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愛恨隨意。
中午看到母親發了一個朋友圈,沒有任何文字,僅僅附上了一張父親繫著圍裙在廚房忙碌的圖片。
父親一向怕熱,儘管他光著膀子,但溼漉漉的頭髮以及身上豆大的汗珠都表示著他這頓飯做的著實不易。
其實這並不是父親第一次下廚,最近這幾年,每逢寒冬時節,他到點兒就會默不作聲的拿起勺子,笨拙的在廚房擺弄半天,雖然有時做的飯菜一點也不合乎口味,但由於他的付出與體諒,母親手上多年累積的凍瘡一點點的出現好轉。
想著這一次又是他對母親的「示好」,我便由衷的誇讚了一句:父親真是越來越知道疼惜母親了!
不一會兒,母親先是回復了一個笑臉,繼而又似是解釋的告訴我最近家中正值收麥忙季,兩個人裡裡外外地忙活,考慮到她的腰痛還未好轉,父親這段時間才很少讓她做飯,有時父親會買一些速凍食品或者調一點涼菜,有時他也會親自下廚做一些炒菜。
「哎呀,就咱們家那幾畝田地,現在都是機器幫忙收割了,人其實都沒有那麼累,但你爸他非說,讓我腰徹底好了之後再做飯,其實我這也就是一個小毛病,一點兒也不礙事,你爸呀,就是喜歡小題大做!」
聽著母親發過來的語音,雖然她嗔怪的語氣裡透露出些許不滿,但我卻嗅到了絲絲的甜蜜與幸福。
父親真的是對母親越來越好了。
從生活上的體諒到身體上的關懷備至,這個粗糙又有點兒大男子主義的男人卻在一點點的朝向了「暖男」的方向發展。
尤其是我和弟弟相繼成家之後,父親的重心便愈發的偏向母親了:
他會在母親生病的時候,貼心的在床前忙忙碌碌,並且在飲食和生活上嚴格的「監督」母親;他也會心疼母親帶兩個孫子的艱辛,平時會儘量多幫母親分擔,甚至也曾多次勸說母親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該放手時要捨得放手;就連母親和幾個姐妹偶爾外出旅遊或者是來我家住一段時間,父親的電話也總是不斷,他不是詢問母親住的是否習慣,就是關心她身體有沒有什麼不舒服。
除此之外,這兩年,母親的眼力逐漸變得不如從前,看東西容易眼花,平時剪指甲也總是會剪到手,父親看到後雖然沒說任何隻言片語,但悄悄地記在了心上,每次不僅會主動的幫母親剪指甲,就連偶爾縫補衣服、紐扣,他也會「親自上陣」。
記得,前一段時間過母親節,聽到我和弟弟因為工作不能回家,母親難免有些失落。父親為了給她製造一個驚喜,以我和弟弟的名義給她買了一個心儀已久的項鍊,又帶著她去超市買了幾件好看的衣服。
事後,知道這一切都是父親的「主意」,母親口頭兒雖未有所表示,但卻是發自內心的喜悅。
母親常說,父親是意識到自己逐漸老了,開始學會照顧自己和別人了。
然而,在我看來,卻並非如此,父親是越老就越明白:伴侶才是自己應該用心對待和珍惜的那個人,而夫妻和睦、子女孝順才是一個家最好的福氣。
叔叔閒暇時會開父親的玩笑,說他是越老就越知道戀家,就連母親也不止一次地說,父親越活越像是一個「老小孩」,開始喜歡粘人。每當聽到這些言語,父親不再像從前一樣為了臉面而不假思索的反駁,反而是笑意盈盈的表示「對!也就是老了才意識到妻慈子孝的可貴。」
其實,父親以前對母親沒有現在這般「殷勤」,甚至還有一些殘忍與無情。
父親在35歲之前,一直把孩子與父母當作自己的重心,他在生活中很少會在意母親的感受,再加上他又有一些愚孝,總是事事都聽從奶奶,因此,性格文靜又軟弱的母親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過得艱難。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我升初中的那年暑假,當大家商量我是住校還是走讀時,母親說了一句「還是走讀吧!家裡人能照顧得好一點!」,奶奶聽後當著一屋子人的面兒不滿的嚴厲呵斥:「我們家在討論孩子的事情,你一個外人插什麼嘴!」,一旁的父親非但沒有替母親說話,反而還順從奶奶的意願讓母親閉嘴。
這件事也只是冰山一角,但也正是因為父親對母親常年的「不重視」,家裡的每一個人仿佛都敢對母親吆五喝六:奶奶和爺爺會因為飯菜的鹹淡對母親開口大罵,就連姑姑也曾當面給母親起了一個難聽的外號。
這些都是我記事之後的所見所聞,可想而知,在我不記事的那些年,父親對待母親的態度會有多惡劣。
也正因為如此,我和弟弟一直對父親充滿敵意,甚至年紀稍大一些,我們也會在母親被欺負的時候站出來,與父親、奶奶言辭激烈的爭吵。
父親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何我和弟弟會事事與他對著來,並拒絕他所有的示好,他以為我們是青春期叛逆,卻從來都不知道我們是因為他對母親的冷淡而刻意疏遠和忽視他。
有一句話叫,「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家教,是爸爸愛媽媽。」
其實,父母之間關係的不和睦,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也關乎到夾在中間的孩子。
就比如父親,當他開始意識到母親的重要,並願意放下臉面去「討好」母親時,我們也慢慢地願意敞開心扉去接納他。
今年三月份,父親過52歲生日,吹蠟燭的時候,我笑著問他,「爸,現在年過半百了你有沒有什麼最大的感觸要給我們晚輩傳授傳授?」
父親沉默了一陣兒,而後一本正經地說了一句:年輕的時候總想著賺錢,以為給家裡的錢越多就越能證明男人有本事,家庭也越幸福!也因此忽略了你們,還有你媽。現在,年紀越大反而才明白,老伴兒賢惠,孩子孝順才是一個男人最大的福氣!」
父親說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旁的母親卻悄悄抹起了眼淚。
也許,對父親來說,要強的他前半生覺得男人說話有分量才是夫妻之間該有的現象,以至於他有不懂得珍惜的時候。只不過,當千帆歷盡,他終究「迷途知返」,突然頓悟並且願意珍惜、重視一直陪在身邊默默付出的母親。
而夫妻和睦不僅是一個家庭的福氣,也是一個男人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