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第三種境界:辛棄疾元宵節寫下眾裡尋他千百度,到底是尋誰?
辛棄疾是一位不屈的歌手,一生都在為抗金復國高歌。然而朝廷始終讓他擔任著一些閒職,雖然鬱郁不得志,但每到一處,辛棄疾總能有所作為。
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有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稍後的劉克莊、劉辰翁等,都與他的創作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後聲勢浩大的愛國詞派。
人的第三種境界:辛棄疾元宵節寫下眾裡尋他千百度,到底是尋誰?
夜晚的東風將元宵的燈火吹得如千樹花開,更讓煙火看來是被吹落的萬點流星。
華麗的馬車香氣洋溢在行駛的路上。鳳簫吹奏的樂曲飄動,與流轉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錯。整個晚上,此起彼伏的魚龍花燈在飛舞著。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
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找到她,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零落之處。
這一切聽起來都很美,而這很美的一切都是來自於辛棄疾的一首詞《青玉案·元夕》,整首詞的原文是:
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有一種說法認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歷史背景可知,當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
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士之風,這也許就是人生的第三境界,心無慾念,回顧初心。
值得推崇的還是王國維所說的,「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觀之辛棄疾的一生,少年立志報效國家,光復故國,為了這一理想他做出《美芹十論》以求聖上採納,不惜欄杆拍遍,也沒有被重用。
好在上帝並沒有為他關盡所有的門路,武力值被埋沒,但是文採卻得到了很好的發揚,所以他的詞很值得我們去學習拜讀。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所以這本《辛棄疾傳》便是對他一生最好的概括,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辛棄疾與蘇軾並稱為「蘇辛」,提到辛棄疾怎麼能不說蘇軾呢?《蘇軾詞傳》收集了蘇軾的各種詩詞,一本《蘇軾詞傳》寫盡一生沉浮,一路坎坷,然後蘇軾卻說「也無風雨也無晴」。翻一翻陳年舊詩,了解他的人生,明白他的豁達。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
《辛棄疾傳》、《蘇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