映消防員工作生活的《烈火英雄》,反映機長、空乘(民航業)工作生活的《中國機長》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 整整一年了,香港警匪片,鴉雀無聲
    作者 / 坦克距離去年10月最後一部香港犯罪警匪片的上映,已經整整過去一年了。復工已滿四個月,這期間無論是主旋律影片、戰爭片、喜劇片、動畫片、愛情片,都給復工初期的內地影市帶來了不小的貢獻。然而作為華語類型片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警匪犯罪片,卻一直處於缺席狀態。
  • 國產警匪片,死於《毒戰》
    《毒戰》是寫實的警匪片,和《神探》那種表現主義風格沒有可比性,但從這裡能看出杜sir在這部合拍片裡夾帶的私貨,也可以說是他的自我致敬。 這個七人犯罪團夥非常謹慎,從來不公開出現,他們遙控那個假標叔,和紅雷在大舞臺夜總會談生意,但最終被逼得集體亮相。就快抓人落網的時候,古天樂扮演的毒梟添明仔突然反水,帶著販毒團夥和警察硬碰硬。
  • 對待大人態度要端正
    唯她一人足矣「對待大人,態度要端正六扇門那邊是令今夏最頭疼的,如今招收的新人,個個都心高氣傲,總覺著自己藝高人膽大,見著地位高權力大的人又不知避讓,他們又可知這樣多麼容易招來殺身之禍,甚至會連帶六扇門一起遭殃。「你們都給我記住了!等會兒南鎮撫司的許大人要來巡查,千萬!千萬!要守規矩,切莫衝動頂撞了許大人,聽見了嗎!」
  • 時隔《英雄本色2018》1年後,導演丁晟的電影票房又撲街了!
    雖然影片的影響力不大,但卻是丁晟導演的電影處女作,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丁晟開始把事業的重心挪到了電影上。之所以能夠從拍攝廣告片跨界到電影導演,除了多年來的人脈圈子積累外,還有就是他本人對於電影的熱愛。而在丁晟的心中,他是崇尚英雄的,所以我們看他的電影都會發現有強烈的英雄主義氣息。2019年12月27日,丁晟執導的《特警隊》上映,影片由凌瀟肅、賈乃亮和張雲龍主演。
  • 臺灣養豬協會十分不滿蔡英文的做法,民進黨當局需要端正態度
    現在很多臺灣民眾對於民進黨當局沒有底線的做法十分的失望,很顯然進口的美豬一定會遭到臺灣民眾的抵制。但很顯然,現在臺灣相關負責人安慰大眾的說法並不能被臺灣民眾所接受,畢竟瘦肉精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很大,已經被世界上很多國家抵制,臺灣地區大可以不從美國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豬,但民進黨當局卻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討好美國,來獲取美國政客並不會兌現的承諾。
  • 從悍匪到警察,王千源如何變成「警匪片專業戶」
    打著「年度唯一警匪片」的旗號,《除暴》將上世紀90年代第一悍匪覆滅記搬上大銀幕,首周末票房迅速突破2億,豆瓣評分6.5分,基本通過了觀眾的考驗。從2015年《解救吾先生》開始,王千源五年內接拍了《破·局》《「大」人物》《你是兇手》《彷徨之刃》等八部警匪題材的影視作品,真可謂「流水的警匪片,鐵打的王千源。」
  • 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團引導官兵端正創先爭優態度
    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團引導官兵端正創先爭優態度——  「雙爭」評比不能唯「分」是圖  ■曹 建  「三班長周偉擔任公差負責人,加3分;一班副班長張博朝為戰友理髮2次,加2分……」10月中旬,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團15連俱樂部內,「雙爭」階段性評比量化積分公示正在進行,軍人委員會副主任丁旭拿著厚厚一沓
  • 端正態度、不要抱怨,這是我們的尊敬
    端正態度、不要抱怨,這是我們的尊敬!2020年4月4日是個值得全國人民紀念的特殊日子,為了讓我們更加安全的生活,在很多困難期間,出現了這麼一批人,他們是一線的戰士,在以保衛人民和國家的安全的目的下,不幸犧牲。正是因為他們的奉獻,才換來我們今天的普通生活與安逸的環境,這種精神我們必須值得紀念,為了他們的平凡和偉大!我們必須向英雄們致敬!
  • 帶紅周星馳、大傻成奎安的李修賢為何一生鍾愛拍攝警匪片
    說起李修賢,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80年的人,基本都看過他參演或者拍攝的警匪片,可以說,很多人甚至以為他是個警察,其實他並不是警察,只是拍攝的警匪片實在是太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扮演的警察,這樣的形象讓觀眾深深的記住了。
  •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丨運用法治思維辦好每一起案件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丨運用法治思維辦好每一起案件 2020-12-08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什麼態度,能不能端正
    這一家三口動手打人的理由居然是小朱讓座後態度惡劣。如果小朱抱怨一句,算是態度差,那麼他們動手打人就應該算是素質低下了。素質低下的人遇事總是理直氣壯,快速佔據道德的制高點,他們無視法律,總以強橫的面目示人,這恰恰說明:在零和狀態的逐利社會中,有些人一味鬥狠,缺乏寬容和體諒。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也有人說,態度決定一切。態度似乎比性格更具有操控能力。
  • 端正工作心態的正能量句子
    1、放下你的架子,端正你的態度,往往哪怕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成就你燦爛輝煌的人生!2、觀念變了思想就變了!思想變了行為就變!行為變了你的能力也就變了。3、在工作面前,態度決定一切。沒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視工作的人。
  • 香港警匪片為什麼越來越不賣座了?
    即使有著王千源、吳彥祖兩大影帝撐場,以及英皇的金字招牌,依舊沒能讓這部電影大火。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都有著差不多這樣的感受:影片不錯,王千源和吳彥祖拳拳到肉的對打非常帶感,臺詞也頗有嚼勁,即使劇情上因為閹割(大狗和張隼翻臉後突然和好,未給予解釋)造成些許邏輯紕漏,也不影響《除暴》的口碑。
  • 90年代連環劫案,2020年首部警匪片《除暴》稀缺在哪?
    然而整個華語電影市場在近幾年發生了極大的轉向,儘管市場上依然歡迎優質港式警匪片,但更本土化的內地警匪片成為了一個大的趨勢。在這個趨勢下「港式」僅僅是類型的基座,故事質感和人物的共鳴只有更能和內地觀眾貼近,才能尋求更大可能的市場突破口。
  • 李汶翰參加綜藝被指態度不端正,於正直接開罵,網友:活該
    原因就是因為李汶翰在表演的時候沒記住詞,而且也沒有時間和同組的演員一起排練,讓大家覺得李汶翰參加這麼多節目不僅是為了夢想更多的只是想紅而已。其實說起李汶翰在娛樂圈的成名之路,真的非常不容易,就算他參加了這麼多節目,最後以男團c位的身份出道,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認識他,其實他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在韓國以男團的身份出道了。
  • 豆瓣7.7分,近年最好的國產警匪片,根據16年前一樁大案改編
    就在這樁轟動一時的大案即將被人們遺忘之時,新人導演丁晟將它從塵封的檔案盒中啟開,以電影的形式將其再度呈現,並取了一個直奔主題的名字——《解救吾先生》。分秒必爭,刻不容緩丁晟導演的這部《解救吾先生》,讓我們看到了國產警匪片的另一個形態、另一種可能。
  • 版式設計如何進行自我審查?
    版式設計如何進行自我審查?自我審查是一種設計意識,在設計師做設計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審查自己,這也是突破自己不可或缺的途徑,在排版設計中,應該如何進行自我審查呢?今天小編將和零基礎學ui設計的你一起分享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