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也叫元宵節、上元節、元夕。這些古代的稱謂當中,都離不開一個「元」字。
西周姬昌的《周易》當中說「元者,善之長也。」意思是,元就是所有善的首領。就是集中了所有的美好。孔子他對於「元」字的解讀是:所有善的思想、善的行為、一切美好的成長,才是「元」代表了萬物的開始。所以,元宵,原本就是集中了所有美好的晚上。
在元宵節這一天,發生的也都是美好的事。比如看花燈、比如趁著看花燈的時候去約會自己的意中人。
大家還記得《大明宮詞》當中,14歲的太平公主遇到了薛紹,邂逅了纏繞自己一生的情緣。
唐代的元宵節: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夜》唐代:蘇味道
蘇味道的這首《正月十五夜》形象地描述了元宵節的盛景:城門宵禁的鐵索已經打開,四周是火樹銀花,燈光璀璨。飛馳的駿馬捲起塵土,明月高懸,大家都被月色吸引著跑到外面來觀燈。月色下,歌伎們濃妝豔抹、豔若桃李。她們一邊走,一邊唱著《梅花落》今晚金吾衛不實行宵禁,更漏啊,你也別催著人們回家了。
宋朝的觀燈是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共計五天,宋朝詠頌元宵節的古詩詞也很多。
比如: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這是一個略帶悲傷的愛情故事。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代: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宵節的這一天,五彩的花燈把夜晚照得像白晝一樣。你約我在黃昏的時候相見。今年元宵節,月亮依然很圓,彩燈也依然很絢爛,可是卻看不到去年約我的你,眼淚滴落下來打溼了我的衣袖。
當然還有這首: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與歐陽修的那首不同,辛棄疾這首帶著希望,有著美好的結局。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
就像春風吹開了千樹萬樹的花一樣,所有的樹上都掛著燈籠,繁花似錦,而煙火爆竹的餘火,也會被風吹得像星星散落下來。
豪華的馬車從路上走過,留下的是一路的香氣。四周都是樂曲的聲音,月亮隨著樂曲慢慢西斜,這一夜燈火輝煌,舞獅耍龍燈好不熱鬧。
當燈會接近尾聲,那帶著閃亮的飾物的美人談笑著漸漸走遠,一切都要歸於平靜的時候,我還沒有在人群裡找到她。猛然一回頭,原來她還沒有走,在燈火漸漸零落的地方,我看到了她!
到了明代的時候,把原本元宵節三日放燈改為十日。也就是說這十天,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喜氣洋洋地去賞花燈。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元 宵》明代:唐寅
唐寅的這首《元宵》表述的就是元宵節的觀燈盛景。如果只有花燈,沒有月亮,我覺得不夠完美,如果只有圓月,沒有彩燈,那不算進入到了春天。春天到來的時候,人也像玉做的一樣,心情通透,在月下燃起盞盞花燈,月色像水銀一般傾瀉而下。滿街都是戴著珠寶出來遊玩的村女,人聲鼎沸,鼓樂齊鳴是人們在賽社神。如果不開懷大笑,怎麼對得起這良辰美景呢?
清朝的元宵燈節只有三天,雖然說描述唐朝生活的《開元天寶遺事》當中就記載了冰燈,但是,那只是貴族的遊戲。到了清朝時,冰燈已經變成老百姓能去觀賞的盛景。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餘歡。——《元夕詠冰燈》清代:唐順之
清代的唐順之描述的《元夕詠冰燈》是在元宵節這一天去觀賞冰燈。焰火的熱烈和冰燈的清冷相映成趣。
正在為一簇簇的煙花綻放而感到驚嘆和喜悅,忽然看到天空中的那輪明月映照之下的冰燈發出冷冷的清輝。這些冰燈有的像從海裡剛打撈出來的明珠一樣還帶著水汽,有的是塑造一群起舞的人們,她們的袖子散發著冷冷的寒氣。這世間的煙火、花燈並不妨礙月亮的明亮,這一團團的霧氣好像是從月亮裡看到的。我想借來春風,讓天氣暖和一點,因為以後還得要來繼續今晚的快樂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唐、宋、明、清 各個朝代的元宵節古詩詞。今年,我們雖然不能出去觀燈,但是,以後有的是機會。
希望這個特別的元宵節,教我們學會了珍惜。
感謝觀賞,本文所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