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住著一位老人,老人97歲,是一位在家居士,我喜歡跟老人聊天,因為老人的話,總是充滿了智慧和正能量,每次聽了老人的話,都會受益匪淺。
最近鄰居家有人剛過六十歲,就成了孤寡老人,也有些人,有兒有女,剛過六十就搬進了養老院,兒女都不願意贍養老人,這真是人生的一種悲哀。世上很多人,都是越老越沒福氣,那是因為年輕時,經常消耗福報,所以老了就要承受因果報應。
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孔子說過一句話:「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啊。」
佛教認為,人老了是一種苦,老人走到哪裡,都不招人待見。雖然大多數人越老越沒有福氣,但還是有一部分人,越老越有福氣。97歲老人對我說:這三種人,越老越有福氣,看看有你嗎?
第一種人:惜福之人。
年輕時懂得惜福之人,老了以後就會有福可享,越懂得珍惜福報的人,越老越有福。其實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正如生命一樣,每一個的生命都有兩萬多天,你每過完一天就少一天,你每消耗一點福報,壽命就會減少。
人的福報來之不易,佛家常說:「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個人辛辛苦苦積累了一點福報,很可能會因為你生起一次嗔恨心,積累的福報就會消耗殆盡。
福報不僅需要我們去積累,更需要我們去珍惜,能夠珍惜福報的人,晚年才會幸福,懂得珍惜福報的人,不會隨便去消耗福報,所以福報才會長久。
珍惜福報的人,不會過度的享受福報,不會經常做一些損福的事情,所以才能越老越有福氣。
第二種人:心寬之人。
老人對我說,一個心寬之人,越活福報越大,在佛法看來,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唯心所造,一個人的心有多寬,福報就有多大,心量越大的人,活得越幸福。
心量狹窄的人,喜歡斤斤計較,生活中總是煩惱不斷,而那些心胸寬廣之人,不會經常患得患失,不會把物質看得太重,所以這種人不會經常傷心難過,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能笑著面對。
在佛教當中,佛菩薩是福德圓滿之人,佛的福德之所以圓滿,是因為佛的胸懷能容納一切眾生,所以佛能夠得到世間一切眾生的尊重,被稱為世尊。而我們凡夫因為心量狹窄,所以福薄命苦。
我們要想越活越有福氣,就要向佛菩薩去學習,我們只有像佛菩薩一樣,心胸寬廣,大如虛空,我們的福報才能無量無邊。
第三種人:清閒之人。
清閒自在的人,越活越有福氣,那些太操心的人,越老越沒有福報。俗話說:「非是閒人閒不住,能閒非是等閒人。」
並不是閒人家中無事,而是閒人的心比較清靜,不會每天都去想那些煩心的事,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要學會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如果你每天都去想那些煩心的事,你不痛苦誰痛苦。老人告訴我,幸福的秘訣就是常想一二,一個年齡越大,越要學會清淨內心,讓自己閒下來,只有閒下來,才有時間和精力去享受清福。
這三種人,有你嗎?感恩閱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