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老話,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說的是啥?

2021-01-14 鄉村魅力

我們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農耕生活中,先輩們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不光是聽著朗朗上口,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導意義!其中就有這麼一句,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你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嗎?

實際上這句俗語說的是桃樹杏樹,還有梨樹和棗樹的結果問題,桃樹一般是栽上後三年才能結果,杏樹是栽上後四年才能結果,梨樹栽上後要五年才能結果,但是棗樹栽上的話,管理的好,當年就可以結果!

當然也不是那麼絕對,還要看栽的是幾年的樹苗,樹苗大一點,結果也會相應提前一些,另一個因素就是品種,近些年很多品種的梨樹也就是兩年或者最遲三年就能結果。

棗樹結果倒是很快,我們這冬棗很多,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有大棚冬棗,一般是第一年栽樹,水和肥給足的話,第二年就可以結棗,所以第二年就會蓋棚!只是棗樹需冷量要比其他果樹要多得多,生長期也長,所以很難把冬棗控制在春節前後上市,一般最早也得等到第二年的四月份才可以上市!

感謝先輩們給我們留下了這麼豐富的農耕知識,指導我們的生活和生產,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農村有句俗話:「桃三杏四梅花五年,想吃核桃18年」,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俗話:「桃三杏四梅花五年,想吃核桃18年」,是啥意思? 想吃什麼果子就要等其相應的生長時間。 咱們國家農耕歷史悠久,長年累月地沉澱了很多的農諺,這些農諺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對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很有幫助。
  • 農村俗語「棗木凳,椿木床,秋天的野兔,冬天的狼」,是啥寓意?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棗木凳,椿木床,秋天的野兔,冬天的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寓意呢?
  • 桃三杏四梨五年,無兒不栽銀杏園,這裡每年都招人
    俗話說:桃三杏四梨五年,無兒不栽銀杏園。這個村莊的銀杏林種植於20多年前,每年霜降以後,金黃的銀杏林,會招來一批批的城裡人。村裡的大叔大媽當然不會錯過這個賺錢的機會,家裡的各種特產都拿出來擺著賣。現在的鄉村遊,不僅接近自然,呼吸新鮮空氣,而且出行便捷,所以很受歡迎。村裡的農村大叔在擺攤賣蘋果。
  • 農村老話:「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為啥這樣說?
    在農村有一句老話講傷:「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為啥有這樣的說法?現在已經進入6月中旬了,也正是杏子成熟的季節,而集市上賣杏的人也多了起來。今年的杏是非常便宜的,在幾元一斤左右,我今天特地買了不少的杏,拿回來大口的吃。
  • 農村老話:「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說的有道理嗎?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各種水果成熟的季節,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市場上,我們多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水果。比如目前的桃子、杏子、李子也陸續的成熟。但是對於一些水果是不能多吃的,如果多吃了,反而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而在我們農村常常有一句老話「桃養人,杏山人,李子樹下埋死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啥會有這種說法呢?桃子是我們比較愛吃的一種水果。而且桃子營養比較豐富。那是一種蛋白質含量很高的水果,而且它還能起到潤腸通便,消除水腫的作用。桃子在我們生活當中也常常被稱為壽桃,由此可見多吃桃子對於身體大有好處的。
  • 棗樹有花不結棗,啥原因?咋解決?
    棗樹是咱們農村的吉祥樹,它樹姿優美,果實紅豔甘甜,具備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並且棗樹在農村還有早人一步早生貴子的象徵呢!棗樹一般來說,種植得當,當年就可以結果,俗話說「桃三年,杏四年,小棗栽上就賣錢」嗎,如果咱們種了幾年的棗樹還不結果,就說明咱們的養護出現了問題。
  • 農村老話「人怕三見面,樹怕一墨線」啥意思,「墨線」指的是什麼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人怕三見面,樹怕一墨線」啥意思,「墨線」指的是什麼在農村,我們經常能聽到老人口中說起的一些老話。這些老話既有意思又有道理。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對農村的一些事,物也是非常了解。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些老話讓人不好理解,然而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話總是有其道理的,需要人們細緻琢磨。「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俗語便值得諸君好友琢磨思考。
  • 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很在理在農村的俗語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知,大小事務事無巨細的都有描述,關於天氣的、農業的當然最多的還是生活的。在農村一直以來都講究「一命二運三風水」」,尤其是對於房屋的修建說法頗多,房屋的建築走勢結構包括高低,不但能夠改變房屋的審美,而且還關乎到家庭的運勢,所以對於此類的俗語是不在少數,有的俗語確實屬於封禁迷xin的糟粕,隨著時代的進程,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但也有一些此類的俗語,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 農村老話「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啥意思?內容豐富多彩
    農村俗語老話,絕大多數是傳承於老祖宗世世代代的口授,而許多精華部分不僅流傳於民間坊裡,還為文人墨客所記載下來,所以常常會得到更加廣泛地傳播。因此就會有很多的俗語老話,帶有較深的時代社會烙印。而眾多的俗語既通俗易懂,生動形象,還「話糙理不糙」。
  • 農村說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不少老話、俗話,還有不少的歇後語。不管是俗話還是老話,又或者是歇後語,有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通俗易懂。但是,這個通俗易懂並不代表就是粗俗,事實上,這是無數人對於生活的總結,有著一定的道理。雖然有些話中的道理會隨著時代的時步而過時,甚至是淘汰,但大多數還是具有警示意義的。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俗語和老話,是農村聽到最多的,而且這些老話至今有的還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俗語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關於什麼方面的都有,真的是無所不能無所不至。其中關於農村房屋的俗語是真的不少,過去農村蓋房子,跟現如今可不一樣,有的是需要積攢半生才能蓋的起來。所以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中的大事。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是路箭房?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是路箭房?老話在理嗎?農村的俗語有的是關於農業生產的,有的是關於修房蓋屋的,也有的是關於天氣變化的,俗語可謂是事無巨細包羅萬象,什麼都有涉獵。直到現在很多俗語老話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平時做錯了什麼事情之後,還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這會吃虧在眼前了吧!所以也有人把俗語叫做了十句俗語九句真。俗語也並非都是具有道理,像一些特殊年代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慢慢的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 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是啥意思呢?這在農村屬於一句關於人對歲數避諱的老話,農村對於這方面的規矩還是挺多的,比如說以前誰家有個男孩子了,喜歡娶個賤名來養,比如狗蛋、二驢啥的,名字最賤越好養活。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指的是啥?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指的是啥?老話在理嗎?冬季來臨,天氣也變得愈來愈冷。過去農村的冬季,是全年最為閒暇的季節,農田裡面也沒有了什麼農活。忙碌了一年也終於可以在這個寒冷的季節稍微地休息一下。
  • 農村老話「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恰巧這兩天看到一句俗語「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面分享給大家。 農村老話「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啥意思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這句話其實完整的是這樣的:勢不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
  • 甘肅敦煌「果事」多:「戈壁桃後」成待客「佳品」
    閆姣 攝「桃三杏四梨五年」是當地流傳的一句俗語,形容桃子生長周期短,見效快。年新文說,得知桃子的每畝收入是傳統作物3到4倍的消息時,村民打消疑慮,紛紛來跟他「取經」。此後,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他成立合作社,吸納貧困戶,教給他們科學種桃的經驗,村裡的紫胭桃樹面積不斷擴大,效益也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