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喝了一杯茶,隨手寫下這首詩,結尾7字卻被傳誦了千年

2020-12-16 紅衣記史官

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曾經在他的《蘇東坡傳》序言裡,這樣說:

「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一個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詩人!

東坡先生滿肚子墨水,經典名句經常是信手拈來,隨隨便便就流傳千古,其中就有這麼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句詩率性灑脫,用詞簡單而精準,一下子寫出了人生的高境界因此備受讚譽。

作家林清玄就寫過一篇與之為題的散文,裡面談到「清歡」: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這首詞寫了蘇軾與好友冬日與好友遊玩時見到的景色,以及那天吃到的人間至味,在作品最後發出了詞人的感嘆,深具哲理意蘊。

詩詞大意:

時令為初春的早上,斜風細雨,正是乍暖還寒時候,山中還是柳色煙光,霧色朦朧隱約未見的樣子。

到了河邊忽然就變得陽光明媚,一切豁然。那彎曲的洛水漫漫悠悠地奔往淮河而去

中午時分,與朋友一起坐進農家裡,茶杯裡泛著雪沫乳花似的茶湯,一股清新直抵內心。

主人擺出了嫩綠的山間蓼芽和蒿筍,作了一盤春天的素菜。真是讓人難忘的感覺,原來人世間最美好的不是濃湯肥味,竟是這清淡如茶的歡愉。

寫這首詩的時候,蘇軾大概正處在不惑之年,而此時,他的人生已經歷了大起大落,先是王安石變法受到的波及,又差點因為「烏臺詩案」丟了性命,雖然僥倖保住腦袋,但還是免不了被貶謫。

而曾經名滿天下,胸懷抱負的他,縱然生性豁達,卻也終究會感嘆自己的渺小江的河水。「入淮清洛漸漫漫」這一句微微流露出一閃而過的無奈,但很快就淹沒在浩渺的壯闊中。

這味是食之味,雖然清淡卻是爽口,入口難忘。這味更是人生滋味,要的就是煎茶釀酒的閒雅而不落寞,要的就是抽離出繁華之外的樸素而不自卑

「清歡」把內心回歸自然的寧靜,透過詩意的語言寫出心中所想的生活。

東坡先生一生也經歷過無數坎坷,但他始終樂觀向上,無法左右生活,就把握好自己的心態,不讓愁緒籠罩心頭。

正因為如此,他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時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享受清歡,就是享受獨處的感覺,放下執念,在生命之流中不急不緩地前行。

無論暗夜白晝,或是乍暖還寒,寵辱不驚,平靜淡然,不盲從,不奢不貪,悠然自適。

靜水流深,人生何必太匆忙。

有人說:「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學蘇東坡。」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也能讓我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恰逢出版社活動,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兩杯奶茶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古代大家的人生哲理,提升自己的品味!

閒暇時間,可以跟孩子一起看,豐富知識面的同時,增進感情的交流!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和尚在風雪中見一枝梅,大徹大悟寫下禪詩,結尾14字鼓勵世人千年
    所以在古時候的詩詞深處,藏著很多和尚的蹤影,在唐代,就有和尚在風雪中見一枝梅,大徹大悟寫下禪詩,結尾14字鼓勵世人千年,他就是黃檗禪師。黃檗禪師在江西出家,受法於百丈懷海禪師,他留下來的詩作並不多,但在當時極具影響力,其中有一首叫《塵勞迥脫事非常》。
  •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蘇東坡給世人留下了狂放不羈、豁達樂觀的印象。那是對生活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寬恕,事實上,蘇東坡一生經歷了許多磨難,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蘇軾也是一位非常浪漫的詩人。
  • 炎夏,清茶一杯心靜自然涼!唐詩宋詞中的七種茶趣!
    一七令茶唐代:元稹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好玩的國學:這是元稹在詩歌形式上的創新,從一個字到七個字組合,形似寶塔,這叫寶塔詩。
  • 詩茶人生:喝酒易醉,品茶優雅,人生大雅是什麼?
    文/冰凌讀書有詩云: 一 壺茶香一壺醉,半盞清酒半盞淚。四溢飄香的茶能夠使人陶醉,品一杯清茗,樂在其中,惹人陶醉。而喝酒半杯卻摻進了半杯淚,酒摻淚啥滋味,只有飲者自己知道,恐怕是五味陳雜吧。這句詩明確的表示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待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飲酒品茶都是人生!其實品茶就是人生意境的品味!一杯青茗詩意濃!
  • 蘇東坡一首冷門的題畫詩,最後7個字驚豔了千年
    「詩和遠方」從來不是現代人的專利,也不是現代人才有的追求。現代人所追求的「詩和遠方」大多不過是在尋求一個可以逃避現實而又可以享樂的港灣。而古人所追求的,是靈魂的棲居地。1088年,即宋哲宗元祐三年,這一年,蘇軾離開黃州已經四年了。
  • 10首關於茶的詩詞佳作或名句,茶與詩的搭配,很美很愜意
    ——元稹,《一字至七字詩·茶》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生動有趣,活潑之極,像寶塔一般,這樣的寶塔詩,當真是令人稱道。(3)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代詩人杜耒的《寒夜》朋友來了,喝喝茶,聊聊天,賞賞梅,但是因為有朋友的到來,茶更香了,梅更好了。茶香、爐紅、室暖。多麼美好而愜意的友情,令人羨慕。真正的友情不一定非得「感情深,一口悶」,反而是淡雅無拘束才好,正如這首詩中所表現的。當年茶聖陸羽寫《茶經》,我覺得應該加上一條:有好友圍爐夜話,煮茶更香三分。
  • 七一文學|喝杯茶去|郝安專欄
    (一)沏茶喝茶,有很多的學問很多的講究。大多數人呢,對此卻似乎很隨便。書畫琴棋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事,茶為其一。如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陰晴望朔江河東流。平平常常,簡簡單單。然而,惟其平常簡單,恰恰正是俗中藏雅的好處妙處。有友客來訪,獻一杯茶,便溫馨如歸。
  • 蘇軾「洞房」時寫下的一首詩,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他被譽為「唐宋八大家」,這是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而他的詩其實也是一絕,「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寥寥數語便將西湖的美景寫到了極致;「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短短兩句便揭示了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 拆字對聯「良犬為狼差點狠」,蘇東坡對出下聯,被後人傳頌至今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對聯是我國一種非常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數千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對聯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在宋朝的時候,大文豪蘇東坡除了會寫詩,在對對聯上也是一把好手,有很多經典的小故事都和蘇東坡有關,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和對聯有關的一些趣事吧。
  • 一個人一杯茶的心情說說_一個人靜靜喝茶的句子
    2、一個人這樣靜靜的坐著,沏上一杯茶,在氤氳的茶香裡想一些事情,只是不曾想起什麼。  3、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很好的過,一杯茶,一本書,一個耳機,一份心情。  4、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再奉一杯茶,你是我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5、忽然喜歡上了獨處,一桌,一椅、一茶杯、一個人,就這樣靜靜的靜靜的發呆。
  • 老和尚夜賞星空寫下首詠月詩,古人不識貨,現在卻成了首網紅詩
    這是一首七言詠月詩,是寒山晚年居於山中所作。這位老和尚夜裡睡不著,便起來看星星,面對滿天星辰和天上那輪明月,寫下了這首絕美之作。頗有意思的是,這首詩雖然被收錄在《全唐詩》裡,卻找不到古代名家對它的點評。而且問世千年來,也沒有名家模仿它,大家似乎都不識貨。但此詩傳到現代,卻成了一首網紅詩,特別是最後7個字更是網紅詩句。目前以這句詩命名的小說、散文都已經出現,不少網友還把它當作自己的個性籤名。 這首詩雖然只有28個字,通篇卻如一幅畫一樣絕美。首句「眾星羅列夜明深」,一開篇就出手不凡。
  • 唐詩宋詞中,這五首與茶有關的詩竟然這麼美,你最愛哪句呢?
    此番去處路途遙遠,恰巧剛剛又喝了一點酒,整個人頓感疲憊,太陽當空,如此烈日之下,令人不禁想要喝一杯清茶,來緩解一下湧上來的困意。 此句是詩人蘇軾在徐州做官之時所寫,當時的徐州正值旱災之年,蘇軾在「謝雨」的途中寫下此句,特別是後一句「敲門試問野人家」,可謂活靈活現的刻畫出了詩人親民的形象。
  • 李清照在逃亡途中,憤怒之餘寫下一首詩,氣勢和意境蓋過蘇東坡
    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筆者最欣賞她的《聲聲慢》,自從上學時背誦這首詩,時隔多年,依舊能一字不落背出來,尤其是最後兩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農曆四月十一蘇東坡寫下這首詩,豁達之人才配當吃貨
    從今天開始,本號將每天介紹一首詩,這些詩是詩人在歷史上的今天(農曆)寫的。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本號,一起體味古人的情懷。北宋紹聖年間,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蘇東坡被一貶再貶,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住在惠州。紹聖二年(1095年)的今天,60歲的蘇東坡第一次品嘗到荔枝這種水果,作為吃貨的他立即被荔枝的美味折服,寫下了《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這首詩:南村諸楊北村盧,白華青葉冬不枯。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子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雲山得伴松檜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 12首經典唐詩,最後一句是神來之筆,驚豔千年
    一開始讀時,不知其味,讀到結尾處時,讓人拍案叫絕,感慨萬千。小編要推薦12首唯美唐詩,最後一句是神來之筆,驚豔千年。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鸛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中華。「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常常被藉以表達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時至今日,此詩還不時出現在中國國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場合。
  • 這才是蘇東坡最好的書法,字字神鬼莫測,達到了人書合一的境界!
    在一個悽風苦雨的寒食節當中,蘇東坡提筆寫下了這件千古神品《寒食帖》,然而寒食帖據考證乃是多次書寫才完成的作品。這一年是宋神宗元祐八年,這一年蘇東坡58歲,是他去世的前六年,在蘇東坡晚年的時候,他徹悟人生,人生境界以及人格修養和學問高度已經是他人生中的最佳狀態,而這時候他的書法,更是入神坐照的境界。這一年他寫下了這件著名的《李白仙詩卷》。
  • 蘇軾這首詩,教你喝上「東坡茶」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飲茶」這一習慣出現了繁多的衍生品,例如茶道、茶精神、與茶有關的文學作品等等。 其中,光是關於茶的詩詞,就有13000餘首之多。 可見,中國人對「茶」有著一種深深的執念。
  • 蘇軾很經典的7首詩,每首都有一個名句,背不過也要記住這7句
    世人都知道蘇軾辭賦一絕,但少有人知他的詩寫的也很好,而且當年的烏臺詩案就是因為他寫了一首發牢騷的詩而起。蘇軾一生共寫詩2700餘首,寫詞300餘首,是個當之無愧的詩人。蘇軾的2700首詩中,有7首最為經典,而且每首都有一個名句,即使背不過詩,也要記住這7句!
  • 一杯茶,完成人生的轉折;一杯茶,喝出一位民國名僧
    曾經有這麼個笑話:有人問一女生教師和法師有什麼不同?女生回答,如果找個教師當男朋友,媽媽會很高興,但若是找個法師做男朋友,媽媽估計會將他轟出門。然而,到弘一法師這裡,他卻以一己之身,對教師與法師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詮釋。沒錯,大名鼎鼎的李叔同,便是民國名僧弘一法師。教師李叔同,法師弘一大師,區別只在於一者入世,一者出世。
  • 蘇軾很經典的7首詩,每首都有一個名句,背不過也要儘量記住這7句
    世人都知道蘇軾辭賦一絕,但少有人知他的詩寫的也很好,而且當年的烏臺詩案就是因為他寫了一首發牢騷的詩而起。蘇軾一生共寫詩2700餘首,寫詞300餘首,是個當之無愧的詩人。蘇軾的2700首詩中,有7首最為經典,而且每首都有一個名句,即使背不過詩,也要記住這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