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助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2021-01-07 騰訊網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筆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全會規劃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遠景目標,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任務,為我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新目標、新任務對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質量、更加安全的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提出了全新要求。

一、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在「十三五」時期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過去5年,在黨中央、國務院英明決策和教育部黨組堅強領導下,教育對外開放在時代中奮進,在風浪中前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積累了有益經驗。

堅持以頂層設計為統領,教育開放體系更完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指示批示,出臺《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熱點問題加強制度建設,構架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四梁八柱」。

堅持以「一帶一路」為龍頭,教育開放格局更寬廣。出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實現教育對外開放方向、政策、資源向「一帶一路」傾斜。加強與沿線國家教育政策溝通,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與24個沿線國家實現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教育部與18個省市籤署國際合作備忘錄,地方推進「一帶一路」的特色和優勢進一步凸顯。

堅持以改革創新為牽引,教育開放動力更強勁。來華留學聚焦提高質量改,出臺系列規範性文件,建成管理信息系統。出國留學聚焦完善政策改,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推動「網際網路+留學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平安留學」機制。合作辦學聚焦提升活力改,推進合作辦學準入審批制度改革,探索在特定經濟區域適當放寬合作辦學主體和辦學模式限制。境外辦學聚焦創新思路改,發布《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指南》,啟動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試點。外事審批聚焦簡政放權改,授予「雙一流」高校一定的外事審批權。

堅持以服務地方為重點,教育開放成效更務實。配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支持海南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支持長三角地區率先開放、先行先試,支持雄安新區打造教育開放新標杆。堅持「一國兩制」,維護國家統一,推動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教育交流合作,為港澳臺學生來內地(大陸)學習就業提供更大優惠和便利。

堅持以多邊舞臺為支撐,教育開放影響更深遠。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在《教育2030:行動框架》《APEC教育戰略》等文件制定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分享在教育脫貧方面取得的經驗,致力於為教育減貧國際合作「賦能」。

二、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必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國際格局深刻調整,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全會作出了「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等戰略部署。我們在更為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實施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一是主動適應發展環境新變化。教育對外開放要在國際格局深刻調整中加強謀劃,聚焦高層次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研合作,優化教育對外開放全球布局,開拓合作渠道,擴大迴旋空間,有力對衝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全球教育治理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背景下運籌,在新興和前沿教育領域發力,把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有效轉化為公共產品和國際規則,助推中國教育走向世界。

二是堅決貫徹發展階段新要求。新發展階段的顯著特徵是高質量發展。教育對外開放既要在加快步伐、擴大範圍上做文章,更要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高水平開放,培養更加適應國家發展、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堅持立德樹人、堅守育人陣地,加大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力度,健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出國留學服務體系,提高來華留學教育質量,加強外籍教師管理,規範線下線上課程、教材和考試引進,完善教育涉外法律制度和監管體系。加強港澳臺教育工作,培養「一國兩制」和兩岸和平發展所需人才。

三是自覺融入發展格局新調整。堅持以我為主,暢通教育的國內國際循環。「十四五」時期,在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支持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深化「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交流,推動港澳深度融入國家高質量教育體系。

三、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

我們將按照教育部黨組統一部署,努力學深悟透全會精神,自覺在思想上、認識上、行動上對標對表。在思想上,確立一個奮鬥目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努力奮鬥;在認識上,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新發展理念、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聯繫和豐富內涵;在行動上,堅持「聯繫實際、問題導向、推動工作」,加快推進《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等系列文件的貫徹落實工作,加緊謀劃「十四五」時期教育對外開放,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貢獻力量。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31日第1版

作者: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黨總支書記、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 劉錦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長陳寶生《旗幟》撰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成教育強國
    日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旗幟》發表署名文章《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加快建成教育強國》,一起來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成教育強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 陳寶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乃至未來15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統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立柱架梁
    會議強調,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堅持系統觀念,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發展抓公平、改革抓體制、安全抓責任、整體抓質量、保證抓黨建,全面推進依法治教,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立柱架梁,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教育強國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 ...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 | 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
    2019年,教育部、海南省出臺《關於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全速推進,允許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平大學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獨立辦學。前不久,教育部、廣東省出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建設全面啟動。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新時代的教育對外開放藍圖也在加緊謀劃。
  • 教育系統奮力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我國制定教育領域中長期規劃提供了基本遵循。二是新階段,邁向第二個百年新徵程中,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構建高質量發展教育體系,目標是建成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主要要解決好不好、強不強的問題,要補齊短板、攻克短板。三是新理念,『十四五』規劃建議從根本上講是新發展理念的『規劃版』,教育系統要把新發展理念具體化,從內涵、外延、工作措施等方面全面落實,重新書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函數。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李立國表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十四五」乃至一個更長時期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最新要求,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要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 李立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事業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必然要求。李立國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未來五年乃至2035年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明確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
    同時,教育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我們在「四點一線一面」加快布局,打造教育對外開放的新高地。2019年,教育部、海南省出臺《關於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全速推進,允許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平大學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獨立辦學。前不久,教育部、廣東省出臺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建設全面啟動。
  • 以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驅動高質量發展
    推進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高等職業教育的重大命題,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對此提出了「一個加強、四個打造、五個提升」的任務體系,確定了「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質量內涵,明確了2022年和2035年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為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高職院校的改革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 把準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方向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這明確了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內涵,「引領改革」是基本定位,「支撐發展」是效益要求,「中國特色」是根本屬性,「世界水平」是質量標準,這四個方面有機結合、相互支撐,指引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方向。
  • 教育之聲丨5大亮點!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以類型教育為基點,我們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圍繞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強化類型特色,堅定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
  •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我們相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的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如期實現這一宏偉藍圖,達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規劃《建議》共分為15部分內容,60項工作要求。其中第十一部分「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涉及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三大內容,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
  • 創新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路徑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提出,「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高水平專業群是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的關鍵所在,與學校改革發展定位密切相關,關係到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如何立足學校實際,創新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路徑,是「雙高計劃」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國民教育體系將成培養高水平運動員重要...
    原標題: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國民教育體系將成培養高水平運動員重要通道   今年4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
  • 以首都生態文明教育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以首都生態文明教育助力美麗中國建設,旨在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時回應黨和國家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凝聚起新時代生態文明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共識。  首都生態文明教育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京華大地教育領域的生動實踐。
  • 權威發布|輝煌「十三五」,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
    11月17日上午10:00,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時期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鋒,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白皓,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戴龍成介紹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的這個提法,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江蘇省創新工作舉措 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研究生...
    江蘇省創新工作舉措 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0-12-14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20〕第25期  近年來,江蘇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上海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推進「四史」學習教育 奪取疫情防控和...
    上海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以黨建引領事業發展,把推進「四史」學習教育作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凝心聚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繼續教育事業發展,完善學校繼續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助力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服務上海終身教育體系建構和學習型城市建設。
  • 深化改革 積厚成勢 全力推進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山東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白皓出席本次盛典並發表題為《深化改革 厚積成勢 全力推動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山東,是孔孟之鄉,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對於山東,習近平總書記寄予厚望,提出了「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殷切囑託。
  • 濱海區:實施走出去戰略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濱海區:實施走出去戰略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0-01-10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