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創建為「四好農村路」省級、國家級示範縣;2018年獲全省交通運輸系統行風政風「五大行動」考核第一名,2018年、2019年連續在省政府會議上作經驗發言;連續三年獲全市交通運輸考核第一名,2019年獲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先進集體;5年來,鄰水縣共向上爭取到位資金10億元,完成建設投資43億元……
「吃著碗裡的,還要看著鍋裡的!」鄰水縣交通運輸局局長何軍坦言,鄰水在加快縣內「一環三射」「四縱七橫」交通建設的基礎上,緊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打通渝鄰交通一體化「動脈血栓」,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一環三射」 贏來寸土寸金
2019年7月4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鄰水縣分中心公開拍賣鄰土儲〔2018〕3號、6號、7號三宗位於西部新城的商住用地共計154.65畝,成交總額7.46億元……
這個「線外」之城、省級農業大縣緣何寸土寸金?
事實上,2015年以來,鄰水城區的商住用地就一直備受青睞,價格一路飆升。不少人認為,近幾年鄰水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使西部新城成為鄰水「12369」(一核、兩廊、三山、六區、九組團)社會經濟發展戰略中「一核」的核心,才讓這三塊地賣出了好價錢,也讓城區的土地越來越值錢。
「一個縣城有1條環線3個高速出口,在全省都不多見。」鄰水交通的「大手筆」規劃讓幹部群眾至今仍然感嘆。交通大發展,規劃須先行。在編制《鄰水縣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時,鄰水按照「暢通出口、拉通骨架」理念,在擁有包茂高速、滬蓉高速「十字」交匯,先行建成西出口、南出口的基礎上,建設北出口,並大膽提出「一環三射」骨架路網,即東環線和西環線繞城閉環,3個高速出口以城區為基點多向放射。建成之後,城市規劃面積將達到60平方公裡,可容納50萬人居住。
隨後5年,鄰水縣舉全縣之力,保持10億元以上建設投資高位運行,逐年實施交通「十大工程」重點攻堅,最終把一個個夢想變成了現實。
2018年1月,總長度11.2公裡的西環線全線建成通車。西環線將經開區、西部新城和北部新區以及南部產城等片區連接起來,加上2018年竣工投運的鄰水汽車客運中心(1級樞紐站),拉通拓展了縣城骨架。
2018年5月,達渝高速北互通及連接線動工修建,從對接爭取到破土動工僅用了一年時間;2018年10月,省道406二期項目施工;2019年5月,西環線的閉環工程東環線一期破土動工;2019年8月,連接西環線的廣鄰快速通道(華鎣山隧道及引道工程)一級收費標準路獲省政府批准,今年2月作為全市一季度集中開工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交通大發展贏來經濟高質量。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較2015年分別提高26個百分點和36個百分點;2019年全縣爭取各類政策39項、到位資金48.1億元,居全市第一;連續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
「四縱七橫」 助推鄉村振興
遠眺鄰水縣銅鑼山腹地鄉村振興示範帶的城北鎮金埡村,原始古樸的小村莊、綠油如畫的菜畦地、平整潔淨的瀝青路……銅鑼山旅遊扶貧產業環線打通後,貴人槽徹底摘掉了「窮山溝」的帽子,成為城裡人的「打卡地」。
「要想富,先修路」。鄰水縣委在布局「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時,結合「三山兩槽」地域實際,前瞻性地提出了要在1919平方公裡的縣域內構建東接墊江、南接長壽渝北、西接廣安、北接達州的「四縱七橫」公路路網。
財力缺乏的鄰水,要改變交通落後的面貌難上加難。辦法總比困難多。鄰水按照「交通 脫貧 旅遊 產業」的融合發展思路,打捆財政、交通、國土、扶貧、農業等資金,大力實施「互聯互通的立體交通體系、通暢通達的民生路連心橋、惠民利民的百裡安防千裡綠廊」計劃。
5年持續攻堅,鄰水縣投資30多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新建渡改橋16座,整治病危橋25座,建設鄉鎮交管站45個、鄉鎮客運站5個、村級招呼站牌355個,開通客運線路127條,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物流服務站點實現全覆蓋,實施千裡綠廊、百裡安防工程1600公裡,新改建公路2000多公裡,鄉鎮和建制村通硬(黑)化路率達100%。
多建路,更要建好路。鄰水縣藉助「四好農村路」建設契機,按照「建成一條公路、形成一條環線、融入一個區域、拉動一片產業、帶動一方發展」的原則,建設旅遊大道2條、旅遊扶貧產業環線185公裡,將縣域4103公裡道路加速聯網,實現100%的農民新村或產業區通油路,為縣域經濟發展鋪築起四通八達的「惠民路」「連心橋」「致富道」。
2018年,該縣成功創建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2019年成功創建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成為我市第一塊「國字號」交通獎牌。
農村公路的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撐了鄉村振興。2019年,鄰水縣貧困發生率由9.13%降至0.9%,當年2月全縣成功摘掉「貧困縣」帽子,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
「進城入圈」 推動先行示範
「同意設立四川廣安川渝合作高灘園區,實行現行省級開發區政策……」1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將鄰水8年前建設的縣級園區升級為第一個川渝合作的省級園區,標誌著鄰水「進城入圈」走入了先行示範行列。
2018年8月13日,市委書記李建勤到鄰水調研,要求鄰水縣學習崑山依託上海、融入上海的發展經驗,承接重慶產業轉移,最關鍵的是要打通阻礙交通發展的「動脈血栓」。
隨後,市委組建專班推進高灘園區「三路一通」為主的交通項目(省道208、壇同環鎮路、渝鄰快速通道、高灘互通),全面開啟「一幹多支、四向拓展」經濟大通道建設。
2019年3月22日,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廣安市人民政府和鄰水縣人民政府籤訂渝鄰快速通道(茨竹—方家溝)項目合作協議,8月28日順利開工;2019年4月,川高公司同意達渝高速川渝界處增設高灘互通;壇同環鎮路初設獲得省交通運輸廳批覆……
渝鄰交通一體化「動脈血栓」打通的同時,同城化發展建設全面推進。省道202、省道208等重大交通項目快速推進;2018年鄰水面對重慶醫院、大學、火車站、飛機場、商圈等規範開行「點對點」私人定製班車;2019年4月1日,鄰水縣高灘(子中)和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開通跨省農村客運線路,5月13日廣安川渝合作高灘園區開往重慶舉人壩輕軌站直通車開通……
鄰水與重慶越來越近,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密切。目前,高灘園區已累計籤約項目53個,建成投產企業18個,其中90%的企業來自重慶,80%以上產品為重慶支柱產業配套。
今年1月3日,中央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聞風而動,今年,鄰水將加快構建「進城入圈」綜合交通網絡,著力立體對接重慶「鐵公機」交通網絡,積極加快廣忠黔、廣涪柳、渝廣城際3條鐵路和城宣大鄰高速、G42滬蓉高速南廣鄰段擴容、G85渝廣高速—G65高灘互通—城宣大鄰高速連接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前期工作,謀劃爭取通用機場、無水港、臨空港建設,加快廣鄰快速通道、北互通及其連接線建設,力爭華鎣山東麓和銅鑼山西麓產業大道和省道202、208、406等重大交通項目主體完工,打通對外開放「最後一公裡」。(鄰水記者站 舒豔 廣安日報記者 蘭宇 周文平)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