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苗知府:黃山臭鱖魚的穿越簡史

2020-12-15 騰訊網

前幾天出門旅遊,在安徽黃山品味特色臭鱖魚。這味道,就像三個月沒洗過的,正面穿完反面穿的襪子,實在是讓人上頭。

關於臭鱖魚的來歷,網傳的各路故事能概括以下情節:

1、徽州境內重巒疊嶂,水流湍急,難產大魚。

2、徽州人吃鱖魚要從貴池、銅陵等沿江地區運進。

3、魚販子木桶裝魚往返六七天,鮮魚易腐,煙花易冷。

4、200多年前,徽州苗知府,是個魚癮患者。

5、苗知府派手下王小二買魚,路上魚死了。

6、王小二,加鹽醃製死魚,順利交差。

(個別版本:王小二召喚廚師王老大幫忙)

7、苗知府吃完很開心。

8、徽州臭鱖魚,從此名動八方,走遍天下。

遊客們愉快地接受民間傳說,然而我想裡面有些許問題……

主角一,精神小夥王小二。乍一聽,跟帶著鬼子進入包圍圈的愛國小朋友是一個人。不過民間傳說裡這樣的人物很多,張三李四王小二,路人太多,實在無從考證。

主角二,魚癮患者苗知府。據傳他是200多年前的當地酷吏,看起來可以往下挖掘。

苗知府,你到底是誰!

徽州府衙建於元末明初。吃魚狂魔活在200多年前,那得是大清子民。

往前數300年,1720是康熙五十九年。數200年,1819年是道光二十四年。掐頭去尾,苗知府大概率是雍正或乾隆年間的國家幹部。

接下來是眼花繚亂的資料庫檢索,在查詢光緒年間的《重修安徽通志》

然而,同時檢索【徽州】與【苗】,得到結果0條。索性檢索所有【徽州】條目,得到34頁928條。

大不了雙目失明,我來找找莫須有的徽州知府苗大人。

從建制沿革再到職官、名宦,直到烈女……我瞎了,還是沒有在《重修安徽通志》裡找到苗知府。

最後,檢索【鱖魚】,範圍放大到整個清代,看看老鐵們可曾搞出上頭的鱖魚烹飪技巧。

又經過了一輪失明考驗,總算找出個例子。

此書名為《格致鏡原》,是康熙二十四年榜眼陳元龍(1652—1736)編撰的類書,書中記載了一種醃製上頭鱖魚的做法。

此處理方式,跟莫須有的苗知府領導下的機智王小二如出一轍。

這說明了什麼呢?好像說明了很多,又好像什麼也不能說明。因為既看不出具體影響也看不出先後傳承。

我往狗眼裡滴了眼藥水,只能含淚解釋,王小二發明臭鱖魚大概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如果黃山市旅遊局打賞,我拼著眼瞎也得再找找苗知府。

傳統美食實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暫時放過苗知府,我的鹹魚已在路上。

拍攝做飯視頻,下周安排。

相關焦點

  • 農曆中國|四月初五 · 臭鱖魚
    此時若遊走在黃山腳下,便能品嘗到最鮮美地道的臭鱖魚。鱖魚,俗稱桂魚,是江南一帶人尤其喜食的魚。相傳舊時沿江一帶的貴池、銅陵和大通等地的商販,要把名貴的長江鱖魚,用木桶裝運到黃山腳下屯溪一帶售賣,以及順徽杭古道販至杭州。
  • 桃花流水鱖魚肥,徽菜名角臭鱖魚的製作方法是這樣,趕緊學起來!
    今天要介紹的是徽菜名角——臭鱖魚的製作工序,作為徽菜的代表之作,臭鱖魚也是徽州人民智慧的結晶。兩百多年前,為了保證鱖魚在運輸的過程中不變質,人們會採用一層魚撒一層淡鹽水的方法保鮮。旅途的七八天,也就成了現在臭鱖魚醃製的時間。新鮮鱖魚洗淨用鹽淹漬,夏季用木桶壓制三天,冬季需要一周時間。淹漬好的臭鱖魚,會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氣味。
  • 徽菜代表臭鱖魚,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臭還芳香四溢
    在今天黃山的績溪,小鎮的古樓寫的儘是徽菜,徽商,徽州土菜的招牌字樣,總之在這裡的大街小巷少不了一個「徽」字。天下徽廚出績溪,這裡的人因會做菜而出名。徽商也在乾隆年間晚期達到黃金時期,小編的家鄉就是安徽,我也對徽菜有著不一樣的情感。今天咱們來介紹一下徽菜裡的「龍頭菜」——臭鱖魚。
  • 食在江南:臭豆腐、臭鱖魚、臭莧菜梗,誰最臭?
    在中國,以紹興為中心,浙江、江蘇、安徽以及上海的臭味當家菜花樣繁多:臭莧菜、臭芋艿梗、臭冬瓜、毛豆腐、黴千張、臭百葉、臭鱖魚......從蔬菜到豆製品再到肉類,做法是「萬物皆可臭」,吃法是「食臭亦有道」,心法是紹興、寧波一帶還在堅守的「無臭不下飯」的習俗。
  • 徽州的地道美食,臭鱖魚聞著臭吃著香,火腿冬筍煲湯喝,值得品嘗
    安徽的美食,通俗來講就是徽菜,在徽菜的美食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臭鱖魚。徽州臭鱖魚安徽地道的臭桂魚,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卻很香,臭鱖魚在食材上選擇很苛刻。用的是當地的桃花鱖,也就是「桃花流水鱖魚肥」裡面的鱖魚。
  • 杭州的兩條臭鱖魚
    邀請朋友共食一條臭鱖魚 最考慮彼此的友誼 此魚登場,未現其身,已聞其味。偏愛臭鱖魚的食客,都會在此刻聳動著鼻子,面露非常期待的神情。 無法接受這個味道的人,那一刻可能就是
  • 幹煎臭鱖魚,家庭式做法,好吃到停不下來!
    #提到春天就能想起的美食#臭鱖魚為什麼臭陽春四月的鱖魚,只需要加入鹽和少量的蔥段薑絲就很鮮美了。這個五一小長假,濮陽的家庭主廚們可化身徐志摩,帶給你更深情款款的升級版:幹煎臭鱖魚。煙花四月,要微醺。半夢半醒間,大啖醃鮮鱖魚。
  • 菜市場見不到的魚,要放臭了才好吃,鱖魚你吃過嗎?
    這種魚就是鱖魚。鱖魚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魚類,主要分布在中日韓等國,它對水質的要求很高,而且性格兇猛,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作為一種相當名貴的淡水魚,鱖魚的美味通過一首唐詩傳唱了千年,「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鱖魚的肥美,讓詩人都忍不住將其寫進了詩歌裡。
  • 雲上天街,黃山旁的世外桃源!
    黃山 區,也就是古時的太平縣, 黃山風景區 所在地。3. 黃山風景區 ,位於行政區 黃山 區,也就是大家爬山的目的地。我們選擇的是 黃山 旅行的經典路線推薦,許多旅行者都選擇這條省時且效率高的路線規劃他們的 徽州 之旅:D1 黃山 湯口鎮(夜宿湯口鎮或者選擇下午登山,夜宿山頂,清晨欣賞 黃山 日出。)
  • 泡菜魚、臭鱖魚,兩種經典做法,讓你胃口大開!
    安徽臭鱖魚小知識—臭鱖魚徽州菜的代表之一,源於安徽省徽州地區;常用新鮮鱖魚在木桶中加鹽醃製,醃製後會散發出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烹調後味道鮮美,肉質緊實-01-首先要醃製臭鱖魚。魚要選擇魚眼呈藍黑色、魚鰓呈紅色的鮮活鱖魚;醃製容器宜選木桶,這樣能有效保持溼度和溫度,並在醃製時滲透木質香味。
  • 黃山旅遊必體驗之齊雲山雲上天街之旅
    黃山 區,也就是古時的太平縣, 黃山風景區 所在地。3. 黃山風景區 ,位於行政區 黃山 區,也就是大家爬山的目的地。我們選擇的是 黃山 旅行的經典路線推薦,許多旅行者都選擇這條省時且效率高的路線規劃他們的 徽州 之旅:D1 黃山 湯口鎮(夜宿湯口鎮或者選擇下午登山,夜宿山頂,清晨欣賞 黃山 日出。)
  • 安徽黃山的三大必玩景點
    (氣球emoji)安徽黃山可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這裡不僅有我國非常著名的黃山山脈,還有許多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我們的祖先就曾經給了黃山非常高的評價「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那我們就一起走進這美麗的黃山風景區吧。
  • 黃山旅遊吃住行,一篇攻略全搞定!
    黃山 市,市區是在屯溪, 黃山 機場,高鐵北站,長途客運總站都在屯溪。2. 黃山 區,也就是古時的太平縣, 黃山風景區 所在地。3. 黃山風景區 ,位於行政區 黃山 區,也就是大家爬山的目的地。登 黃山黃山 ,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 安徽 省 黃山 市,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擁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五嶽歸來不看山, 黃山 歸來不看嶽」。
  • 全世界最臭的5種食物,卻很好吃!來看看你最愛誰
    臭,是嗅覺到味覺的一次升華~作為一個自認為是正常的卻又愛吃臭豆腐的人,這個臭也是相對的,吃在嘴裡有著美味帶來的強烈反差,給人更深層次的美食體驗。首先,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東西,比起尋常的酸甜苦辣鹹,更有特色,很是受到喜歡追求感官刺激和追求新奇的人們的喜愛。其次,這些臭味美食,都是聞著臭吃著卻很香的。此類臭與米田共的臭是不一樣的。比如湖南的經典黑臭豆腐,油炸過後,臭豆腐外層酥脆,內裡軟嫩,難怪紅遍各大夜市小吃攤位。
  • 國慶遊黃山,總共排隊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避開人流你也可以
    國慶遊黃山,總共排隊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避開人流你也可以,第一天,(10.4)黃山北站至屯溪老街 ,21路坐到商貿城站,50分鐘左右,首先聲明:我是個四川人,我們兩個女生,下車導航了一下,往反方向走5分鐘左右到老街。
  • 桃花流水鱖魚肥,魚中上品
    中國最常見淡水魚大概有幾百種,我認為鱖魚是比較好吃的魚,但要說最好吃談不上。肯定還有比它好吃的魚。古詩云:「桃花流水鱖魚肥」,農曆三月是鱖魚最鮮美的季節,現在經濟條件好了,鱖魚啥時候都有,但是大家都認為三月四月的鱖魚味道最好吃。鱖魚為什麼好吃呢? 主要有三點:鱖魚的肉比較鮮嫩,第二點:沒有肌間的亂刺,所有沒刺的魚類中,鱖魚是最鮮嫩的。
  • 9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黃山各市轄區縣
    因境內黃山而得名的黃山市,地處安徽省最南端、皖浙贛三省交界處,別名新安、歙州、徽州,是著名商幫徽商的故裡。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是徽劇、徽菜(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重要發源地,下轄3區4縣,分別是屯溪區、徽州區、黃山區、歙縣、休寧縣、黟縣和祁門縣。
  • 景美人少隨手一拍美如畫卷,但我想說最好不要在這裡吃魚,太臭!
    曾經三次自駕徽州,卻至今沒有去過黃山。不是找藉口的說不想去人們去得夠不夠拍的夠不夠的地方,而是我真的受不了爬山,而且我還有恐高症,也不願意坐纜車!大眾扎堆的古鎮也覺得太過商業化。所以我一直去的都是徽州算不上是熱門的古鎮。人少,景美,隨手一拍都能給人以置身瓊瑤桃源的意境。不錯,這個地方就是安徽涇縣桃花潭。
  • 為了「黃山歸來不看嶽」來到安徽,錯過了西遞和宏村,就白來了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很多人都帶著這樣的信念來到了黃山。黃山的魅力在哪裡呢?能夠同時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這樣的殊榮,中國僅有4個,而全世界也只有39個。黃山的奇妙就在於,它融合了其他很多山峰的特點,可謂是博採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