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十分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2020-12-12 歷史國學智慧

宋朝的名詞人辛棄疾,對於百年瞬息過、萬事有如雲煙的世事,也慨嘆:「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遊、宜睡。」而國破家亡的李煜,面對現實人生,也認為「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風流倜儻的蘇東坡,對酒也情有獨鍾。如「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道出懷才不遇的寂寞情懷。

蘇東坡還有一些小詞也頗具幽默感。例如蘇軾有一首《如夢令》,寫的是去澡堂搓澡,遇到一個擦背十分用力的人,把他擦疼了,過後他就寫了這樣一首小令。

《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宋·蘇軾序: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闋。此曲本唐莊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蓋莊宗作此詞,卒章云:「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因取以為名雲。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從序言可以知道,這首詞寫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十二月十八日蘇軾調任汝州的途中,蘇東坡在泗州雍熙塔下的浴池洗浴,中間發生了一些事引發了詩人感想,之後就開玩笑似地寫下了這《如夢令》詞。

另外蘇軾還對這個詞牌做了說明:這個詞牌本是唐莊宗創製的,原名《憶仙姿》,因為蘇東坡嫌名字不雅,所以改為《如夢令》。原因是唐莊宗創作的詞最後的句子是「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於是拿過來把它作為詞牌名。

表面看是寫生活趣事:在泗州的公共浴池裡遇到了一個擦背特別用力的人,把他的身體弄痛了,他就戲言地表達了不滿,而且還講了理由。

但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就可以知道在深層表達上,詩人隱含了自己受到了嚴重的不公平待遇。意指不該對身體潔淨的人重手去垢,是沒有必要的、可笑的,比喻自己秉性高潔,被貶是蒙冤的。這自然引人聯想到蘇軾因「烏臺詩案」貶謫黃州的事情。

此詞關鍵在於「無垢」二字,是佛家常用術語,比喻一切本來清淨。「本來無垢」,暗合《菩提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意。這首小詞雖不甚優雅,卻足見東坡天性,率真風趣。

蘇東坡寫出這樣幽默詼諧的小詞倒是情理之中的,畢竟是他平時幽默詼諧的風格。不過相比之下,下面辛棄疾這首小詞就不太像他的風格了。和以往寫的都不太一樣,十分有趣。但細細品來,卻不僅僅如此:

《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棄疾是一名致力於恢復大宋江山的「主戰派」,可惜當時的南宋統治者不思進取,偏安一隅,辛棄疾這些主戰派備受排擠,壯志難酬。這首詞寫於他閒居瓢泉之時,借酒消愁。詞中既體現了一個文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又有拋卻煩惱的曠達不羈,語言生動活潑,堪稱千古名作。

喝醉了酒後恣意歡笑,我哪裡有那閒工夫發愁呢。

最近才明白古書上的話,的的確確是沒有半點可信的!

昨兒晚上我在松邊喝醉了,醉眼迷濛,把松樹看成了人,就問他:「我醉得怎麼樣啊?」

恍惚中看見松樹活動起來,疑是要來扶我,於是我用手不耐煩的推推松樹說:「走開走開!」。

難道稼軒真成了沉湎醉鄉的「高陽酒徒」麼?並不是!因其力主抗金而不為南宋統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說沒工夫發愁,是反話,骨子裡是說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辛棄疾的這首小詞,粗看,正如標題所示,是一時即興之作。但往裡仔細一看,就會發現作者是在借詼諧幽默之筆達發洩內心的不平。由於社會現實的黑暗而憂心忡忡,滿腹牢騷和委屈,不便明說而又不能不說,所以,只好借用這種方式,來暢快淋漓地宣洩他的真情實感。

蘇軾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豪放中傾盡悲壯

兩位是為數不多的既可豪放又能婉約的詞人,世人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有人愛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就有人愛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悲壯;有人愛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中的深情,就有人愛辛棄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絕美。

蘇軾的高峰是澄澈透明,曠達超脫的;辛棄疾的高峰是激情濃鬱,悲壯凝重的。手法與表達技巧上,蘇軾灑脫大氣,辛棄疾凝重,略輸蘇軾,在思想感情抒發上,辛棄疾寓情於景激情濃鬱感染力強,蘇軾又略輸辛棄疾。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本書收錄了各個詩人一生的詩詞,用詞表面嬉笑,輕鬆,細品則唱出人生悲歡離合,歲月滄桑的厚重之聲,無形間直擊人心。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他們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他們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他們超脫心境。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非常的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在飯餘茶後隨便捧起一本,就可以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六本書,只需要79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來一場古典行,感悟古人的智慧,何樂而不為?

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宋朝的名詞人辛棄疾,對於百年瞬息過、萬事有如雲煙的世事,也慨嘆:「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遊、宜睡。」而國破家亡的李煜,面對現實人生,也認為「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風流倜儻的蘇東坡,對酒也情有獨鍾。如「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道出懷才不遇的寂寞情懷。
  • 蘇東坡搓澡時寫下一首詞,表面讀來令人捧腹,背後卻蘊含深意
    現在網上流行一句話,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蘇東坡就不一樣了,他既有"好看的皮囊",又有"有趣的靈魂"。這樣難得的才子,怪不得至今還為後世所稱頌!不過,不太了解他的人卻只知道蘇東坡被貶,還有與蘇小妹之間的段子故事,卻不知歷史上的蘇東坡,絕對算得上是出了名的詼諧風趣。
  • 豪放詞人的對決,同樣是失眠,蘇軾和辛棄疾這首詞,你喜歡哪一首
    能夠和蘇東坡先生相提並論的文學家,恐怕也只有辛棄疾一個人了,兩位都是十分高產的詩詞選手,所寫的風格,也都一直不分高下。二位大文學家都是受到很多人喜愛的,而且,東坡先生生性爽朗,為人耿直,辛棄疾又是久經沙場的大將軍,所以兩人必定都會有十分豪放的寫作特點。
  • 蘇東坡與酒,豁達有趣的靈魂
    鬥酒出詩篇,能名傳千古的人也很多,著名的有曹操、李白、李清照、辛棄疾、唐伯虎……而說到愛酒且懂酒,有一個人是繞不過的:蘇東坡。蘇東坡非常喜歡飲酒,更喜歡和朋友一起飲酒。蘇東坡雖生在四川,卻是早年就已經文名天下,所以很多文人雅士喜歡找他飲酒作賦,切磋詩詞。《竹院品古圖》,「明四家」之一仇英畫作,蘇軾、米芾等文人雅士聚會品古的場面蘇軾在那些「人生到處萍漂泊」的歲月裡,是不可一日無酒的,酒就像「掃愁帚」,一點一點的掃去他心裡的灰塵陰影,還他一片「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心靈淨土。
  • 辛棄疾很幽默的一首詞:和一個酒杯較了半天勁,讀來令人捧腹
    這首《沁園春》,以戒酒為題,便是一首令人解頤的新奇滑稽之作。題目"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非常的有趣。詞人將酒杯當成了一個人來對待,他喝酒,好像是對方一直纏著他一樣。此詞首句"杯汝來前!你對於自己的知心朋友,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真是薄情少恩令人憤慨!辛棄疾不怪自己管不住自己,一個勁的和對方較勁,十分可愛。設宴飲酒大多以歌舞助興,而這種場合也最易過量傷身。酒杯憑歌舞等媒介使人沉醉,應該把他當做是毒藥一樣,警惕起來。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彼時,辛棄疾剛剛被貶官為民,閒居於帶湖。一個清秋的夜晚,他來到博山腳下一戶姓王的人家投宿。這兒只有幾間破舊的小草庵,屋後是一片竹林、環境十分荒涼冷落。詞人觸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寫成了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 蘇東坡喝了一杯茶,隨手寫下這首詩,結尾7字卻被傳誦了千年
    ;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詩人!主人擺出了嫩綠的山間蓼芽和蒿筍,作了一盤春天的素菜。真是讓人難忘的感覺,原來人世間最美好的不是濃湯肥味,竟是這清淡如茶的歡愉。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即使孤身一人的秋風雨夜,也有萬水千山的張力,這就是辛棄疾。這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閒居帶湖時所作的一首詞。上片回憶自己的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
  • 辛棄疾隱居田園,看見孩童偷棗,在一旁觀看,寫了首幽默風趣的詞
    然而辛棄疾這位著名的詩人,卻無動於衷,反而看著他們悄悄地作惡,而自己卻悠閒地寫了一首趣詩——《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辛棄疾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年近半百,而且自己剛剛被朝廷官員所彈劾。一般人被彈劾的時候都十分的沮喪鬱悶,然而辛棄疾卻十分的怡然自得。不僅為自己遠離腐敗官場而感到欣然,反而在回家的途中寫了不少的悠閒詩詞,今天帶領大家欣賞這麼一首趣詞——《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 辛棄疾充滿殺氣的兩首詞,少時不知其意,如今再讀淚流滿面
    辛棄疾,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居士,濟南府歷城縣人。官員、將領,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他不但可以吟詩作賦,他還可以在疆場上戎馬半生。文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武能橫刀躍馬,馳騁沙場。
  • 陶淵明和辛棄疾各寫一首戒酒詩,一首令人捧腹,一首詼諧奇趣
    清醒時候的陶淵明終於想到了要戒酒了,還寫了一首戒酒詩,讀來真是趣味無窮。止 酒陶淵明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閒止。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裡。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道理都懂,就是聽不得酒的招呼,大詩人也是凡人呀,凡人有的煩惱和弱點,他也一樣脫逃不掉。這首詩秉承了他一慣幽默詼諧的作風,句句有」止「,停止,戒掉的意思,一再重複,雖是犯了詩詞的忌,讀來卻頗為生動有趣。
  • 被大才子楊慎譽為「稼軒詞中第一」,辛棄疾的這首詞妙在何處?
    被大才子楊慎譽為"稼軒詞中第一",辛棄疾的這首詞妙在何處?宋代大詞人辛棄疾,人盡皆知的愛國者,歷史上的他文武全才,武能上馬殺賊,文能揮筆賦詩。不管是武將或者文官,辛棄疾都有著傑出的表現。而在稼軒詞中,用典最為出神入化和經典作品之一,無疑便有這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無論是用典數量還是質量,都臻於一流,可以說是辛棄疾用典語言藝術的代表之作。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 辛棄疾連作兩詞,只因戒酒不能,極盡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辛棄疾便醉心詩書,將自己多年不得志的苦悶和對國家興亡的憂慮寄托在詞作之中,抒發了強烈的愛國之情。辛棄疾在鬱鬱寡歡的時候喜歡飲酒解憂,他還作下《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看似表達自己戒酒的決心,實則也抒發了對南宋政權的失望之情和自己內心的苦悶。全詞運用擬人的手法,妙趣橫生,令讀者讀來忍俊不禁。《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 蘇軾和辛棄疾誰更厲害?兩人失眠各寫《西江月》,水平高下立判
    少時不讀蘇東坡,老來不看辛棄疾。有人說:品蘇軾之詞,若清茶,一樽還酹江月。品稼軒之詞,若濁酒,一飲壯懷激烈。在文學史上,提到兩宋文人,就不得不說「蘇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個字,其實就代表著宋代詞壇的最高水準。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
  • 三毛的撒哈拉中最動人的故事:真正的愛情,是兩個有趣靈魂的相配
    生命永遠值得珍惜,但「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三毛的一生離不開「流浪」這個詞。荷西的出現,讓她的心有了棲息地,終是為了人間最真實的溫暖而停靠,讓人明白真正的愛情,兩個有趣靈魂的相配。愛得坦然,愛得平等,愛得情不自禁,你就會嘗到愛情的甜蜜,領悟到愛情所帶來的幸福快樂。
  • 蘇軾很自戀的一首詞: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
    蘇軾作我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個性達觀,愛吃,愛開玩笑,如果在我們身邊,一定是一個有趣的朋友。其實,小編想悄悄告訴你的是,蘇軾還是一個超級自戀的人,你相信嗎?他曾說過自己「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風流、帥,果然很自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書法創作:辛棄疾這兩首詞你喜歡橫幅還是豎幅?(書法:張德進)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辛棄疾、宋詞的意境可以美到什麼地步?美到如畫,美到恍如夢境。辛稼軒號稱「詞中之龍」,他筆風硬朗大氣,多描寫萬裡疆場和刀光劍影。可辛棄疾溫柔起來,居然也可以如此「婉約」。在皎潔的月華下,燈火輝煌,車水馬龍,一簇簇禮花飛向夜空,跟滿天星辰相映成輝,然後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這首《青玉案》絕對讓人一眼難忘。
  • 硬筆行書欣賞:辛棄疾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賞析:這首詞為辛棄疾贈與同為「主戰派」陳亮的傑作,作為主戰派代表人物,他們也深知,現實裡,君王和群臣都「主和派」居多,收復中原已沒有什麼希望,只能在夢裡縱橫沙場,聊以慰籍罷了。辛棄疾,公元1140-1207年,享年67歲,字幼安,山東濟南人,和李清照(字易安)並稱「濟南二安」,豪放派詞人,與蘇東坡合稱「蘇辛」,有「詞中之龍」之稱。抗金名將嶽飛被迫害致死那年,辛棄疾才兩歲。辛棄疾也是「主戰派」,一生也以抗金、恢復中原為志,但由於君王及朝臣都是「主和派」,所以也註定了辛棄疾一生命運多舛、壯志難酬。
  • 為了哄老婆開心,辛棄疾寫了首情詩,鋼鐵直男用心起來真是甜到齁
    但再硬的「百鍊鋼」,當和心上人在一起時,也會變得溫柔。辛棄疾一生寫了很多作品,據統計大約有600部,其中有很多情詩。雖然不是很出名,但是讀起來也很有意思,讓人看到辛棄疾溫柔的一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的《浣溪沙·壽內子》,這個字雖然是祝壽詞,但是飽含了辛棄疾對妻子的深情,飽含了愛意,我們也可以看出它是一首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