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兩年的悟空問答,最終還是迎來了正式「停擺」。
1月14日,字節跳動旗下知識付費項目悟空問答發布公告稱,悟空問答APP將於1月20日起從各大應用商店下線,2月3日起停止運營,關閉服務。屆時,悟空問答App將無法註冊、登錄、發布內容、查看已發布內容及查看其他人發布的內容。
當日,字節跳動方面表示,悟空問答App停服後,問答產品以頭條問答的形式繼續運營。該App中的收益、粉絲、內容、收藏等都將遷移至今日頭條App及頭條號後臺和悟空問答PC端,創作者可轉移至今日頭條App、頭條號後臺和悟空問答PC端繼續進行創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周前,1月6日,字節跳動旗下另一款知識付費產品好好學習也發布通知稱,因業務調整,好好學習軟體及相關服務將於2021年1月20日停止運營,未到期的會員服務/付費內容/未提現餘額等事宜及與之相關的權利與義務,將遷移至授權綁定的頭條帳號。
好好學習相關負責人在當時曾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該業務下線屬於正常業務調整。
對於字節跳動來說,兩款知識付費產品回歸今日頭條的原點,並不僅僅宣告了字節跳動在知識付費賽道的暫時「折戟」,也映射出了知識付費泡沫消失後,一部分退潮者的影子。
而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知識付費行業發展進程加快,行業整體市場規模有望加速擴大,預計到2021年將增長到675億元。
行業洗牌之下,如今的知識付費賽道正在逐漸步入「大浪淘沙」後的穩定期。
兩次「折戟」
「當一個網際網路產品門檻足夠低,頭部有開始變現案例出現的時候,都會經歷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知識付費產品也一樣,從精品原創內容打磨上線,用戶湧入,到流水化洗稿加工上線,用戶疲憊,從而活躍度降低,打開率降低,這是2018年後,知識付費賽道沉寂的一個重要原因。」1月14日,網際網路知識付費平臺羅輯思維、凱叔講故事的聯合創始人史潔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說道。
字節跳動其實代表了一批次知識付費的早期入局者。
在2017年,字節跳動將旗下頭條問答升級為悟空問答,為後者設立了獨立APP和PC端的字節跳動。
在此之前,根據今日頭條在2017年3月公布的數據,頭條問答的用戶每天能夠在平臺上提出1萬多個問題,回答評論數高達10萬餘條,日累計瀏覽量超過1.5億次。
悟空問答的問世讓字節跳動更有底氣在問答社區領域與當時的知乎作對標。
在2017年的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上,今日頭條高級副總裁趙添就表示,計劃2018年向悟空問答投入10億元補貼答主,籤約至少5000名答主。
在線下,悟空問答與知乎同步開啟了「搶人大戰」,有媒體報導稱,在字節跳動重金押寶悟空問答之際,先後有超300位知乎大V被挖角至悟空問答,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更是站出來在悟空問答上表示 「知識應該分享的,我們只是鼓勵創作。一如既往,我們會覆蓋長尾,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只是要做好匹配。」
最風光時,QuestMobile的報告顯示,悟空問答在2017年10月MAU達到了121萬,接近百度百科的159萬。
但正如當前所有依靠高額補貼獲得初始流量的網際網路產品一樣,當平臺補貼力度下降,維繫用戶留存度就成了難題。
一位靠近知識付費行業的不具名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問答社區其實是十分注重社區氛圍和問答質量的,盲目拉來的非目標用戶,不僅破壞了了社區氛圍,還給後續發展埋下了很大隱患。」
2018年,字節跳動稱內部對問答業務的優先級進行了調整,隨後悟空問答被併入微頭條,短暫的高光時刻逐漸蒙塵。
另一邊,同樣與2017年上線的好好學習,作為字節跳動孵化的第一款教育產品,
好好學習內容涵蓋情商、效率、職場、親子、情感、理財、育兒等多個領域,其劍指知識付費的目標也更為直接。
但該產品上線時間不久後,知識付費概念遇冷,隨後兩年,團隊的持續調整和動蕩使其發展迅速滑坡,最終遠離知識付費賽場。
曾參與多個知識付費產品運營的業內人士李勘(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相比於垂類平臺,獲客成本高,復購率低等問題是綜合類平臺在這場競爭中往往會遇到的問題。
產品、模式升級中
而與字節跳動對知識付費產品的下線相反,2020年疫情影響下,知識付費在「冷靜」了兩年後,反而迎來了行業回暖。
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知識付費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知識付費平臺以綜合類(百度、今日頭條、豆瓣,知乎等)、垂直類(得到、混沌大學、千聊等),音頻類(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等)為主,其中,產品主要以社區問答、內容打賞及付費社群等業務模式為主,廣告、打賞、會員等為輔助盈利渠道。
具體產品上,這一年利好消息不斷。得到母公司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深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掛牌創業板,欲成為知識付費第一股;知乎首度披露月活躍付費用戶數超250萬,集音視頻課程、電子書、期刊雜誌、論文庫、鹽選專欄的高價值付費內容庫總內容數超過300萬,年訪問人次超過30億;百度文庫上線「知識店鋪」,加碼知識生態服務建設……
與此同時,相比於2017年左右的初期形態,如今的知識付費賽道呈現出了新的樣貌。
李勘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稱,當前在布局方面,很多平臺、公眾號、IP製作的知識付費產品更聚焦於垂直領域,不再像行業初期,各家只是單純的推出課程。「垂直領域聚焦就意味著在課程之外,會為用戶配套後續的更深入的課程,以及作業點評、社群等服務,部分大品類還會配合網際網路產品比如小程序等來抓住垂直人群,提供更專業深入的服務。」
這也為更多知識付費創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2020年上線了自己知識付費內容的史潔認為,當前,知識付費的新入局者需要遵循行業內的五個新趨勢,包括將內容從焦慮導向轉向滿足大眾日常內心需求導向;在形式化內容潮水褪去後,堅持打造原創內容;表現形式從單一的音頻轉向多維度表達;加強整體平臺的精細化運營,提供專屬內容服務;提高講師的入場門檻,打造講師IP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