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莫同行的說法

2021-01-07 隱士申子源

在很多地方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有幾個版本,

五人三姓莫走路,

五人三姓莫同路,

五人三姓莫同行,

五人三姓莫同車,

大概的意思就是說五人恰逢是三個姓氏的人,不要一起走路,

很多老輩的社會經驗生活經驗豐富人,把這個話記起來,當做口訣,當做真理。

很多人也看到了很多例子,覺得五人三姓,是說人心難齊,五人三姓其中必有一個人和他人的姓氏不同,另外還有一個到兩個人和另外兩個人的姓氏不同,姓氏不同在這裡代表沒有親屬關係,而姓氏相同的往往屬於一家,即便不屬於一家,一個姓氏也會縮小他們的距離感,所以一個姓的人比較容易團結一心,那麼單個姓的人自己則會在心理上覺得和他們疏遠了。

也有人這樣解釋,一同出行五個人中,有三種姓氏,就別一塊兒出遠門了。古時出門,大多為走路,山遙路遠日程長,趕路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且古時一個家族,往往會選擇居住在一塊兒,在五服之中,行路中,同姓的人自是會親近一些。五人三姓氏,有兩種可能,311,221,至少有一姓只有一個人。

人們在利益面前,總會算計他人,碰到了大便宜,就很容易露出原始本性來坑害弱勢群體。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多力量大。

其實,上面這些解釋,都停留在模糊的感性認識,和另外一句話類似,就是三人不出門一說,害怕兩人合夥兒,欺負另外一個人。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也差不多這個意思,互相推諉。

還有一句這樣的俗話,就是茶三酒四,喝茶聊天侃大山,三個人最好,就是磨洋工,耗光陰,而喝酒猜酒令,鬥酒,就要勢均力敵,四個人很容易分成兩個陣營。

今天還從一個嚴謹的角度來說說這個五人三姓不出門的道理,取上卦三數,姓氏來自祖上,為上卦,離卦,

下卦取五數,巽卦,

得火風鼎,

初六爻辭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象曰:鼎顛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九二爻辭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無尤也。

九二爻變成火山旅卦,

旅卦也代表出行,出行之後,開始後悔,各種不順利,

九三爻辭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九三爻變成了火水未濟,

可以看出,旅行是不愉快,不順利的。

那麼不順利的旅行,就種下了各種隱患和危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九四爻變成了山風蠱卦,

時運:小損大刑,千萬小心。

財運:有去無回,小心性命。

家宅:棟折之患;男女足疾。

身體:足上生瘡,難保完整。

特別是坐車出行,容易出現車禍。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象曰:鼎黃耳,中以為實也。

六五爻變成天風姤卦,很可能出現男子重傷,女子服侍二夫的局面。

上九爻辭

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到了最後,退讓,忍讓,不盲進衝動的人可以保全自己。

而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難免有所損傷。

雷風恆,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相關民俗諺語:

三十六人莫過渡,

一人不入廟:一是因為廟裡陰氣太重,一個人陽氣太弱,容易遭受陰氣的侵犯。二是因為寺廟有很大可能會遇到逃亡犯人、乞丐,一個人去不安全。

二人不觀井:為的就是預防在一人看井的時候,另一個人將其推入井中,如西遊記中的那個國王,被國師推入井中,並用大石頭堵住井口,那真是喊破喉嚨都沒人來救。

三人不抱樹:意思是三個人不能一塊兒抬重物,一是害怕中間那人不出力,非但不出力,還吊在重物上,更增加了負擔。二是三人其中任意兩人合夥坑另一人。與三個和尚沒水喝,同理。

相關焦點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叫「五人三姓」?
    文章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叫「五人三姓」?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直到今天,俗語依舊是我們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說的俗語就是「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五人三姓」。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句,這裡的「五人三姓莫走路」是什麼意思?其實也就是說一行人要是五個人中有三個不同姓氏,就不要一起走。字面上大家可能看不太懂,其實這裡面是有其它含義的。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要談到我國的俗語稱呼,總會有各自的一番理解和感悟,比如俗話說的「五人三姓某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其實也是說明了世俗界的人對於數理和姓氏的判斷,古代的一些說法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在現代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這種說法並不能成立。那就來就字面意思和事實分析一下這句話把。
  • 老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想告誡我們什麼?
    02-27 23:34:12 來源: 歷史多一點料 舉報   在我國以前有這樣一句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中聽的最多的就是,「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老人們是怎麼解釋的吧。「五人三姓莫走路」字面意思是,五人恰逢有三個姓氏的話,就不要一起走路出遠門。古時的人,把姓氏看得很重,覺得同姓就屬於一家子人。所以一個姓的人的人比較容易團結一心。五人三姓氏,有兩種可能,311,221,至少會有一個人單姓,那麼在這裡單姓就成了弱者。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文|一路說古說今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民間俗語那可是相當多的,而且有很大的一部分俗語都是很簡單,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很不好理解的,就是也有一些俗語讓人第一眼看過去就很迷茫,不太搞的懂。
  • 俗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流傳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聯繫在一起,並幫助我們生活、指導我們進步。而俗語的種類有很多種,有關於農諺的、有關於氣象的、有關於人情世故的、還有關於蓋房子的等等。雖然有一些俗語不合實際,也有些迷信化,但是一些俗語既然存在,自然是有存在的道理的,而這點自然不容易反駁。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有沒有道理呢?
  •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裡有怎樣的道理
    三人不抱樹:意思是三個人不能一塊兒抬重物,一是害怕中間那人不出力,非但不出力,還吊在重物上,更增加了負擔。就是三個人的友誼有時候總是擁擠的。五人三姓莫走路。意思是倘若出遠門五個人中,有三種姓氏,就別一塊兒出遠門了。古時出門,大多為走路,山遙路遠日程長,趕路的過程中難免落單的人中難免有人會讓人受傷。行路中,同姓的人會越來越親近。
  • 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你覺得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你覺得是啥意思?農村現在在國家大力扶持之下,經濟水平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在先進技術層面的認知仍舊面臨著落後的局面。對於現代生活中的人來說,在很多專業都存在比較先進的知識。
  • 生活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老祖宗說的啥?
    生活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老祖宗說的啥?說起俗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此前在生活中我們也都接觸過。其實早在古時候,俗語便已經非常普及甚至是流行,我們都知道其來自於生活實踐,代表著古人的智慧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出門在外謹記心頭
    文/孟浪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出門在外謹記心頭我們的身邊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發達的科技,現在的交流,甚至見面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在這樣一個科技發達的社會中,很多傳統文化可能看起來不像以前那樣常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 古人常說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是什麼意思?
    古人傳下來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到底是什麼意思?古人是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圖片: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莫走路」的意思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意思就是五個人中如果有三個姓氏的話,就儘量不要一起結伴同行。可是為什麼古人要這麼說呢?這句話裡面蘊含著什麼道理呢?首先我們想要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要考慮到古代的時代背景。
  •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古人通過這句俗語告誡我們什麼
    就比如我們經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說老人的經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指導我們的作用,防止我們走彎路;再有便是「人無笑臉莫開店,會打圓場自落臺」,這句俗語就是老祖宗要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溝通和理解,老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就是這個意思!
  • 古人講五人三姓莫過路,其涵義直指人心,古人誠不欺我啊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話「五人三姓莫走路」有人或許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句話。五人三姓莫趕路。顧名思義,五個人中只有3個姓就不要走路。這是為什麼呢?這句話是客家流傳的諺語,與之相對的還有一個小故事。在唐朝武舉雖然不被重視,但是也能混個官職,家裡貧寒的張姓兄弟決定一起去參加武舉。在路上遇到了王姓二人和一個姓李的,五人結伴同行。
  •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五人三姓莫走路」 這句俗語說的是,五個人同時出行,不要有三個姓氏出現,古人認為宗親和同姓人最團結,遇到事能互相幫助互相照應,但五人同行出現三個姓氏,可能會因為大家是外姓人,相互之間算計,一旦出現利益相關的事兒,互相陷害、詆毀都有可能,不團結,甚至加害與你。
  • 古人講「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行走江湖值得一看
    而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也在告誡世人們,在江湖上行走: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卻不可無。第一、五人三姓莫走路對於不計其數的江湖人士而言,行走江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由於江湖中各色人等均有,每一個人都是為了個人利益走江湖。所以如果自己涉世未深,或者說根本不懂得江湖的生存之道,那麼就很容易成為別人侵害的目標。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才是精華,出門在外不妨留個心眼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才是精華,出門在外不妨留個心眼相信在座的各位觀眾基本都可以算是閱歷豐富的人,因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這讓我們有了識人的能力和知曉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經歷是我們人生十分寶貴的財富。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句俗語,跟中國人的宗族觀念有強相關,在我們的觀念裡,同姓之人自然會產生親近感,哪怕彼此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但只要同姓,就會說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來拉近彼此的關係。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些老話讓人不好理解,然而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話總是有其道理的,需要人們細緻琢磨。「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俗語便值得諸君好友琢磨思考。
  • 俗語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下半句更為經典、道盡「人性」二字
    俗語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下半句更為經典,道盡「人性」二字古時候交通並不便利,普通人大多只有兩種出行方式,即走路和渡船。但江湖險惡,出行之餘,往往也存在著諸多避諱,老一輩人為此還總結出了很多經驗教訓,並以俗語的方式表現出來,來看看其說的是否在理。
  • 民間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放到現在還適用嗎
    朋友是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但是朋友在精而不在多,有時候往往越是朋友越容易對我們造成傷害,老祖宗還說「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句話放到現在還適用嗎?別和不熟悉的人共事「五人三姓莫走路」,指的是如果五個人聚在一起,有兩個人和自己的姓氏不一樣,就不要同他們一起走路,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