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的圖片部分取自網絡,並非都是作者的收藏品)
思考再三還是決定按主題(主題中的年份可能會有跳躍但都是按時間順序來排列的,各個主題合在一起年份是完整的)來介紹。
一、《東海道五十三次》系列(1958—2019)
《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文通周中最主要的一個系列。從江戶到京都的起點、終點以及53個驛站共55幅浮世繪雖說歷經20多年全部搬上郵票,但跨度很大(從1958年開始陸陸續續在文通周發行)按時間跨度算要60多年了。
歌川廣重(1797-1858),原名安藤廣重,出生在一個服務於德川軍政府的低級武士家庭。年輕時從師於畫家歌川豐廣( 1773-1828),開始其浮世繪畫家的生涯。在其師去世之後,他轉向風景畫,這是從葛飾北齋的富士山風光受到的啟發。第一套十幅版畫「東都名勝」,立即顯示出他的天才和設計能力。後來於1832年8月,他得到一個機會陪同將軍的使者到京都皇宮去。旅程來回經過那條東海道驛路,沿路畫了許多風景及驛站的草圖,由此他創作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第二年保永堂便出版了『東海道五十三次』。
1、該系列發行的第一階段(1958—1962年),每年發行一枚,共發行了5枚;
2、一直到1997年的文通周才又看到《東海道五十三次》的浮世繪郵票。
3、該系列發行的第三階段:2000—2005年,每年發行3枚共發行了18枚;
4、該系列發行的第四階段:2007—2009,每年發行3枚共發行了9枚;
5、該系列發行的第五階段:2013—2019年,除2013年發行了4枚該系列的浮世繪郵票外,其餘年份都發行了4枚或4枚以上的文通周郵票(但其中只有3枚屬於《東海道五十三次》的浮世繪)
2018年文通周郵票首日原地實寄封和極限片
2019年文通周郵票首日原地實寄封和極限片
二、《富嶽三十六景》系列(1963—1999年)
該系列絕對是浮世繪的代表,截止1999年也陸陸續續在文通周發行了13枚郵票。雖然沒有把該系列全部的46幅浮世繪作品發行完,但在文通周中也是第二大系列了。
葛飾北齋(1760~1849),本名叫中島時太郎,後來改名叫鐵藏,他的父親是幕府的御用鏡師。葛飾北齋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畫師,14歲學雕版印刷,18歲學畫,自此開始了漫長的繪畫生涯,直到60歲以後才開始出名。75歲高齡時,北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樣貌為題,創作了《富嶽三十六景》系列風景畫,其中以《赤富士》和《神奈川沖浪裏》最為知名。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富嶽三十六景》為題再追加10景,最終此系列共有46景。一般俗稱初版的36景為「表富士」,追加的10景為「裡富士」。
1、該系列發行的第一階段:1963—1969年,每年發行1枚共發行了7枚;
文通周發行《富嶽三十六景》系列浮世繪,以其中最為有名的《神奈川沖浪裏》開局。
2、和東海道五十三次浮世繪在文通周發行的經歷類似,再次在文通周見到富嶽三十六景已經是1996年。那年文通周共發行了6枚郵票,富嶽三十六景佔了一半,另一半為花鳥屏風類浮世繪作品。
2011年的郵展也出現了富嶽三十六景內十景的小版張。
三、其它繪畫作品(1970—2012年)
1、1970—1972 每年發行一枚場景繪畫作品
2、1973—1981年,每年發行一枚鳥類繪畫作品
3、1982—1988年,每年發行其它的繪畫類作品,並從1987年開始由每年發行一枚文通周郵票變為每年發行兩枚文通周郵票。
4、1989—1993年,每年發行兩枚長卷類繪畫作品
1989年發行《源氏物語繪卷》郵票。
《源氏物語繪卷》是日本12世紀著名的故事連環畫,繪卷根據紫式部創作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繪製而成。《源氏物語》是1007-1014年間創作的日本最早的長篇小說,也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
1992年發行的平治物語繪卷是日本13世紀大型連環畫。這套繪卷長達15卷,是根據日本歷史小說《平家物語》而繪製的。描繪了1159年日本源氏家族經過一場嚴峻的戰鬥,終於取得勝利的情景。
1993年發行的《三十六歌仙繪卷》傳說是藤原信實所畫的作品,作品成為日後紀貫之像(上疊本三十六歌仙繪)小大君像(佐竹本三十六歌仙繪)流行的「歌仙畫」的範本。現為西本願寺收藏。
5、1994—1995年,每年開始發行三枚文通周郵票,那兩年發行的為古代遊戲類繪畫作品
6、1998年發行了六枚文通周郵票,屬於浮世繪花鳥類繪畫作品
7、2006年單獨發行了兩枚特殊的文通周郵票,以紀念日本加入聯合國50年
8、2010—2012年,每年發行3枚仕女圖類繪畫作品
如果看了上面的資料你喜歡這套新郵就直接點擊下方進入微店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