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人生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2021-01-10 文化點心鋪

孔子在《禮記》裡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就是說:人生在世,有兩件事最重要,吃飯和談戀愛。於是乎,後世文人就「堂而皇之」地把這兩件事作為永恆的主題寫進了他們的作品中,並由此創作出了大量名篇佳作。其中,歌詠「愛情」的佳作可以說是舉不勝舉。

然而,能把」吃飯「問題也作為主題大量寫進作品並且還能佳作頻出的文人,不多。這些人中,最著名的當然要數宋朝的大文豪蘇軾了。在中國歷史上,蘇軾的才華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震爍古今。然而,也正因為此,他一生為名所累,歷經坎坷,無數次掙扎在生死的邊緣。

可是,在生性樂觀豁達的蘇軾眼中,生活雖然充滿了種種磨難和艱辛,但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在現存蘇軾所作的大量作品中,關於吃的作品非常多,例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等。

對多數人而言,吃只是一種基本的生理需求,但在蘇軾那裡,卻是一種悠遊自在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無論是身處何種困境,蘇軾都熱衷品嘗各種美食,把」好吃「的精神發揚到了五湖四海。因此,在民間有很多關於蘇軾的美食,例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芽膾」、「東坡墨鯉」等。但是,在每一道美食的背後都深藏著蘇軾的各種人生遭遇。

蘇軾一生,多數時間要麼在貶謫的路上,要麼在貶謫的地方。據史料記載,從20多歲和父親弟弟離開四川,到1101年卒於江蘇常州,蘇軾從杭州開始,輾轉徐州,湖州,密州,黃州,汝州,揚州,惠州,儋州等十幾個地方,而且幾乎很少能在一個地方安穩度過五年以上。期間要麼是一年之內被當朝者一貶再貶,要麼是剛剛上任不久受新舊黨換屆牽連而再遭貶謫。

他的一生就如他自己臨終所作的《自題金山畫像》所說「身如不系之舟。」可是在遭遇貶謫的歲月裡,蘇軾從沒有忘記一件事,那就是搜尋當地美食。在蘇軾看來,生活多艱,認認真真地吃吃喝喝是除了當官為政之外頂頂重要的頭等大事。「吃」不僅是蘇軾寫作的一個主題,也是他消除人生煩惱的最好方式。

公元1074年至1076十二月,蘇軾任密州太守。在常人眼中,他從宋朝一線城市的帝都官員被下放到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做芝麻小官,日子一定過地很不好。如果是普通人也一定是整日怨氣衝天,指天罵地。但蘇軾不是普通人,所以蘇軾過的還不錯。

為什麼這麼說了?很簡單,看他寫的詩文就知道。在密州期間,蘇軾的文學創作達到了一個高峰,不僅數量眾多,而且佳篇無數。其中最膾炙人口就是《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獵》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三首歷來為人激賞。

在密州期間,除了好好當官認真工作,努力為人民服務外,蘇軾閒暇時間把個人生活經營地有滋有味,樂趣無窮。工作不忙的時候,他就和幾個屬下好友一起到郊外打打獵,騎騎馬,兜兜風;過年過節的時候,沒有親人在身邊,他就邀月共飲,喝的酩酊大醉之後詩性大發就立馬高歌一曲。

除了玩樂, 對於好吃的蘇軾來說,尋覓美食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儘管密州是個偏遠而貧窮的小州縣,且蘇軾剛到密州時又恰逢密州大旱,顆粒無收。這樣的境況,別說享受美食了,就是吃飽都成問題。可即便如此,天性樂觀的蘇軾依然「吃」地悠哉悠哉。

可是,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能吃什麼了?他《後杞菊賦 並敘》說:」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而冬食根。」也就是吃枸杞苗和菊花。那味道怎麼樣呢?他說:「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就是說吃了這些,我可以活到上百歲。怎麼樣,蘇先生的「吃貨」水平真是超凡脫俗!對於這樣」好吃「的蘇軾來說,人生還有什麼煩惱可言了?

吃個野菜都能開懷大笑的蘇軾如果能吃到肉,那又會是怎樣一種情行了?這個答案就藏在蘇軾貶謫黃州的經歷中。1080年,蘇東坡在」烏臺詩案「之後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而所謂團練副使,就相當於民間自衛隊副隊長,不僅毫無實權,而且官卑人輕。這對剛剛從死亡線上逃離出來的蘇軾來說,無疑是又一個巨大打擊。

因此,蘇軾一時間也不免有些心灰意冷,鬱鬱寡歡了。可是,蘇軾就是蘇軾。天大的災禍都澆不滅他那顆熱愛生活的赤子之心。在黃州期間,蘇軾為了早日振作起來,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揚名千古的《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

此外,作為」頂級吃貨「的他,除了寫寫詩詞排遣愁緒外,閒暇之餘就是尋覓各種美食了。黃州地處長江中遊,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在黃州期間,蘇軾的官職雖小,但生活水平卻提高很多,吃的東西自然也多了起來。那吃什麼了?在《初到黃州》中,他說」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就是吃鮮美的魚和嫩筍。

除了吃魚和筍,蘇軾還發明了一種新的美食,那就是名聞遐邇的「東坡肉」。在宋代,豬很多,所以豬肉就跟白菜蘿蔔一樣,老百姓並不稀罕。蘇軾到了黃州以後,閒來無事到農村慰問探訪,一看家家都養豬,但吃豬肉的卻不多。蘇軾就想」放著這麼好的肉不吃,可惜了了。不如,我來做做看。」

於是,有一天,蘇軾就約上一個朋友,邊下棋邊燉肉。結果下棋下忘記了,鍋裡的肉眼看要糊了。一著急蘇軾就加了些酒和醬油進去,沒想到誤打誤撞,豬肉立刻散發出一股奇特迷人的香味。一道舉世聞名的「東坡肉」就這樣誕生了。

為此,蘇軾還作了一首《豬肉頌》已示紀念。在文中,他說做豬肉要「洗乾淨鍋,少著水,用文火慢燉幾小時,最後再放上醬油。」他甚至還苦口婆心的勸說當地人多吃豬肉,好好吃豬肉。於是,黃州豬肉的價格便水漲船高,聲名遠播了。

對於這樣一個蘇軾而言,人生在世無非「吃喝」二字,哪有什麼永恆的煩惱?煩惱多了,就多吃一頓。但是作為文人,蘇軾不僅在吃的東西上頗有心得,在吃的形式上也很有情趣。在歷史上,蘇軾不經才氣縱橫,而且生性熱情豁達,喜歡交友,因此朋友也特別多。每到一處,蘇軾都能交到很好的朋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蘇軾和朋友們在一起,除了吟詩作對,更多的就是在一起吃吃喝喝了。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赴汝州任團練使路經泗州時,偶遇好友劉倩叔。當時正值早春時節,望著滿眼的春光,蘇軾一時興起,便與朋友相約到南山野炊。

這次經歷他也做了一首詞,那就是《浣溪沙 細雨斜風作曉寒》」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在這首詞中,作者不僅生動描繪了早春季節的景色,還寫了自己與友人在野外田間喝茶用餐的場景。

在下闕中,作者寫道「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這一次,作為吃貨的蘇軾和朋友一起沐浴著春風,坐在柳絲蒙蒙的河邊,沒有大魚大肉,沒有美酒佳釀,有的只是飄著乳白色泡沫的清茶和簡單的蓼菜蒿筍菜蔬,吃的簡單至極,卻極其雅致極有韻味。一頓簡單的田園野餐被蘇東坡寫地如此鮮美可口!

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更是把「吃貨」蘇東坡對生活的深刻的體悟寫了出來:大道至簡,人生最美的味道叫平淡。也正是有了這樣一種高級吃貨的境界,任何困局在蘇軾眼中都是不足掛齒的,即使是在晚年被貶謫到更加偏遠的廣東惠州和海南島儋州。

1093年,宋哲宗親政,蘇軾因為耿介直言,被新舊兩黨排擠,從安徽潁州被貶謫到更遙遠的惠州。當時的蘇軾已經59歲臨近花甲之年,加上長年貶謫,經濟困頓,他在惠州的日子更加難過了。可是,蘇軾樂天知命的性格並沒有因為貧困和年老而改變,他一如既往的「好吃」著。

在惠州,他很想吃肉,但又吃不到最愛的東坡肉。幸好,惠州羊多,於是他就想吃羊肉。可是,以他當時的工資,別說吃全羊了,就是只羊腿都買不起。怎麼辦了?好吃的蘇軾怎麼可能被這種小困難嚇走了。他思來想去,最後發明了一種」窮人吃法「。

何謂」窮人吃法「?簡言之,就是吃燒烤,類似於今天的烤羊肉串。只不過,這個羊肉串不是好羊肉,而是羊骨髓。在他寫給弟弟子由的一封書信中寫到:「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仕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骨間亦有微肉,熟煮熱漉出,漬酒中,點薄鹽炙微燃,食之。」

翻譯過來就是:親愛的子由,在惠州人們每天都殺一隻羊,但是我吃不起羊肉。怎麼辦,就灑點酒在羊骨髓上,微微烤焦再吃。骨頭上肉雖少,但烤過以後,撒點鹽竟然很好吃。「筆者雖然無法親眼看到風度翩翩的東坡居士抱著一快羊骨頭大啃特啃的樣子,但也忍不住要舔一舔自己的嘴巴咽一咽口水了。

除了吃羊肉燒烤,在當時還是蛇蟲鼠蟻瘴氣之地的嶺南,蘇軾最愛的食物應該就是荔枝了。在《惠州一絕》中,蘇軾寫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真是吃貨代代有,沒人可比蘇東坡!在那樣貧瘠的地方,蘇軾也能用食物把生活的煩惱掃除,把苦悶化為滋味無窮的詩意人生。

人們常說,做人要有始有終。在這一點上,蘇軾真是將自己的好吃天性進行地最為徹底。1097年,年已62歲的蘇軾被流放到了更加遙遠的海南島儋州。當時的海南島可不是如現在這般是個人人嚮往的旅遊聖地,而是個中原文化尚未波及的番外之地,民智未開,荒蠻無比。

然而在這樣一個山窮水惡之地,蘇軾竟然也甘之如飴。在貶謫海南期間,蘇軾什麼都敢吃,還吃的不亦樂乎。又他「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薦以燻鼠燒蝙蝠」,真是有什麼吃什麼。除了吃各種哺乳動物,他最愛吃的就是海裡的蠔蠣了。

在《食蠔》中,他說「海蠻獻蠔,剖之,得數升,肉與漿入與酒並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吃過之後,還對友人開玩笑說:「每戒過子慎勿說,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就是說,這麼好吃的東西,要弟弟不要告訴北方的朋友。要不然,他們都跑來吃,就沒我什麼事情了。真是全然一派老頑童的形象!

縱觀蘇軾的一生,是坎坷曲折的一生,是不斷遭到貶謫的一生,又是熱愛生活不斷發掘各種美食的一生。據說歷史上以蘇東坡命名的菜品有66道。在蘇軾看來,享受美食,好好生活,哪怕身處逆境也要嘗出不一樣的味道,這才是人生在世最大的快樂。

然而,蘇軾的」好吃「並非是要頓頓珍饈美味,精金美玉,而是要在艱難的生活中用食物來闡述他的人生哲理,傾訴他對生活的無限熱愛,表達他對自身坎坷命運的一種釋然。這才是吃貨中的最高級境界,不為吃所累,不為吃迷失自我,在吃中體悟人情,快意人生。

總之,對蘇軾而言,人間縱有無窮無盡的風雨波瀾,有喋喋不休的傾軋爭鬥,有數不勝數的煩惱困境,都可以用」一頓飯「來化解。如果「一頓飯」化解不了,那就兩頓。

對於蘇軾的吃貨精神,您是怎麼看待的?

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頓牛排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你有沒有特別沮喪的時候?擠地鐵被擠成沙丁魚罐頭,新買的小白鞋被人踩了個黑腳印兒,熬夜通宵改的方案又被領導無情駁回,深夜回家卻發現家裡的燈壞了,漆黑一片。而這些都是白領小王最真實的親身經歷。生活似乎糟糕的像一團亂麻,千頭萬緒卻理不出頭緒,想要逃離卻還要面對,既然不能改變大環境,那就改變自己的心態吧!
  • 有什麼煩惱,是一碗錫紙花甲粉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一鍋!
    有什麼煩惱,是一碗錫紙花甲粉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一鍋圖文/甜媽美食日記記得在我專職帶娃一年重回職場的第一天,領導中午請客吃飯,其中一道菜就是錫紙花甲粉,那也是我第一次吃,當時在心裡默默的感嘆,竟然有這麼好吃的美食。但由於從三四線城市洛陽第一次來上海大城市發展,生怕人家看出我土不拉幾沒見過世面的特質,隱藏起我的驚訝,第一次好好品嘗了這道菜。
  •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看看醫生怎麼說
    有的人認為一日三餐,一天吃三頓飯才是最科學的飲食,而有的人講究過午不食,認為古時候老百姓是吃兩頓飯的,現代社會的人飲食營養太好,腸胃負擔重,應該也吃兩頓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也有助於減輕體重。那麼到底一日三餐更科學還是一天兩頓更科學呢?
  • 沒有什麼是一頓夜宵不能解決的!
    沒有什麼是一頓夜宵不能解決的!19:00傍晚的微風伴著落日餘暉乾飯人的心已然憑風雀躍華農人的日常煩惱:何以為飧食或抓上一個荷園肉夾饃竹銘書屋暖黃燈光投映出沉浸閱讀的剪影一杯茶一本書就可以和名家深層對話23:00濃重的夜色裹盡校園在一片萬籟俱寂中唯有一方小小的崗亭亮著暖黃的燈光那是堅守
  • 收藏| 蘇東坡紀錄片全集:沒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開的生活
    只要你讀宋詞,就繞不過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只要你練書法,就繞不過他的寒食帖;即使你不練書法不讀宋詞,怎麼也得吃飯吧,那你一定知道他的東坡肉……如果你愛蘇東坡,一定不可錯過——史上最全面、最走心的有關蘇東坡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蘇東坡》。
  • 古時候講究過午不食,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
    但以前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聽說過一天只吃兩頓飯,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因為光照時間比較短,很多人就把飯菜做成了一天兩頓。究竟是一天吃兩頓飯,還是一天吃三頓飯更好了?食物是我們人體獲取營養素的主要途徑,即使我們一天什麼飯也不吃,我們的身體也是在消耗能量。能量的消耗量,隨著我們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增加,也隨之增加。
  • 沒有什麼是一頓早餐解決不了的,早晨吃的好,一上午精力十足
    沒有什麼是一頓早餐解決不了的,早晨吃得好,一上午精力十足早餐吃什麼?是上班族、寶媽天天都要苦思冥想的事,如果早晨不著急上班的時候,我會炒2個菜,熬一鍋粥,外加雜糧麵食等等,早餐就會吃得很豐盛。對於沒有任何廚藝的廚房小白來說,這種輕食機簡直就是為他們量身定製的一樣,一鍵操作輕鬆搞定,沒有什麼是一頓早餐解決不了的,早餐吃得好上午精神好。
  • 成渝人,沒有什麼是一頓「音樂火鍋」解決不了的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對於成都和重慶老百姓,不管是牛油還是清油,幹碟還是油碟,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兩頓!巴蜀人熱情的性格,在吃火鍋的沸騰氣氛中體現得最為淋漓盡。這次成渝高鐵雲中音樂節中,歌曲《我住長江頭》就是這樣一首充滿「火鍋味」的音樂作品。
  • 沒有什麼一塊炸豬排解決不了,如果有,那兩塊
    沒有什麼一塊炸豬排解決不了,如果有,那兩塊 2020-06-05 1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紀錄片《蘇東坡》全集: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只要你讀宋詞,就繞不過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只要你練書法,就繞不過他的寒食帖;即使你不練書法不讀宋詞,怎麼也得吃飯吧,那你一定知道他的東坡肉…… 如果你愛蘇東坡,一定不可錯過——史上最全面、最走心的有關蘇東坡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蘇東坡》。
  • 蘇東坡的名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給我們什麼啟示
    不僅如此,蘇東坡還大大拓展了詞的內容與題材,可以說是沒有什麼不可以入詞。這是作為豪放派開山宗師蘇東坡的偉大貢獻。而蘇東坡的詩,在北宋的詩壇上,也是獨樹一幟。在宋代,人們對詩與詞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宋朝的詩人,只要一寫詩,就免不了說點哲理出來。比如蘇東坡寫廬山,他說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比如王安石寫《等飛來峰》,他說: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比如陸遊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些都是闡發哲理。開句玩笑話,宋朝人寫詩,要不弄上哲理的尾巴,他們是不會寫詩的。
  • 5本無敵流小說,沒有什麼不是用一劍可以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劍!
    大家好,我是馬哥,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無敵流小說,沒有什麼不是用一劍可以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劍!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你有多久,沒好好吃過一頓飯了?
    一天的時光忙忙碌碌,奔波不停,沒有時間停下來歇一口氣,甚至每一頓飯菜都是在將就,仔細想來,感覺已經好久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了。可能從失去村莊的那個時候開始,好好吃飯就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我們活著這個沒有泥土的城市中,每天都用快餐外賣敷衍著自己的胃,甚至有時候真忙了,連敷衍也懶得敷衍了。
  • 假如骨灰級「驢友」蘇東坡聽到五月天的《人生海海》
    「活在今天」的代言人-蘇東坡如果真如汪國真「我喜歡出發,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是昨天」 說的那樣,蘇東坡就是「活在今天」的代言人。蘇東坡一生中無論是被動或是主動,在交通落後的時代就丈量了大半個北宋,如果放在現代他真是個「骨灰級驢友」。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而國破家亡的李煜,面對現實人生,也認為「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風流倜儻的蘇東坡,對酒也情有獨鍾。如「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道出懷才不遇的寂寞情懷。蘇東坡還有一些小詞也頗具幽默感。例如蘇軾有一首《如夢令》,寫的是去澡堂搓澡,遇到一個擦背十分用力的人,把他擦疼了,過後他就寫了這樣一首小令。
  • 人生如果沒有目標那與無頭蒼蠅有什麼區別?
    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如果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對啊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那與鹹魚有什麼分別呢? 人要有夢想,夢想的前提要有一個目標,毫無目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明天去做什麼?去完成什麼?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十分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而國破家亡的李煜,面對現實人生,也認為「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風流倜儻的蘇東坡,對酒也情有獨鍾。如「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道出懷才不遇的寂寞情懷。蘇東坡還有一些小詞也頗具幽默感。例如蘇軾有一首《如夢令》,寫的是去澡堂搓澡,遇到一個擦背十分用力的人,把他擦疼了,過後他就寫了這樣一首小令。
  • 沒有什麼事是火鍋不能解決的!如果不行?就兩頓!
    氮素,如果你和我約火鍋下冰雹也要趕過去!一想到……魚下鍋四分鐘,桌上有一個計時器,很有意思啊~時間到了馬上起魚,魚涮的很滑,肉很嫩很鮮,而且沒有刺,也是很適合小朋友來吃。蘸他們家自己配的調料,味道很贊。
  • 《萬聖街》沒有什麼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泥泥和尼克親情烤串!
    正在滴眼藥水的大毛突然聽到了身後的一個聲音,原來是尼克,尼克現在的眼睛也有些不太舒服,也想要滴一下眼藥水,尼克希望大毛也將眼藥水給自己用一下。突然回頭的大毛被眼前的一幕嚇了一跳,尼克雙眼居然冒著熊熊的火焰,而且還是地獄火的那種,這也太誇張了一點吧,尼克你確定用點眼藥水就能解決問題嗎?感覺你更需要滅火器啊!
  • 「世界第一女巨人」:一頓飯吃兩斤米,腳穿78碼鞋子,後來咋樣了
    在安徽曾經有一位女子,她的身高比姚明還要高10公分左右,被稱之為世界第一女巨人,一頓飯就能夠吃下兩斤白米飯,穿的鞋子78碼,那麼這個女巨人最終怎樣了呢?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她上學的時候會一直坐在最後一排座位。在發現身高不受控制之後,不僅姚德芬自己感覺到非常煩惱,她的父母也感覺到特別的惆悵。畢竟自己的女兒在同類人之中變成了異類,這樣對於她以後的生活和人生的發展都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可是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也沒有辦法來改變,當時的他們還沒意識到這是一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