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名新疆阿克蘇地區少數民族員工乘包機返富陽復工。
農工黨市委會赴企業調研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
公羊會救援隊組織專業疾控消殺隊員赴湖北馳援抗疫消殺。
民主黨派成員主動請纓,申請赴湖北參加一線抗疫。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來,全市統一戰線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和杭州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市委全會的相關部署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廣泛團結引領全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以及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堅定不移地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患難與共,同心勠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攜手助推市域治理現代化,發揮優勢共建全面小康社會,在疫情大戰中交出滿意答卷,在服務中心工作中積極作為,在創新發展中提質增效,充分展現新時代杭州統一戰線的「頭雁風採」,為加快建設「重要窗口」作出了積極貢獻。
凝心聚力
廣泛參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市統一戰線廣泛動員、凝心聚力,眾志成城,發揮優勢,為堅決打贏防控阻擊戰貢獻智慧和力量。可以說,每一天都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在發生。這些抗疫故事與抗疫精神,生動展示、有力詮釋了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主動服從服務全國大局、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危難中顯擔當 當好健康安全的「守護神」——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市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尤其是醫務工作者的心。民革黨員張偉星,民進會員麻建平,農工黨黨員鄭建娣、高建波、馮曉菲,九三學社社員朱佳清、唐光政七名民主黨派成員主動請纓,積極要求參加武漢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他們義無反顧出徵湖北,夜以繼日奮戰在救治和防控工作一線,當好群眾健康安全的「守護神」。
更多的醫衛界統戰成員堅守一線崗位,以各種方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他們或參與疫情現場處置,或開展樣本採集檢測,或進行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或參與患者居住環境的消殺,或參加疫情防控點巡查值守,或開展防疫知識教育宣傳,或協助社區做好居家隔離……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他們忘我工作,以實際的行動為抗疫保平安做出貢獻。17年前參與抗擊「非典」的民進會員沈林峰又一次奮戰在疫情防控的一線。他說:「作為呼吸內科的主任,第一時間衝在最前面,是我的責任和使命。」市新聯會會長何軍率公羊會緊急徵召有經驗的呼吸疾病科、傳染病科和急救科醫師護士,以志願者身份加入杭州紅十字會(公羊隊)應急救援隊,赴湖北參加抗疫救援行動。應湖北省疾控中心的支援請求,公羊隊用直升機將醫療物資從浙江運抵湖北省黃岡、武漢、孝感三市。受逆行者風採感染,市僑聯兼職副主席、浙江旅歐知名作曲家朱培華與耿德迎合作,連夜創作歌曲《出徵 出徵》,致敬一線醫務人員,鼓舞抗疫士氣。
發揮優勢 為抗疫提供廣泛支持——
廣大統戰成員主動作為,以各種方式為抗擊疫情提供應急保障。全市各級知聯會、新聯會和杭州市中華職教社、杭州市歐美同學會等統戰團體(統戰社團)廣泛發動成員,整合各方資源,發揮自身優勢,開展疫情防控、捐資捐物、幫扶慰問等志願服務。
疫情期間,我市民營企業加班加點趕製抗疫物資,更有超過八家杭州民營企業參與了馳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搶建。圓通速遞在全國開通免費向武漢地區運送救援物資的綠色通道並優先向救援組織開放;傳化智聯全面開放全國50餘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的倉儲資源,為抗疫救援物資提供運力、倉儲、支付金融等支持;阿里巴巴、每日互動等網際網路企業聯手政府部門和其他數字企業,組成工作專班,用七天時間實現企業復工申報平臺與杭州健康碼上線,為杭州市民健康築起智慧屏障,為兄弟城市提供了智慧防控樣板;富通集團董事局主席王建沂緊急通過富通日本分公司採購了第一批醫療防護用品,專項用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民建會員企業安恆信息捐贈上千臺(套)網絡安全設備,為湖北多家醫療機構網絡和新聞媒體提供安全防護和專家值守服務。致公黨黨員、火石創造董事長金霞帶領公司團隊連續奮戰48小時,在人民網成功上線「疫情防護物資供需發布平臺」,以實時數據助力防控疫情阻擊戰;米絡星科技在直播平臺推出「武漢加油」公益禮物,所得收入全部捐贈武漢疫區;網絡代表人士李天天所在企業丁香園受人民日報委託,於1月22日上線人民日報-丁香園/丁香醫生聯合版國內疫情動態地圖,至2月3日累計點擊量超12.4億次,按照高新區(濱江)區委統戰部要求,上線「防控科普、疫情地圖、線上義診」,免費為海外僑胞開設專屬通道;市新聯會副會長、普華集團董事長曹國熊先後兩次從海外採購了4000套防護服、8.7萬個防護口罩送往武漢市醫院。市新聯會理事企業迪安診斷成功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PCR-螢光探針法);九三學社社員於淑娟,作為上城區望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連續堅守崗位29天,帶領「居家醫學觀察」管理小組,開展入戶調查,指導居民採取有效防護措施……廣大成員紛紛捐贈防護物資、消毒產品和款項。如拱墅區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宗教界捐款5512.48萬元,捐助物資價值703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民營企業在「抗疫情促發展」中共捐款捐物6.12億元,其中捐資4.1億元,捐物折款2.02億元;設立抗疫防疫基金12.55億元,總計18.67億元。
全市統戰系統組織機關幹部分赴社區,協助開展疫情防控,或上門摸排人員去向,或在卡口登記測量體溫,或在重點場所宣傳勸導,全力支援基層抗疫工作。
守土盡責,做好宗教領域疫情防控——
1月23日起,全市所有宗教活動場所和民間信仰活動場所一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暫停對外開放,並停止舉辦各類對外集體宗教活動。全市民宗系統切實做好宗教領域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檢查指導,組織人員分組對全市宗教活動場所和民間信仰活動場所開展網格化、不間斷巡查。全市宗教界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切實做好各宗教場所衛生安全防護,積極組織開展抗疫捐款。6月2日,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民宗部門指導全市宗教場所和民間信仰點根據疫情風險評估情況,採取「錯時、分流、預約」等措施,嚴格實行「綠碼+測溫+實名登記」制度,逐步實行有序恢復開放。
心牽同胞,合力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疫情初期,杭州籍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海外中國留學生心繫祖國疫情防控,發揮資源渠道優勢,跨境採購物資,支援祖國親人共克時艱。美國杭州商會董事會副主席華勇以公司名義向杭州市紅十字會捐贈1000萬元;市僑聯海外聯絡處北美浙江華僑聯盟社團募集、採購了3批數十萬美元物資;海外華僑詹陳雷動員16國華人華僑籌集78萬個口罩運回國內,為此《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進行了專題報導。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僑務部門密切與海外僑團聯繫,全力支持海外僑胞抗疫。市委統戰部和僑務部門派出精兵強將,成立工作專班,開展對海外僑胞的物資援助,開通僑胞24小時服務熱線,廣泛宣傳防疫知識和有關防控要求,積極做好安僑、護僑、暖僑工作;為集中隔離、居家隔離人員建立點對點聯絡機制,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及時傳達到回國僑胞、僑領,有效支持全市境外疫情防控工作。
萬裡為鄰,同戰疫情。為支持汶萊政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民營企業恆逸集團向汶萊衛生部捐贈價值100萬美元的醫療物資和設備。在義大利疫情尤為嚴峻的三月,上城區旅港同鄉會會長馬仁德將價值近80萬元的抗疫物資捐贈給義大利維羅納市。他說:「維羅納市和杭州市是好朋友,現在他們有難,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度過這次疫情難關。」
群策群力,扛起建言獻策使命擔當——
廣大黨外人士發揮自身優勢、專業特長,聚焦疫病診療防控、加強社會治理、支持經濟運行、保障物資供應和做好人文關懷等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思考,開展專題研究,積極建諍言、獻良策。據不完全統計,共報送社情民意和建議信息300餘篇,為黨委政府統籌推進「兩手硬、兩戰贏」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助企抗疫復產
落實「六穩」「六保」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市區兩級統戰部門、工商聯和廣大統戰成員積極主動,靠前服務,認真開展「走親連心三服務」,紮實推進「助企抗疫情、聯企復生產」專項行動,全力服務民營企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以實際行動推動惠企政策落實落地,為「兩戰全勝」和落實「六穩」「六保」作出積極貢獻。
周密部署動員 全線廣泛參與——
開展「助企抗疫情、聯企復生產」專項行動。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成立「助企抗疫情、聯企復生產」專項行動工作專班,分組走訪聯繫在杭331家重點聯繫企業,推動「1+12」惠企政策落實,指導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抓好復工復產。在走訪中,專班成員深入了解疫情防控、企業用工、資金周轉、運輸物流以及惠企政策落實情況,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並建立清單,將員工工資指導性意見、租金減免和金融扶持政策建議等突出問題及時匯報黨委政府。
開展服務僑企專項行動。我市僑務部門認真收集僑資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惠企政策兌現過程中的困難和訴求,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協調解決僑資企業員工返崗、物流運輸、防控物資、融資需求等問題。主動對接相關部門信息發布平臺,掌握髮布有效信息,方便海外僑胞工作生活。
各區縣(市)同頻共振,收集整理國家、省、市、縣各級惠企政策,成立助企專班,線上送政策、送服務,線下上門調研指導。據統計,各區縣(市)聯繫走訪企業1332家,收集到的困難問題數477條、建議239條,協調解決問題160條;積極推動民營企業申請央行低息再貸款,全市有108家企業獲批。
各級商會、新企聯、知聯會、新聯會等統戰團體及成員主動牽線搭橋,發揮自身優勢,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渡過難關。濱江「同心·眾創」基金定期開展「金融賦能行動」,成立孵化器聯盟、生物醫藥創新聯盟,開展創業「陪跑」活動,成立以來已累計組織活動600多場次;臨安浙江滿江紅律師事務所「誠和·同心薈」成立疫情期間法律援助團,持續推出「12348司法專線」電話服務,提供免費法律諮詢。
各民主黨派發揮特色、整合資源,積極參與助力復工復產專項行動。各職能部門黨外幹部發揮優勢,立足崗位,主動對接企業,以直接高效的服務積極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全力保障重點投資項目順利開工、有序推進。
聚焦企業需求 提供精準服務——
突出引導,推動惠企政策貫徹到位。積極宣傳中央和省、市、區出臺的系列惠企助企政策和企業復工防疫要求,指導企業正確用好各項優惠政策,堅定應對挑戰、迎難而上的信心。如蕭山區統戰部、工商聯編印助企復工復產服務指南,提供精細暖心的惠企政策和實用信息,深受企業和員工歡迎。
提供保障,幫助企業做好復工準備。市工商聯廣泛動員各地商會,為復工企業尋找防疫物資渠道;江幹區抽調街道統戰幹部蹲點入駐巨星科技等企業,助力首批境外訂單有序出貨;高新(濱江)區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落實清單」三張清單,形成「發現問題——協調跟進——解決到位」的為企服務閉環;西湖區工商聯牽頭協調銀行為4家公司快速落實2000萬元的貸款,協調區投資集團為81戶承租戶減租600萬元;富陽區委統戰部、區工商聯協調當地銀行為4家企業發放貸款3.685億元,對接有關部門以企業包機方式幫助百名新疆籍少數民族員工返崗生產;淳安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會同人民銀行淳安支行組織15家商業銀行,累計走訪1294家企業,向634家企業授信31.85億元,向545家企業放款20.39億元;桐廬縣推動制定出臺「春風2020」助企系列政策,落實「五減」政策,為企業減負17.58億元;推廣應用「親清在線」數字平臺,累計兌現3555.3萬元,惠及企業1798家。
推出務實法律服務,幫助企業防範經營風險。受疫情防控、延遲復工因素影響,企業在合同履行、勞動用工等法律問題有較多的諮詢需求。市工商聯依託非公企業法律服務中心,為復工企業提供法律專業諮詢服務;民革市委會組建了由民革黨員中21位法律工作者組成的法律服務團,開展法律服務助企惠民專項行動;民建市委會成立法律服務團,免費為會員和會員企業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和優惠政策講解;九三學社市委會將「三服務」中收集到的法律問題提交社內專業律師團隊研究,提出務實建議;下城區工商聯建立法律服務群,24小時為企業提供關於疫情屬性的認定、合同履行、勞動關係處理等方面的專業諮詢。新階層人士中從事法律工作的專業人士也發揮優勢,開展了各類免費諮詢服務。拱墅區新聯會副會長宋桂明律師帶領團隊提早研判,正月初七即開始整理中小企業應對新冠疫情所涉法律問題指南,為企業復工提供指導;民盟盟員、西湖區新聯會會長朱智慧發動浙江騰智所提供線上法律諮詢服務,彙編政策,方便企業用好、用足扶持政策。
建言獻策,積極反映企業困難訴求。黨外人士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的階段性變化,積極反映企業復工復產的呼聲和社會各方的意見建議,圍繞落實防控措施,聚焦解決用工、物流、資金、服務、保障等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報送社情民意信息並建言獻策。
數字賦能 提升「聯企服務」質效——
為幫助全市中小微民營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急需和有效的信息,市工商聯一方面大力宣傳推廣「親清在線」「杭州e融」「政策寶」APP等服務平臺,另一方面用好自有的「杭商之家」APP、微信服務小程序等智慧工商聯服務體系,為民營企業提供即時、精準、便捷的線上服務;西湖區應用「城市大腦」「雲上連心僑」等數字政務疫情防控相關系統,及時梳理出職能部門100餘項企業復工復產網上審批事項,提升服務僑企專項行動質效;高新區(濱江)區委統戰部牽頭開發「聯企服務」小程序,同步建立由21個單位組成的部門、街道和企業三方聯動機制,構建「線上諮詢、問題報送、協調跟進、解決到位」的運作機制,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高效精準服務和支持;民建會員企業「杭州博物文化」推出「文旅綠碼」,接入全國3000家博物館、景區,積極助力杭州成為疫情以來國內首個採用預約制開放旅遊景點的城市。(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