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到這個表彰我感到很高興,其實我也沒做什麼,這都是分內之事。」11月15日,在鄰水縣壇同鎮方井村第二屆「大孝子」「好媳婦」表彰大會現場,戴著大紅花的「好媳婦」易梅有些靦腆地說。
方井村一位村幹部介紹,從外地嫁入方井村的女青年易梅,面對家庭突變,不離不棄,獨自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展現了新時代農村女青年向上向善的良好品質和積極健康的精神風貌。
「今後要繼續發揚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讓家庭更和諧,讓鄉村更美麗。」易梅表示。
道德是一切良治善治的基石。大力開展整風移俗活動,定期邀請「戰疫先鋒」「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講好身邊故事……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讓文明正能量不斷在鄰水全縣人民心中傳遞,也推動著鄉村治理不斷邁向「良治」的軌道。
德治只是鄰水縣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中的一個小切面。近年來,鄰水縣堅持以鄉村社會治理為著力點,不斷提升黨組織領導的德治、自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能力,深入推進「三治融合」,不斷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凝聚多元共建共治合力,構建向上向善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夯實社會治理基礎,需靠自治。鄰水縣通過「示範調訓 全員輪訓」的方式,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一村一策」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築牢基層戰鬥堡壘;深化「磐石工程」「六務融合」內涵,推行村幹部輪值班和便民服務代辦領辦服務。
同時,還不斷完善村民自治組織,探索建立「黨員 」自治模式,全面推廣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等「五老人員」參與村級事務機制;引導修訂「融合村」村規民約,依法組建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基層自治意識不斷增強。
構築鄉村治理支撐力,需靠法治。鄰水縣通過推行「一村一輔警」「一村一法律顧問」,建立了由87名法學專家、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組成的法律顧問專家,配強鄉鎮警務輔助人員157名,不斷建強基層法治隊伍。
此外,還通過推進「平安鄉村」建設,開展平安建設「十大行動」,農村治安巡邏隊伍實現全覆蓋,持續鞏固掃黑除惡「六清行動」成果,並持續開展「以案說法」「鄉村說事」「送法進鄉村」等活動,不斷提升老百姓的法治意識。
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先導,鄰水縣的舉措獲得了實在的效果:治理理念得到提升、法治思維漸入人心、道德風尚逐步形成、自治活力得到釋放、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有效防範、化解、管控了社會穩定風險,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鄰水記者站 張天文 記者 任雨薇)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