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我們都不陌生。
但這幅世界TOP級別的名畫,曾被盜走2年,震驚所有人,你知道嗎?
《蒙娜麗莎》局部
1913年11月 ,文森佐·佩魯賈藏在自己的出租屋中,他拿出紙筆,寫下了一封署名為「雷昂納多」的信,信中寫道:「《蒙娜麗莎》的真品在我手中,要價五十萬裡拉。」
他所提到的《蒙娜麗莎》,正是那件羅浮宮被盜兩年之久的達·文西原作。
這封信隨後便被寄到佛羅倫斯古董商阿爾弗雷多·格裡手中,至此,藝術界最大的盜竊案即將落下帷幕。
義大利出版《多門尼加郵報》,以漫畫形式描繪《蒙娜麗莎》失竊場景
1
蒙娜麗莎,不見了
《蒙娜麗莎》被盜,得從兩年前說起。
1911年8月21日,周一,羅浮宮依例閉館。修繕部主任皮蓋在各處巡查時,《蒙娜麗莎》還掛在牆上。
次日一早,博物館照常開放。畫家路易·貝魯發現,牆上原本展示《蒙娜麗莎》的地方現在不見其蹤影。
在當時,這幅畫還只是一幅普通的展品,被安放在提香和科雷喬的畫作中間,但現在只剩四顆鐵釘,叫人看了格外地不習慣。
他找到警衛報告,警衛以為肯定又是哪個攝影師拍完照,忘記把畫送回原處。
因為當年博物館管理制度鬆懈,經常有攝影師把畫拿到室外拍照,所以管理人員並沒有在意。
但為了回答路易·貝魯,他還是向攝影師確定畫作去向,這才知道《蒙娜麗莎》是真的丟了!
1911年,《蒙娜麗莎》被盜後,羅浮宮的牆壁只見四個釘子
當警察趕到現場時,已是午時之後了。
全體警察手忙腳亂,他們全力排查了保安、畫家,甚至來館內打工的各種工人,然而卻沒查到一點線索。
一時間,輿論鋪天蓋地。
巴黎街道的小道消息五花八門,有的說是美國神秘富豪僱人所為,有的說是義大利暗下黑手,還有的說這是當時的著名大盜、人稱「黑道拿破崙」的亞當·沃斯蓄謀已久的一次行動。
總之,原本沒那麼出名的畫作,卻在幾天內得到相比於以往數百倍的關注度。
各家報刊爭相報導,數十家機構開出豐厚的懸賞條件。
然而,人們越是熱切地關心案件的發展,巴黎警察們就越是焦頭爛額——他們對此盜竊案毫無頭緒。案件就如蒙娜麗莎本人的微笑一般,神秘莫測。
2
畢卡索,偷了《蒙娜麗莎》?
不久,一個線索找上了門。
一位盜賣藝術品為生的小偷聯繫報社,並宣稱此事是他所為,並大肆譏笑了巴黎警察的無能。
焦頭爛額的警方立刻從這條線索入手,不過,這次沒抓到那個對警察冷嘲熱諷的藝術小偷,卻抓到了一個曾在小偷這購買過贓物的藝術精英——大詩人阿波利奈爾。
阿波利奈爾曾從這名藝術小偷那裡購買過從羅浮宮中偷出來的一尊雕像,他又把這尊雕像轉手賣給了其他人。
警方立刻逮捕了阿波利奈爾,並繼續從這裡順藤摸瓜。
不查不知道,原來,當初從阿波利奈爾這裡買走雕像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另一位藝術大師——畢卡索(除了好色是渣男,還偷盜?)
牽涉此案的兩位大藝術家:左阿波利奈爾,右畢卡索
這下可好,警方氣衝衝地找向畢卡索,心想:看這件事還能牽扯出多少藝術家來。
沒想到的是,畢卡索為了避免自己被牽連,竟然聲稱與阿波利奈爾素不相識。
警察可管不了那麼多,依舊把畢卡索抓了起來,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仍沒查出兩人和被盜的《蒙娜麗莎》有任何關係,最後只好不了了之,把他們都放了,並且宣布那名藝術小偷的話語完全是無稽之談,只是想博眼球的行為而已。
1911年8月27日,報紙上刊登的《蒙娜麗莎》被盜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後的時間裡,阿波利奈爾和畢卡索對這段「牢獄之旅」的具體情況都緘口不談。
只是幾十年後畢卡索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坦承自己對不起阿波利奈爾。
這次的錯抓風波之後,社會的輿論繼續發酵,巴黎警察局長引咎辭職,人們漸漸放棄了對這幅作品的關注,不再有人期待這幅作品還能夠被找回。
之後的兩年中,北美市場曾出現過不少號稱《蒙娜麗莎》的真跡,但最終都被核實為贗品。
這幅名畫似乎就這樣消無聲息地憑空蒸發掉了,也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現在,《蒙娜麗莎》之前,總是人山人海的訪客
2
《蒙娜麗莎》驚現佛羅倫斯
文森佐·佩魯賈帶著《蒙娜麗莎》四處躲藏了兩年之久,直到1913年,他以為此案風頭已過,便想找人銷贓。
文森佐拿著行李箱,坐火車回到了故鄉佛羅倫斯,在一個小旅館中見到了古董商阿爾弗雷多。
文森佐向他展示被他藏在行李箱底隔層中的《蒙娜麗莎》。
阿爾弗雷多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面前這幅畫作,雖未經鑑定,但那種筆觸和色澤,無疑是達·文西的原作。
文森佐獅子大開口的標價,更堅定了他心中的想法。
文森佐·佩魯賈(Vincenzo Peruggia,1881–1925)
雖然文森佐一直聲稱,他的這一行為是出於愛國心理,為了將這件珍寶送回故鄉佛羅倫斯,是對法蘭西帝國的有力回擊。
然而,阿爾弗雷多還是決定報警,於是借需要找人鑑定為由,把警察帶去了文森特居住的小旅館。
1913年12月13日,報紙上宣布《蒙娜麗莎》被找到了
警察將文森佐告上法庭。
然而,法庭上的文森佐卻完全沒有半點悔過之意,他始終宣稱,他自始至終都認為這幅畫是義大利人的財產,他的盜竊之舉是將本屬於自己國家的東西,歸還給自己國家。
這樣一通正氣凜然的演說,瞬間引爆了義大利人民的熱情,他們自發組織了遊行,表達他們對文森佐的尊敬。
雖然文森佐最後被判以七個月的監禁,但在獄中的他,每天都能接受到來自社會各界人士送給他的禮物,過得好不自在。
反觀義大利政府,則不知所措。
1913年《蒙娜麗莎》在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落到義大利當局手裡的《蒙娜麗莎》,是一個實打實的「燙手山芋」。
面對法國方面要求歸還的強硬態度,義大利全國上下一邊激烈討論,一邊口是心非地把它送到佛羅倫斯和羅馬參加國家珍寶展。
最終,義大利還是決定放手,讓《蒙娜麗莎》於1914年1月4日乘坐豪華轎車,回到了巴黎羅浮宮。
法國媒體鬆了一口氣:「全球都在尋找的女人回家了!」
然而還有一個疑問沒有解決——這幅畫,到底是如何落入文森佐手中的呢?
這一疑問在他入獄之後就得到了解釋,記者們爭相採訪獄中的文森佐,而他本人也有問必答——畢竟在他心中,自己的行為依舊是一個英雄般的愛國行為。
1914年1月4日,報紙上刊登《蒙娜麗莎》被歸還給法國
4
偷走《蒙娜麗莎》分幾步?
「名探偵コナン」~メインテーマ大野克夫 - 「名探偵コナン」メインテーマ
文森佐·佩魯賈是一名專職安裝玻璃的工人,他有一個蓄謀已久的計劃。
這名義大利人曾受羅浮宮僱用,製作了保存《蒙娜麗莎》的安全玻璃罩。而他的偉大計劃,則正是盜走這幅傳世名作。
後世模擬文森佐偷走《蒙娜麗莎》的場景
在製作《蒙娜麗莎》安全玻璃罩的途中,文森佐逐漸被這幅畫所吸引。
於是他通過自己的職務之便,記下了羅浮宮各種倉庫暗室的位置,在一天下班之後,他並未像往常一樣走出羅浮宮,而是藏進了一個專門放置畫框畫架的房間之中。
那天,當皮蓋巡視完走廊之後,文森佐便從暗門中鑽了出來,輕而易舉地打開了自己安裝的玻璃保護罩,將蒙娜麗莎捲入工作服中,大搖大擺地從正在睡覺的守衛面前走了出去。
在那個沒有警鈴、沒有攝像頭、沒有紅外線的時代,將蒙娜麗莎帶走居然是這麼的簡單。
隨後,就是長達兩年的藏匿時光。
還原文森佐的盜竊過程
時至今日,我們也沒辦法考究:文森佐是不是真的是因為自己的愛國心,才去偷盜的了。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蒙娜麗莎》本就是達文西在法國所作,文森佐的證詞其實完全過於偏激。
不過即便這樣,這段眾說紛紜的《蒙娜麗莎》盜竊記依舊在日後被改編成了許多正能量的歌劇和小說,人們也能從這件事中認識到藝術品和國家之間的各種聯繫。
回想我國各種被搶走的藝術瑰寶,似乎很多事都開始變得耐人尋味了起來。
現在,《蒙娜麗莎》前完備的安保設施
此事之後,《蒙娜麗莎》翻身做大王,成為了羅浮宮的鎮館之寶。
她被單獨掛在一面大牆上,紅外線保護,警鈴護航,攝像頭監視,布下了天羅地網,沒有人能將它偷走。
也不知道蒙娜麗莎自己還會不會記得,她經歷過的風霜,它曾輾轉戰火,也曾在公寓被雪藏,甚至還曾榮歸故裡。
這幅畫的偷盜歷史,早已將其升華。
甘迺迪總統為《蒙娜麗莎》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展出揭幕
【今日互動】
偷畫是為了歸還國家,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