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是什麼意思?

2021-01-07 大咖說史

俗語作為中國文化的一種,可以說是歷史十分悠久了,而且數量也非常的多。在這諸多的俗語之中,有的俗語簡單易懂,即使是古代一些沒有讀過書的人,也能從字面上很好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但是有一些傳承下來的俗語,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導致於如今人們很難理解這些俗語想要表達的意思,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一類的俗語。

古人傳下來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到底是什麼意思?古人是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圖片:五人三姓莫走路

「五人三姓莫走路」的意思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意思就是五個人中如果有三個姓氏的話,就儘量不要一起結伴同行。可是為什麼古人要這麼說呢?這句話裡面蘊含著什麼道理呢?

首先我們想要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要考慮到古代的時代背景。

我們現代社會中,因為法律的健全和國家執法力度的不斷增加,使得犯罪率大大下降,而且人口的增加和基礎建設的加強,也讓中國沒有了「人跡罕至」這個概念。

所以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中,很難體會老輩人為什麼會防範這種情況的發生。

古代的時候,因為交通不發達,大部分情況下,人們想要前往另一個都城,多是使用步行的方法,所謂的馬車牛車代步其費用都是非常高昂的,普通人家根本無法承受這高昂的費用。

圖片:古代交通不發達,馬車代步劇照

在古代的時候,城池之間的距離通常都非常遠,而且路上的山林也是密密麻麻,很多地方都屬於沒有開發的區域,除了那些趕路的人,很少會有人從這些路上走。即使是官道上,也要小半天才會有人經過。

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如果遭遇到了危險,就很難得到及時的救援,只能交出自己的財物甚至會被人謀財害命。

而且古代的時候刑偵手段不發達,人們在這種深山老林犯罪了之後,只需要及時的離開犯罪現場,就不會被人給抓到。

而老輩人之所以會說「五人三姓莫走路」,就是在於五個人中,如果出現有三個姓氏,那麼肯定至少會有一個人是單獨一個姓氏的。

圖片:五人三姓莫走路

中國人對于姓氏非常看重,因為同一個姓氏的人,都是同一個祖先,在思想上非常容易達成一致,而且行走在外,相比較不同姓氏的人,如果兩個人姓氏相同,則非常容易交流,也可以相互照料。

而五個人中如果其他兩個姓氏兩兩結對,所造成的情況就會對單獨的一個人非常不利。其他人想要對這個人下毒手,即使此人反抗,也很難逃出生天。

而如果五個人中有三個人同一姓氏,那麼危險係數更大。因為一個團體內的人越多,不同的思想也就越多,三個人中出現一個有歹心的人,概率要比兩個人中出現一個大得多 。

而且三人在前行的路上是一個隱形的小團體,有歹心的人只需要簡單的勸說,就非常有可能博得其他兩人的同意。

而當三人意見達成一致之後,剩下兩個不同姓氏的人又很難真正的團結,便會非常容易被對方找到機會下手。

圖片來源於網絡:姓氏

因為古代犯罪成本非常低,所以老輩人才會說「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個姓可以指姓氏,也可以說是意見、想法,無論怎麼樣說,都是害怕別人聚集在一起,對自己有所歹意。

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個人行走在外,總會還是小心一點好。不然的話,丟失些財物倒是小事,有可能還會因此丟掉性命,這樣就不太值得了。

圖片:一個人行走在外劇照

那麼下一句的「三十六人不過渡」又是什麼意思呢?這麼多人在一條船上,總不可能還會出現這樣的危險吧,畢竟這個世界上好人還是比壞人多啊。

想要理解這句話,我們依舊要了解古代的環境和相關背景。在古代,沒有我們如今這麼大的船,不要說航空母艦了,就連鄭和下西洋的船,都已經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卻載不了多少人。

古代的時候,一些民用的船隻都是非常小的船,只能夠讓七八個人乘坐。而在江河中專門用來運輸的船隻,也都有著一定的規格。

一般情況下,統治者為了防止民間私自造大型船隻,用來偷偷運兵造反,限制民用船隻的規模最大荷載只能為三十六個人。

既然船能夠裝載三十六個人,為什麼古人還一直說「三十六人不過渡」呢?

圖片:古代的民用船隻劇照

古代的統治者規定船隻最大裝載三十六人,那些造船廠肯定不會非常良心的將船隻造的結實,即使上三十六人也不會吃水多深,如果真的這麼造了,那麼這艘船何止能乘坐三十六個人。

如此下來,造船廠不就是在蓄意謀反了嗎?在古代和造反扯上關係,到最後下場可都非常的慘。

所以這些所謂能夠承載三十六個人的船隻,在真正的載了這麼多人之後,肯定吃水會非常深,僅僅能夠保證船隻不會沉沒。

大家都知道,河流中的水可不想陸地那麼平坦,隨時都有可能會有浪花泛起,雖然這些河水江水的波動比不上海水的漲落,但是對於一個到了極限的船隻來說,已經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了。

說不定水流波動稍微大一點,就會直接越過吃水線,進入到船艙裡面,導致整艘船沉下去,而古人說的「三十六人不過渡」正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

圖片:古代的民用船隻劇照

而且三十六個人在同一艘船上,肯定不可能一直安安靜靜的坐在原地,也會時不時的起來走動一下,對於一個吃水非常深的船隻來說,任何情況引起的晃動都是非常致命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古代的營救能力非常差,古人也並非個個都是遊泳健將,旱鴨子的比例比現代人還多。所以一旦船翻了,附近又沒有其他船隻的話,便沒有辦法及時的進行救援,落水的人就很難存活下去。

而且所有從事運輸的人都知道,既然你標多少上限,肯定就會拉多少上限,如果大家都載了三十六個人,一旦有一艘船沉了,即使旁邊有船也沒有辦法救你,把你救上來,旁邊的船也會跟著一起沉。

圖片:吃水非常深的船隻劇照

防患於未然才是解決危險最好的辦法,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嚴查運輸車輛的超載、超重、超高等情況。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古人通過這句俗語告誡我們什麼
    就比如我們經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說老人的經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指導我們的作用,防止我們走彎路;再有便是「人無笑臉莫開店,會打圓場自落臺」,這句俗語就是老祖宗要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溝通和理解,老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就是這個意思!
  • 古人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想告誡我們什麼?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人心是很難看透的,古人市場說人心險惡,其實經歷過之後就知道古人此番話的含義。社會閱歷比較豐富的人都知道,人性是很難捉摸的,有時候根本沒有得罪人的意思,最後卻把人給得罪了,所以說人心難測。古人有很多俗語都是關於人性的,這些俗語雖然看似普通,背後卻包含深意,甚至在當今時代依舊受用,畢竟人性是很難改變的。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叫「五人三姓」?
    文章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叫「五人三姓」?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直到今天,俗語依舊是我們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說的俗語就是「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五人三姓」。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句,這裡的「五人三姓莫走路」是什麼意思?其實也就是說一行人要是五個人中有三個不同姓氏,就不要一起走。字面上大家可能看不太懂,其實這裡面是有其它含義的。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要談到我國的俗語稱呼,總會有各自的一番理解和感悟,比如俗話說的「五人三姓某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其實也是說明了世俗界的人對於數理和姓氏的判斷,古代的一些說法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在現代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這種說法並不能成立。那就來就字面意思和事實分析一下這句話把。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些老話讓人不好理解,然而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話總是有其道理的,需要人們細緻琢磨。「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俗語便值得諸君好友琢磨思考。
  • 古人講「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行走江湖值得一看
    而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也在告誡世人們,在江湖上行走: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卻不可無。第一、五人三姓莫走路對於不計其數的江湖人士而言,行走江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由於江湖中各色人等均有,每一個人都是為了個人利益走江湖。所以如果自己涉世未深,或者說根本不懂得江湖的生存之道,那麼就很容易成為別人侵害的目標。
  • 俗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流傳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聯繫在一起,並幫助我們生活、指導我們進步。雖然有一些俗語不合實際,也有些迷信化,但是一些俗語既然存在,自然是有存在的道理的,而這點自然不容易反駁。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有沒有道理呢?
  •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五人三姓莫走路」 這句俗語說的是,五個人同時出行,不要有三個姓氏出現,古人認為宗親和同姓人最團結,遇到事能互相幫助互相照應,但五人同行出現三個姓氏,可能會因為大家是外姓人,相互之間算計,一旦出現利益相關的事兒,互相陷害、詆毀都有可能,不團結,甚至加害與你。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句俗語,跟中國人的宗族觀念有強相關,在我們的觀念裡,同姓之人自然會產生親近感,哪怕彼此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但只要同姓,就會說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來拉近彼此的關係。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走江湖時,套路是關鍵
    裡面的主角無論走到哪,都要通報姓名,說自己來自哪門哪派,到此有何貴幹等等。可見,江湖有著很多特定的規矩,而且都是以搭黑話為主,有著專用的搭話技巧,外人難以摸清其中的門道。但是有一些江湖規矩卻與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中聽的最多的就是,「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老人們是怎麼解釋的吧。「五人三姓莫走路」字面意思是,五人恰逢有三個姓氏的話,就不要一起走路出遠門。古時的人,把姓氏看得很重,覺得同姓就屬於一家子人。所以一個姓的人的人比較容易團結一心。五人三姓氏,有兩種可能,311,221,至少會有一個人單姓,那麼在這裡單姓就成了弱者。
  • 生活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老祖宗說的啥?
    生活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老祖宗說的啥?說起俗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此前在生活中我們也都接觸過。其實早在古時候,俗語便已經非常普及甚至是流行,我們都知道其來自於生活實踐,代表著古人的智慧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老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想告誡我們什麼?
    這句話看上去讓人有點不明就裡,五個人三個姓為什麼就不能走路呢?為啥36個人就不能過度呢?其實這句話體現的是古人對人心的理解。    圖片來自網絡  這句俗語前後兩句的意思細看一下也很明顯,所謂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是說人心難齊,因為若是五人三姓的話,其中必有一個人和他人的姓氏不同,另外還有一個到兩個人和另外兩個人的姓氏不同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文|一路說古說今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民間俗語那可是相當多的,而且有很大的一部分俗語都是很簡單,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很不好理解的,就是也有一些俗語讓人第一眼看過去就很迷茫,不太搞的懂。
  • 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你覺得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你覺得是啥意思?農村現在在國家大力扶持之下,經濟水平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在先進技術層面的認知仍舊面臨著落後的局面。對於現代生活中的人來說,在很多專業都存在比較先進的知識。
  •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裡有怎樣的道理
    主流的觀點是相信性本善一說,因為同情弱者的惻隱之心是每個人都有的。我們應該寧願相信這個社會上善良的人還是大多數,但是,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這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尷尬事。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不被說啊。一人不入廟:一是因為廟裡陰氣太重,一個人陽氣太弱,容易遭受陰氣的侵犯,你做了什麼沒有人能夠給你證明清白。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出門在外謹記心頭
    文/孟浪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出門在外謹記心頭我們的身邊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發達的科技,現在的交流,甚至見面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在這樣一個科技發達的社會中,很多傳統文化可能看起來不像以前那樣常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 關於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莫同行的說法
    在很多地方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有幾個版本,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莫同路,五人三姓莫同行,五人三姓莫同車,大概的意思就是說五人恰逢是三個姓氏的人,不要一起走路,很多老輩的社會經驗生活經驗豐富人,把這個話記起來,
  • 俗語說「五人三姓不同車,三十六人不同船」,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句諺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請聽北暮給大家慢慢道來!五人三姓不同車五人三姓指的是什麼呢?五人即丈夫妻子加上公婆和孩子總共五個人。這五個人中丈夫公公孩子是一個姓,婆婆是一個姓,妻子是一個姓。總共三個姓!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才是精華,出門在外不妨留個心眼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才是精華,出門在外不妨留個心眼相信在座的各位觀眾基本都可以算是閱歷豐富的人,因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這讓我們有了識人的能力和知曉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經歷是我們人生十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