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
從17年初接觸的《刀劍神域》uw篇,花了10個月讀完了9-18卷,每一卷都是帶著感情讀的,當時有夢想過uw動畫化,但仔細想了想覺得應該不適合,因為uw這個篇章絕不只是打打殺殺這麼簡單,它講述了桐人與ugo的兄弟感情,三人組的羈絆,愛麗絲對這個世界的熱愛以及渴望,對不公平法律的聲討,人與ai關係的探討,團長,埃爾德利耶等騎士為了保護最重要的人不惜賭上性命的執著,以及桐人為了所有人而拼命戰鬥的信念……
uw要表達的內容實在太多了,其意義已經不只是桐人拉刀光開二刀流裝這麼簡單的東西,說難聽點動畫想把小說裡這麼多有深度的劇情做好,像小說一樣用文字滲透讀者內心,其難度遠高於做好那些打鬥場面,的確,站在小說黨的角度來看,動畫做的完全是稀爛,爛到讓uw這個原本最好的小說篇章成了最爛的動畫篇章,但不管怎樣,uw小說永遠是刀劍最好,也是川原花費最多心血,文筆最用心的篇章,也是我們眾多讀者曾經的美好。
可能我們以後在提起uw篇會因為動畫的爛而遺憾,也會因為想起uw小說陪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那始終不離不棄的三個人,給我們帶來的每一份感動而無憾,就如同桐人在最後所說,正因為這樣,回憶才會如此珍貴。
現在可以蓋棺定論了,《刀劍神域》UW全部幾季是典型為了高度商業化(俗稱為了賣錢)而背棄了原作大部分味道的動畫。第一季細節丟得太多,這個多是多到了讓人根本感覺不到uw世界的Ai和正常新角色有啥區別的地步,拜此所賜,個人最期待的桐人擊碎虛偽烏託邦的感覺完全沒有體現,就是一個很俗套的rpg打boss的模式。
第二季上半部做得還可以,但可惜,這部分本來在原作裡就是過度部分,重要內容真的不多。下半部分就不用說了,這部分偏群像,在書中也是有很多拉胯的地方。秒3w的地方其實就挺爛得,書裡看的時候也沒太大主角回歸的暢快感。但書裡這部分亮點在於一些黑暗界的ai角色人性化的呈現,表現出亞人不同於人類的束縛,而精華則是在收尾處,給出一個模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套娃理論,當初看的時候這理論可相當有意思。
在加速情況下,等於進行文明模擬以預測未來。還有就是茅場當初發動sao事件的動機就是為了創造真正的異世界,有生有死的異世界。他失敗了,不過有意思的是找到了一個能真正打開這個世界的門的人,就是桐人。這最終話最後彩蛋裡的桐人開門就是此意。還有就是伏筆,複製桐人之於ai,正如克倫威爾之於英國,丹妮莉絲之於無垢者。明顯,這部分很有現實意義了,一個不以能產出無條件服務於人類的超級AI為目的的高投資項目,對於國家還有何意義?這就是複製桐人接下來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了。
從內核上來說,uw還是有著科幻的骨髓。但是……這個媚宅的外衣實在太厚了,簡直成了贅肉了。我只是想嘗一點科幻的乾貨,卻滿嘴都是媚宅的肥油……這個監督的作品以後全都要在個人心裡打個大大的問號了。這最終話,就按原作裡把愛麗絲做成機器人的模樣不好嗎?總整這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