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製造多孔生物鈦合金植入材料:機械、物理和拓撲的優化組合

2020-12-19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摘要:骨科植入物的技術正處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用於不斷的提高同周圍骨組織的相互作用,其目的是為了確保對患者有更好的植入效果。植入物與周圍骨之間成功的生物學反應主要取決於機械性能、身體上的和拓撲性質的綜合結果。因此, Ti6Al4V微孔結構成為解決和提高傳統骨科植入物的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本文介紹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來提高設計SLM製造Ti6Al4V微孔結構的解決措施。通過三點彎曲來評估製備出來的微孔結構的彈性模量。形貌分析結果用來評估CAD設計尺寸和SLM實際製造尺寸之間的差異。有限元分析(調整後的CAD)用實驗得到的尺寸數據來精確地複製SLM製造的結構的性質。同建立 了設計的CAD模型為函數的測量SLM尺寸相關聯的線性回歸方程。這個回歸方程通過測量實際的孔隙率同設計的CAD尺寸之間的關係來獲得。測量得到的數據可以進一步的用來作為FE分析和設計的參考,從而進一步的幫助工程設計人員來製造近淨成形的SLM製造的微孔Ti6Al4V結構。此外,拋光和噴砂後的 Ti6Al4V微孔結構表面可以獲得適宜的性能,同獲得的原始製造表面相比,無論是表面粗糙度和潤溼性。

毛細試驗 表明所有分析的 Ti6Al4V微孔結構均能沿其表面結構進行傳輸液體。 細胞活力試驗結構則顯示SLM製造的Ti6Al4V微孔結構並不會釋放出有毒的物質。這表明這種結構可以確保細胞增殖和附著所具有的適宜的環境。這一研究成果還提出了一種設計 Ti6Al4V微孔結構的設計策略。即既有適宜的機械性能,同時還具有適宜的孔隙率、粗糙度、潤溼性、毛細作用和細胞成活率,以上這些性能都同骨科植入物的性能密切相關。最後,還採取SLM技術製造了Ti6Al4V微孔結構的髖關節植入物原型,同時該植入物所具備的適宜的特徵也一同在SLM製造的過程中獲得。

採用SLM技術進行製造時從CAD到成品的示意圖

研究成果: 提出了SLM製造的實物樣品與CAD結構尺寸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孔隙率約為65%的Ti6Al4V微孔結構且具有適宜的彈性模量;細胞活力試驗證明SLM結構並不會釋放有毒性的物質;試樣在拋光和噴砂後的表面具有超親水性 ;採用SLM技術製造出Ti6Al4V微孔結構的髖關節植入物 原型。

SLM技術是一種高性能的金屬增材製造技術,該技術選擇性的熔化金屬粉末、一道道的熔化、一層層的依照設計好的CAD模型進行堆積,從而獲得金屬製品。SLM技術具有高度的設計自由的優勢。使用SLM技術,工程設計人員可以設計出複雜形狀和具有個性化特徵的產品,如多孔結構。這是傳統的鑄造、鍛造工藝不可能或很難實現的。

對SLM製造的樣品進行三點彎曲測試的機械系統

SLM製造多孔金屬具有廣闊的市場,這是因為多孔材料特別適合應用於生物領域,尤其是作為骨科植入物。如Ti6Al4V微孔結構具有多功能的特性,可以在一個部件上實現機械性能、物理性能和生物學性能的調製。SLM製造的多孔材料的精度問題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這是該技術本身存在CAD設計尺寸同SLM列印尺寸之間存在差異造成的。這種形狀和尺寸上的差異,系統可以探測到。在這一方面,需要預測軟體或在線監測技術來探測兩者之間的差別,從而獲得理想的多孔結構,即物理性能和機械性能均需要滿足要求。有限元模擬技術,平衡於實驗實驗研究,可以作為工程上的一個工具來預測和校正SLM製造上的固有偏差。

SP1結點的FE模擬的網格劃分

植入物和骨的成功的生物學反應取決於植入物的機械性能、拓撲優化結構、物理和化學性能。Ti6Al4V由於具有比強度高、生物相容性好、耐蝕性能好、彈性模量同不鏽鋼和Co基合金相比要低得多,從而廣泛地應用於矯形外科手術中。然而,Ti6Al4V(大約為110GPa)的彈性模量同人體皮質骨相比(10-30GPa)相比仍然較高。這就導致植入材料和周圍的骨頭存在剛度不匹配的問題,從而會在界面產生應力分布不充分均勻的問題。圍繞植入物的骨吸收直到一個特定的臨界點才發現,一般是在植入手術10-20年之後才會發生,此時需要進行翻修手術。在這裡,Ti6Al4V結構材料同骨的彈性模量不匹配,其彈性模量匹配就可以通過減少和避免同骨頭的剛度不匹配的問題。

SP1、SP3、SP5鈦合金微孔結構的SEM照片

植入材料的拓撲優化直接影響到骨頭的生物學效應。臨床實踐證明,中等表面粗糙度(Ra=2-4μm)會導致早期康復、促進細胞的擴散和組織的融合。同時,也有報導稱可以促進骨細胞的分化、減少破壞骨生長的細胞,同時促進骨的長合和礦化作用。

同一尺度下,CAD設計的尺寸和SLM實際列印尺寸之間的比較

植入物的表面能是另外一個重要的表面特徵,同樣對植入物和骨的長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一特徵通常採用固-液接觸角(潤溼角)來間接測量。同時也有相關研究發現親水性的表面更有利於細胞的黏附、細胞的分化、細胞的礦物化。毛細作用是一種液體可以通過狹窄空間並反抗外力(如重力)而實現反向流動的能力。毛細能力對支架的細胞黏附和細胞的自我播種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能力。

SP3、SP5 樣品在SLM沉積態、拋光和噴砂三種不同狀態下的SEM照片

在這裡,Ti6Al4V微孔結構進行了設計並通過SLM設備進行了製造,其目的是為了獲得適宜的彈性模量、孔隙率、表面粗糙度、潤溼性以及毛細能力的綜合性能的植入物。

SP4樣品在沉積態時的親水效果

sp5樣品在(a)拋光狀態下和(b)噴砂狀態下的親水實驗結果

毛細實驗的時間跨度及其相應的高度結果

SLM中製造的Ti6Al4V 微孔髖關節植入物的原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Additive manufactured porous biomaterials targeting orthopedic implants: A suitable combination of mechanical, physical and topological propertie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Volume 107, February 2020, 110342,

相關焦點

  • 乾貨文章:一文看懂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進展!
    1.序言鈦及鈦合金因具有密度小、耐高溫、耐腐蝕等優異的物理性能及化學性能,在各工業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包括船舶製造、航天航空、汽車製造等,同時它也是國防工業的重要材料之一。增材製造技術的迅速發展,理論上可以實現任何單一或多金屬複合結構,為複雜結構件的製造提供了新方法。鈦合金的增材製造技術,解決了精密結構件的加工難題,進一步加大了鈦合金的應用範圍。伴隨著工業社會的迅速發展,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日新月異,按照增材製造技術的熱源不同,可將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分為雷射/電子束增材製造、熔焊增材製造和固態焊增材製造三種方式。
  • 增材製造的熱處理高強度鈦合金
    鈦合金是增材製造(AM)的強有力候選材料,以往的絕大多數研究集中於最常用的結構鈦合金Ti–6Al–4V對AM的反應,包括了解其晶相、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儘管價格昂貴,但亞穩β合金仍為最理想候選材料。M.J. Bermingham等針對Ti–3Al–8V–6Cr–4Mo–4Zr合金,首先採用電弧增材製造,然後進行熱處理和力學性能表徵。固溶處理在加工後進行,可消除在增材製造期間可能形成的任何不良亞穩相。
  • 熱交換構件增材製造設計優化案例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儘管較大的工業熱交換器仍採用傳統的製造技術,但大多數時候,對熱交換器及散熱器的需求朝向尺寸越來越小,結構越來越緊湊的趨勢發展。金屬3D列印-增材製造助力實現越來越小巧的熱交換器,在更緊湊的設計中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本期3D科學谷將分享一個基於增材製造設計優化的熱交換器類構件案例。
  • 我國醫用鈦、生物鈦合金材料的發展、分類特點、現狀
    2、生物醫用鈦合金材料的分類及特點 生物醫用鈦合金材料是專指用於生物醫學工程的一類功能結構材料,主要用於外科植入物和矯形器械等產品的生產和製造。按照外科植入物和矯形器械專業標準,鈦合金材料可歸入「外科植入物用材料」中「金屬材料」一類,而鈦合金材料在非有源外科植入物、有源外科植入物和矯形器械三大類醫療器械中,可充當心血管、骨與關節、骨接合、脊柱、矯形器械、心臟起搏器與除顫器、耳蝸植入物、神經刺激器和其他植入產品的原材料。
  • 生物植入物的2D/3D/4D增材製造材料,Engineering綜述
    2D增材製造技術通常指的是通過塗層或其他表面處理技術在對象表層添加材料,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提高生物植入物的力學性能,抗腐蝕性能以及與人體的生物兼容性,避免免疫排斥反應等。鎂鈦合金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和生物可降解性能,是常用的植入物材料,通過離子束濺射,磁控濺射等方式在金屬表面加鍍薄膜,可以優化植入物的生物功能性和生物兼容性。在鎂合金和鎂鈣合金基體上加入碳酸鈣和羥基磷灰石塗層的研究表明可有效增強植入物的抗腐蝕性能。香港城市大學呂堅院士課題組的超強納米雙相鎂合金為生物植入物的塗層製備提供了新的選擇。
  • 多材料的增材製造(3D列印)
    雷射天地導讀:本文主要介紹了多材料增材製造聚合物、金屬-金屬多材料以及金屬-陶瓷多材料列印的應用,同時還討論了多材料列印的優缺點。增材製造又叫3D列印,是一種革命性的製造技術,可以快速、經濟的製造出複雜形狀的製品。許多商業部門如汽車、航空航天、醫療甚至是食品工業部門均在開始大量採用這一技術。
  • TC4鈦合金是什麼材料 鈦合金熱處理方法 鈦合金電弧增材製作技能
    1.1.1TC4鈦合金簡介鈦是 20 世紀 50 時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金屬,鈦合金歸於重要的結構金屬,鈦及鈦合金密度為 4.51g/cm3 ,作為重要的結構金屬資料,有著優異的力學和物理功能,如:熔點較高
  • 雷射增材製造高強度Mg-Gd-Zn-Zr 鎂合金
    這一強度提高歸因於複合相β′和γ′析出所造成的強度效應和韌性效應的綜合結果。SLM製造鎂合金的作為生物植入材料的優點當今,鎂合金製品主要採用鑄造的辦法來生產,如砂型鑄造、永久鑄造和壓鑄等。以上方法存在的問題就是容易發生鑄造缺陷、機械性能差、製造周期長、尺寸精度差以及不能製造複雜結構的製品等問題。
  • 鉑力特推出大尺寸金屬增材製造設備,已交付航空航天零件超700件
    大尺寸一直以來都是金屬增材製造裝備發展的重要方向,更大的成形尺寸可以顯著擴大金屬增材製造技術的應用範圍,解決大尺寸複雜構件傳統製造過程中的難點和痛點,還可以實現中小尺寸複雜構件的批量化生產,為用戶提供短流程、數位化、品質可控的先進解決方案。
  • 2020中國增材製造3D列印十大熱點新聞
    二.2020年7月6日,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發布9個新職業,包括增材製造設備操作員。增材製造(3D列印)設備操作員L(6-20-99-00)定義:從事增材製造設備安裝、調試、維修和保養,及生產操作和運行管理的人員。
  • 幾種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隨著製備工藝和技術的進步,新型生物金屬材料也在不斷湧現,例如粉末冶金合金、高熵合金、非晶合金、低模量鈦合金等。性能要求:(1)機械性能。生物醫用金屬材料一般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適當的彈性和硬度,良好的抗疲勞、抗蠕變性能以及必需的耐磨性和自潤滑性。(2)抗腐蝕性能。(3)生物相容性。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技術推動增材製造質量提升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增材製造系統平臺」項目,主要針對航空、航天、兵器等領域關鍵構件快速、可靠、高質量定製化研製生產的迫切需求,構建具備工藝推理功能、可擴展的工藝參數庫和知識庫;研發過程監測與控制等關鍵智能模組,形成在線監測反饋系統及裝備自診斷系統;建立增材製造過程工業標準體系與開放式增材製造智能化平臺,解決影響增材製造成形精度質量的關鍵瓶頸問題
  • 國產高溫鈦合金3D列印材料新發展,海鷹哈鈦TA32成功研製
    導讀:2020年3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下屬專業從事高端鈦合金產品的產業基地——航天海鷹(哈爾濱)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鷹哈鈦)完成了TA32高溫鈦合金粉末研製和TA32粉末的雷射選區熔化成形(SLM)參數優化工作,意味著我國高溫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有了新的發展
  • 北航新增一個增材製造本科專業;999元起,先臨三維推出3D列印運動鞋
    3.安世亞太:構建「增材思維生態圈」平臺安世亞太認為促進增材製造技術應用的根本在於創新的產品研發,基於公司20餘年來致力於仿真、創新、「精益研發和製造」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通過多年知識經驗轉化,提出了基於增材思維的先進設計和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聚焦於打造以增材思維為核心的先進設計與智能製造產業鏈,以全球視野和格局進行資源整合、技術轉化和生態構建,構建獨特的「增材思維生態圈
  • 增材製造新浪潮來臨 日本企業將繼續崛起!
    消費類增材製造的熱潮只對日本略有觸動,一些新興的FabLabs和在線增材製造服務商Kabuku,試圖為西方新興的Shapeways、iMaterialise和Sculpteo提供一個替代方案,但這個項目從未真正起飛。   試水增材製造   最近,一些公司的新舉措似乎表明,日本公司正在認真地考慮將增材製造用於製造業。
  • TC4鈦合金棒 TC4鈦棒等鈦合金材料的性能與用途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TC4鈦合金棒 TC4鈦棒等鈦合金材料的性能與用途鈦合金TC4材料的組成為Ti-6Al-4V,屬於(α+β)型鈦合金,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機械性能。比強度大。鈦合金熱導率低。鈦合金的熱導率為鐵的1/5、鋁的1/10,TC4的熱導率l=7.955W/m·K。1)TC4 熱膨脹係數:TC4鈦合金具有優良的耐蝕性、小的密度、高的比強度及較好的韌性和焊接性等一系列優點,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造船、汽車,醫藥等部門都得到成功的應用。
  • 馬普所最新《Nature》增材製造1.3GPa強度,10%延伸率新型鋼材
    導讀:雷射增材製造的部件經歷了大量的循環再加熱,研究者可以利用快速淬火、順序原位加熱和局部相變來製造層狀微觀結構,實現對馬氏體形成和析出的精確、局部控制,從而控制了機械行為。研究的材料具有1300MPa的抗拉強度和10%的延伸率。
  • 引領全彩3D列印製造潮流,Stratasys成功舉辦增材製造行業論壇
    來源:Stratasys 日前,3D列印和增材製造解決方案供應商Stratasys(Nasdaq:SSYS)於7月24日成功舉辦Stratasys 3D列印、增材製造行業論壇。
  • 尖端製造業的新武器,新型銅鈦合金可實現3D列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尖端製造業的新武器,新型銅鈦合金可實現3D列印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銅是顯著改善鈦3D列印的最佳選擇。它可以與其他元素結合使用,生產出堅固、輕便的合金,可用於技術、製造和醫藥領域的眾多高性能應用。3D列印的銅鈦合金在這些領域中,作為一種有效的製造方法,3D列印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目前用於增材製造的鈦合金通常在列印過程中形成圓柱狀晶體並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