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諾娜」客戶黏性不足、獲客成本激增 貝泰妮「燒錢式」營銷難改...

2020-12-25 和訊股票

記者 | 劉傑

憑藉「薇諾娜」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貝泰妮將目光瞄準了資本市場,但反觀該企業的經營模式,報告期內均呈現出「重營銷輕研發」的特徵。同時,該公司過度依賴線上渠道的銷售模式也給其增加了局限性,例如,獲客流量可能達到上限、價格敏感顧客佔比高,產品銷售額度受限等。且《紅周刊(博客,微博)》記者分析發現,其通過線上銷售產品的復購率僅為兩三成,客戶黏性偏低。更值得關注的是,貝泰妮2019年在持斷加大營銷投入的前提下,線上收入增速反而出現了下滑,因而該公司未來能否保持業績的持續增長值得商榷。

經營上存在多重「依賴」 客戶黏性似有不足

貝泰妮主營業務為提供皮膚護理產品,其旗下核心品牌為「薇諾娜」,受企業營銷策略影響,該品牌近年來在微博、小紅書、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上曝光度較高,之後更基於與直播達人李佳琦的合作獲得了較大知名度。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該品牌產品收入佔其總營收比重分別高達99.85%、99.37%、99.06%,可見,該企業業績基本上依靠「薇諾娜」獨臂支撐,品牌過於單一。

在銷售模式上,貝泰妮以線上銷售渠道為主,報告期內,其線上銷售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1.71%、76.70%、83.16%,不難看出,其銷售渠道過於集中,這也意味著貝泰妮不僅依賴單一品牌,還對銷售渠道存依賴,而「雙依賴」的問題恐成制約其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貝泰妮線上主要通過天貓、唯品會、京東、微信四大平臺進行銷售,報告期內,其在該四大平臺實現的銷售收入佔其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67.01%、73.18%、79.79%,呈逐年攀升趨勢,這說明其對上述平臺也存在一定依賴性。網絡平臺的特徵決定了商業合作的規則存在不確定性,倘若後續平臺的銷售政策及收費標準出現對其不利的變化時,將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業績。

實際上,貝泰妮已經在開始嘗試打造私域流量,即搭建微信小程序平臺,建立微信社群等。然而,此做法似乎收效甚微,報告期內,其收入來源於公域流量的金額佔同期營業收入金額比例分別為39.02%、42.36%、51.97%,仍然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

更重要的是,貝泰妮在電商頭部平臺上的銷售還存在諸多局限性。比如說,據天貓平臺的規則,每個品牌僅能開設一家旗艦店,然而,單一店鋪所能承接的平臺流量是有限的,若後續店鋪承接流量飽和,公司又無法增加店鋪數量,那麼其產品銷售的未來增速也恐將受限。再比如說,貝泰妮較難通過電商平臺賣出高價產品,據招股書顯示,以薇諾娜官方旗艦店(天貓)為例,報告期內,店鋪中500元客單價區間的顧客人數佔比分別為84.02%、87.28%、92.18%,而反觀其線下自營店鋪,薇諾娜專櫃服務平臺的客單價主要集中在1001-20000元區間內,報告期內該區間的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81.20%、83.31%、68.68%。

對此,貝泰妮解釋稱其通過頭部電商平臺巨大流量以獲取新客戶,但新客戶由於對產品了解有限,故傾向於購買試錯成本較低的產品。而自營店鋪會派駐BA(促銷人員)推廣並做客戶維護,因此客戶的復購率較高。

據招股書顯示,其線下店鋪購買頻次在2次及以上的客戶數量佔比超過五成,但其線上店鋪如薇諾娜官方旗艦店(天貓)、薇諾娜官方旗艦店(京東)、薇諾娜貝泰妮專賣店的顧客購買頻次均以1次為主,以2020年上半年為例,前述線上店鋪購買1次的客戶佔比分別為78.56%、72.10%、88.69%,這表明其線上銷售渠道的客戶黏性較低,留不住回頭客。

表1 收入佔比情況

運營能力「技不如人」 獲客成本大幅增加

雖然乘著電商銷售的東風,貝泰妮的營收規模迅猛增長,2018年、2019年,該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4億元、19.44億元,營收增速分別為55.44%、56.69%。但緊隨其後的還有暴增的營銷費用,上述期間,貝泰妮銷售費用分別達5.03億元、8.43億元,而其中渠道及廣告宣傳費佔比五成以上,可見其在營銷投入方面不遺餘力。

據招股書顯示,貝泰妮將上海家化(600315,股吧)、珀萊雅(603605,股吧)、丸美股份(603983,股吧)、御家匯(300740,股吧)列為其可比公司,報告期內,可比公司銷售費用率的平均值分別為37.46%、38.63%、37.80%、,而貝泰妮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40.52%、43.39%、50.45%,連續多年均高於行業均值,且與行業均值相差的比例越拉越大,分別高出了行業均值3.06個百分點、4.76個百分點、12.65個百分點。

令人擔憂的是,雖然貝泰妮目前營收增長態勢喜人,但網際網路營銷手段日新月異,隨著線上紅利逐漸消退,其能否維持穩定的增長尚需打個問號。再者,其將佔營收四、五成左右的資金投入到營銷當中,不斷拉新用戶入場卻始終難以留住回頭客,待平臺流量達到上限後,又如何拓寬市場將成為新的問題。

而上述擔憂目前已經隱現些許端倪。2019年,貝泰妮的銷售費用增速為67.79%,高於當年56.69%的營收增速,進而導致淨利潤增速有所放緩,由上年的69.18%下降至57.1%,由此可見,隨著顧客對品牌的了解,繼續依靠營銷來獲得顧客已經存在困難,因此也意味著巨額營銷費用已經很難大幅度拉動業績增長。

同時,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貝泰妮的獲客成本金額分別為5708.59萬元、1.17億元和9731.01萬元,獲客費用率分別為8.46%、9.99%、14.66%,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對此,貝泰妮也坦言,「隨著潛在的網購用戶增量趨於穩定,網際網路流量紅利效應逐漸減弱,主要頭部電商平臺的商家競爭日趨激烈,公域流量的獲客邊際效益有所下滑。」

隨著網際網路紅利的消退,貝泰妮線上渠道產生銷售收入的增速開始大幅下滑,報告期內,其線上收入增速分別為 80.55%、68.26%和48.15%,2019年較上年下降12.29個百分點,這或意味著其線上渠道的銷售能力正在逐步削弱。

表2 銷售費用率及獲客成本等情況

事實上,國內化妝品可比公司中,上海家化、珀萊雅、丸美股份均以傳統經銷模式為主,僅御家匯以線上銷售為主。那麼,貝泰妮「押注」線上銷售模式又存在哪些風險點呢?

首先,線上銷售模式使得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大打折扣。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上述四家可比公司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25.60次、81.05次、203.93次,而貝泰妮該指標分別為13.45次、14.56次、16.85次,遠低於同行業均值,原因在於傳統經銷模式下一般採用先款後貨的結算形式,而電商銷售模式則是先發貨,待買家確認收貨後才觸發平臺結算,結款周期較長。

其次,貝泰妮的存貨周轉率也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上述四家可比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3.34次、3.51次、3.20次,而貝泰妮分別為1.24次、1.20次、1.60次。原因在於貝泰妮線上自營銷售模式下,需要快速響應訂單及時發貨。同時,其主要採用委託加工模式,而加工廠商同時為多家企業提供服務,故需提前計劃生產,進而拉長了備貨周期。而貝泰妮營運能力弱於同行業,意味著其營運資金的周轉速度較慢,故也對其資金鍊提出較高的要求。

表3 與可比公司資產周轉能力對比情況

高毛利下核心技術來源存疑

委外模式產品「質控」惹人憂

報告期內,其毛利率分別為81.16%、80.22%、81.96%,這意味著其產品成本甚至不足收入的兩成。在同行業中,貝泰妮的毛利率水平可以說屬於佼佼者,以2020年上半年為例,上海家化、珀萊雅、御家匯、丸美股份的毛利率分別為61.83%、59.90%、51.37%、67.55%,對比來看,貝泰妮的毛利率最高,且較毛利率最低的御家匯高出了30.59個百分點,較毛利率最高的丸美股份高出了14.41個百分點。

而貝泰妮奇高的毛利率也引起了證監會的問詢,其在問詢回覆中表示,是因其主要產品零售價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以天貓旗艦店類似規格的產品零售價對比,貝泰妮的面霜、護膚水在上述幾大品牌中是最貴的,售價分別為268元/瓶、188元/瓶,而可比公司相同產品的均價分別為196.25元/瓶,106.5元/瓶。但問題的核心在於,為何貝泰妮的產品售價能高於同行業?其稱原因在於其產品定位專注敏感肌膚護理,掌握了一系列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那麼,其核心技術究竟如何呢?

這便要從貝泰妮與滇虹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滇虹藥業」)之間的關係說起,其實「薇諾娜」項目本是滇虹藥業2008年孵化的多個項目之一,但卻一直未能實現盈利,此後滇虹藥業欲賣身德國拜耳,故便將「薇諾娜」項目的一系列無形資產,即產品的技術、配方、商標、專利等全部轉讓至貝泰妮,雙方於2012年12月24日完成交割,交易轉讓價格為30萬元。

但令人不解的是,「薇諾娜」作為貝泰妮最核心的業務,卻對此項目受讓過程中的諸多關鍵信息避而不談,例如其在本次交易中獲得了哪些專利權等。據招股書顯示,貝泰妮的關鍵技術為「馬齒莧提取物製備方法以及含馬齒莧提取物的功效性護膚品的產業化製備方法」,對應的發明專利為《一種含馬齒莧提取物的功效性護膚品及製備方法》(專利號:2012102637778),而根據專利號的組成結構,前幾位為申請年號,即為2012年申請的,與受讓項目年份重合。

倘若貝泰妮的關鍵技術正是此前從滇虹藥業受讓而來,也就代表著其僅花了三十萬元就獲得了該項核心技術,與其十幾億元的營收規模相差甚遠。

另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貝泰妮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601.27萬元、5410.91萬元、2552.87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71%、2.78%、2.71%,呈不斷下降的趨勢。雖然貝泰妮每年斥資數千萬元做研發,但與其每年數億元的銷售費用投入卻相差甚遠。以2020年上半年為例,其投入的研發費用僅為銷售費用的5.37%,顯然也是重營銷輕研發。

縱觀消費市場,唯有優質商品才是留住客戶的不二法則。但貝泰妮產品線上店鋪的購買頻次均以1次為主,其中,其最主要的線上店鋪薇諾娜官方旗艦店(天貓)、薇諾娜官方旗艦店(京東)復購率僅在3成左右,且復購率呈逐年下降趨勢,薇諾娜網上商城、薇諾娜貝泰妮專賣店復購率在2019年小幅上升後,2020年上半年又急速下滑,種種數據無疑證明其產品並未能以「質」留住客戶。

表4 主要線上自營店鋪的復購率情況

更值得關注的是,貝泰妮報告期內以委託加工模式生產產品的成本佔全部產品成本的比例分別為71.04%、74.09%、 71.60%,生產方面對代工廠的依賴明顯,這便意味著企業難以對產品質量實施全面控制,畢竟市場中不乏因為代加工廠商不合規而導致產品質量出現問題的案例。

而上述問題也值得貝泰妮提高警惕。據招股書顯示,韻斐詩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韻斐詩」)位列貝泰妮前五大委託加工廠商名單中,但據國家藥監局網站信息顯示,韻斐詩代理的韓國玥之秘水晶防曬噴霧 SPF50+ PA+++為不合格產品,違反了《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的規定。主要委託加工廠商存在產品質量不達標的「黑歷史」,也令其代為生產貝泰妮相關產品質量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文中提及個股、產品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薇諾娜客戶黏性不足 貝泰妮「燒錢式」營銷難改業績增速下滑趨勢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薇諾娜」客戶黏性不足、獲客成本激增 貝泰妮「燒錢式」營銷難改業績增速下滑趨勢記者 | 劉傑憑藉「薇諾娜」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貝泰妮將目光瞄準了資本市場,但反觀該企業的經營模式,報告期內均呈現出「重營銷輕研發」的特徵。
  • 薇諾娜:向左完美日記,向右雲南白藥
    回過頭來看薇諾娜的營收、淨利率、品牌增長等方面,雖然都呈上升趨勢,但薇諾娜的毛利率在近三年來,出現了浮動。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貝泰妮實現的綜合毛利率分別高達81.28%、81.16%以及80.22%。浮動反映出獲客越來越難。
  • 貝泰妮旗下敏感肌品牌薇諾娜實力圈粉,斬獲2019美容天后大賞三項大獎
    近日,在以「十三年積澱,只為美一個你」為主題的2019 OnlyLady美容天后大賞中,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泰妮)旗下敏感肌護膚品牌薇諾娜,憑藉過硬的產品實力以及強大的產品競爭力一舉斬獲「年度最佳國貨品牌」獎項,而薇諾娜明星產品
  • 房產中介如何深耕存量客戶降低獲客成本,從場景、服務到營銷全面...
    在流量紅利時代,很多企業商家都是通過平臺導流,相對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收割用戶,隨著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人口紅利幾近耗盡,突破性變革乏善可陳,5G普及尚待時日,房產中介在網際網路下半場,順勢而為,深耕存量用戶,才能將價值最大化。 二、如何深耕存量用戶?
  • 貝泰妮大存大貸,部分經銷商資本、員工「雙零」
    【環球網 記者陳超】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薇諾娜」品牌為核心,主營產品是植物活性成分的皮膚護理產品,據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公司旗下「薇諾娜」品牌在2019年度國內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排名第1。
  • 如何智能化實時獲客?智能獲客3D沙盤,讓客戶場景化實時看房!
    這不是科幻大片,也不是電視廣告--而是「智能獲客3D沙盤」系統,在萬物互聯的智能生態革命大時代,原圈科技攜手戰略合作夥伴突破桎梏推成出新產品,利用三維數字圖像技術和強大的數據裂變獲客系統,帶來全新數位化、沉浸式的智能樓盤展示,解決銷售痛點,化產品力傳達,精準獲取潛在客戶群體
  • 薇諾娜又雙叒迎好消息?其線下第一分銷商上市
    據薇諾娜母公司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統一簡稱「貝泰妮」)的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開始開始,健之佳就已成為其線下分銷的前五大客戶之一,2018年起,更是成為了線下第一分銷商。從數據上來看,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貝泰妮對健之佳的銷售額分別為1748.21萬、4383.2萬、7499.46萬和2599.26萬,佔貝泰妮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19%、3.53%、3.86%和2.76%,呈現逐年遞增態勢。這與薇諾娜是分不開的,因薇諾娜是貝泰妮的核心品牌,且近年來薇諾娜也迎來了高速發展。
  • 薇諾娜又雙叒迎好消息?其線下第一分銷商今日上市
    據薇諾娜母公司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統一簡稱「貝泰妮」)的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開始開始,健之佳就已成為其線下分銷的前五大客戶之一,2018年起,更是成為了線下第一分銷商。 從數據上來看,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貝泰妮對健之佳的銷售額分別為1748.21萬、4383.2萬、7499.46萬和2599.26萬,佔貝泰妮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19%、3.53%、3.86%和2.76%,呈現逐年遞增態勢。 這與薇諾娜是分不開的,因薇諾娜是貝泰妮的核心品牌,且近年來薇諾娜也迎來了高速發展。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無疑,跟誰學在燒錢大戰中雖然虧損慘重,但收穫就是獲得了大量付費用戶,攢積的客戶是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的關鍵。此次近60億的融資,跟誰學一反常態,計劃將資金更多的用戶研發以及師資提升等方面,對營銷似乎並沒有此前重視。在線教育實際上一方面是網際網路,即用於獲客、流量等方面,另一方面則是踏踏實實做教育內容,用效果說話。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擴大學生規模,對於線上教育企業來說首先要過的關口就是通過多渠道做營銷,因為不燒錢打廣告,學生和家長們根本不知道你。從跟誰學近幾年的業績表現看,其營銷費用增長情況成為公司盈虧程度的關鍵。從2019年下半年行業砸錢營銷大戰開始,跟誰學亦加入燒錢混戰。
  • 聚焦A股開戶之爭:一個有效戶成本上千元 砸錢獲客券商還能有啥招?
    證券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營業部數量多、營銷團隊規模大的券商,在線下獲客方面佔有優勢。銀河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客戶招攬方面,公司的優勢是36家分公司、492家營業部(業內擁有營業部數量最多的券商),以及近6000名營銷服務人員,擁有廣泛且強大的線下資源。 招商證券渠道營銷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核心的開戶渠道主要還是線下。
  • 天眼查:如何解決企業服務行業獲客難、獲客貴的問題?
    來源:金融界網站【新聞稿2-合作夥伴】 天眼查:如何解決企業服務行業獲客難、獲客貴的問題?在供給側,企業服務從業者苦則於獲客問題。「目前網際網路投放廣告吸引客戶諮詢的成本在800元/人左右,成本巨高。」代理記帳行業從業者——成都弘毅天承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據調研結果,企業服務代理商傳統的獲客渠道,包括電銷、老客戶帶新客戶及網際網路推廣。首先,電銷獲客的情況目前並不理想,會限制公司體量發展。
  • 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的當下,爆汁裂變如何幫助企業構建私域流量池?
    市場蕭條,低轉化率、高獲客成本的環境下,私域流量池價值凸顯2020年初的這場疫情,讓全國中小企業哀鴻一片。特別是傳統方式經營的企業,他們主要依賴於線下渠道,疫情嚴重影響線下渠道,不管獲客還是營銷,都面臨非常嚴峻的境況,企業的發展及生存也會受到嚴重阻礙。在挑戰面前,新的商業模式、線上引流獲客是走出困境的重要力量。
  • 登頂雙11美妝國貨,薇諾娜憑什麼?
    薇諾娜最早就十分擅長創造內容,是最早開創專業KOL營銷新打法的品牌之一。  薇諾娜選擇了參考專業知識打造高勢能內容,在社媒上不斷通過研發科學說理、產品概念梳理、為消費者解惑答疑、營銷話題等持續不斷高質量內容的輸出,深化薇諾娜敏感肌專家形象。
  • 盲目砸錢燒錢只是掩蓋雲辦公的不足,飲鴆止渴
    一款產品走向市場、面對客戶,很多時候是營銷的事情,但對以產品為核心驅動的雲辦公來說,關鍵還是產品本身。產品的市場定位是否明確,宣傳推廣有沒有凸顯價值,以及是怎樣傳播給潛在客戶的。宣傳推廣宣傳主要是讓客戶可以感知到產品的價值,最直接的就是能幫客戶賺錢或省錢,可以明確擊中客戶的痛點。注意,很多產品其實只是解決了客戶的癢點和爽點,這裡的痛點,是指客戶就非這個產品不可的點。
  • 後疫情時代,B端企業如何在線上洪流中實現精準獲客?
    花費巨大成本培訓,落地難如高考 學習難度大,自學不可能,花幾十萬去專業培訓,任務重費精力,依然無從下手,理論與實踐相差甚遠。 自建團隊價翻天,成本遠高於收益 自建團隊,工資福利一個不能少,培養周期長且流失風險大,投入多,產出少,且缺乏不同項目的總結、復盤與歷練,效果不如專業團隊好。 線上流量的爆發式增長,To B企業如何在巨大洪流中抓住精準用戶,降低獲客成本?
  • 薇諾娜研究院雲集權威皮膚界大咖 重磅發布前沿科研成果
    基於中國敏感性皮膚消費群體呈現爆發式增長,曠日持久的肌膚問題之戰亟待重視,薇諾娜以品類先行者之姿,力求集行業之力,精準洞悉「功效性」護膚品類發展前景,為以敏感性皮膚研究為基礎的品類細分常態化發展指明方向。
  •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培訓:出清與分化過後,獲客成本高企成新挑戰
    如此一來,直接導致了線上教育機構獲客成本的增加,銷售費用支出的增加。優勝劣汰是生存法則,競爭加速了行業的出清及分化,疫情期間資本實力不足的企業過得尤為艱難。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截至9月7日,教育行業企業消失了7.06萬家。後疫情時代,面對獲客成本高企,教育培訓機構該如何發展?
  • 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開發小程序:低成本獲取大量流量
    最近這些年,各行各業的獲客成本都越來越高。因此,一大批企業都想知道:「有沒有能實現低成本獲取大量流量的營銷工具或方案?」。當然有,它是:微信小程序。小程序為什麼能幫助企業、商家實現低成本獲取大量流量?它又是怎麼做到的?下面就請上海數字商圈的產品經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拼團貸款、理財,銀行花式營銷!獲客成本降低,風控模型面臨挑戰
    利率低至4.75%」、「團辦5人以上,利率低至5.44%」、「理財拼團,足不出戶」…… 雖然同為拼團模式營銷,但各銀行在對象門檻、入團方式、風控、利率等方面均有差異。而無論是對銀行和用戶而言,拼團模式背後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