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丫丫港股圈
「丫丫港股圈」
上周股市跌多了,監管層在周末立馬吹吹暖風,提高險資入市比例上限。
不過,險資現在持股比例遠沒有到上限,而且買股票還是要看個別意願,提高上限短期內作用不大,但監管層釋放的善意還是挺明顯。
目前股市就如房地產一樣,不可以讓它崩,但漲太瘋一定會引發降溫言論。
對於房地產,即便如何房住不炒,還是有很多人去買房子,只是三四線城市不再有人理睬。
同樣道理相信適用於股市,只要流動性不被監管層收緊,股市氣氛仍然可以保持,而個別板塊大機率繼續落後。可能正如上周所說,回到結構性牛市,但這點要多觀察一陣子。
.........
由於氣氛都回來了,所以今天很多板塊都集體上漲,當中以災後重建概念的周期股領漲。
建材水泥和銀行雖然都是周期股,但兩者不同,後者只是低估值的價值陷阱,但前者可以是具備成長性的低估值周期股。
最明顯當然是水泥行業,周期性被行業集中度逐漸磨平,目前又加上災後重建概念,刺激兩大龍頭海螺水泥(0914.HK)和中國建材(3323.HK)股價分別大漲近8%和14%。
從多個角度看,海螺水泥基本上都無可挑剔,股價也因為能夠穿越牛熊。
相比下,身為國企的中國建材,產能最多,如果能改善一下經營效率,體現出來的盈利將非常巨大。
另一方面,中國建材擁有全面的新材料板塊業務,旗下多間子公司均是眾多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例如石膏板的北新建材、玻璃纖維的中國巨石和泰山玻纖等,這是另一個催化劑。
不過,公司商譽是一個隱憂,目前商譽達到379億。
於2019年,在產能置換以及會計準則影響下,固定資產和商譽減值虧損分別達到30.6億和58.4億(2018年分別為32.4億和22.5億)。
而根據管理層計劃,未來3年將繼續進行商譽減值,這意味著,如果減值突然變為激進,將會對利潤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
比亞迪(1211.HK)大幅反彈12%,有消息指出,比亞迪「漢」純電動版的訂單量超過3萬,大概需要等3個月的時間才能提車。
公司股價的催化劑有多個,早前也強調了多次,新能源自然不用多說,另外的IGBT概念近期也是非常火熱。
中車時代電氣(3898.HK)雖然今天沒什麼表現,但資金轉去炒另外一隻IGBT概念股賽晶電力(0580.HK),刺激其股價暴漲30%。
賽晶於去年成立新公司負責研發IGBT,目標力爭到2023年,成為世界主流IGBT供應商之一。
不過,國產IGBT是一個競爭不少的賽道,最強大的有比亞迪,另外也有斯達、中車,甚至去年國家電網也參與了,長遠留給賽晶的空間可能並不大。
但公司始終盤子小,現在市值才33億,如果後續爆出IGBT項目的利好,股價可能會繼續爆上,但高高風險當然是非常大。
另外,根據公司2019年財報表示,公司力爭在2020年上半年推出IGBT首批樣品,並於2020年底前完成首條生產線建設。
.........
恆指公司於盤後宣布,將於7月27日(下周一)推出恒生科技指數,而指數將會選擇最多30間在香港上的科技企業。
這消息對科技股自然是利好,尤其是阿里(9988.HK)、美團(3690.HK)、小米(1810.HK)等,他們還有8月中獲納入恆指的可能性,值得留意。
另外,截止7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數和恆指的年回報分別為45.5%和 -11.4%。
如果一早就推出這個指數,讓散戶看到牛市的威力,相信會吸引更多新資金進場。
最後,螞蟻集團宣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尋求同步發行上市,據悉尋求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繼續利好港交所,但可能會帶來虹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