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之戀》是由日本女演員安藤櫻在2014年主演的一部劇情片。該片獲得日本第24屆電影專業大獎的最佳影片獎,安藤櫻也憑藉在片中出色的表演獲得了日本第57屆電影藍絲帶最佳女主角獎。
對於安藤櫻,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她是日本實力派女演員。她在2018年參演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中「媽媽」這一角色,並憑此角色獲得了當年第42屆日本電影學院的最佳女主角獎。
安藤櫻在日本影壇絕對是一個新鮮而特別的存在。出身演藝世家的她長相併不出眾,但她卻用自己精湛的演技把各種角色演繹得真實傳神,贏得很多觀眾的認可。
《百元之戀》講述了這樣故事:一名32歲的「廢材女」齋藤,在家裡好吃懶做,外表邋遢臃腫,因與妹妹鬧矛盾,搬出家庭,去百元便利店工作。後因為情感挫敗,通過練習拳擊運動,成功的改變自己。
影片以齋藤一子與拳擊愛好者狩野祐二的「情感變化」為主線,深刻剖析了讓「廢材女」齋藤一子在沉默中覺醒和蛻變的深層次原因,以及她為什麼偏偏選擇「拳擊」來作為自己人生的突破口,同時揭示了「只要自己不放棄,廢柴可成才」的人生哲理。
「廢材女」齋藤一子覺醒和蛻變的深層次原因
所謂的「廢柴」就是一無是處的意思。影片裡的齋藤一子最初就是典型的「廢材女」。32歲的她屬於無工作,無形象,無目標的「三無人員」。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後來卻發瘋般的努力改變自己。
那麼,是什麼讓齋藤一子做出了人生180度大轉彎呢?
歸根結底,是她在和狩野祐二情感關係中的挫敗感,以及自卑感讓她渴望一種被尊重,被認同的感覺,才讓她下決心改變自己。影片中有兩個非常有代表性的情節體現了這一點:
「羞辱性」的約會
齋藤一子搬出母親家後,在一家百元的便利店打工,她愛上了一個業餘拳擊手狩野祐二。
很有「自知之明」的齋藤一子內心非常自卑,她只能在遠處偷偷的觀察祐二。這一切其實都被祐二看在眼裡。祐二給了一子一次「羞辱性的約會」。
首先是祐二在百元店以「命令」的口氣告訴一子約會的時間和地點,不容商量和拒絕。後來在動物園遊玩的時候,祐二則完全不照顧一子的感受,對戰戰兢兢的一子非常冷落,最後乾脆把一子丟在一邊,獨自離開。
而齋藤一子卻像個受氣包似的跟在祐二的旁邊,尷尬而失落的一子最後忍不住問祐二:「為什麼是我?」,祐二滿不在乎的回答「因為你不會拒絕」。
我們看到祐二的語氣裡有著滿滿的優越感和鄙視感。他知道一無是處的一子就是他的「囊中之物」,可以無條件的服從他和仰慕他。所以,他不需要給以一子足夠的尊重。
祐二與一子的這次"約會",深深刺傷了一子,讓一子體會到了自己在愛情裡的卑微,無力,甚至還有羞辱感。我想,應該就從這個時候,齋藤一子開始覺醒,並想到改變自己,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祐二移情「豆腐女」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子救了潦倒爛醉在路邊的祐二,並把祐二帶到自己的公寓,細心照顧。
這對喜歡祐二的一子來說是個難得的機會,她在休息日為祐二做了許多美食,甚至憧憬和祐二未來的生活,但是祐二卻依舊錶現的一臉嫌棄,甚至不願意和一子一起享用美食,冷漠的走開。
最後,一子還是沒有留住祐二,祐二和一個看起來很有風情的賣豆腐的女人走了。
一子在路口看著祐二和買豆腐女人一起漸漸走遠,她又一次感覺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和一無是處,就像她自己說的:「我就值一百元。」
如果說那次「羞辱的約會」攪亂了齋藤一子的心,讓她有了開始重塑自己的意識,那麼,後來「」祐二移情豆腐女」的這件事,則直接激發了一子的鬥志,堅定了改變自己的信念。
可以說,祐二對一子的藐視,給一子所帶來的心痛,就像張愛玲說的那句「有一種心痛,是因為愛而不能語」。受到傷害的齋藤一子不但一直保持沉默,她甚至沒有埋怨過祐二一句,因為她知道自己沒有資格那樣做。
齋藤一子在愛情這面鏡子裡照到自己的不堪和失敗。約會和背叛這兩件事讓一子在情感裡輸得遍體鱗傷,顏面掃地。
這一切讓她心底裡那種不服輸的火焰一點點燃燒起來,也讓她有了尋找自信,尋找尊嚴,尋找認同感的決心。
齋藤一子為什麼選擇「拳擊」作為自己人生的突破口
實際上,齋藤一子可以選擇重塑人生的突破口很多,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拳擊」呢?並且她已經32歲了,很快就不能參加拳擊比賽了。通過影片裡的一些情節,我們至少可以看出有三個原因:
百元店的「話癆」同事對她的欺侮和凌辱,讓她想學會自我保護
齋藤一子在百元店打工的時候,有個「話癆」同事,一直都在騷擾者一子。
一次,一子邀請他去看祐二的拳擊比賽,回來的路上,一子被那個同事侵犯了,任她如何掙扎也無濟於事。
當看到一子捲曲著身體痛苦地回到家中,不免讓人覺得一子的悲涼。她愛的人嫌棄她,自己卻柔弱無力的遭人欺負。
想想看,經歷過那樣的事情,如果一子想通過練習拳擊來保護自己,也是非常的合情合理。
齋藤一子喜歡的狩野祐二,就是一個拳擊愛好者,她希望自己在拳擊上優秀的表現贏得狩野祐二的尊重
要想獲得一個人的尊重和認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那個人最擅長的地方地方超過他,這也是齋藤一子的想法。
一子心裡一直愛慕著拳擊愛好者祐二,我們通過她偷窺祐二練習拳擊時的眼神不難看出,一子認為在練習拳擊中的祐二是最迷人和帥氣的。
面對祐二對自己的不屑,一子希望自己能在拳擊上面有所建樹,繼而能讓祐二對自己刮目相看,從而得到祐二的尊重,讓自己在這場愛情裡擺脫卑微尷尬的地位。
這也是齋藤一子把「拳擊」」作為自己人生突破口的另一個原因吧。
拳擊通過擊倒對方,獲得勝利,最能直觀的證明自己,這是齋藤一子喜歡的方式
祐二在最後一場拳擊比賽中失利了。一子問祐二:「為什麼比賽結束時兩個人還要擁抱一下呢?」祐二說:「那是彼此的尊重和感謝吧。」一子由衷的說了一句:「真好!」.
我們能夠看出來,一子是多麼渴望被別人尊重,所以她想從最直接的方式找到突破口,證明自己,顯然,「拳擊」是最合適不過了。
儘管最後,經過艱苦訓練的齋藤一子毫無懸念的輸了。
但我們看到:她即使被對手在臺上打的鼻青臉腫,滿口吐血也沒有輕言放棄。比賽結束,她搖搖晃晃的走過去緊緊的擁抱對方,因為她期待那種被尊重的感覺太久了,她就是為那樣一種感覺而來。
看到這裡,讓我熱淚盈眶,不禁由衷的感嘆,齋藤一子的一切努力都值了。
影片通過齋藤一子的蛻變,告訴人們:「只要自己不放棄,廢柴可成才」的人生哲理
不恥最後。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後,縱令失敗,但必須能夠達到他所嚮往的目標----魯迅
齋藤一子的覺醒確實有點晚了,32歲之前一事無成,但慶幸的是她覺醒了,終於想到要改變自己。
儘管她在拳擊比賽中輸了,在祐二面前哭的像個孩子,但是她那股不放棄,希望贏,希望證明自己的精神是感人的。
實際上,她也確實改變了很多,作為普通人的她,已經做的足夠好了,影片的有關情節展現了齋藤一子的三種蛻變:
形象上的蛻變
齋藤一子最開始的形象是惰怠邋遢,頭髮披散,幾乎擋住整個面部,看不清五官,身材臃腫,總是穿著就要及膝的大T恤,完全沒有活力。
而影片結尾,拳擊比賽結束後走出比賽場館的齋藤一子,雖然說鼻青臉腫,但是我們明顯看到她矯健結實的身材,還有一頭幹練倔強的短髮,步伐輕盈。簡直和以前的一子判若兩人。
一個人的外表,往往是她或他內心世界的外化表現。通過一子形象上的蛻變,我們能感知到她內心世界的升華。
回歸親情
影片一開始的齋藤一子,在家裡根本不知道幫助年邁辛苦的母親,還經常和埋怨她的妹妹吵架,大打出手。
但是,當齋藤一子獨自生活,感受到現實的殘酷和生活不易之後,她真切地意識到了往昔親情的無私和可貴。
因此,她聽到父親說媽媽摔倒了,她內心埋藏的那份親情被喚醒了,她很欣然的同意回到家裡幫忙照顧生意,照顧母親。看到一子有擔當的舉動,她一直忐忑的父親都感到驚訝和欣慰。
經歷人間冷暖的齋藤一子,終於漸漸明白只有家人才是最在意和珍愛自己的人,這使得她由原來對親情的麻木,而變得越來越敏感和珍視。
贏得狩野祐二的尊重,有尊嚴的面對愛情
齋藤一子很想在拳擊比賽中贏得勝利,更好的證明自己,實際上,她的改變已經和比賽輸贏沒什麼關係了。
我們看到,齋藤一子已經憑藉自己積極的努力證明了自己,贏得心上人祐二的尊重。影片結尾,祐二在體育館門口默默的等待著齋藤一子,心疼的拉著一子去吃飯了,這和之前祐二一直嫌棄和躲避的態度截然不同。
儘管影片結尾並沒有明確的交代齋藤一子和狩野祐二愛情的完滿,但是我們相信戰勝了自己,贏得了尊嚴,從裡到外已經變美的,一定能收穫她想要的愛情。
一個人不怕起步晚,就怕「自暴自棄」。
齋藤一子的蛻變歷程告訴我們:努力讓自己變好,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讓別人對自己尊重的前提。
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別人才會認同你,你才能配得上你喜歡的美好事物。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拋棄了自己,全世界也都會拋棄你。其實「廢柴」和「成才」有時候就在你的一念之間,取決於你想獲得什麼樣的生活,並願意為之努力。
結束語
《百元之戀》向觀眾展示了一幕非常殘酷,遲到的又讓人感動的成人禮。
這部影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人成年的標準有時候並不一定以年齡的界限為標誌,而是以能夠看清生活的殘酷之後,還能抵禦生活的重拳,即便遍體鱗傷還能頑強的站立來,優雅的向生活致意。
影片結尾,齋藤一子像個孩子一樣委屈的哭著一遍遍重複的那就話:「我好想贏,我好想贏一次」,不知溼潤了多少觀眾的眼眶。
捫心自問,面對如此多現實不堪的我們,誰不想敞亮的贏一次呢?況且我們也像齋藤一子那麼努力的掙扎著。
但畢竟冠軍只有一個,可能平凡的我們,有時無論怎樣努力都不能獲得贏的實力,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全力以赴的對待生活就已經夠了。這或許就是這部影片沒有讓齋藤一子贏的原因,也是這部影片最貼近現實,打動觀眾最成功的一點。
齋藤一子這個角色就是芸芸眾生中我們的一員,平凡,狼狽但卻頑強地為尊嚴而努力的活著。
(全文完)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採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輕鬆有趣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