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永豐街道必克村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展蠶桑產業,通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大戶創業、帶動更多群眾就業,穩定增收,種桑養蠶逐漸成為當地的致富產業。
2018年,必克村成立貞豐縣鑫豐生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農戶」模式,引導村民加入合作社發展蠶桑產業,通過吸納村民務工、保底回收種養戶蠶繭和桑葉等方式,探索村民務工就業、種植戶種養技術能力不強、增收不穩定的問題。
「目前我們必克村種有600多畝桑樹,土地都是從老百姓名下流轉出來的,每年的土地流轉費是每畝450元,老百姓還可以在合作社裡面務工,並且我們這個產業已經基本形成,每一個在我們合作社的脫貧戶每年可以得到分紅1300元左右。」貞豐縣鑫豐生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鵬詩介紹。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必克村大部分村民通過流轉土地或務工等形式,參與到桑蠶產業中來。村民岺柱生把自家土地利用起來,並流轉部分土地種植了12畝桑樹,每月可養蠶兩張,月收入達到8000元左右,更加堅定了他發展桑蠶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村裡面宣傳發展種桑養蠶,讓我們這一帶的土地和閒置土地都流轉起來了,通過村支兩委的鼓勵,我去培訓回來後種的桑樹有12畝左右,養得有兩張蠶,預計每月純利潤可以得到8000元左右,我會繼續努力。」必克村桑蠶種養大戶岑柱生說。
目前,必克村共有143戶村民參與合作社產業分紅,4戶加入種養,種桑養蠶這一特色產業讓村民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下一步,合作社將動員更多村民自己種桑養蠶,加大技術培訓,擴大種養規模,帶動村民通過蠶桑產業增收致富奔小康。
「下一步,我們讓老百姓自己種、自己養,這樣的收入更可觀,我們合作社提供無償技術幫助。」貞豐縣鑫豐生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鵬詩說。
通訊員:石文 羅建 文光香
編輯:張才鳳
責編:袁敏
編審:吳安
總編審:龍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