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圍繞著恆星運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天文常識,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行星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運行軌道,通過觀測,科學家們在銀河系中找到了很多流浪行星,並且認為在宇宙中,流浪行星或許也是非常普遍的存在。
什麼是流浪行星呢?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屬於自己固定的運行軌道,漫無目的在宇宙中流浪的行星。
雖然它們如今無家可歸,不過在流浪行星誕生的早期,它們或許也都曾經擁有屬於自己的恆星系統。
通過研究,科學家們認為,行星是從恆星的星雲殘骸中誕生的,在一個恆星系統穩定下來之前,其中或許有著多顆的行星,拿太陽系來說,在太陽系誕生之初,太陽系中的行星數量可能達到上百顆。
可是如今,太陽系中卻僅有8顆行星。其它的行星去了哪裡呢?研究認為,一種是被碰撞毀滅了,另一種則可能被拋出太陽系,成為了流浪行星。
在銀河系中四處流浪的行星也是如此,研究者表示,這些流浪行星或許都是被自己原有的恆星系統拋出的,或者是受到外力的影響而進入到太空之中。
未來它們如果足夠幸運,或許可以在抵達某一個恆星系統的時候,被這個恆星系統所俘獲,這樣它們就可以重新擁有屬於自己的家。
不過,絕大多數的行星或許永遠都會在宇宙中四處遊蕩,屬於它們的結局究竟如何,科學家們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研究者認為,在如今的銀河系之中,或許流浪行星的數量至少有上千億顆。而且這些流浪行星,未來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宇宙。
看到這裡,可能一些朋友會好奇,流浪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呢?雖然它們居無定所,讓它們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但是科學家認為,不排除流浪行星上有生命存在。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通過科學實驗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即使是在太空中真空、高輻射的環境中,微生物也是可以存活的,這就意味著,如果一顆行星在脫離原有軌道進入到太空之中之前,它的上面曾經誕生了微生物之類的生命,那麼,只要條件允許,比方說這種微生物藏身於地表之下,進入到「休眠模式」,那麼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生命的。
說起來,在此前的研究中,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地球或許就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很多人都覺得地球上突然迎來生命大爆發非常不可思議,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地球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後來被太陽俘獲後,擁有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陽光和液態水,所以原有的生命種子才會重新萌芽。
對於這個猜想,目前來看並不靠譜,不過這並不影響科學家們對於流浪行星的興趣,下一步也將繼續對它們進行尋找,希望可以早日解開有關流浪行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