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很幽默的一首詞:和一個酒杯較了半天勁,讀來令人捧腹

2020-12-06 江南煙雨細如冪

唐詩宋詞是中國經典中的經典,而作為宋詞代表的辛棄疾。

他的一生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著作。

大家對於他的名篇,都已經是耳熟能詳了。

但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是一首比較新穎的詞作,詞人為了戒酒,竟然和一個酒杯較勁。

讀來實在是有趣的很。

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小大,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這首《沁園春》,以戒酒為題,便是一首令人解頤的新奇滑稽之作。

題目"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非常的有趣。詞人將酒杯當成了一個人來對待,他喝酒,好像是對方一直纏著他一樣。

此詞首句"杯汝來前!"酒杯,你靠近我跟前來,老夫今天要整飭自身,不使身體受到傷害。

接著就鄭重告知:今朝檢查身體,發覺長年口渴,喉嚨口乾得似焦炙的鐵釜;近來又嗜睡,睡中鼻息似雷鳴。說明,因為飲酒過量, 害的辛棄疾自己的身體受損。

"汝說"三句,是酒杯對主人責問的答辯。它說:酒徒就該像劉伶那樣只管有酒即醉,死後不妨埋掉了事,才算是古今達者。

"汝於知己,真少恩哉!"

你對於自己的知心朋友,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真是薄情少恩令人憤慨!辛棄疾不怪自己管不住自己,一個勁的和對方較勁,十分可愛。設宴飲酒大多以歌舞助興,而這種場合也最易過量傷身。

酒杯憑歌舞等媒介使人沉醉,應該把他當做是毒藥一樣,警惕起來。

怨無小大,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這兩句是千古名句。

不但表達了當下,還蘊含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怨意不論大小,常由愛極而生;事物不論何等好,過了頭就會成為災害。

"吾力猶能肆汝杯",現在我鄭重地與你約定:"你不要再逗留,應當趕快離開,我的力量仍然可以將你摔了。"

杯似乎看出了這一點,亦不再辯解酒杯惶恐地連連拜謝,說:"你趕我走,我就離去,招我來,我也一定再回來。"詩人這首詩寫的是巧妙至極,詩人常常借酒發洩,以至於拖垮了身體,但是詩人卻在裡面和酒來了一番談話,實在是讓人捧腹不禁。

其實,真正熟悉辛棄疾生平的人,就知道,辛棄疾的一生並不算順利,但是他卻非常善於苦中作樂。生活中的種種苦難,沒有把他打倒,反而孕育出了一個豪放派的代表詞人。

就像那句話說的:生活不是等待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暴風雨中翩翩起舞。

人生事不如意,十有八九。與其如此,不如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得失,學會珍惜生活中的樂趣,主動去欣賞生活。

辛棄疾的這首詞不但開解了他自己,也成為了千古名篇,流傳下來。

這就是辛棄疾的過人之處吧。如果,你曾經也被這個叫做辛棄疾的詞人打動過,筆者推薦你讀一下這本《辛棄疾》詞傳。

辛棄疾之詞,古風採盡,意韻俱通

辛詞有金戈鐵馬之悲壯,亦有小橋流水之溫柔,兩者相匯,如丹青留白無限神往也。

再次回味,心中已有一腔熱血,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那個有著鋼鐵志、繞指柔與家國夢的錚錚男兒

不如讀一讀這本《辛棄疾詞傳》,了解他的一生,也懂他的壯志豪情。

這本詞傳中收集了辛棄疾一生所作的詞和傳,而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並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而他和大神蘇軾在詞壇有著同等高的地位,二人都是豪放派的代表,故而有"蘇辛"的並稱。看過這本《蘇軾詞傳》,也能讀懂蘇軾的豁達人生。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說的就是二人!

另外,這套書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除了大量的美文乾貨,還配上了唯美的插畫,符合詩人意境的封面,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恰逢出版社活動,6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不管是自己研讀,還是當做禮物送給孩子, 都是非常值得。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
  • 陶淵明和辛棄疾各寫一首戒酒詩,一首令人捧腹,一首詼諧奇趣
    清醒時候的陶淵明終於想到了要戒酒了,還寫了一首戒酒詩,讀來真是趣味無窮。止 酒陶淵明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閒止。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裡。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道理都懂,就是聽不得酒的招呼,大詩人也是凡人呀,凡人有的煩惱和弱點,他也一樣脫逃不掉。這首詩秉承了他一慣幽默詼諧的作風,句句有」止「,停止,戒掉的意思,一再重複,雖是犯了詩詞的忌,讀來卻頗為生動有趣。
  • 辛棄疾想戒酒,寫了一首詞,全篇風趣幽默,讀完你想喝酒嗎?
    但凡心中有鬱悶孤苦之時,大可舉起你手中的酒杯,將自己積鬱在心中的苦悶和難受在舉杯落杯喉嚨咽下的瞬間消失。舉起酒杯仿佛就意味著你心中的苦悶和難受都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寄託之處,而當你放下酒杯時,你心中的苦悶和難受仿佛消失於無形中,都得到了化解;亦或是連這酒杯給予的依託之處都無法排解心中苦悶。
  • 辛棄疾喝醉酒,和松樹吵了一架,寫了一首詞,讀起來風趣幽默
    提到辛棄疾,浮現在眼前的一定是一個氣勢豪邁,義薄雲天的形象。他是南宋著名詞人,是豪放派的代言人,其詞作氣勢磅礴,彰顯男人的錚錚鐵骨。哪想辛棄疾不領情,一把將它推開,還大聲呵斥道:「到一邊去!」見一邊的樹久久不再動彈,辛棄疾這次才酒醒,原來他是醉酒中誤把樹當成要扶他回家的朋友。他啞然失笑,回頭把這有意思的事給記錄下了來。
  • 論幽默,不得不服稼軒——淺談辛棄疾詞裡的笑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題目「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就頗新穎,似乎病酒不怪自己貪杯,倒怪酒杯緊跟自己,從而將酒杯人格化,為詞安排了一主(即詞中的「我」)一僕(杯)兩個角色。全詞通過「我」與杯的問答,風趣而又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對南宋政權的失望與自己心中的苦悶。
  • 辛棄疾喝醉酒,和松樹對話,寫了一首詞,讀完令人捧腹
    而且還以此寫下了詞一首:《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詞的上片,說自己酒醉的時候,暫且貪圖歡笑,沒有多餘的工夫再去發愁。而近來開始覺得古人的那些書,如果都信了,就完全沒有用處。
  • 辛棄疾別開生面的戒酒詞,滑稽幽默妙趣橫生,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
    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同樣是一首戒酒詞,而且這首戒酒詞比起其他同類作品多了幾分滑稽幽默,讓人讀之不由捧腹。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妙趣橫生的戒酒詞。 《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
  • 大宋「段子手」辛棄疾,晚年寫下一首幽默趣詞,實則在罵天下小人
    因為他除了霸氣和萬丈豪情,詞中之龍還有幽默風趣的一面:生氣了就"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醉酒後也會變得傻乎乎,「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懷念沙場時"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看到有小孩偷棗子,又變身成搞怪大叔,「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 辛棄疾連作兩詞,只因戒酒不能,極盡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辛棄疾便醉心詩書,將自己多年不得志的苦悶和對國家興亡的憂慮寄托在詞作之中,抒發了強烈的愛國之情。辛棄疾在鬱鬱寡歡的時候喜歡飲酒解憂,他還作下《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看似表達自己戒酒的決心,實則也抒發了對南宋政權的失望之情和自己內心的苦悶。全詞運用擬人的手法,妙趣橫生,令讀者讀來忍俊不禁。《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而我們一直視為不苟言笑的辛棄疾,甚至也曾酒醉題詩,頗有趣味。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心繫國家的愛國詞人可愛有趣的另一面。既然是文人墨客的日常喜愛,辛棄疾也是好酒之人,本是鐵骨錚錚的抗金將領,也曾作得這麼一首《西江月.遣興》將他的醉後憨態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
  • 蘇東坡搓澡時寫下一首詞,表面讀來令人捧腹,背後卻蘊含深意
    被搓澡師傅搓疼了,也要寫首詞"紀念"一下還有一首詩,明明寫的是大俗之事——搓澡,卻被蘇東坡寫得大有禪意:《如夢令·唐莊宗制》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就在洗澡過程中,蘇東坡叫了一個搓澡師傅,他有感於整個搓澡過程,於是寫了一首詞作《如夢令》,這首詞表面看來風趣詼諧,其實飽含了深刻的寓意,讓世人折服,也成了千古名篇!
  • 辛棄疾的一首詠梅詞,美得猶如一幅畫令人心醉,讀之讓人心生嚮往
    自古許多文人騷客便對梅花情有獨鍾,只因梅花高潔的品格,和那種無論遭受了怎樣的風雪都能都屹立不倒的精神,宋代文壇中可不只王安石寫過梅花的詩句,南宋時期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便寫過一首不同往常豪放詞風的唯美之作。
  • 辛棄疾隱居田園,看見小孩在偷棗,在旁邊寫了一首詞,幽默風趣
    縱觀辛棄疾一生,受原生家庭深刻的薰陶及教育,年少立定的志向和抱負並沒有隨其一生波折輾轉漸消,反而濃抹加持了辛棄疾的蒼勁豪放之氣節。浮沉之時,其滿腔躊躇只為祖國統一;浪蕩之際,其憤懣滿懷痛斥屈辱求全。而這種情懷往往表現在辛棄疾的各類詞作之中,即時是寫給故人的生活之詞,也脫離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的離愁別緒,獨流辛棄疾的本性以及本真。細緻地說,辛棄疾的詞作類型無非是家國情懷激昂。其中必然內含躊躇滿志的不可得以及至情至性的為人真意。
  • 豪放詞人的對決,同樣是失眠,蘇軾和辛棄疾這首詞,你喜歡哪一首
    只是一個在秋天,一個是在夏天。如此優秀的作品,絕對值得我們細細品讀,一起跟隨小編來欣賞兩位文學家的大作吧。讓我們先來看看東坡先生的作品。《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從稻花香裡能夠聽出今年是個豐收年,還能聽到青蛙非常歡快的說著話,這裡辛棄疾所用到的寫作手法十分厲害。能夠讓人感到豐收的喜悅,還能夠讀起來十分有趣味性,讓青蛙和稻香說出話來,說明辛棄疾是一位灑脫之人。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僅一個愁字,卻寫出了無限愁
    《滿江紅·點火櫻桃》是南宋詞宗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詞,該詞不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種直抒胸臆的作品。而是假託小兒女情懷,通過對江南春景美好卻易逝的感嘆,帶出對家山的思念,政治願望落空的感嘆。以此來排遣愁懷。全詞中只用了一個「愁」,卻讓人讀出無限的愁。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有此胸襟氣魄,才堪當「詞中之龍」。葉嘉瑩先生說:「辛棄疾最大的特點就在於他是用生命來書寫他的作品,用生活來實踐他的作品。」一生奮鬥向上,一生懷揣夢想,紙短情深長,詞中真意濃,追憶似水流年。
  • 辛棄疾很悲憤的一首詞,寫盡壯志難酬的無奈,最後一句成千古經典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配圖來源於《墨魂》截屏,侵刪)辛棄疾有一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非常非常有名,幾乎很多人都可以倒背如流。從標題可以看出,這是他寫給陳同甫的詞。今天要介紹的,也是辛棄疾與陳同甫酬和的詞作,最後一句"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 辛棄疾在秋天看著落葉,寫下了一首哀婉的詞,既有柔情也有愛國情
    宋詞不同於唐詩,唐詩較為嚴肅,工整的對仗,或抒情或言志,都像一個不苟言笑的君子。宋詞在格式上的變化讓詞多了幾分柔情,多了幾分俏皮。既可表達溫柔繾綣和纏綿悱惻,也能訴說心中的鬱悶和不得志,還可以吐納豪情壯志凌雲。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蘇東坡還有一些小詞也頗具幽默感。例如蘇軾有一首《如夢令》,寫的是去澡堂搓澡,遇到一個擦背十分用力的人,把他擦疼了,過後他就寫了這樣一首小令。《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宋·蘇軾序: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闋。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十分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蘇東坡還有一些小詞也頗具幽默感。例如蘇軾有一首《如夢令》,寫的是去澡堂搓澡,遇到一個擦背十分用力的人,把他擦疼了,過後他就寫了這樣一首小令。此詞關鍵在於「無垢」二字,是佛家常用術語,比喻一切本來清淨。「本來無垢」,暗合《菩提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意。這首小詞雖不甚優雅,卻足見東坡天性,率真風趣。蘇東坡寫出這樣幽默詼諧的小詞倒是情理之中的,畢竟是他平時幽默詼諧的風格。不過相比之下,下面辛棄疾這首小詞就不太像他的風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