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喝醉酒,和松樹吵了一架,寫了一首詞,讀起來風趣幽默

2020-12-24 一盞茶吧

提到辛棄疾,浮現在眼前的一定是一個氣勢豪邁,義薄雲天的形象。他是南宋著名詞人,是豪放派的代言人,其詞作氣勢磅礴,彰顯男人的錚錚鐵骨。

辛棄疾一生致力於奔赴沙場,保家衛國,「金戈鐵馬」是他曾經凋敝的志向,「醉裡挑燈看劍」對夢想的執著。

可在這樣正氣凌雲的愛國詞人身上,卻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詞人竟和一棵樹吵架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01與樹吵架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文人很多都喜歡飲酒。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為了喝酒不惜一擲千金;王勃更是酒後援筆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辛棄疾也好酒。在一個月黑天高的晚上,他又喝多了。提著酒壺歪歪扭扭地往回走,沒成想就撞到一棵樹上,「啪」地把他給撞倒了。

辛棄疾不死心,還爬起來對著說,「你看我醉得怎麼樣啊?」大概樹對他那醉醺醺的樣子都看不下去了,搖搖樹枝就要去扶他。哪想辛棄疾不領情,一把將它推開,還大聲呵斥道:「到一邊去!」

見一邊的樹久久不再動彈,辛棄疾這次才酒醒,原來他是醉酒中誤把樹當成要扶他回家的朋友。他啞然失笑,回頭把這有意思的事給記錄下了來。

《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棄疾與樹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人人讀到它都覺這件事不可思議,著實好笑。但詞中的深意,卻不知幾人能讀懂。詞的題目是遣興,表明文章是寫飲酒之樂。但仔細一覽,卻發現字裡行間,滿是寂寞。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酒喝醉後,就應該盡情歡樂吧,哪還有什麼時間去憂傷。作者一開頭就點明他寫詞的狀態,就是醉酒之後。醉酒後及時行樂,如此閒情逸緻。但一個「愁」字,卻使文中的氣氛急轉直下。

明明酒喝得好好的,詞人又怎麼提到憂愁呢?李白有云:「舉杯消愁愁更愁」,與詞中所指怕有異曲同工之妙。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最近才覺得古人寫的書,相信的全是大傻瓜。辛棄疾在這句話裡,所表達的情緒就比較激憤了。

孟子曾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告訴我們要保持獨立思維,對書中內容不能盡信。但辛棄疾為何批判得這麼絕對呢?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昨晚,我醉倒在松樹邊,問松樹我醉得怎麼樣。以為松樹要來扶我,我趕緊推開它,說:滾一邊去!這句話讀來,真是讓人感覺有點又好氣又好笑。辛棄疾,你這是在醉酒賣萌嗎?居然還跟一棵樹較起真來了。

但又覺空空。往日裡,有朋友相伴。而在這荒郊野嶺裡,作者醉後,卻只能與樹共語,這又是何等的寂寞。

然而,即便獨自醉倒,當松樹要來扶我時,我都不同意,這也同樣表明我思想獨立,寧願跌倒,也不願同流合汙。

02詞人的寂寞

這是一件尋常樂事,詞人也以「興」為題,但在詞中卻句句流露出憂愁,憤懣之意。最後一句,甚至表明自己的立場和志向。

這又是為何?聯繫到行文的背景,此時正是金兵入侵南宋時期,南宋朝廷為求苟安,偏信佞臣,向金兵無底線地投誠,卻對朝中精良和有識之士處處打壓。

詞人滿懷收復失地,欲救國民於危難之心,在朝中不受重用。「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向來是至理名言,在現實中為何卻處處走不通?

面對此情此景,辛棄疾,也有悲憤,也有無奈,但他明白,無論處於何時何地,他內心報效祖國的意念絕不改變。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盞茶吧總結: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看似可笑,誰又知道背後酸楚。當國家陷於危難之時,詞人卻無能為力。

表面上是罵松樹,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在嘆息自己的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當我們笑著作者的痴狂,誰又能明白,千年前,詞人獨守內心的寂寞?

相關焦點

  • 辛棄疾喝醉酒,和松樹對話,寫了一首詞,讀完令人捧腹
    而且還以此寫下了詞一首:《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而詞的下片,回憶起了自己前一天晚上的事,喝醉酒了之後,倒在一棵松樹旁。但一開口說的卻是,問松樹自己醉得如何,還懷疑松樹要前來扶自己起身,便立馬一推,大聲嚷嚷一句:「去你的」。在這其中,辛棄疾想要表達的又是什麼?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卓爾不凡,卻也有醉酒之態辛棄疾生於南宋,是歷史上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他寫的詞句多為心繫家國的大義之詞,難得一見他的雅興,將自己酒後的樣子主動寫了下來,這一千古佳作,讓我們看了以後不禁莞爾一笑。原來錚錚鐵骨的傲世男兒,也有這麼可愛的一面。
  • 辛棄疾隱居田園,看見孩童偷棗,在一旁觀看,寫了首幽默風趣的詞
    一般人被彈劾的時候都十分的沮喪鬱悶,然而辛棄疾卻十分的怡然自得。不僅為自己遠離腐敗官場而感到欣然,反而在回家的途中寫了不少的悠閒詩詞,今天帶領大家欣賞這麼一首趣詞——《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天上的雲彩繽紛多彩美不勝收,山上的松樹和竹子高聳挺拔直插雲霄。如此優美的田園風景,讓我今天才感到十分愜意和滿足。這一句詩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論幽默,不得不服稼軒——淺談辛棄疾詞裡的笑
    據人統計,辛棄疾的詞中,一共寫了184個「笑」字。稼軒簡直如彌勒佛一般,笑古笑今,笑天下可笑之人、可笑之事、可笑之物。前輩同行如白居易,自然風物如江頭明月,沒有他不能調笑調侃的。又喜歡「戲」題。稼軒是個十足的酒鬼,喝醉了酒,「洋相」百出:醉後與松樹對話,問松樹自己醉得如何,此醉態之一。明明是自己扶著松樹站起來,卻說松樹要扶他,此醉態之二。最後是用手推開松樹,命令它走開,表現獨立不倚的霸蠻性格,此醉態之三。巧妙的構思,寓言式的手法,都增加了詞的風趣。稼軒將大自然擬人化,賦予生命,顯示了大詞人的浪漫主義色彩。
  • 辛棄疾醉倒松樹下,寫一首《西江月》,對著松樹大喝:老子沒醉!
    只有文武雙全的辛棄疾,寫了一首《西江月》,真實地刻畫了自己酒後失態的樣子。1.《西江月遣興》賞析《西江月遣興》——南宋辛棄疾《醉翁之意不在酒》最近開始覺察古人之書,信而無全是。昨晚松喝得醉醺醺的,問松「我醉了嗎?」惟疑松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 辛棄疾很幽默的一首詞:和一個酒杯較了半天勁,讀來令人捧腹
    唐詩宋詞是中國經典中的經典,而作為宋詞代表的辛棄疾。他的一生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著作。大家對於他的名篇,都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但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是一首比較新穎的詞作,詞人為了戒酒,竟然和一個酒杯較勁。
  • 正在戒酒的辛棄疾犯了錯,醒來後寫了一首詞向妻子認錯
    正在戒酒的辛棄疾犯了錯,醒來後寫了一首詞向妻子認錯不得不說,酒是個好東西,能讓人一醉解千愁,但是酒又是個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不止傷心,還傷神。顯然的,在作品之中,辛棄疾將自己的醉態描繪的淋漓盡致,在醉眼朦朧之中,甚至將松樹看成了人,問他:"我醉得怎麼樣了。"他甚至還幻想松樹活動起來扶他,但是卻被他推辭拒絕的神態,將一個醉漢的形象描寫得非常飽滿。然而,喝酒傷身,尤其是過量飲酒,對人的身體有巨大的不好影響。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蘇東坡還有一些小詞也頗具幽默感。例如蘇軾有一首《如夢令》,寫的是去澡堂搓澡,遇到一個擦背十分用力的人,把他擦疼了,過後他就寫了這樣一首小令。《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宋·蘇軾序: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闋。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十分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蘇東坡還有一些小詞也頗具幽默感。例如蘇軾有一首《如夢令》,寫的是去澡堂搓澡,遇到一個擦背十分用力的人,把他擦疼了,過後他就寫了這樣一首小令。此詞關鍵在於「無垢」二字,是佛家常用術語,比喻一切本來清淨。「本來無垢」,暗合《菩提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意。這首小詞雖不甚優雅,卻足見東坡天性,率真風趣。蘇東坡寫出這樣幽默詼諧的小詞倒是情理之中的,畢竟是他平時幽默詼諧的風格。不過相比之下,下面辛棄疾這首小詞就不太像他的風格了。
  • 辛棄疾想戒酒,寫了一首詞,全篇風趣幽默,讀完你想喝酒嗎?
    辛棄疾一直想復興南宋,他想為家國人民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熱血,這個夢想縈繞了辛棄疾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他腦海中徘徊。但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卻沒有被作為羸弱國防的一針強心劑。反而被有心之人有所防備,並由此不受重用。
  • 辛棄疾隱居田園,看見小孩在偷棗,在旁邊寫了一首詞,幽默風趣
    縱觀辛棄疾一生,受原生家庭深刻的薰陶及教育,年少立定的志向和抱負並沒有隨其一生波折輾轉漸消,反而濃抹加持了辛棄疾的蒼勁豪放之氣節。浮沉之時,其滿腔躊躇只為祖國統一;浪蕩之際,其憤懣滿懷痛斥屈辱求全。而這種情懷往往表現在辛棄疾的各類詞作之中,即時是寫給故人的生活之詞,也脫離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的離愁別緒,獨流辛棄疾的本性以及本真。細緻地說,辛棄疾的詞作類型無非是家國情懷激昂。其中必然內含躊躇滿志的不可得以及至情至性的為人真意。
  • 妻子過大壽,辛棄疾寫了一首詞,哄妻子開心,讀完令人心動
    這首詞,我們從題目中便可以看到,是辛棄疾寫給自己老婆過生日的祝賀之詞。你會不會覺得原來古人也很浪漫,既然連老婆過生日都要寫一封情詩來表達自己的愛。當你真正地去讀這首詩時候,你會發現辛棄疾為了讓自己的老婆高興,真的是想出了一切的辦法,甚至拿自己作樂來取悅妻子。讀完這首詞,我想如果你是一名女子,你也會希望能夠嫁給辛棄疾這樣的男人。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
  • 大宋「段子手」辛棄疾,晚年寫下一首幽默趣詞,實則在罵天下小人
    他一生寫過不少關於戰爭的詞作,他的詞不是簡單的用筆墨就能寫出來的,他所寫下的關於戰爭的詩詞,都是用兵刃蘸著鮮血刻成的。辛棄疾真正經歷過戰爭,親自在戰場上廝殺過,所以,他的詞更能體現出戰爭的殘酷。因為他除了霸氣和萬丈豪情,詞中之龍還有幽默風趣的一面:生氣了就"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醉酒後也會變得傻乎乎,「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懷念沙場時"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看到有小孩偷棗子,又變身成搞怪大叔,「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 辛棄疾大醉後寫下這首詞,年少讀一次笑一次,再讀卻忍不住淚流
    假若辛棄疾並不是為了更好地抒發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傷感和憤慨,這首詞讀起來還真的想捂嘴笑,但因有所寄託,再讀起來卻又讓人忍不住淚流滿面。《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歌笑語,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 2首稼軒詞,看辛棄疾是怎麼哄媳婦的?狂傲都沒了,甜到齁!
    說到宋代詩人辛棄疾,恐怕最先映入腦海的就是「醉裡挑燈看劍」,那種俠氣和傲氣,使得辛棄疾有「詞中之龍」的美譽。也成為宋代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但不要忘了,辛棄疾也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的婉約,有「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 豪放詞人的柔情,夫人過生日,辛棄疾寫了一首詞,充滿愛情的味道
    用如今流行的「暖男」一詞,來形容蘇軾、秦觀、柳永等人應該都挺恰當,因為他們寵妻寵得都很明顯。但若是把這個詞和向來被稱作詞中之龍的辛棄疾連在一起,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奇怪。但在辛棄疾一生所作的600多首作品中,仍舊有這們一首與眾不同的詞,名叫《浣溪沙·壽內子》。這首詞是辛棄疾寫給其妻範如玉的,為了慶祝她生辰特意所作。
  • 蘇東坡搓澡時寫下一首詞,表面讀來令人捧腹,背後卻蘊含深意
    被搓澡師傅搓疼了,也要寫首詞"紀念"一下還有一首詩,明明寫的是大俗之事——搓澡,卻被蘇東坡寫得大有禪意:《如夢令·唐莊宗制》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就在洗澡過程中,蘇東坡叫了一個搓澡師傅,他有感於整個搓澡過程,於是寫了一首詞作《如夢令》,這首詞表面看來風趣詼諧,其實飽含了深刻的寓意,讓世人折服,也成了千古名篇!
  • 辛棄疾的一首詠梅詞,美得猶如一幅畫令人心醉,讀之讓人心生嚮往
    自古許多文人騷客便對梅花情有獨鍾,只因梅花高潔的品格,和那種無論遭受了怎樣的風雪都能都屹立不倒的精神,宋代文壇中可不只王安石寫過梅花的詩句,南宋時期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便寫過一首不同往常豪放詞風的唯美之作。
  • 豪放詞人的對決,同樣是失眠,蘇軾和辛棄疾這首詞,你喜歡哪一首
    能夠和蘇東坡先生相提並論的文學家,恐怕也只有辛棄疾一個人了,兩位都是十分高產的詩詞選手,所寫的風格,也都一直不分高下。二位大文學家都是受到很多人喜愛的,而且,東坡先生生性爽朗,為人耿直,辛棄疾又是久經沙場的大將軍,所以兩人必定都會有十分豪放的寫作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