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強度>1.6GPa!增材製造的熱處理高強度鈦合金

2020-12-18 孜然學術

導讀:亞穩β-鈦合金在經過沉澱硬化後,是強度最高的鈦合金。本文採用電弧增材工藝製備Ti–3Al–8V–6Cr–4Mo–4Zr合金,並對其力學性能和熱處理後的顯微組織進行研究。固溶處理後合金主要由體心立方β相組成,具有很高的塑性,但是強度一般,其中屈服強度僅為860MPa。但是通過後期時效處理後,可實現極高的強度,其屈服強度(>1600MPa)幾乎增加一倍。

鈦合金是增材製造(AM)的強有力候選材料,以往的絕大多數研究集中於最常用的結構鈦合金Ti–6Al–4V對AM的反應,包括了解其晶相、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但是從冶金角度來看,Ti–6Al–4V合金冷卻時不可避免地會形成針狀α′馬氏體,相比之下,亞穩態β鈦合金在快速冷卻過程中通常不會形成α′馬氏體,因此亞穩態β合金為熱處理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在AM製造的中也會具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亞穩β合金容易進行時效硬化,以控制α相的體積分數和形貌特徵,這樣不僅可以實現更高的強度,而且可有效地控制機械性能。儘管價格昂貴,但亞穩β合金仍為最理想候選材料。

M.J. Bermingham等針對Ti–3Al–8V–6Cr–4Mo–4Zr合金,首先採用電弧增材製造,然後進行熱處理和力學性能表徵。固溶處理在加工後進行,可消除在增材製造期間可能形成的任何不良亞穩相。相關論文相關論文以題為「High strength heat-treatable β-titanium alloy foradditive manufacturing」發表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上。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msea.2020.139646

圖1所示為每種熱處理條件下AM Ti–3Al–8V–6Cr–4Mo–4Zr的XRD光譜。低溫預時效對隨後在雙重時效處理過程中形成晶內強化相α相具有重要意義。β相內的溶質原子配與通過單步時效處理獲得形成更精細的強化α沉澱相有關。在雙重時效處理之後,圖1(C)–(F),由於強化的晶內α沉澱的形成以及現有原生α的生長,檢測到的α相峰的強度顯著增加。在時效過程中形成的α和α兩種不同的參數,在時效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α相布拉格衍射峰發生實質性位移,因此在XRD光譜中出現兩組峰。但強度隨時效溫度的升高而增加,表明由於在較高溫度下初生α相的體積分數增加。在時效過程中觀察到的α的較高的2θ峰角,表明晶格尺寸較小。

此外,在500℃到550℃溫度下的雙重時效處理,在XRD光譜中還存在一些其他的小峰,這些峰值出現的溫度範圍與先前觀察到的Ti–3Al–8V–6Cr–4Mo–4Zr合金時效過程中在β晶界上形成的金屬間相一致,可認為是TiCr2相或Tix-Zrx金屬間化合物。不同形式α的晶格參數的差異可歸因於在較高溫度下形成的初生α相,由此增強擴散可形成更接近平衡的成分。同時,低溫時效過程中形成的α相的成分受到較低擴散速率的限制,會進一步偏離平衡。

圖1 XRD圖譜。

圖2顯示了各種雙重時效溫度下α沉澱相的SEM顯微照片。亞穩態β鈦合金的時效硬化是通過α相的析出而發生的,而α相的析出可以通過適當設計的熱處理制度來控制。

圖2 Ti–3Al–8V–6Cr–4Mo–4Zr分別經過 450℃(A)、500℃(B)、525℃(C)和550℃(D)下時效24 h的 SEM圖像。(E)和(F)分別顯示了450℃和550℃雙重時效後合金的TEM圖像

Ti–3Al–8V–6Cr–4Mo–4Zr作為一種商業合金,在固溶處理條件下,產生主要的β相微觀結構,另外製造的Ti–3Al–8V–6Cr–4Mo–4Zr具有861MPa的屈服強度,並且具有極強的韌性。在300℃/24小時的初始時效條件下,屈服強度略有提高,達到910MPa,塑性降低到約45%。隨著在高溫下的持續時效,即雙相時效,α相顯著析出,這對合金性能有重要影響。在450℃/24小時的最終時效後,屈服強度顯著提高至1622MPa。這幾乎是β-退火條件下合金屈服強度的兩倍,大大高於通過金屬絲弧添加劑製造的Ti–6Al–4V(對比見圖3)。在500℃、525℃或550℃下時效24小時,強度在1385-1210MPa,而延展性則在21-27%之間進一步平衡。時效Ti–3Al–8V–6Cr–4Mo–4Zr中α-沉澱物的強化與它們的分散性和尺寸密切相關,析出相作為位錯運動的強大阻礙,通過阻礙位錯在晶格中的運動來進行強化。較小的析出間隔降低了位錯的平均自由程,增加了應變硬化,但也導致延展性降低。故為了保持足夠的延展性, 500℃-550℃可能會為合金提供更合適的機械性能平衡。

圖3。A)雙重時效對增材製造的Ti–3Al–8V–6Cr–4Mo–4Zr合金硬度的影響;B)與WAAM生產的Ti–6Al–4V相比,每個測試條件下的合金屈服強度和破壞應變

圖4顯示了雙重時效條件下合金韌性最低和韌性最好的典型斷裂面示例。兩種情況下觀察到的特徵相似,說明固溶處理後的Ti–3Al–8V–6Cr–4Mo–4Zr不是通過剪切和破裂而失效的。Ti–3Al–8V–6Cr–4Mo–4Zr等亞穩β合金被認為是真正的淬透性,並且α析出物的尺寸和分數可以通過固溶和時效熱處理進行精確控制,為後面的熱處理優化性能提供了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在AM零件的製造過程中,精確控制析出相的尺寸和分布的能力也是有利的。

圖4 Ti–3Al–8V–6Cr–4Mo–4Zr雙相合金在300℃/24h,450℃/24h(A,B)和300℃/24h,550℃/24hrs(C,D)下的斷口形貌

圖5顯示了AM製造的各種亞穩β-Ti合金的強度圖,現有的大部分研究中合金強度水平在600-900MPa之間,與固溶處理後的Ti–3Al–8V–6Cr–4Mo–4Zr相當。然而,Ti–3Al–8V–6Cr–4Mo–4Zr能夠通過α-沉澱顯著提高強度,因此通過沉澱硬化優化亞穩β-Ti合金性能的相關研究極具潛力。

圖5 增材製造的各種亞穩β-Ti合金的屈服強度

本文Ti–3Al–8V–6Cr–4Mo–4Zr合金由電弧增材製造工藝生產,並經過相關熱處理。結果表明亞穩態β-Ti合金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增材製造材料,固溶處理的Ti–3Al–8V–6Cr–4Mo–4Zr合金中的β相強度一般,但塑性較高,雙相時效可促進α析出相形成,α析出相的硬度和強度範圍很大,取決於時效溫度和時間。(文:衣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TC4鈦合金是什麼材料 鈦合金熱處理方法 鈦合金電弧增材製作技能
    其 β 相的改變溫度較高,安排安穩,耐熱性較好,焊接功能優異,可是強度很低,且經過熱處理不可以來改進資料功能。(2)α+β 型鈦合金。退火空冷後顯微安排為 α+β 稱為 α+β 型鈦合金。該合金的綜合功能較好,熱加工工藝性好,可以經過熱處理對其強化,與 α 型鈦合金相比強度較高,可是安排不夠安穩。(3)β 型鈦合金。
  • 乾貨文章:一文看懂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進展!
    增材製造技術的迅速發展,理論上可以實現任何單一或多金屬複合結構,為複雜結構件的製造提供了新方法。鈦合金的增材製造技術,解決了精密結構件的加工難題,進一步加大了鈦合金的應用範圍。伴隨著工業社會的迅速發展,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日新月異,按照增材製造技術的熱源不同,可將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分為雷射/電子束增材製造、熔焊增材製造和固態焊增材製造三種方式。
  • 馬普所最新《Nature》增材製造1.3GPa強度,10%延伸率新型鋼材
    採用的原位沉澱強化和局部組織控制原理可廣泛應用於沉澱硬化合金和不同添加劑的製造工藝,避免了耗時和昂貴的後處理時效熱處理,也提供了局部調整微觀結構的可能性,這是傳統熱處理不可能做到的。雷射增材製造對於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模型從金屬粉末中生產複雜的三維部件極具吸引力。
  • 國外研究人員發現適合增材製造應用的鈷鎳超級合金
    室溫拉伸試驗表明,與目前正在研究增材製造的其他Ni基高溫合金相比,CoNi基高溫合金具有出色的延展性和強度的組合。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金屬增材製造領域中更堅硬的材料,有望在多種行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研究人員特別提到了航空航天領域,但是高強度和高耐熱合金也可以在各種軍事項目中應用。
  • 高強度高彈性鈦合金髮展現狀
    金屬材料的彈性變形能力受屈服強度和彈性模量的影響,拉伸線彈性極限(ε0.2)大多低於1%。傳統鈦合金的強度根據合金牌號不同在400~1500 MPa 範圍內,彈性模量介於 50~120 GPa之間,遠低於鋼(約 210 GPa),彈性變形能力約為鋼的 2 倍。鈦合金的高強度和低彈性模量賦予其優異的彈性變形能力,作為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TC4鈦合金鍛件的熱處理方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TC4鈦合金鍛件的熱處理方法TC4鈦合金加工構成鈦合金棒的金屬元素鈦的一種合金。它是一種綜合機能優良的Ti-Al-Sn-Zr-Mo-W-Si合金系α+β型熱強鈦合金。它兼有TA2合金的高強熱性以及TA1合金的熱不亂性,適合在500~550℃長時工作。據報導,在500℃以下的工作時間可以達到6000h,在550℃達3000h。因此,TC4鈦合金是用於發念頭的理想熱強鈦合金,可用於製造航空發念頭壓氣機零件。
  • 雷射增材製造高強度Mg-Gd-Zn-Zr 鎂合金
    SLMed GZ112K合金在掃描速度為300 mm/s和掃描間距為100 μm時其屈服強度為325MPa,拉伸強度為332MPa,延伸率為4.0%(室溫的數據)。同鑄造的合金相比,SLMed GZ112K 的屈服強度比鑄造合金高出162MPa,拉伸強度高出122MPa,延伸率高出0.4%。
  • 模具模仁傳統工藝與增材製造工藝之流程對比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模具增材製造專欄介紹。今天我們來解析一下傳統工藝與增材製造工藝的流程對比。今天我們就拿這一塊前模仁的加工工藝作為實際案例來進行對比。我們來看一下採用增材製造工藝的流程。首先我們的材料是粉末,由粉末一層一層通過雷射燒結累積而成模具。因為增材製造的工藝精度只能做到0.05-0.1mm左右,另外模具還需要熱處理,所以增材製造在模具中的加工是代替熱處理前的工藝。
  • 熱交換構件增材製造設計優化案例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儘管較大的工業熱交換器仍採用傳統的製造技術,但大多數時候,對熱交換器及散熱器的需求朝向尺寸越來越小,結構越來越緊湊的趨勢發展。金屬3D列印-增材製造助力實現越來越小巧的熱交換器,在更緊湊的設計中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本期3D科學谷將分享一個基於增材製造設計優化的熱交換器類構件案例。
  • 頂刊《Acta Mater》3D列印出迄今為止最高強度1.4GPa超高強度鋼
    論文首頁截圖馬氏體不鏽鋼由於具有超高的屈服強度和合理的韌性而重新在汽車、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得到高度重視。最新研製的低合金高強度馬氏體不鏽鋼AF9628,其強度可以達到1.5GPa,其韌性可以達到10%。這主要是因為ε-碳化物強化相形成的原因。
  • 尖端製造業的新武器,新型銅鈦合金可實現3D列印
    鈦具有出色的耐腐蝕性,是所有金屬元素中強度密度比最高的。它可以與其他元素結合使用,生產出堅固、輕便的合金,可用於技術、製造和醫藥領域的眾多高性能應用。3D列印的銅鈦合金在這些領域中,作為一種有效的製造方法,3D列印變得越來越重要。
  • 2020中國增材製造3D列印十大熱點新聞
    主要工作任務1.安裝、調試增材製造設備;2.操作增材製造設備進行生產,負責增材製造設備的運行管理; 3.負責增材製造設備的故障排查、設備維修及保養;4.為客戶提供設備操作和日常保養培訓;5.協助客戶解決設備常見問題,並收集客戶反饋意見建議;6.分析研究增材製造設備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
  • 強塑積高達45GPa%的鈦合金
    傳統鈦合金強度和塑性的不平衡限制了其應用。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高強高塑性鈦合金,抗拉強度1092 MPa,屈服強度870 MPa,延伸率為41%,超高應變硬化率2.5GPa。金屬合金在不降低強度的前提下,增加延展性可以有效提高其應用性能並改善製造工藝。近年來,將結構設計方法應用於金屬材料,開發具有優異強塑性協同效應的材料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功。然而,納米結構金屬的生產效率通常很低,而且通常很難或不可能製備大尺寸的金屬製品。為了克服這些限制,進一步探索同時具有高強度和高塑性的粗晶單相金屬的成分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技術推動增材製造質量提升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增材製造系統平臺」項目,主要針對航空、航天、兵器等領域關鍵構件快速、可靠、高質量定製化研製生產的迫切需求,構建具備工藝推理功能、可擴展的工藝參數庫和知識庫;研發過程監測與控制等關鍵智能模組,形成在線監測反饋系統及裝備自診斷系統;建立增材製造過程工業標準體系與開放式增材製造智能化平臺,解決影響增材製造成形精度質量的關鍵瓶頸問題
  • 淺析鈦合金材料在航空緊固件中的應用
    在美國的航空工業中,Ti-45Nb已經取代了純鈦來進行鉚釘類緊固件的製造,得到了廠泛的應用。在剪切強度要求高的部位,-般採用Ti- -6AI-4V釘杆和TI-45Nb頭部組成的雙金屬鈦臺金鉚釘,TI-45Nb 的可塑性和Ti-6A1-4V的高強度形成了完美的組合,適用於各種飛機的鈦臺金構件以及複合材料構件的連接,不光減輕了重量,還降低了成本,近年來我國也對這種雙金屬鉚釘開始大量使用。
  • 鈦及鈦合金在汽車工業領域的發展和應用
    鈦的輕質、高強度等性能早已為汽車製造商所矚目。鈦谷鈦在賽車上應用已有許多年歷史,目前的賽車幾乎都使用了鈦材。但是,普通汽車領域是鈦的一個新興發展市場。鈦材作為汽車部件材料使用的優點有:強度高、密度小、彈性模量約是鋼的一半、熱膨脹係數低,約是不鏽鋼及鋁材的一半、無磁性、熱導率低、對環境無汙染等。
  • 增材製造多孔生物鈦合金植入材料:機械、物理和拓撲的優化組合
    本文介紹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來提高設計SLM製造Ti6Al4V微孔結構的解決措施。通過三點彎曲來評估製備出來的微孔結構的彈性模量。形貌分析結果用來評估CAD設計尺寸和SLM實際製造尺寸之間的差異。有限元分析(調整後的CAD)用實驗得到的尺寸數據來精確地複製SLM製造的結構的性質。同建立 了設計的CAD模型為函數的測量SLM尺寸相關聯的線性回歸方程。
  • 高達1.4 GPa強度,3D列印硬鋼獲系統化解決方案
    近日,Acta Materialia發表了來自美國德州的研究成功,利用選擇性雷射熔化增材製造技術製造的超高強度馬氏體鋼:高達1.4 GPa的拉伸強度,馬氏體鋼獲得了理想的緻密化,其特殊的微觀結構帶來了超過普通3D列印不鏽鋼20%的機械性能。
  • 香港理工頂刊:2GPa屈服+16%塑性!超強新型高熵合金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焦增寶博士團隊、香港城市大學劉錦川院士團隊和中科院金屬所研究人員合作,提出了共格納米片層合金的設計理念,成功的開發出具有超高強度(屈服強度>2GPa)和高塑性(均勻延伸率16%)的新型高熵合金,克服了金屬材料的強塑性矛盾,為高性能金屬材料的開發帶來了新的研究思路。
  • 國產高溫鈦合金3D列印材料新發展,海鷹哈鈦TA32成功研製
    導讀:2020年3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下屬專業從事高端鈦合金產品的產業基地——航天海鷹(哈爾濱)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鷹哈鈦)完成了TA32高溫鈦合金粉末研製和TA32粉末的雷射選區熔化成形(SLM)參數優化工作,意味著我國高溫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有了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