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愛人》婚姻不再是圍城了,這根本就是一個恐怖故事啊

2021-01-20 三心二意

當完全從女性角度出發來描繪驚悚故事會怎麼樣?大概就是像《消失的愛人》這樣。

在這個故事中,說的好聽一點,女主「懲罰」了兩個人。丈夫和備胎。不可否認,女主是一個壞人。她冷酷,虛榮,控制欲極強,還偏偏智商極高。但這不是故事的重點。故事的重點是女人對於一直處於強權地位的男人的反抗。故事的亮點就此展開。男人對於女性的套路有很多,大家看過的也很多。但是如果遇到了一個強勢的女人,她開始了反抗,會不會很有看點?

故事顛覆了以往「女人迎合男人的」傳統觀點。男人喜歡什麼樣的女人,於是女人就要變成什麼樣,來獲得男人的歡心。女主在一開始為了得到男主也這麼偽裝過。但是婚後就恢復了常態。這使得丈夫很受傷。那麼這是誰問題呢?迎合男人的女人,還是享受迎合的愚蠢男人?故事並未明言。女主和丈夫的日子每況愈下,到了離婚邊緣,於是女主開始懲罰男主——這是一個高智商、冷血、絕對自私的人,她的懲罰因此也與眾不同。

女主和備胎的關係又不相同,備胎覺得自己為女主付出了這麼多,所以自己應該得到女主的青睞,讓女主主動投懷送抱。為此,備胎不惜使用暴力,他想要囚禁女主,把她像洋娃娃一樣養起來。說起來這不是愛,這只是一種佔有欲。他想要佔有女主,就像得到某種戰利品一樣。最後備胎得到的是女主的懲罰。

其實這兩件事都很有代表性。女主和丈夫的關係代表了「愛情」,和備胎之間的關係則代表了「控制」。但是無論哪一種關係,到了最後都不是牢固的,都會變質甚至崩塌,發展到不可收拾。這就是同名小說作者安弗林對男女關係的一種探討。從小說的角度,「這就是才華」應該是一句恰如其分的評價。能夠將這種對人生事物的理解領悟融入到一個驚險故事中,而這個故事又如此流暢自洽、引人入勝,「這就是才華」。這部小說明顯優於作者第二部小說《暗處》,更優於第一部《利器》。

至於電影方面,格調仍是大衛芬奇的那種陰沉、不露聲色的格調,與這個故事本身色彩契合度很高。大衛芬奇幾乎照搬了原著小說中的主要情節,讓人不得不佩服,小說中的千頭萬緒竟然整理得如此清楚,不顯拖沓,不流於平淡,讓我們站在新的角度,對婚姻有了另外的一種認識。讓觀眾有了很多自己的思考。

相關焦點

  • 《消失的愛人》:兩個人互相折磨,這就是婚姻
    而本次要講到的電影,相對於上面的幾部來說要「冷門」一些,也是大衛·芬奇少見的描寫婚姻題材的電影——《消失的愛人》。講到婚姻電影,要麼表現夫婦二人之間至死不渝的愛情,亦或是婚後的雞毛蒜皮,再或者文藝點的,剖析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機、心理狀態。
  • 《消失的愛人》:戲劇的故事下,是對婚姻和人性的深度剖析
    如果艱難維繫的婚姻最後成為了愛情的墳墓,到底還會不會再有真正的愛情?姻會不會殺人?又是誰謀殺了婚姻?電影《消失的愛人》給了我們答案,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小說,由大衛·芬奇執導,本·阿弗萊克 、羅莎曼德·派克主演,本片會帶我們一步步揭開婚姻偽善的面紗,直擊人性的黑暗面。
  • 《消失的愛人》:好的婚姻是做真實的自己,共同成長
    《消失的愛人》是由大衛·芬奇導演的一部陰暗糾結、懸疑、驚悚的婚姻愛情故事。它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說。影片獲得第18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獎。影片講述了2010年經濟大危機時期,一對眾人眼中恩愛的夫妻,在第五周年結婚紀念日這一天,妻子突然消失了。
  • 《消失的愛人》當感情蛻變為懸疑,彼此操控的婚姻還有什麼意義?
    在謊言與真相的博弈中,夫妻雙方的婚姻拉鋸戰由此展開。影片秉承大衛·芬奇以往的黑色冷峻風格,以多元化的敘事方式展現了一個懸疑且殘酷的婚姻事實。電影以妻子偽裝被舊情人綁架的假象,平安歸家粉飾婚姻太平、夫妻恩愛作為結尾,表達了導演對婚姻生活的殘酷性的深刻反思。在驚悚懸疑的外殼下,揭示的是兩性關係在婚姻圍城裡偏執操控的問題。
  • 《消失的愛人》:細思極恐的愛情
    2014年上映的《Gone girl》改編自美國女作家吉莉安·弗琳的同名作品,中文譯名《消失的愛人》。這個雙關的名字很是巧妙,既意味著妻子Amy在結婚五周年紀念日當天的消失,也意味著從此男女主人公雖還是夫妻,但不再是愛人的糾結關係。海報裡獨留男主一人,但仔細看,背景裡有一雙盯著他的眼睛,挺瘮人的。
  • 《圍城》裡衝不破的婚姻,到頭來才發現,只有這兩個人衝破了圍城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相信大多數人對這句話是耳熟能詳的,它是「文化崑崙」錢鍾書先生的代表作小說《圍城》裡的經典句子。蘇文紈雖然表面上不願輕易搭理方鴻漸這類的「凡夫俗子」,但內地裡卻通過各種方式引導方鴻漸去主動討好巴結她。與此同時,方鴻漸卻愛上了蘇文紈的表妹,唐曉芙。在方鴻漸看來,唐曉芙是他的「理想愛人」,她的清新活潑、率性天真讓方鴻漸如痴如醉。但是無奈蘇文紈的百般使壞和阻撓,唐曉芙在知曉了方鴻漸豐富的過往經歷後,與他斷絕了關係。
  • 《消失的愛人》:精心策劃的戳穿中年婚姻無奈的陷阱
    最近我就看到一部好的懸疑電影《消失的愛人》,看完真的讓人拍案驚奇。《消失的愛人》上映於2014年,是一部愛情懸疑犯罪電影,講述了曾經相愛甜蜜的夫妻,婚後多年互相覺得婚姻越來越沒有希望,就在丈夫出軌之後,妻子精心策劃了一場陷阱,偽造自己被丈夫殺害的現場,想要把丈夫送進監獄的故事。
  • 婚姻真的是圍城嗎?
    錢鍾書在圍城裡說到,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畢竟錢老是大咖,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也能夠看出目前社會的一種現狀。前兩年民政部門數據顯示,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達到2.4億,成年獨居人口7700萬,這還是前兩年的數據,那時的離婚率約30%,而今年的離婚率高約43.83%,這個數據有多恐怖,有多少人還未成婚,而又有多少人卻已經離婚!昨天刷視頻,刷到我們鄰居洛陽一男子跳進死亡,因為就在鄰市所以關注了一下,可是導致其自殺的原因卻令人唏噓!
  • 影片解讀:以愛情之名「綁架」愛人,在婚姻之內,每人都是阿修羅
    影片解讀:以愛情之名「綁架」愛人,那麼在婚姻之內,每個人都是阿修羅今天小編想和大家推薦一部很酷的作品,《消失的愛人》。聽名字似乎是一部懸疑片,但是標題中卻偏偏有愛人這個字眼,怎麼看都覺得有點彆扭。我們先來看看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 《消失的愛人》女人視角看婚姻,大衛·芬奇的大師級作品
    開始訴說對妻子的殘忍的想法,問了那幾個婚姻中基本的問題。很明顯這是一個講述婚姻的影片但又有語出自大衛芬奇的手臂,以前自然就顯得那麼驚悚與撲朔迷離。這確實是一部比較作,比較憋屈的電影。看著一會叫你覺得面紅耳赤又叫你暗驚我的天哪!可能不用到女主角一邊開著車一邊扔掉原子筆出現在高速公路上的那分鐘你就能覺得那一定不是丈夫殺的,或者早就知道那個女人一定還活在這個世界上!
  • 《消失的愛人》:豆瓣評分8.7,淺析完美婚姻的背後的權力爭奪
    《消失的愛人》是由大衛·芬奇導演的愛情懸疑片,在昏黃清冷的色調中,營造出恰當其分的浪漫與詭異,透過一個又一個細節暗喻,折射出親密關係乃至社會的種種問題,豆瓣評分8.7,一度拿下多項國際大獎及提名。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對平凡的夫妻在結婚五周年之際,妻子突然消失疑被殺害,而種種線索都將嫌疑指向丈夫,當大眾沉浸在丈夫就是兇手時,妻子出現了,這一切不過是她精心設計的一個局。
  • 人生感悟:婚姻是座圍城嗎?愛是責任,拆除圍城,才有深情!
    現在,常常聽過來人感嘆:婚姻這座圍城,進去不容易,出來也不簡單。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麼苦於終成眷屬的厭倦,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得到了不珍惜,沒得到的卻很想要。都說日久生情,但日久也會生厭倦。得到了,神秘就消失了;沒得到,神秘讓我們產生遐想。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資本了。世上有偉大的愛情,也有偉大的婚姻,卻很少兼而有之。假如羅密歐與朱麗葉沒有殉情,走進婚姻殿堂的他們會繼續創造一段偉大的婚姻嗎?
  • 婚姻的對手不是自己,也不是愛人,而是那鏡花水月的「靈魂伴侶」
    所以,得出一個結論,婚姻並不像圍城,因為婚姻不如圍城堅固。還有一點需要證明的,那就是圍城裡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而婚姻裡面和外面的人,其實並不都這麼想!這比站在上遊的狼,硬說站在下遊的羊弄髒了它要喝的水還可惡!婚姻裡的人,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一種兩棲動物,並樂此不疲!婚姻的對手不是自己,也不是愛人,而是那個外來的「靈魂伴侶」。
  • 只有國人才能看懂的故事,解析了「圍城」裡外的利弊,直擊人性
    可能大家看到標題,就已經猜到了我要說的是哪部小說,沒錯它就是錢鍾書的《圍城》。也許有的人覺得它並不是什麼世界巨作,沒有讀的必要,但是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圍城》是只有中國人才能看懂的故事,對於中國人來說,《圍城》是最透徹的一部小說。
  • 《消失的愛人》:過度控制欲釀成的婚姻災難,可用「邊界感」化解
    原因是為了報復丈夫的出軌而策劃了這場兇案,並將種種證據指向丈夫,為的就是滿足自己報復丈夫的心。在我看來這部"消失的愛人"的片名,不只是劇中所講的謀殺案,還有一層啟發的寓意,那就是為何兩個相愛的人最後卻走向離婚的結局?
  • 《圍城》解析圍牆裡外的利弊,對於我們來說,這是最透徹的故事
    《圍城》這本書,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至於讀沒讀過這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有的人覺得它並不是什麼世界巨作,沒有讀的必要,但是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圍城》是最透徹的一部小說。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說:「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好,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每個人都有這種困惑:婚姻就是「圍城」,老了還感慨人生是「圍城」。
  • 錢鍾書《圍城》說:婚姻就像一座圍城,你怎麼看?
    婚姻不像談戀愛,只顧兩個人風花雪月就可以了。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婚姻是一個大家特別喜歡聊的一個話題,可內容中透露著抱怨和心酸的居多。《圍城》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麼苦於終成眷屬的厭倦,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不管是文學作品也好,還是現實生活也好,都存在著不完美。婚姻就像一堵牆,制約著一小部分人,也拴住了一大部分人的放蕩不羈。很多結婚的人總會跑來和我說:「等你結婚了你就知道了」這樣的話。
  • 消失的愛人(令人驚訝的結局)
    消失的愛人1開頭和結尾開頭的獨白處妻子抬頭後,丈夫手一直懸在半空,妻子表情嚴肅,眼神犀利,帶有質問的樣子,仿佛對於丈夫的好奇與疑問的眼神。3這就是婚姻這就是婚姻這場戲「兩個人明明相愛卻不能好好相處」好像還不是婚姻最讓人感到悲劇的,比這個更悲劇的是:明明兩個人已經不相愛了,卻因為各種「不得已」的理由,而繼續捆綁彼此,「嘗試控制對方,憎恨彼此,互相傷害」。
  • 電視劇《三十而已》與錢鍾書的「圍城」,婚姻最需要的是妥協
    其實,男女的兩個人,從戀愛到結婚,並不是一個非常簡單,或者是順理成章的過程。也是有人感覺這句話說得有些拗口,但實際上,兩個人的戀愛非常簡單,結婚後的相處,卻很難。我們常常把戀愛,等同於婚姻,其實,這兩者大不同。
  • 《圍城》第一個讀者是楊絳,如果這本書圍的不是婚姻,那是什麼?
    錢鍾書的兩個弟弟就是按照父母的命令結婚的。有一次,錢基博開了楊絳寫給錢鍾書的一封信,令錢基博吃驚的是,楊絳在信中禮貌而理智,所以沒有表達他對他們自由戀愛的反對。後來錢鍾書獲得英國留學資格。結婚後,他們去英國留學,然後在學成之後一起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