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在秋天看著落葉,寫下了一首哀婉的詞,既有柔情也有愛國情

2021-01-09 草夕寸品文史

宋詞不同於唐詩,唐詩較為嚴肅,工整的對仗,或抒情或言志,都像一個不苟言笑的君子。宋詞在格式上的變化讓詞多了幾分柔情,多了幾分俏皮。既可表達溫柔繾綣和纏綿悱惻,也能訴說心中的鬱悶和不得志,還可以吐納豪情壯志凌雲。眾多詞人中,柳永、李清照是婉約詞的代表,蘇軾、辛棄疾則是豪放詞的代表,但是作為鋼鐵直男的辛棄疾也不是沒有寫過柔情的詞,在他的筆下鐵血與柔情交相呼應,有時候,柔情中也夾雜著愛國情。

比如他最著名的那一首《元夕》,「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既有對人生的感悟,也有含情脈脈的暖意。畢竟英雄也有柔情時,更可況像辛棄疾這樣的男兒,在他的筆下也有過幽怨和感傷,他曾經看著滿目的花朵和青山,寫下了一首充滿哀怨的詞:

《昭君怨》南宋.辛棄疾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開時重見。獨倚小闌幹。許多山。

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說道夢陽臺。幾曾來。

乍一看這樣詞怎會出自辛棄疾之手呢?這分明應該是柳永、李清照的詞啊!但是這就是曾經寫過「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辛棄疾所作。其實仔細讀來這首詞仍舊帶著些許金戈鐵馬之氣。第一句,辛棄疾借用了唐代詩人崔護的故事和名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但是辛棄疾畢竟是一個鋼鐵直男,直來直去,直接說「人面不如花面」。

不過這可不僅僅是對於花的感慨,也不僅僅是為了抒情,而是想要表達一種思考,因為下一句寫:「花到開時重見」。花可重開,青春可重來,人一旦蒼老,就不可能再年輕啊。這是一種感慨生命無常,時間易逝的喟嘆啊!

於是,詞人只好獨倚小闌幹,望著遠處的重山,無限的悽清和落寞。「許多山」說明了眼前景的重重阻擋,讓我們想起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只是這裡沒有了那種無所畏懼的豪情,只有一種落寞。

下片的情感越發傷感,又到深秋,西風吹落葉,自己不就像這落葉嗎?已經老矣,那鐵馬冰河,吹角連營的日子,已不復到來,也無望到來了!辛棄疾曾經寫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自己和青山是同樣的,而如今「人共青山都瘦」,看那眼前青山,草木凋零,垂垂老矣的神態和我一般。

最後一句「說道夢陽臺,幾曾來」,「陽臺」用的是楚先王與巫山神女歡會交合的典故,指的是男歡女愛的場所。但是這裡可以理解為曾經的戰場,如今只能在夢裡重現了,現實卻無法再回來了。

這首詞有些哀婉,有些幽怨,最重要的是它是辛棄疾為數不多的柔情婉約之作。當秋風吹落一片片葉時,正是最銷魂的時候。人生活得久了,思緒就多了,有時候現實中不能再見的人和事,能在夢中重逢也是一種幸福。只是,有的人和事逐漸遠去了,甚至在夢裡都見不到了。人生如夢世事漫隨流水,思而不得,令人遺憾。

相關焦點

  • 豪放詞人的柔情,夫人過生日,辛棄疾寫了一首詞,充滿愛情的味道
    用如今流行的「暖男」一詞,來形容蘇軾、秦觀、柳永等人應該都挺恰當,因為他們寵妻寵得都很明顯。但若是把這個詞和向來被稱作詞中之龍的辛棄疾連在一起,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奇怪。在他所寫的詞句中,既有描寫沙場秋點兵的震撼壯觀場面,也有連青山也難以遮住的傲視群雄之心,而我們也通過這些作品,了解並記住了這個有著鐵血豪情的大丈夫辛棄疾。
  • 鐵血硬漢也有似水柔情,辛棄疾寫下一首詞,嫵媚程度不輸李清照
    但是辛棄疾歸宋後一直被「雪藏」,有一種空有壯志之心,卻無報國之門!也只有借用詩詞來抒發自己的一腔熱血!辛棄疾作為豪放派詩人的代表人物,他的是更加的熱情洋溢,慷慨激昂,愛國情懷更重。辛棄疾一生寫得最多的就是戰爭的詞作,他的詞不是簡單地用筆墨就能寫出來的。
  • 辛棄疾回憶沙場往事,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傳奇愛國詞人辛棄疾,二十歲時曾為抗金義軍領袖,僅率五十騎就敢深入金營斬殺叛徒。回歸南宋後,辛棄疾原以為可以大展拳腳,收復失土;誰料到終其一生遭到朝中「投降派」排擠,再也未能重返戰場。辛棄疾作了一首著名的「穿越」詞,陳同甫受到詞作的激勵,三度上書朝廷,要求抗金,結果反被拿下大獄,差一點丟了性命。在詞中,他夢想自己一覺醒來,「穿越」回疆場,與軍中的兄弟們有肉同吃,有酒共飲,一起上陣殺敵。
  • 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辛棄疾:「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鐵血硬漢也有似水柔情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出如此豪氣沖天、氣勢恢宏之詞的人正是我最喜歡的宋代詞作家——辛棄疾,他既是帶兵打仗的將軍,又是吟詩作對的詞人,文武雙全,被稱為「詞中之龍」。這首詞是辛詞中少見的以女性角度抒發婉約情感的詩篇,表現了女性特有的柔韌細膩之心理,及對愛人體貼入微、關懷備至的至深之情。辛棄疾雖然偶作愛情詞,「但絕不作妮子態」。這種品位獨立的愛情旋律,正是「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的情感寫照。其詞大多纏綿悱惻,情真意切,語雋韻深。
  • 硬漢柔情 辛棄疾那些柔情和小清新的詩詞
    所以他的詞也多以豪放為主,沉雄豪邁,但是又不乏細膩,清新之作。那麼今天我們便不談那個「醉裡挑燈看劍」的辛棄疾,也不談「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辛棄疾。我們了解一個柔情似水,熱愛生活的男人。一:硬漢也能小清新如果說辛棄疾那些小清新,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便是那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 辛棄疾的一首詠梅詞,美得猶如一幅畫令人心醉,讀之讓人心生嚮往
    詞的上半闕表達了辛棄疾人已蒼老本已經沒有了惜花之情,尤其是看梅花還要繞過一條河到另一個村子去看就更加懶得動了,但是看到玉溪邊有一顆梅花樹早早綻放在寒風中,雖然沒有別的花那樣的嬌嫩,但是卻像雪花一樣高潔淡雅令人喜愛。
  • 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詞,慷慨激昂,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個不得了
    宋代大詞人辛棄疾,是一個赤誠的愛國者。他文武全才,武能上馬殺賊,文能揮筆賦詩。不論是武將還是文官,辛棄疾都幹得非常出色。辛棄疾有一首詞,備受後世稱讚,還入選中學課本,一首詞中,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人了不得。
  • 一代名將辛棄疾,遭遇罷官後,寫下一首詩,道盡平生狂傲
    辛棄疾,身為一代愛國名將本身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詞人。他的詞多為豪放風格,也多有流傳至今。作為一位一心以收復祖國失地為平生志願的將軍,他一生都致力於北伐事業。在這段跌宕起伏的人生之中,更是締造了獨有的很多神話。
  • 辛棄疾見到朋友侍女,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笑」字,讀完心動
    尤其是像辛棄疾、陸遊這樣的詞人,他們不僅愛國,還投身軍伍之中想要北伐收復舊土。而這些軍伍經歷,自然而然的也就影響了他們的詩詞創作,哪怕是寫的其他人、其他事物,其中對於家國之情的描寫也是無法避免的。笑笑的笑容,正是一張和滿朝醜惡的嘴臉形成鮮明對比的,試問這樣一個地位底下的侍女尚且知道愛國為先;而滿朝的權貴所作所為又是何。其實這正是辛棄疾的特點,辛棄疾是一個性格剛直的人,不論是什麼事情,都不會遮遮掩掩的。
  • 辛棄疾平生最喜歡的一首詞,景與情完美融合,婉約與豪放共譜樂章
    也就是說,在辛棄疾創作的這麼多的詞作中,他本人覺得哪一首最能代表他的詞作風格、能代表他的最高水平呢?亦或說他最喜歡的,最能契合詞人的心境的詞作是哪一首呢?答案是肯定的。辛棄疾本人曾不止一次提到過這首詞,這首詞就是《賀新郎》。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妻子過大壽,辛棄疾寫了一首詞,哄妻子開心,讀完令人心動
    或許你可能都難以相信,那麼曾經寫下「夜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也層寫下了對妻子寵愛的詩詞,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首《浣溪沙·壽內子》。這首詞,我們從題目中便可以看到,是辛棄疾寫給自己老婆過生日的祝賀之詞。你會不會覺得原來古人也很浪漫,既然連老婆過生日都要寫一封情詩來表達自己的愛。
  • 辛棄疾與陳亮相會於「鵝湖」,離別時寫下一詞勉友亦自勉
    因此,辛棄疾在自己的詩詞中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並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辛棄疾染病在床,他的知己陳亮從故鄉浙江永康到江西拜訪辛棄疾。兩人久別重逢,縱談國事,時而歡笑,時而憂憤。愛國熱情在兩人的心中洶湧澎湃,一同發誓要為祖國統一而奮鬥不止。
  • 相見恨晚的陸遊和辛棄疾,各寫下一首金戈鐵馬之作,誰與爭鋒
    我愛國詩人那麼多,最讓人佩服的,還是陸遊和辛棄疾。陸放翁的一生都深陷國讎家恨裡,60年間他作詩萬首,多為憂國憂民之作。無論是「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還是臨終絕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都令人感動不已。
  •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鐵血男兒也有柔情似水的辛棄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巔峰詞人之一,他與許多文人不同的是他曾經奔赴過前線上戰殺敵,也正因為他的這段經歷,才使得辛棄疾的詞風豪邁雄宏,筆觸大氣有力而極具感染力。但你知道嗎,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的時候,溫婉清新、意境優美,很難相信錚錚鐵骨的辛棄疾也可以將一腔豪氣化作綿綿的兒女情長。
  •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即使孤身一人的秋風雨夜,也有萬水千山的張力,這就是辛棄疾。既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勇冠三軍,錚錚鐵骨的男兒豪氣;也有「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俠骨柔情。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
  • 被大才子楊慎譽為「稼軒詞中第一」,辛棄疾的這首詞妙在何處?
    被大才子楊慎譽為"稼軒詞中第一",辛棄疾的這首詞妙在何處?宋代大詞人辛棄疾,人盡皆知的愛國者,歷史上的他文武全才,武能上馬殺賊,文能揮筆賦詩。不管是武將或者文官,辛棄疾都有著傑出的表現。辛棄疾有一首詞,深受後世稱讚,還入選中學課本,這首詩詞裡,有突出的歷史人物,更有深厚的見解。辛棄疾用典的高明之處,是能夠將眾多典故融會貫通,猶如一個高手下棋之時,將每一粒棋子都放在該放的位置,以便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 人的第三種境界:辛棄疾元宵節寫下眾裡尋他千百度,到底是尋誰?
    人的第三種境界:辛棄疾元宵節寫下眾裡尋他千百度,到底是尋誰?辛棄疾是一位不屈的歌手,一生都在為抗金復國高歌。然而朝廷始終讓他擔任著一些閒職,雖然鬱郁不得志,但每到一處,辛棄疾總能有所作為。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有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
  • 「詩詞人物」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傳奇人生!
    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賞心亭,極目遠望祖國的山川風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於是寫下一首《水龍吟》詞。登高騁目,無非傷懷,清秋景致,益增哀涼。1163年宋高宗趙構禪讓,宋孝宗趙昚繼位。宋孝宗剛繼位時,年輕氣盛,意氣風發,不僅給嶽飛平反,還積極準備北伐,任命老將張浚北伐金國,收復中原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