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撣邦軍在叢林裡看電影 部分士兵在戰壕睡覺

2020-12-22 騰訊網

南撣邦軍在叢林裡看電影 看來戰事很平靜

士兵悠閒的在戰壕睡大覺

盡力搜尋東南亞媒體及相關地區的一些有參考價值的文章翻譯,供讀者參考,譯者只對文章的翻譯準確性負責,不對文章所表達的觀點負責,由讀者自行解讀。投稿請聯繫小編,也可直接跟貼或後臺留言!最後,我們再次感謝您的到來及關注!

相關焦點

  • 緬甸崩龍兵發文,釋放3名軍方士兵以及3名南撣邦軍士兵
    緬甸撣邦消息,1月20日,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發布了一則聲明,近日以來,德昂民族解放軍抓獲了多名軍方及南撣邦軍RCSS軍人,1月9日,TNLA武裝釋放了3名軍方及3名南撣邦軍軍人。從聲明中的得知,被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釋放的軍方軍人為梭特索中士(卡瑪婭-323營)、士兵奇林(卡瑪婭-424營)及士兵拜拜(卡瑪婭-101營)。此外,還有南撣邦軍RCSS武裝成員哎特中士、士兵賽特及士兵賽騰萊。
  • 使用中國NQZ03B式5.56毫米短自動步槍的緬甸南撣邦軍士兵
    手持NQZ03B式5.56毫米短步槍的南撣邦軍士兵 近日在緬甸社交平臺上,一名南撣邦軍(RCSS/SSA)士兵戴著墨鏡,手持一支NQZ03B式5.56毫米短步槍擺拍
  • 緬甸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北撣邦軍罕見用中文發布感謝中國政府的公告
    北撣邦軍北撣邦軍總部位於撣邦柯西鎮萬海村,中文名稱之所以叫北撣邦軍是為了區別於南撣邦軍,因兩支撣族武裝都自稱撣邦軍。撣邦軍成立於1964年4月24日,此後撣邦進步黨又於1971年成立,並成為撣邦軍的政黨。撣邦軍分化後北方的部隊加入到緬甸共產黨武裝中,南方的部隊則加入坤沙的蒙泰軍,緬共及蒙泰軍解體後其中的撣族士兵又分別組建了北撣邦軍和南撣邦軍。
  • 電影《1917》真實震撼,當時士兵真實狀態如何?人類世界的地獄
    小編最近看了國外電影《1917》,這部電影使用精彩的長鏡頭,有一種讓人身臨其境,置身百年前那場慘烈戰爭的感覺。這部一戰題材影片採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為我們奉獻上了一場戰爭視覺盛宴。「這部電影的設計初衷就是一個鏡頭」導演薩姆·門德斯早前說道,這部電影是他迄今為止完成的「技術上最困難的事情」,但也是最令人愉快的事情。」
  •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聖誕節,交戰國士兵走出戰壕,踢了一場足球賽
    1914年8月,塞爾維亞拒絕了奧匈帝國的最後戰爭通牒,數十萬奧匈帝國軍湧向小小的塞爾維亞,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法國,英國等很快在軍事同盟條約下,互相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開始的數個月間,德國快速的攻勢使得英法都進入全面防守,由於德軍施麗芬計劃的順利進行,協約國疲於應付,付出了重大代價。最終在巴黎城下利用德軍的戰術失誤擋住了德軍並且穩定了戰線。
  • 戰壕小調——電影《他們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中的...
    戰壕小調——電影《他們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中的詩與歌(一)嘉嘉1984經公眾號「嘉言1984」授權轉載承蒙諸君厚愛,上一篇文章竟有上千名朋友閱讀,從現在的這篇文章開始,給大家聊一聊電影They Shall Not Grow Old(《他們不再變老》)中的配樂,聽一聽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裡飄蕩出的普通士兵的歌聲
  • 炮火齊鳴下的戰壕軍刀,究竟為何這麼受士兵追捧?
    不管是一戰中蜷縮在戰壕中的士兵還是二戰裡的美軍傘兵,除了標配武器外,大多數士兵都會選擇攜帶一把戰壕刀。沒有別的原因,因為它在多變的戰場上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 別被電影騙了,彈藥箱一字排開碼在戰壕,那樣等於送死?
    不管是在什麼時代,土裡、資源等利益,都是各種族部落、國家間爆發戰爭的根本原因,戰爭在造成毀滅的時候,也促進了人類文明的交流以及強大,而按照性質來分,戰爭可以被分為正義和非正義,上個世紀,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法西斯對中國進行了侵略擴張,妄圖蠶食中國,中華兒女為了驅逐侵略者,守護家國,便進行了持續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而這場戰爭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就是反抗侵略的正義戰爭。
  • 印軍再次證明什麼是機智,士兵住在下水道裡,不僅保暖還很省錢
    近日印度斯坦時報網站報導稱,印軍近期又想出了聰明的辦法,來抵抗逐漸刺骨的嚴寒,其做法是開始建造超過2.4米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管道,並且將這些大型的管道直接部署到拉達克山區,然後讓士兵住在這些管道裡,知道春天來臨。
  • 追殺一名南軍士兵,整座樓被打成篩子:人性的南北戰爭是個笑話
    1865年,南軍陷入了彈盡糧絕的絕境。在經過反覆權衡之後,南軍總司令令羅伯特·愛德華·李決定投降。4月9日,北軍統帥尤裡西斯·辛普森·格蘭特在維吉尼亞州阿波馬託克斯接受了對方的投降。其實這問題看起來也並不難解決,關鍵是南北雙方看彼此越來越不順眼;雪上加霜的是,北方各大城市紛紛爆發反黑奴運動,矛頭直指南方大地主階層,對後者而言,解放黑奴就意味著丟掉飯碗,這哪兒可能答應?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南方7州立馬宣布退出聯邦,並於次年2月成立美利堅諸州聯盟,定都里奇蒙。同年4月,南軍率先發難,攻佔薩姆特要塞,揭開了南北戰爭的序幕。
  • 專門對付遊擊隊的武器,叢林戰場的剋星,火力碾壓RPG
    一場曠日持久的越南戰爭讓整個越南變成了戰火紛飛的地方,美軍對越軍的壓制本應當是非常強悍的,因為無論是在人員配置上還是武器的對比上美軍都要比越軍更為出色,但即使美國大兵們卻沒能將越軍給打敗,反而在人家的地盤上被牽著鼻子走,最終精疲力盡的美軍士兵無法徹底打敗越軍,在多種原因下,他們只能從越南撤退了
  • 戰爭電影《1917》,奧斯卡藝術攝影視效,倆士兵傳信拯救數千人
    《1917》被稱為戰爭的公路片,拍攝中不停地穿過戰壕,溝壑,激流,但影片從始至終雖有少量剪輯,但都是溫婉的過渡處理,拍攝鏡頭滑動也是十分平緩而又輕微的浮動,整體而言,給觀眾一種以畫中人物視角看「世界」的感覺,符合故事情節的拍攝呼吸節奏,讓人更能融入其中。
  • 亞美尼亞戰場恐怖一幕,大量士兵橫屍野外:大群野豬啃食士兵遺骸
    慘烈的地面戰,造成大量士兵橫屍野外。 從動圖看,甚至有成群結隊的野豬跑出來,在戰場上啃食遺骸。看到這裡,想起一句話,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這些死在戰場上的人,在他們的家裡,也都有很多家人和愛他們的人,在焦急的等著他們回家,但是這時候,他們已經永遠的躺在叢林當中,冰冷的地面,任由野獸和昆蟲啃食撕咬。
  • SCP-106恐怖老人的起源,士兵中的怪人勞倫斯下士
    恐怖的怪異士兵勞倫斯下士在軍營中沒有任何人喜歡勞倫斯下士,所有人人為勞倫斯下士是個怪人,勞倫斯下士經常看著其他人老半天不動。(舉個例子如同一個乞丐,看到了一大堆美味的食物一樣)而且勞倫斯下士還很少睡覺,但是根據和勞倫斯下士一個宿舍的士兵表示勞倫斯下士很奇怪,在睡覺的時候總會自言自語,而且那些自言自語的內容在寂靜的晚上難免會引起人們的恐懼和反感。
  • 印軍特種部隊遭遇伏擊,副營長被當場擊斃,7名士兵負重傷
    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近日消息,印軍眼鏡蛇特種部隊在查蒂斯加爾邦蘇克馬縣遭到當地遊擊隊伏擊,印軍的尼廷·巴萊拉奧少校被當場擊斃,另外有7名士兵身負重傷。印軍特種部隊遭遇伏擊戰遭遇伏擊的是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所屬的眼鏡蛇特種部隊第206營,尼廷巴萊拉奧少校是該營的副營長。他們是在相應的地區執行清剿和巡邏任務時遭到當地遊擊隊伏擊的。伏擊的武器包括火箭彈和機槍,火力十分兇猛。因為事發突然,倉促應戰的印軍特種兵小隊損失慘重。
  • 西段加勒萬河谷,中印士兵賽跑,印軍如驚弓之鳥,體力不支被俘
    5號,31號,17號(即天文點印軍第5、31、17號據點)等6個有班級規模士兵駐守的小據點。 從10月21日拂曉到傍晚,11團3營官兵在積雪深厚,高原缺氧的惡劣作戰環境下,不顧疲倦地急行軍,將剩餘印軍的18處據點全部掃清。除少部分印軍士兵四散而逃外,這次清掃行動幾乎將印軍114旅第14營全殲,擊斃俘虜90餘人。
  • 南朝鮮軍照抄我軍敵前潛伏,被手榴彈嚇得亂跑,機槍交叉火力收割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南朝鮮軍作為我軍的主要對手之一,雖然其在戰爭初期表現不佳,屢次出現被我軍殲滅的慘劇,但是在雙方戰線穩定後,南朝鮮軍加強了訓練,同時在美軍的支援下強化了火力,其戰鬥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開始逐步成為一個難纏的對手。而且南朝鮮軍吃我軍的虧較多,天長日久,對方竟然也開始學習我軍的戰術戰法,企圖"師夷長技以制夷"。
  • 美發明的叢林戰利器 越南人拿去打解放軍
    原標題:美國人發明的叢林戰利器,卻被越南人拿去打解放軍在古龍武俠小說《楚留香》裡有個著名的暗器,叫做「暴雨梨花針」,發射之時,共有二十七枚銀針激射而出,出必見血。在數百年裡,霰彈和榴霰彈發射的都是球形的金屬小彈丸,這種彈丸的空氣阻力比較大,降速較快,射程較近。後來美國在二戰時期研製了一種箭式榴霰彈,在76毫米和105毫米野戰榴彈炮的炮彈裡裝入數千枚長度為3釐米的小型鋼箭,能夠給敵人步兵以重大殺傷,在戰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 印軍大雪站崗畫面曝光!哨兵被繩子綁在陣地上,切不可麻痺大意
    印度邊境接二連三地出事,與鄰國之間的對峙也一直被壓制,再加上邊境士兵的禦寒物資問題遲遲未能解決,因而不少專家表示,印軍或將不戰而敗,就連五角大樓都發出警告,稱印度再不撤軍就來不及了,但莫迪似乎鐵了心要撐過這個寒冬,印度邊境士兵也絞盡腦汁想辦法抵禦風雪天氣,社交媒體上的一段影像引起各國關注,輿論瞬間炸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