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2021-01-09 騰訊網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些老話讓人不好理解,然而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話總是有其道理的,需要人們細緻琢磨。「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俗語便值得諸君好友琢磨思考。

為什麼說「五人三姓莫走路」?

「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五個人裡面就有三個姓氏的人,那就不要在一起走了。為什麼不要在一起走了呢?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也是古人為人處世經驗總結。走在一起的人,如果不是親情友情深厚的人,互相知根知底的人,千萬得謹慎小心防備著點。

古人又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無論做什麼事情,特別是利益關係重大的事情,真正可靠的人還是自家人。

古人的家族觀念特別強,同一個地方的人,大家族很強勢,小姓人家往往受排擠受欺負;不同地方的人走到一塊,聽說是本家,便有一見如故之感,特別親切。

五個人如果有三姓的話,要麼是三人同姓,另兩人各一姓,要麼兩兩同姓,有一人獨自一姓。同姓人一般相處親切,而難免獨自一姓之人有受排擠欺負之嫌。因此,獨自一姓者碰到如此情況,無論是遠行還是合夥投資,都應該明智地退出來。

為什麼說「三十六歲莫過渡」?

古時交通不便,或步行,或騎馬,或坐馬車,不少遠行之人多乘船走水路。老人說我們家族是從廣東樂昌遷移過來的。南宋時先祖在南京做官,到退休時便從南京乘船經長江過湘江達耒水到滁溪,見滁溪「山明水秀」,便安居下來(從這兒步行十餘公裡後,翻過湘粵交界的九峰山便到了老家樂昌)。

古時的船隻沒有如今的船隻發達。據村裡老人們說,過去的船或者靠船夫划船,或者靠縴夫在岸上拉著船走。因此一艘船坐不得多少人。能坐三十幾人的船便是大船了。如果超載,很容易翻船出事。

古時也不是到處有橋,隔河兩岸得靠渡船擺渡。船夫划船一般水平很高,但是,也很在乎過渡安全。記得七十年代讀中學時,每周往返學校得過渡,船夫很好,一艘小船最多坐十二人,多一人他都會說「等下一船」,堅決不超載。

因此,無論是河邊碼頭過渡,還是乘船遠行,只要船上已經滿載,也應主動退出,切不可冒失強渡。

無論何時何地,始終安全第一!

這裡兩句俗語,說的就是安全第一。與人相伴遠行也好,與人搭夥住店也好,與人合夥做生意也好,一定要弄清其底細,切不可輕信他人花言巧語。

如今信息化、數位化時代,網絡詐騙不少,萬萬不可輕信QQ微信裡面的詐騙信息。如果貪小便宜,往往吃大虧。

外出遠行,無論乘車乘船,都需要講規則、守規則,這對人對己都好。如果自以為是,我行我素,不僅害人也必將害己。

無論做任何事情,都需三思而行,心浮氣躁、莽撞行事,不僅於事無補,還可能導致難以預料的後果。

當然,時代發展到今天,要淡化家族觀念,要講五湖四海,要廣交朋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包容。如此方能行穩致遠。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我掌管著我的青春」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涵蓋廣闊,種類很多。其中一類就是出行禁忌,年輕人出門的時候,老人們都會反覆叮囑,並說出一些老話來。其中聽的最多的就是,「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老人們是怎麼解釋的吧。
  • 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你覺得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你覺得是啥意思?農村現在在國家大力扶持之下,經濟水平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在先進技術層面的認知仍舊面臨著落後的局面。對於現代生活中的人來說,在很多專業都存在比較先進的知識。
  • 俗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流傳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聯繫在一起,並幫助我們生活、指導我們進步。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有沒有道理呢?
  • 生活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老祖宗說的啥?
    生活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老祖宗說的啥?說起俗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此前在生活中我們也都接觸過。其實早在古時候,俗語便已經非常普及甚至是流行,我們都知道其來自於生活實踐,代表著古人的智慧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要談到我國的俗語稱呼,總會有各自的一番理解和感悟,比如俗話說的「五人三姓某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其實也是說明了世俗界的人對於數理和姓氏的判斷,古代的一些說法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在現代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這種說法並不能成立。那就來就字面意思和事實分析一下這句話把。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叫「五人三姓」?
    文章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叫「五人三姓」?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直到今天,俗語依舊是我們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說的俗語就是「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五人三姓」。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句,這裡的「五人三姓莫走路」是什麼意思?其實也就是說一行人要是五個人中有三個不同姓氏,就不要一起走。字面上大家可能看不太懂,其實這裡面是有其它含義的。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文|一路說古說今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民間俗語那可是相當多的,而且有很大的一部分俗語都是很簡單,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很不好理解的,就是也有一些俗語讓人第一眼看過去就很迷茫,不太搞的懂。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句俗語,跟中國人的宗族觀念有強相關,在我們的觀念裡,同姓之人自然會產生親近感,哪怕彼此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但只要同姓,就會說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來拉近彼此的關係。
  • 老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想告誡我們什麼?
    ,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話看上去讓人有點不明就裡,五個人三個姓為什麼就不能走路呢?為啥36個人就不能過度呢?其實這句話體現的是古人對人心的理解。    圖片來自網絡  這句俗語前後兩句的意思細看一下也很明顯,所謂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是說人心難齊,因為若是五人三姓的話,其中必有一個人和他人的姓氏不同,另外還有一個到兩個人和另外兩個人的姓氏不同
  • 古人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想告誡我們什麼?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人心是很難看透的,古人市場說人心險惡,其實經歷過之後就知道古人此番話的含義。社會閱歷比較豐富的人都知道,人性是很難捉摸的,有時候根本沒有得罪人的意思,最後卻把人給得罪了,所以說人心難測。古人有很多俗語都是關於人性的,這些俗語雖然看似普通,背後卻包含深意,甚至在當今時代依舊受用,畢竟人性是很難改變的。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出門在外謹記心頭
    文/孟浪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出門在外謹記心頭我們的身邊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發達的科技,現在的交流,甚至見面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在這樣一個科技發達的社會中,很多傳統文化可能看起來不像以前那樣常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五人三姓莫走路」 這句俗語說的是,五個人同時出行,不要有三個姓氏出現,古人認為宗親和同姓人最團結,遇到事能互相幫助互相照應,但五人同行出現三個姓氏,可能會因為大家是外姓人,相互之間算計,一旦出現利益相關的事兒,互相陷害、詆毀都有可能,不團結,甚至加害與你。
  •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裡有怎樣的道理
    主流的觀點是相信性本善一說,因為同情弱者的惻隱之心是每個人都有的。我們應該寧願相信這個社會上善良的人還是大多數,但是,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這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尷尬事。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不被說啊。一人不入廟:一是因為廟裡陰氣太重,一個人陽氣太弱,容易遭受陰氣的侵犯,你做了什麼沒有人能夠給你證明清白。
  •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古人通過這句俗語告誡我們什麼
    就比如我們經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說老人的經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指導我們的作用,防止我們走彎路;再有便是「人無笑臉莫開店,會打圓場自落臺」,這句俗語就是老祖宗要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溝通和理解,老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就是這個意思!
  • 古人常說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是什麼意思?
    古人傳下來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到底是什麼意思?古人是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圖片: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莫走路」的意思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意思就是五個人中如果有三個姓氏的話,就儘量不要一起結伴同行。可是為什麼古人要這麼說呢?這句話裡面蘊含著什麼道理呢?首先我們想要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要考慮到古代的時代背景。
  • 關於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莫同行的說法
    在很多地方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有幾個版本,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莫同路,五人三姓莫同行,五人三姓莫同車,大概的意思就是說五人恰逢是三個姓氏的人,不要一起走路,很多老輩的社會經驗生活經驗豐富人,把這個話記起來,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不同路,三十六人不同船」這話有什麼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五人三姓不同路,三十六人不同船」這話有什麼道理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的教育也越來越好。以前農民的知識水平都很低,但是他們有自己的智慧。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老人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來的。
  • 出門在外啥講究?農村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年輕人不妨留個心眼
    出門在外啥講究?農村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年輕人不妨留個心眼出遠門,對於我們現在的人而言,已經不足為奇了。很多農村的人平時都會出遠門去做工,只有在接近年關的時候,借著幾天假期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一下。當然,也會有一部分人選擇外出經商,那時候,人們外出也會有很多講究,比如說特別經典的「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現在已經沒有幾個人遵守了。今天筆者想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就和出行有關,但其講述的內容更偏向人性。它的上半句是「五人三姓莫走路」,意思就是五個人之中如果有三個人是不同的姓氏,那麼最好不要一起出行。過去人們有著很強的家族觀念,並且都是一個姓氏的人居住在一起。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才是精華,出門在外不妨留個心眼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才是精華,出門在外不妨留個心眼相信在座的各位觀眾基本都可以算是閱歷豐富的人,因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這讓我們有了識人的能力和知曉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經歷是我們人生十分寶貴的財富。
  • 俗語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下半句更為經典、道盡「人性」二字
    俗語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下半句更為經典,道盡「人性」二字古時候交通並不便利,普通人大多只有兩種出行方式,即走路和渡船。但江湖險惡,出行之餘,往往也存在著諸多避諱,老一輩人為此還總結出了很多經驗教訓,並以俗語的方式表現出來,來看看其說的是否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