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雲春:新基建是引領經濟逆勢增長的新引擎

2020-12-09 政協頭條

新基建是引領我國經濟逆勢增長的新引擎。

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都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在我們有效控制疫情之後,開始復工復產,經濟轉降為升,前三個季度下來增長了0.7%。

前三季度經濟增長0.7%是怎麼實現的?從需求的角度來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消費這塊,前三季度下降7.2%。雖然在第三季度增長了0.9%,在季度內轉負為正,但是前三季度是下降的,幅度還不小。出口增長了0.7%,這裡面有一些特殊因素,一大部分是抗疫物資的出口。從三大需求來看,還是投資對前三季度經濟增長拉動的作用比較大,在投資當中相當一部分是新基建的投資。可以說,對於緩解疫情衝擊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對於加快形成內循環為主、雙循環互促的新發展格局,對於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新基建功不可沒,且需要進一步發力。

我認為,新基建不僅對當前在建設的過程當中對經濟發展有強大的拉動作用;而且在建成之後的應用,對於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都是一個強大的支撐。

新基建要重硬更重軟、重建更重用。在新基建當中,包括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這裡有的是硬體建設,是基礎設施,都很重要。但是新基建中的軟體建設,新基建建成之後的廣泛應用,更為重要。我們國家在這些年每一次遇到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特別是國際經濟環境嚴峻,對經濟增長形成比較大壓力的時候,我們進行逆周期調節,採取的應對之策,比較多的是擴內需、搞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出口顯然是受阻的,消費由於整個經濟下行,人們的收入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消費本身是一個常數,高點和低點也就是一兩個百分點的差別,關鍵的變量還是固定資產投資。我們過去通過幾輪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應該說道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都搞得差不多了。因此,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適量適度,不能過分超前。

我們要發揮投資這個關鍵變量的作用,怎麼辦呢?為今之計,是要積極推進「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新基建,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著力點。在新基礎設施建設當中,一定要把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建設過程和建成之後的應用結合起來,在重視硬體建設、重視建設過程本身的基礎上,更加重視軟體建設和建成之後廣泛而深度的實際應用。

我們要積極推進新基建的建設和應用。新基建需要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持。一是要解決投融資機制,打通新基建的資金鍊。二是要加快新基建的建設進度,提高建設質量。在建設之初,從設計到施工必須層層把關,質量第一、安全第一。三是新基建也要本著這樣的原則,可以適度超前,但是不能過分超前,必須和經濟發展現實需求緊密銜接。四是發揮好「兩隻手」的作用,一隻是看得見的手,一隻是看不見的手,這「兩隻手」要緊密配合。在中國做任何事情,沒有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的引導和調節,很多事情做不成。但是看不見的這隻手如果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沒有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只有把這兩隻手有機地結合起來,很多事情才可以既辦得成,又做得好。五是要積極培育市場,發展用戶。新基建關鍵在於應用,而怎麼應用關鍵在於人才,特別是既懂新基建的數字產業化,又懂各行各業產業數位化和社會領域中的應用,以及懂得企業經營管理的複合型人才。這樣才可以使新基建建得更好,用得更好。

新基建對我國應對疫情衝擊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對加快形成新的發展格局,對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強大的支撐和新的發展引擎。方方面面一定要通力合作,把它建好、用好。

(作者系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會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11月11日至15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本文系作者在會議期間發表主旨演講的節選。)

相關焦點

  • 今年的新基建投資約在人民幣1兆元左右,成為中國經濟新引擎
    新基建作為中國的一套長期、龐大的投資計劃,針對的當然不是當前的新冠疫情,只是時間湊巧,一般人難免將兩者聯想,以為是紓困手段或振興政策。要了解新基建在經濟發展上的戰略意涵,必須放在一個更大的時空形勢下來觀察。中國自1979年推動改革開放,從基礎建設的角度來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自1979年至上世紀末,約20年。
  • 新基建,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新基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其涵蓋但不限於5G、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眾多「新概念」,正「一業帶百業」,助力產業升級、帶動創業就業,為中國經濟增添澎湃新動能。
  • 新基建,是什麼?
    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那麼,新基建相比傳統基建到底「新」在何處?有什麼重要價值?怎麼推?何為新基建?
  • 新基建「新」問題,浪潮JDM有解
    新基建的核心特徵是數位化、智能化的新基建,算力成為核心生產力。王虹莉表示,新技術驅動生產力不斷升級轉型、需求快速迭代的當下,一體化解決方案還遠遠不夠,敏捷的創新能力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新基建的新問題:新技術、新場景、新生態 「新基建的『新』表現在三處:新技術驅動、新場景應用和新生態模式這三個方面。」王虹莉解釋,在新基建的七大板塊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5G、工業網際網路四大產業體現的「新」就是新技術的創新。
  • 【IDCC2020】國家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新基建 新科技 引領中國...
    在主論壇上午場,國家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先生發表了題為《新基建 新科技 引領中國數據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精彩演講。在數字經濟強勢崛起的這個時代大背景下,作為國家重大部署的新基建正在加速推進,成為新的投資和發展方向。新基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寄予厚望。當前,中央和地方政府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市場已經掀起了一股新基建的熱潮。「新基建」的實質是數字基建,它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正由於「新基建」發跡於科技端,所以建設「新基建」需要高強度的科技研發創新能力。
  • 任澤平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周期 新基建 新格局
    5 重申「新基建」,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中央經濟會議再次強調「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我們在2021年初倡導新基建,提出應對疫情和經濟下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新基建,長期打造中國經濟新技術、新經濟、新引擎,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等領域投資(《是該啟動「新」一輪基建了》《中國新基建研究報告》)。
  • 新標準引領技術創新 新基建夯實產業基礎
    國務院參事李玉光致辭李玉光參事指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作為電子信息技術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專業技術活動之一,已成為標準引領支撐新基建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助推器。他表示,推動新基建加速落地,要加快建立自我良性發展的產業生態,提升新基建供給能力。要建立以標準為核心的產業支撐體系,夯實新基建基石。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二、力推新基建原因:短期穩增長,中長期重構創新大時代(1)短期:新基建將成為經濟穩增長的關鍵 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與出口均因此次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受到影響,而投資因一季度淡季受衝擊較小。基建投資將託底經濟,而新基建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基礎設施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大下遊之一,對固定資產投資的佔比長期保持在 20%以上,並以政府投資為主導,因此,基建將起到穩定託底經濟的作用。
  • 新基建熱潮奔湧盡顯經濟新氣象
    中國經濟率先恢復,撥雲見日,呈現一番新氣象。  新基建投資熱潮奔湧,線上經濟快馬加鞭,創新基因加速孕育……新氣象背後是不斷增長的經濟新動能。  高技術產業投資馬不停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7%。
  • 安徽合肥:加快布局「新基建」 打造經濟新動能
    人民網合肥5月11日電(楊賽君) 當下,「新基建」成為廣受社會關注的熱詞。與鐵路、公路、橋梁、水利工程等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鮮明的科技特徵和導向,以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科技為支撐,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具體涵蓋了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
  • 國網再定「新基建」重點!國網「新基建」領導小組「第二會」召開...
    即,加快特高壓工程項目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發展,加快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推廣應用,加強「新基建」項目配套電力建設。第二次會議提到:「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
  • 華為鄭葉來:新基建即服務 路修好了經濟一定會繁榮!
    5月25日晚上,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做客新京報「2020兩會經濟策之新基建」視頻雲論壇,與各位嘉賓一起共論新基建的發展思路及趨勢。以下是核心觀點:Q:您如何看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新基建」的表述,這透露出我國在發展新基建上的什麼思路?
  • 嶽麓峰會·大咖說②|高同慶:當好「扁擔」,下好新基建和數字經濟這...
    資料圖)  星辰在線9月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嶽珊 賀亞玲 賀奕翔)「現在,數字經濟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那麼,數字經濟給經濟社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我們有一個觀點叫『五縱三橫』。」在9月8日召開的2020網際網路嶽麓峰會嶽麓論壇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同慶發表主題演講——《夯實新基建,賦能千百行》。
  • 助力新基建,智通三千榮膺江蘇省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重點企業稱號
    為提升全省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發展水平,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開展了省級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百千萬」工程重點企業的認定工作。經組織申報、區遴選覆核、報送市發改委評審、信用核查等程序,江蘇零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企業科技物流服務平臺「智通三千」,以物流專業服務平臺類型成功上榜,成為江蘇省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百千萬」工程重點企業。
  • 中國新基建研究報告:不光要硬的新基建,還要新的軟基建
    從供給側,新基建有助於擴大有效供給,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為中國創新發展特別是搶佔全球科技創新至高點創造基礎條件。我們面臨三大戰役:抗擊疫情、復產復工和擴大內需,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復產復工快速開展,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總需求不足。327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擴大內需,啟動「新」一輪基建,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對衝經濟下行,防止出現大規模倒閉潮、失業潮。
  • 新基建「燃」了
    如果說2020年有哪些詞甫一亮相就凝聚了各方的共識、激發了各地的投資熱情,「新基建」當排在前列。從產業界的初步醞釀,到今年4月的正式「官宣」,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應運而生的新基建,開足馬力駛入了快車道。
  • 南京「打」出擴內需「組合拳」|新基建|新產業|消費|新都市|組合拳...
    新基建 新消費 新產業 新都市南京「打」出擴內需「組合拳」光明日報記者 鄭晉鳴 光明日報通訊員 紀清釗4月11日,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布會,公布發展新基建、培育新消費、壯大新產業、建設新都市四個行動計劃。
  • 新基建爆發,建築企業如何才能不被淘汰?這篇講透了!
    8月27日,2020上海數字新基建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滬召開,上海副市長表示:「數字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大基礎。在未來五年,上海新基建的直接投資將會達到至少6萬億元,並且可能會激發數十萬億級的經濟新生態,成為經濟復甦的驅動力,持續釋放增長新動能。」
  • 沙利文:新基建板塊將構建基礎網絡 共同賦能新經濟
    原標題:沙利文:新基建板塊將構建基礎網絡 共同賦能新經濟   8月18日,由沙利文諮詢、頭豹科技創新網主辦,雪球協辦的第十三屆增長、科創與
  • 新基建周期中,要讓交通數位化成為長期發展引擎
    這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鮮明的信號,在新的經濟發展周期中,交通並沒有達到飽和期,反而將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既然「新基建」周期中,我們將通過新的技術、新的投入建設來改變發展模式。那麼此時或許我們也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智慧交通應該發生哪些變化,才能在「新基建」周期中發揮最大價值,真正起到長效刺激經濟發展,「調結構增後勁」的作用?首先,我們需要回到問題的原點:智慧交通的價值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