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衝/文 鄧萬裡/ 圖
鄭州市高架橋下和部分涵洞,亂象頻生,僅僅是尋找其管理單位就不容易。
河南商報記者體驗發現,反映一處涵洞、管廊被違規圈佔時,聯繫多個單位,打了十幾個電話,最終也沒聯繫上管理方。
金水路西延橋洞下的殭屍車。
【高架橋下方區域難劃分,管理部門「很頭疼「】鄭州高架橋下和部分涵洞,亂象頻生。市民不禁好奇:它們到底歸誰管?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高架橋下方區域一般包含匝道下方部分、道路部分、綠化部分、市政設施部分等,涉及多部門管理。
鄭州市中原區市政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以建設路西三環高架橋下方區域為例,一部分道路的養護和市政設施維護歸鄭州市環快管理處,一部分歸市政設施養護部門負責;道路紅線內的綠化,由綠化部門管理;涉及橋下區域的窨井、管網,一般由市政設施養護部門管;高架橋下方區域的生態廊道,一般由區裡負責。
儘管工作中常常要到高架橋下方走訪和勘測,該工作人員仍然表示,「實際上現場的劃分,要比上面介紹的更複雜,也以實際圖紙上界定的為準。比如建設路西三環往東幾百米的範圍內,同樣一個路段,路兩側就有不同的管理單位。如果再涉及轄區、鐵路部門或沿線企事業單位等,就更複雜了。」
京廣快速路與黃河路交叉口附近的黑停車場。
河南商報記者也採訪發現,就上述路段的劃分,還牽涉鄭州市環快管理處和市政設施管理部門的管理範圍劃分,以及市城管局綠化部門和區級綠化部門的管理範圍劃分等,實際採訪時,弄清楚到底怎麼劃分並不容易。
具體到高架橋下方的道路,也分不同部門。記者多方採訪了解到,農業快速路、隴海快速路、京廣快速路,高架橋下區域道路,一般由所在區,分段管理;鄭州市三環(北三環、西三環、南三環)快速路、中州大道以及四環快速路部分路段,高架橋下方區域,道路內的保潔和部分路段的市政設施養護,由鄭州市環快管理處負責;鄭州市「四橋一路」橋下(金水路、大石橋、新通橋、河醫立交、高陽橋)區域,以及鄭州市「一環十橫十縱」中部分道路,養護工作由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負責。
採訪中,多個管理單位的人員不約而同地提到,高架橋下方區域劃分「很複雜」,管理起來「很頭疼」。一名知情人還直言,「你要想弄清楚(高架橋下方區域)劃分,那可不容易,得一個個問。」
京廣快速路與黃河路交叉口附近的黑停車場。11月23日還在營業收費。
【記者反映涵洞被圈佔,打十幾個電話也找不到管理方】不僅僅是高架橋下,橋梁涵洞被圈佔後找誰管,也並不容易。
幾天來,針對金水路西延下穿西三環隧道西側涵洞被圈佔,河南商報記者聯繫有關部門反映時並不順利。
鄭州市12319城建熱線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表示,如果該項目未全部完工,未通車,應該還屬於施工階段,不屬於城市管理部門的養護,需要聯繫該工程聯繫建設、施工單位。這名熱線工作人員還表示,他們將把問題反饋至所在區,由轄區聯繫詢問,預計費時間比較長,找到後會聯繫反映人。
隨後,河南商報記者聯繫上鄭州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鄭州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該工程建設單位不是鄭州市城鄉建設局,查詢該路段建設施工方時被告知,需自行聯繫鄭州市城建投資集團。
京廣快速路與黃河路交叉口附近的黑停車場。11月23日還在營業收費。
聯繫114查號平臺,查詢鄭州市城建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的辦公電話,被告知電話保密。
河南商報記者聯繫轄區西流湖街道相關工作人員了解到,該工程已經停工較長時間,目前轄區對工程建設、施工單位等信息並不掌握,暫時聯繫不上對接人員。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類似未投用的涵洞、管廊工程被圈佔,情況較特殊,轄區將一邊聯繫建設施工單位,一邊派人前往,看如何處置。
除上述幾個單位、轄區外,河南商報記者還輾轉聯繫與上述工程相關的多個單位或項目指揮部,對方均表示「不清楚」「聯繫不上」。
十多個電話打下來,上述涵洞內被圈佔後該如何處置,始終沒人說清楚。
京廣快速路與黃河路交叉口附近的黑停車場。11月23日還在營業收費。
【位置偏、監控缺失、不法分子「打遊擊」,加劇亂象滋生】高架橋下以及部分涵洞的亂象,有其生存「土壤」。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高架橋下的違規現象,不少都是位置相對偏僻,容易「藏身」。比如,京廣快速路上跨建新街交叉口的「黑停車場」,往往要轉一大圈才能找到,描述所在位置時也比較困難,都給舉報和執法工作增加了難度。
京廣快速路橫跨建新東街高架橋下,有一家黑停車場。當天執法部門對黑停車場下達了整改通知。
還有部分高架下方區域,臨近一些單位、企業,由其圈佔後成了專用停車場。周邊市民吐槽,「本來是城市公共區域,現在想佔就佔,遇到檢查時,這些單位、企業就說不是自己圈的,不檢查時照舊。」探訪中,南三環嵩山路、建設路西三環交叉口等都出現了類似情況。
另外,上述未投用的涵洞、管廊,平時行人車輛很少在此停留,已通車的涵洞車流量相對少,都給一些人提供了便利,堂而皇之地將其佔用。
再加上這些區域往往監控缺失,使一些人產生僥倖心理,加劇亂象滋生。
京廣快速路橫跨建新東街高架橋下,有一家黑停車場。
【記者手記】執法「動真格」,真正「管起來」高架橋下、涵洞內亂象,究竟多難管?
對於京廣快速路金水路至二環支路沿線的「黑停車場」,鄭州市金水區執法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10月份,11月23日、11月26日,金水區執法局執法人員曾三次趕到現場,口頭通知或書面下達整改文書,要求停業整頓。
讓人不解的是,連續幾次要求整改,「黑停車場」仍未收斂,執法效果為何嚴重打折扣?
類似情況還出現在其他一些被圈佔的高架橋下。多次被反映,遲遲未糾正,相關執法部門的公信力也一次次被質疑。
另外採訪中,記者反映涵洞、管廊內亂象時,多家單位都表示不歸自己管,究竟歸誰管,如何處置,似乎沒人能說得清。一遍遍的輾轉詢問中,記者的熱情也被一點點消耗。
為提升我們的城市環境,廣大市民都傾注了很大的熱情,對於「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也都耳熟能詳。
我們衷心期待:包括高架橋下、涵洞內亂象在內,對於城市的細微處,不管涉及哪個部門,希望管理明晰,執法落到實處,真正管得住亂象,守得好城市環境,切勿涼了市民的心。
(河南商報編輯 吳冰)
【來源:河南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