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郵票整理之《文通周系列》

2021-01-18 港澳封市
本文由魔教的鐵粉,大收藏家馮二富(首富是誰?當然是丁託!)一氣呵成,圖文並茂非常有文獻價值,馮總授權本公眾號發布,歡迎大家廣泛傳播!國際文通周即國際通信周,也就是每年10月9日國際電信日的那一周,是在1957年的第14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上倡議通過的。日本郵政從1958年開始每年發行《國際文通周》郵票,發行的第一年就開始連載東海道53次浮世繪作品。2019年東海道53次浮世繪的全部作品發行完畢,在此總結整理一下文通周的郵票個人感覺很有必要。

(註:本文的圖片部分取自網絡,並非都是作者的收藏品)


思考再三還是決定按主題(主題中的年份可能會有跳躍但都是按時間順序來排列的,各個主題合在一起年份是完整的)來介紹。

一、《東海道五十三次》系列(1958—2019)

《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文通周中最主要的一個系列。從江戶到京都的起點、終點以及53個驛站共55幅浮世繪雖說歷經20多年全部搬上郵票,但跨度很大(從1958年開始陸陸續續在文通周發行)按時間跨度算要60多年了。

                                                             

                                                             

                                                             


歌川廣重(1797-1858),原名安藤廣重,出生在一個服務於德川軍政府的低級武士家庭。年輕時從師於畫家歌川豐廣( 1773-1828),開始其浮世繪畫家的生涯。在其師去世之後,他轉向風景畫,這是從葛飾北齋的富士山風光受到的啟發。第一套十幅版畫「東都名勝」,立即顯示出他的天才和設計能力。後來於1832年8月,他得到一個機會陪同將軍的使者到京都皇宮去。旅程來回經過那條東海道驛路,沿路畫了許多風景及驛站的草圖,由此他創作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第二年保永堂便出版了『東海道五十三次』。

                                                             

1、該系列發行的第一階段(1958—1962年),每年發行一枚,共發行了5枚;

                                                             

                                                             

                                                             

                                                             


                                                             

2、一直到1997年的文通周才又看到《東海道五十三次》的浮世繪郵票。

                                                             

                                                             

3、該系列發行的第三階段:2000—2005年,每年發行3枚共發行了18枚;

                                                             

                                                             

                                                             

4、該系列發行的第四階段:2007—2009,每年發行3枚共發行了9枚;

                                                             

                                                             

                                                            

5、該系列發行的第五階段:2013—2019年,除2013年發行了4枚該系列的浮世繪郵票外,其餘年份都發行了4枚或4枚以上的文通周郵票(但其中只有3枚屬於《東海道五十三次》的浮世繪)

                                                             

                                                             

                                                             

                                                             

2017年文通周郵票首日原地實寄封

                                                             

                                                             

2018年文通周郵票首日原地實寄封和極限片

                                                             

                                                             

                                                             

2019年文通周郵票首日原地實寄封和極限片

                                                             

                                                             

                                                             

                                                             

                                                             

                                                             

                                                             

                                                             

                                                             

                                                             

2019年10月9日,日本文通周郵票的發行終於把「東海道五十三次」所有的浮世繪作品搬上了郵票。

                                                             

二、《富嶽三十六景》系列(1963—1999年)

該系列絕對是浮世繪的代表,截止1999年也陸陸續續在文通周發行了13枚郵票。雖然沒有把該系列全部的46幅浮世繪作品發行完,但在文通周中也是第二大系列了。

                                                             

                                                             

葛飾北齋(1760~1849),本名叫中島時太郎,後來改名叫鐵藏,他的父親是幕府的御用鏡師。葛飾北齋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畫師,14歲學雕版印刷,18歲學畫,自此開始了漫長的繪畫生涯,直到60歲以後才開始出名。75歲高齡時,北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樣貌為題,創作了《富嶽三十六景》系列風景畫,其中以《赤富士》和《神奈川沖浪裏》最為知名。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富嶽三十六景》為題再追加10景,最終此系列共有46景。一般俗稱初版的36景為「表富士」,追加的10景為「裡富士」。


1、該系列發行的第一階段:1963—1969年,每年發行1枚共發行了7枚;

文通周發行《富嶽三十六景》系列浮世繪,以其中最為有名的《神奈川沖浪裏》開局。

                                                             

                                                             

                                                             

                                                             

                                                             

2、和東海道五十三次浮世繪在文通周發行的經歷類似,再次在文通周見到富嶽三十六景已經是1996年。那年文通周共發行了6枚郵票,富嶽三十六景佔了一半,另一半為花鳥屏風類浮世繪作品。

                                                             

                                                             

3、又一次在文通周見到富嶽三十六景是1999年。和96年的文通周一樣共發行了6枚郵票,富嶽三十六景佔了一半,另一半為花鳥屏風類浮世繪作品。

                                                             

                                                             

《富嶽三十六景》的初版於天保2年(1831年)發行,出版商為西村屋與八。《富嶽三十六景》不僅是葛飾北齋的代表作,同時也是眾多描繪富士山作品中之翹楚,享有浮世繪版畫最高傑作的美譽。因此不僅文通周,在其它場景發行的郵票也經常能見到它的身影。

                                                            

在1991年的馬文化系列郵票第五集中就有一枚郵票選自富嶽三十六景。

2011年的郵展也出現了富嶽三十六景內十景的小版張。

                                                             

                                                           

                                                             

                                                             

                                                            

三、其它繪畫作品(1970—2012年)

1、1970—1972 每年發行一枚場景繪畫作品

                                                             

                                                             

                                                             

2、1973—1981年,每年發行一枚鳥類繪畫作品

                                                             

                                                             

                                                           

                                                             

                                                             

                                                             

                                                             

                                                             

                                                             

3、1982—1988年,每年發行其它的繪畫類作品,並從1987年開始由每年發行一枚文通周郵票變為每年發行兩枚文通周郵票。

                                                             

                                                             

                                                             

                                                             

                                                             

                                                             

                                                             

4、1989—1993年,每年發行兩枚長卷類繪畫作品

                                                             

                                                             

1989年發行《源氏物語繪卷》郵票。

《源氏物語繪卷》是日本12世紀著名的故事連環畫,繪卷根據紫式部創作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繪製而成。《源氏物語》是1007-1014年間創作的日本最早的長篇小說,也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

                                                             


                                                             

1990年發行的《鳥獸人物戲畫》被認為是日本漫畫的起源,據傳由平安時代的天台僧鳥羽僧正(1053-1140)所作,但實際上應該是由不同畫師,歷經不同年代所繪之物。                                                           1991年發行的伴大納言繪卷是以平安時代的應天門之變為題材繪製而成的長軸畫卷。被指定為日本國寶,與《信貴山緣起繪卷》、《源氏物語繪卷》、《鳥獸人物戲畫》合稱為日本的四大繪卷。東京出光美術館於1982年(昭和57年),從若狹國(福井渠)小浜藩主的後代用32億日元購得。

                                                             



                                                             

1992年發行的平治物語繪卷是日本13世紀大型連環畫。這套繪卷長達15卷,是根據日本歷史小說《平家物語》而繪製的。描繪了1159年日本源氏家族經過一場嚴峻的戰鬥,終於取得勝利的情景。

                                                             


                                                             

                                                             

1993年發行的《三十六歌仙繪卷》傳說是藤原信實所畫的作品,作品成為日後紀貫之像(上疊本三十六歌仙繪)小大君像(佐竹本三十六歌仙繪)流行的「歌仙畫」的範本。現為西本願寺收藏。


5、1994—1995年,每年開始發行三枚文通周郵票,那兩年發行的為古代遊戲類繪畫作品

                                                             

                                                             

                                                             

6、1998年發行了六枚文通周郵票,屬於浮世繪花鳥類繪畫作品

                                                             

                                                             

7、2006年單獨發行了兩枚特殊的文通周郵票,以紀念日本加入聯合國50年

                                                             

8、2010—2012年,每年發行3枚仕女圖類繪畫作品

                                                             

                                                             

                                                             

                                                             

                                                             


樋口一葉,原名桶口夏子(1872-1896),十九世紀日本優秀女作家、日本近代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早期開拓者之一。她的頭像甚至被印在5000元面額的日元紙幣上,成為日本紙幣史上的第一位出現在正面的女性肖像人物。她的著作《青梅竹馬》以妓女的小妹妹美登利的幼年生活為中心,描寫她周圍孩子們受環境的殘害和腐蝕,預示著他們長大成人後的悲慘命運。現以浮世繪相關個性化小版的首日郵品來結束文通周系列郵票的展示。                                                           

                                                             

                                                             

                                                             

如果看了上面的資料你喜歡這套新郵就直接點擊下方進入微店購買吧!

相關焦點

  • 日本發行的《二十世紀回顧》系列郵票
    日本郵政局決定從1999年8月23日至2000年12月底共發行17枚20世紀回顧系列郵票小版張。這些郵票主要是以20世紀藝術、體育、科學技術及重大歷史事件為內容,是一套時間跨度很長的大型系列郵票,這套郵票由日本郵政省的森田基治設計。
  • 日本郵局推出秋季限定款郵票
    日本郵局推出了秋季主題的郵票。郵票則是一系列和秋天有關的風景為主風格,不管是以秋天果樹為主的秋季問候郵票,或是象徵著迎接秋季新生活的秋季祝福郵票,或者是滿滿秋季盛開植物的款待花朵系列,每一套都給人帶來濃濃的秋天氣氛哦!
  • 日本郵政「腦洞大開」,藝術作品系列郵票登場!網友:都想收藏
    喜歡集郵的朋友或許還記得去年日本郵政的「爆款」甜品系列郵票,以及被搶到限購的哆啦A夢周年系列。是的,這次它又來了。今年3月日本郵政開始發行以「美術的世界」為主題的系列郵票,首波推出了「藍色世界」。如今楓紅入秋,「紅色世界」也如期而至。
  • 日本郵票為什麼越來越小?
    收集日本郵票的朋友常常感嘆:現在的日本郵票是越來越小了,小到累覺不愛。大和小都是相對的,我們覺得現在的日本郵票「小」,是因為它們曾經「大」過。
  • 生肖郵票前世今生:中國「猴」美國「雞」日本「虎」
    生肖郵票主要有3種類型:一種是郵票名稱或票面文字有明確的生肖內容,如中國的「T.46庚申年」、美國的「雞年」等;二是在「賀年郵票」的名稱下按十二生肖屬相圖案系列發行,如日本、韓國的生肖票;三是郵票名稱雖與生肖無關,但圖案設計有意識地選用中國十二生肖內容。
  • 《中國民居》系列郵票還有收藏價值嗎?郵票收藏!
    題主的這張郵票是單一的一枚郵票,要知道郵票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有的值錢有的不值錢,並且郵票也可以分為小折板大折板以及整套等等,題主的這枚應該是一個系列中的一枚,其價值並不是很大,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年的發行量大,並且也不成套,僅僅單單一枚,這種郵票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價值,收藏的價值也比較小,如果是全套的可能收藏價值比較高
  • 我在日本大阪尋找中國郵票的經歷
    大阪是日本的第二大都市,也是一個商業十分發達的城市,類似於我國的上海市。我們住在大阪火車站附近,這裡是大阪的市中心,交通便利、高樓大廈林立、人流密集、十分繁華熱鬧。在我們住處附近就有郵票社(郵票店),作為集郵者的我當然不會放棄任何尋找郵票的機會,另外,還因為聽說日本郵票社賣的中國郵票便宜,所以帶著一種好奇的心理開始了尋郵之旅。
  • 澳門發行生肖系列郵票迎接農曆豬年
    新華社澳門1月3日電(記者王晨曦)澳門特區郵電局3日召開發布會,宣布發行豬年生肖系列郵票,以慶祝即將到來的農曆豬年。澳門郵電局表示,此次發行的豬年生肖系列郵票是澳門特區發行的第三輯生肖系列郵票中的最後一套,從1月5日起開始在郵政總局和各分局發售。
  • 中國民間傳說——郵票欣賞之《牛郎織女》
    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裡有這麼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 盤點老郵票系列,中國紀念郵票第一套,解析紀1郵票
    大家好,從今天開始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珍貴的老郵票,幫助大家了解郵票的歷史,和大家一起增長集郵知識和見識。雖然有三十年的集郵經驗,但水平實在實在是非常一般,另外這些年身邊一些高水平集郵專家的指點也很多,在這裡表示感謝感謝。
  • 日本瘋搶羽生郵票:為什麼要瘋搶羽生郵票?具體什麼情況?
    日本瘋搶羽生郵票:為什麼要瘋搶羽生郵票?具體什麼情況?《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在日本,平昌冬奧會男子花樣滑冰項目中獲得金牌的羽生結弦紀念郵票太受歡迎,日本人為了搶購擠爆郵局網站。  日本郵局的「網上商店」一直處於無法打開的狀況。自2月19日發售以來,想要購買郵票的人蜂擁而至。之後又陸續有日本選手獲得獎牌,越來越多的人登錄網站購買郵票。  「當前,由於冬奧會帕運會紀念郵票的發售,點擊過於集中」,登陸郵局網站時就會顯示出這樣的信息。
  • 日本瘋搶羽生郵票:郵局網站被擠爆
    日本瘋搶羽生郵票 相信關注平昌冬奧會的朋友都知道羽生結弦,羽生結弦在男子花樣滑冰項目中獲得金牌。然而,近日日本瘋搶羽生郵票,擠爆了郵局網站。發售以來,想要購買郵票的人蜂擁而至。之後又陸續有日本選手獲得獎牌,越來越多的人登錄網站購買郵票。
  • 毛澤東郵票在日本拍出近萬元
    在日本東京近期舉辦的一場郵票拍賣會上,中國郵票受到郵人的青睞,1980年發行的「庚申猴」四方連郵票起拍價為40萬日元(按當日的外匯牌價相當於20800元人民幣),經過郵人多輪競價,最終以71.75萬日元落槌(約合37310
  • 日本郵票大賞,另一個藝術的世界!
    郵票在日語裡被稱為「切手」,由於11區人民有豐富的漫畫資源,所以在郵票中會經常出現動漫裡面的人物和片段
  • 日本發行《卡斯波和麗莎》郵票
    日本1月16日發行的《卡斯波和麗莎》郵票,郵票分2個小版發行,面值82日元和62日元各10枚。
  • 《萬古神帝》局勢反轉,刑天甦醒,文通大神還能活多久
    文通身為神境之中的巨頭,哪怕只是一具分身也不是新神可以對抗。之前的局勢之所以陷入僵持狀態,是因為文通大神的本尊沒有出手,他只是通過控制刑天罐對般若等人發起攻擊。讓文通沒有想到的是張若塵的實力。輕而易舉的鎮壓三位偽神,擊退了空智。
  • 「郵市動態」中國香港10月29日增發大IP《風雲》系列郵票!
    作者:L3000說錢幣個人整理,謝謝閱讀中國香港即將發行大IP《風雲》郵票系列!背景介紹:《風雲》系列漫畫是香港著名漫畫家馬榮成的代表作,看過以《風雲》漫畫改編的電視劇版的小夥伴們一定了解!1)《風雲一》2)《風雲二》3)《風雲三》4)《風雲新傳-神武紀》5)《風雲外傳-天下無雙》對於喜歡《風雲》系列的漫畫迷們來說,今天有條好消息:
  • 全球鼠年郵票「選美」開賽 拼的是萌萌噠
    聯合國郵票:穿碎花布衣裳老鼠,呆萌為慶祝即將到來的農曆鼠年,聯合國郵政管理局於1月10日正式發行「中國農曆生肖」系列庚子鼠年特別紀念郵票。該版郵票共包含10枚面值1.2美元的郵票,為美國標準國際郵資。今年的郵票設計延續了聯合國該系列郵票的傳統,以紅色和金色為主色調,以中國傳統剪紙藝術為靈感,由中國設計師殷會利設計。該郵票可在聯合國郵政管理局設在紐約、日內瓦和維也納的銷售櫃檯,以及聯合國郵票官方網站上購買。
  • 居然還發行了拍馬屁的郵票?看看這些郵票長什麼樣
    偽滿洲國拍馬屁郵票:慶祝日本紀元二千六百年。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918事變,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1932年3月9日,在日本關東軍操縱下,建立偽滿洲國,我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任「執政」。 1934年3月1日將國號改為「滿洲帝國」,溥儀做「皇帝」。
  • 作品兩次登上日本郵票的旅日中國藝術家王傳峰
    可是你要是看到日本頂級藝術攝影家筱山紀信為他拍攝的肖像照,你就會從那個笑容中讀到中國的鄉土文化、傳統哲學與東方藝術打通之後所呈現出來的智慧。他的作品在日本有很高的公認度,曾兩次登上日本郵票,他也和日本多位頂級藝術家有過深入對話和合作。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我們特別策劃推出本文,通過王傳峰在日本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了解他運用藝術手段為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相互理解所發揮的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