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自主權使教師走向創新

2021-01-11 中國教育新聞網

「增強教師權能,促進教學自由」(Empower teachers; give them the freedom to teach),是今年國際教師節的主題語,日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方網站上正式發布。

這是一個新穎深刻、內涵豐富的教育命題,蘊含著世界教育發展的意義。縱觀歷年來國際教師節標誌性的主題語,貫穿著一條鮮明的思想主線——世界繁榮發端於教師。今年的主題語則從教師權能角度切入,值得我們深入思索。

    增強教師自主權能

今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發表的聲明強調,增強教師權能,意味著教師享有高質量培訓、公平的薪酬和持續的職業發展機會,意味著教師享有為支持國家課程開發而自由選擇最恰當方法和途徑的專業自主權,還意味著在不穩定或衝突地區能夠安全地從事教學。其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5年就已經提出,制定明確的政策和策略為教師提供動力,賦予教師權能,使教師獲得信任、職業自主和自由。由此可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賦權教師、擴大教師權能的基本精神,是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主題線索。

從世界範圍看,某些欠發達國家的教師地位和權能未能很好地彰顯。教師職業倦怠、消極情緒泛濫,職業的體面感、尊嚴感、成就感逐漸失落,尤其是在一些經濟貧困、戰爭頻發、社會落後的國家,教師甚至淪為了某些統治階層的「被壓迫者」(巴西教育學家保羅·弗萊雷語)。在這些國家,提倡尊師崇教、增強權能甚至使之獲得教學安全,是教育領域最緊迫的工作目標。

要增強教師權能,就必須像上述聲明那樣,提供給教師職業發展機會、優質培訓、高薪待遇和開發課程、實施教學的專業自主權等一系列行動方案,因為這些是緊密聯繫的邏輯環節。

首先,提供給教師職業持續發展的契機。只要全社會能夠達成共識——教師是開啟世界未來的鑰匙。那麼,對教師的支持和敬重無論如何都不為過。如果人類不分制度、信仰、種族、文化的差異,能夠從世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教育和教師的關鍵功能,那麼自然會得出一個邏輯性的結論——打造未來,立即投資於教師。這樣,促進教師可持續發展,並給出教師職業發展的制度性保障,就是一種必然的措施,其中包括提供個性化的優質培訓、競爭性的工資水準以及多方面的社會福利等。這樣才能使教師享受職業榮譽感、教育責任感和事業成就感。

其次,確保教師開發課程的專業自主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普遍推進深刻的課程改革與建設,從而引發了優化教師素養、提升教師能力的緊迫需求。在這個特殊的教育改革時期,如何全力支持教師成為課程改革和建設創新的積極推進力量,就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突出主題。例如,喚醒教師的課程主體意識,開發創意新穎的課程,賦權教師在學科發展前沿或學科交叉領域組合知識模塊、創建具有時代意義的新課程,以適應經濟全球化時代新型公民的成長需求,同時設計好與新課程相配套的教科書及其評價體系。全球基礎教育正處在有史以來最深刻的課程革命之中,如果疏忽或低估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主體角色,可能留下難以估量的教學後患。

再其次,擴大教師課堂教學的開放度和自由度,釋放教師的教學生產力和創造力。正如上述聲明所提出的,要讓教育具有「更包容」的特色,應當保證教師「安全地從事教學」。安全,不僅僅針對教師的身體,更是針對其精神世界——即消除教師思想顧慮而信心飽滿地從事既不複製他人、也不複製自己的創造性教學。無疑,各國教師的課堂教學創新是在挑戰固定和保守的思維,因此需要為教師開放寬鬆、多元、自主的思維空間。

簡言之,教師對教學應當擁有高度的自治、自理和自我改革的權能,在遵循國家或者地方政府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前提下自覺打造課堂、發展學生,進而達成優質教學的應然價值。

    教學自由激發創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強調「學術自由」(Academic Freedom)和「教學自由」(Teaching Freedom)。今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高等教育教學人員地位的建議書》出臺20周年。這也是對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勞工組織《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書》的補充。這兩項文書共同構成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權利和責任的主要參考框架,都強調教師自主和教學自由對於建設一個真正普及教育與學習的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在哲學意義上,自由是指主體人運用已經掌握的對事物的認識規律來創新相關實踐活動,來指導對自然和社會的改造。擁有這樣的自由,作為主體的人才能超然、灑脫地面對現實世界。對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教師在教育變化的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就教學實踐這種人類所特有的智慧活動而言,成為卓越教師的基本前提是自覺、深刻和全面地理解教育發展的本質規律,並以此作為課堂教學實踐的邏輯起點。教師的自由就如同人類其他職業一樣,只有掌握教學規律才能開發學生潛能、構建砥礪學生思維的智慧課堂。就此而言,獲得教學自由不僅僅是簡單地給予教師一個開放、多元的精神空間,更是引領教師以先進的思想來超越外部環境,從而重塑客觀的世界。

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強調的是教師要懂得規範、把握規律,從不自由(有形和無形的限制)中擺脫出來而獲得自由。卓越教師的自由創造精神都源自對教學真諦的深沉感悟和理解,從而舉重若輕、遊刃有餘地創新課堂,使之放射出靈動性、情感性和藝術性的光芒。進而言之,凡是符合教學之道的教師行為,都是值得肯定和欣賞的;而教學之技、之能、之術則在其次——用中國話語來表達,所謂「教學自由」,是一種「得道」「悟道」後的自主和自由,是庖丁解牛式的自如自在的大化境界。因此,增強教師權能,目的在於推動教師主體持續不斷地走向自由狀態,而自由的終極價值取向就是教學創新。

    在創新中實現價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的聲明支持教師創新、探索等自由權利,並視創新為教師價值的實現。這就拓展了教育的思路——增強教師權能,促進教學自由,是以實現創新價值為歸宿的。

以超越常規、駕馭課堂為基本特徵的教學自由,是促進教師教學創新的驅動力。在新世紀初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另一份報告《為了21世紀的教育:問題與展望》指出,「教育成功的條件,依賴於教師是否願意打破常規並儘可能利用足夠多的學習方法。」「在今天的學校,教學首先是一種創新和反思的行為。」凡是卓越的教師,必以創新課堂為價值追求並達成自身的最高境界。這樣才能達成「為教師賦權,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這種崇高的社會價值。

面對經濟全球化進程及其對教育變革的挑戰,教師所有的活動必須聚焦教學創新這種終極境界。日前,世界銀行發布《2018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全球教育正在面臨「學習危機」,即青少年雖然上學,卻沒有學到知識,浪費了發展機遇。報告羅列的一系列數據觸目驚心,令人深思。

這種「學習危機」,既來自教育外部,更源於教師素養與時代的落差,發展中國家缺乏卓越、創新教師的現象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問題。比缺乏教師更可怕的是,缺乏卓越的、熱愛創新的教師,即在全球知識更新日益加速、教學觀念隨之蛻變的時代條件下,發展中國家的教師普遍不能跟上教學觀念日新月異、知識結構迅速重構的時代步伐。

創新,就是教師從容應對急遽變革時代的可行的主要途徑。《2018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要使教師自覺改變素養相對滯後、方法比較陳舊的嚴峻局面,促進教師創新發展、提升教學質量的根本價值旨趣。這也是克服青少年學而不得這種正在蔓延的「學習危機」的有效措施。

因此,喚醒教師創新意識、激發其創新潛質、煉就其創新才能,是各國教師從獲得更多賦權走向課堂教學自由、從而實現創新的價值取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教師創新是教育領域保證平等、機會和質量最有影響力、最強大的力量。」超越傳統、克服惰性、突破常規是卓越教師發展的美好願景——人類可持續發展需要這種深遠而崇高的願景。

(作者單位分別為浙江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新聞連結

英國教育部新措施吸引優秀教師

    據英國教育部網站消息,英國教育大臣賈斯汀·格裡寧(Justine Greening)近日在倫敦溫布利體育館召開的「教師為先」(Teach First)會議上向4000名教師致辭,呼籲教師與政府合作,為每個孩子提供同樣的機會,幫助所有背景的學生充分發揮潛力,進而達到實現學生夢想的目標,其中特別強調了教師在社會流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賈斯汀·格裡寧在會議中介紹了兩項新措施,以政府的支持計劃為基礎,確保學校招募和留住最優秀的教師。具體措施包括,在現代外語和科學教師的職業生涯早期階段,為其償還學生貸款,此舉在英格蘭的25個地區推行;湯姆·班奈特培訓(Tom Bennett Training)和安迪生學習(Edison Learning)這兩個新項目將獲得7500萬英鎊的教學和領導力創新基金,這將有助於為教師提供量身定製的培訓機會,幫助他們管理學生行為、發展其領導力,從而充分挖掘他們在課堂上的才能。

    賈斯汀·格裡寧說:「我想確保每個人都不受其成長和背景的限制,擁有同樣的機會實現他們的抱負。相較於2010年,目前被評為優秀或良好的兒童多達180萬名,弱勢兒童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也大大縮小。但是,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偉大的老師幫助挖掘學生的才能,而『教學為先』項目在招聘優秀畢業生成為優秀教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趙芳)

《中國教育報》2017年11月10日第5版 

相關焦點

  • 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解讀與備賽
    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區別於以往高校教師教學競賽的關鍵在於其強調教師教學創新能力,這為全國高校教師提升教學創新能力、打造一流課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本賽事是《教育部直屬單位三評一競賽保留項目清單》中唯一一項高校教師教學競賽活動。
  • 南昌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舉辦教師教學創新大賽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為全面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立德任務,聚焦教學創新,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12月15日,南昌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舉辦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15個教研室共22名教師(團隊)參加了競賽,部分教師和學生觀摩了競賽。
  •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體系化...
    根據《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要求,經有關單位自主申報,專家會議評審,確定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體系化課題研究項目立項名單。現將名單予以公示(見附件)。公示期為2020年12月4日至12月10日。
  • 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建設培訓在南航舉辦
    民航資源網2020年12月14日消息:12月11日,教育部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建設培訓在南航培訓中心拉開序幕。來自教育部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廣東省產教融合促進會和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嘉賓以及入選教育部等四部委公布的全國首批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及教師企業實踐基地的156名精英參加了培訓。
  • 浙江省援疆教師創新教學方法
    近日,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實驗中學在浙江省援疆教師的組織下,開展了一場多學科融合教學公開課。幾位援疆教師首次用「稜鏡」模式組團上課,給當地教師帶去新的教學理念。一曲《春江花月夜》引出了這場公開課,來自浙江的援疆教師用語文、歷史、地理、音樂、美術等多學科知識對這首經典名曲進行解讀分析,別有新意,激起了現場學生和觀摩教師們的極大興趣。「稜鏡」式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各學科各自授課的模式,以核心教學內容為出發點,多學科聯合互融組團授課,使學生更多維、更透徹、更全面地掌握知識點。
  • 大連理工大學王飛龍教師團隊獲得第五屆西浦全國大學教學創新大賽...
    西浦全國大學教學創新大賽由西交利物浦大學主辦,旨在發現並獎勵一批將「以學生為中心」作為教學理念的高校教師,傳播「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教學改革上的創新舉措。該賽事已被納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0年2月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教學競賽分析報告(2012-2019)》篩選研究的46項全國性教師教學競賽之列。
  • 中南大學的教師充電站,就在這裡!
    上周五,在中南大學校本部科教北樓5樓,中南大學2020年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和教學學術研究項目的開題報告拉開帷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新場地——「網際網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和創新空間也迎來了首次亮相!話不多說,現在就為你揭開「網際網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和創新空間的神秘面紗!教學創新空間是個啥?為教學環境適用於「雙一流」建設發展,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需求深度融合,中南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攜手青鹿等信息化廠商,在科教北樓五樓8間教室加走廊為基礎,規劃了12個主要功能空間,打造了全方位、多功能、智能化的「網際網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和創新空間。
  • 網曝高校日語教師教學PPT歧視女性 校方:課已停
    >9月30日,有網友發帖稱,三峽大學一名教師的趣味日語選修課PPT中,含有大量歧視女性的內容。涉事教師9月下旬第一次開課之後,校方就收到了學生反饋的情況,立即通知教務處對該教師的該門課程進行停課處理。目前,學校仍在對該事件做進一步調查。 據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築學院官網2014年6月發布內容顯示,前述教師從2006年12月開始在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築學院任職講師,他開設的課程包括《趣味日語》等。
  • 面向未來的教學發展——北京大學在線教學總結會暨教師教學發展...
    會議現場郝平為2020年度在線教學管理部門、在線教學優秀案例的院系和教師代表、青年教師教學發展計劃的結業教師以及教學新思路結題項目團隊、創新教與學論文獲獎教師、創新教與學應用大賽的優秀組織單位和獲獎團隊頒獎
  • 綿竹紫巖小學:​未來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與教研創新
    綿竹紫巖小學:​未來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與教研創新 2020年06月06日 10:18:32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6月6日訊(劉佩玲 文/圖)疫情之下中國基礎教育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在線教學的社會實踐,在線教學的實踐為未來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積累了有益的經驗,為了探討如何利用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形成的積極因素和有效機制,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把在校學習與在線學習結合起來,形成融合式教學的新常態。
  • 基教典型經驗①濱州:聚焦教學改革 推動教學創新和高效課堂建設
    走向「高效」。二是推出「教學創新」主題2012年起,在全市實施「教學創新行動」,以「基於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支點,撬動課程建設、教學管理、課堂教學三大創新。三是升級「教學創新」行動2016年出臺文件,以「基於教學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著力點,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突出質量核心、教學重點、問題導向、創新動力,深化「教學創新行動」,促進課程與教學全面升級。
  • 教師時刻都忙,忙的不是教學;校長什麼都管,但很少管教學!
    誰都知道,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 可是,如今的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之外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多,學校的教學中心工作地位逐漸被取代,很多學校已不知道什麼才是工作中心,什麼才是工作重點了。
  • 我校首屆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圓滿結束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首屆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圓滿結束,生命科學學院的於佳、數學與統計學院的楊志善獲得一等獎,化學化工學院的朱倩倩、公共外語教育學院的張恬(團隊)、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的施春英(團隊)、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隋毅獲得二等獎,機電工程學院的蔣榮超等8位教師獲得三等獎。
  • 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趙寶春:讓海南的動漫作品走向世界
    在採訪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動畫學院教師趙寶春時,他說的最多的詞語便是「動漫人才的培養」。《可樂狗》《樂比悠悠》《聰聰玩具島》等商業動畫片,以及《紅色娘子軍》《邦溪故事》《紅色電波戰西沙》等本土動畫項目,這是趙寶春和他帶領的動漫創作團隊完成的一個又一個項目。趙寶春介紹,短短幾分鐘的動畫片,可能背後的製作團隊就有上百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製作。
  • 婚姻自主權概念是什麼,婚姻自主權包括什麼內容
    婚姻自主權是每個人都享有的權利,每個人都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結婚或是離婚。那麼婚姻自主權的概念是什麼?婚姻自主權包括什麼內容?接下來小編帶您了解。那麼什麼是婚姻自主權?婚姻自主權包括什麼內容?接下來由小編帶您了解婚姻自主權的有關內容,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一、婚姻自主權的概念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的權利,即公民依法按照自己的意志,自願地結婚或離婚,不受他人幹涉的自主的權利。
  • 緊緊圍繞教育教學工作提質提效,不斷加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
    工會作為教職工的群眾組織,在學校黨委正確領導下,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始終遵循我校教育工作歷史傳承,不斷創新實踐我校教學工作時代特色。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前夕,工會及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承辦並精心策劃、順利舉辦了第五屆甘肅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在提振我校社會影響力的同時,也有效助力了我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 西南交通大學青年教師參加第五屆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獲獎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弘揚優良師德師風,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激勵青年教師立足本職崗位、爭創一流業績,我校從1993年開始舉辦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目前已延至第九屆。
  • 教師在教學過程安排上,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
    因此,在現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創新精神的培養不是一門學科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依賴於各學科的共同努力。只有通過多學科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是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那麼,初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我想通過多年的教學來分析以下幾個方面。
  • 淺談教師評價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完成學校教育教學任務的專業人員。教師的業務素質與專業能力直接關係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培養人才的質量。如何把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素質,如何採用相應的措施來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即是教育行政部門的事情,也是教師自身應關心的問題。
  • 教師節特輯|重工優秀教學團隊訪談錄(上)
    為熱烈迎接第36個教師節的到來,大力弘揚新時代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我們特別安排了學校的小編們出訪了2019-2020學年獲評的12個優秀教師、2個教學團隊。近期,我們將採用訪談對話的問答形式陸續分享出他們的教書育人心得與感悟。今天,我們和團隊帶頭人周小波面對面,讓我們共同走進重工優秀教學團隊工商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