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男怕生前,女怕生後」,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2020-12-05 馬不才國學薈萃

中國的民間俗話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即便在科學昌明的今天,對於我們的生活,依舊具有指導作用。然而,對於民間流傳下來的俗話俚語,要以辯證的眼光去看,既要借鑑其科學性,也要辨別其中的糟粕部分。就比如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句「男怕生前,女怕生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其中的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和我們的壽命有關係。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未定生就定死的說法,說的是人的生死時間都是確定好的,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當然,這樣的看法在如今已經確定為一種宿命論的迷信思想。但古人流傳下這句話,卻是由一種大數據的經驗分析得出的一種經驗,古人通過很多數據的積累,發現男人大多在生日之前逝世,而女人則恰恰相反,多在生日之後逝世,所以,古人認為,男人只要能活到當年的生日之後,便可以再活一年,而女人在生日之後,則要更注重身體的保養。

我個人認為,這句話並沒有什麼科學根據,流傳下這句話,也多是古人一種不確定之經驗總結,畢竟過去的醫學不發達,無論生日前還是生日後,如果不注意身體健康,無論男女都有危險,所以逝世的時間,於生日前生日後,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

第二種解釋,則是生育有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呢?對於男性來說,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代,中國傳統的傳宗接代思想依舊根深蒂固,男人在生子之前,都有這樣的期盼於憂慮,希望自己能夠生個優秀的兒子,繼承家中的香火,因此拼命努力奮鬥,希望能有更大的財力去結婚生子。因此,男人最怕孩子出生前那段時間,有著很大的壓力。而女人則恰恰相反,女性在結婚生子這件事情上,是被動的承受者,中國傳統老話講,男愁娶,女不愁嫁。男人容易打光棍找不到老婆,但女人不用擔心,只要願意,都會有男人要,而女人自從懷孕那天起,就成了最辛苦的那個人,什麼心都要操,孩子出生後,更是要操碎了心。

總結:

以上兩種說法,一個講生,一個講死,到底哪種解釋才更符合此話的原意呢?我個人認為,都是對的!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就如同對聯一般,有上聯有下聯,但凡中國文化中的內容,一般而言,都是生雙成對的,對於語義的解釋也是如此。而大多民間俗語,都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解釋,這句「男怕生前,女怕生後」。也是如此,很巧合的是,一種解釋是立足於人的死亡,另一種解釋,則是立足於人的誕生。因此,我個人認為,這句話能夠同時解釋這兩個方面的含義。至於說得對不對,同樣這也反應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就是凡事,可對可不對,沒有全對,也沒有完全的錯誤。大家說呢?

相關焦點

  • 俗語:「男怕生前,女怕生後」,到底是何意思?不妨了解一下
    因此,有句老話說,有三種不孝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不生後代!其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男怕生前,女怕生後」,至於這句話的意思,也許只有父母才能理解。這句俗語在現代和古代都有不同的含義,首先讓我們看一下古人對此的理解。
  • 民間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說的什麼意思?
    民間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說的什麼意思?民間俗語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數百年前的古中國,當時大家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而我們的老祖宗們通過觀察自然現象,結合平日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
  • 農村俗語:「男怕清醒女怕睡,孩童害怕生妖媚」,啥意思呢?
    導讀:農村俗語: 「男怕清醒女怕睡,孩童害怕生妖媚」,啥意思呢在農村生活,從來不缺少俗語老話,有的俗話老話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也被當作經驗傳承,也有很多的俗語老話,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改變,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但也依然可以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有的俗語聽起來不知所云,猛一聽起來根本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麼,但仔細聽過老人解釋之後,才會猛然醒悟,原來是這樣!
  • 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這水果究竟有什麼好怕的?
    :「男怕柿子,女怕梨」,這水果究竟有什麼好怕的?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與水果有關,就是「男怕柿子,女怕梨」。對於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大家一目了然,然而這句話背後的含義你們有了解嗎?  首先我們來看「男怕柿子」。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答案跟你想像不太一樣
    比如說:女大三,抱金磚,又比如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等等,諸如此類的民間俗語,我們一下就能明白其中蘊含的深意,明白古人的超群智慧。但也有一些俗語,我們乍一看,就會陷入「雲裡霧裡」,不知道該如何理解,比如說關於生孩子,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諺語,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大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都有些不知所以然,不知道古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的同時,也想去探究這句話背後的深意。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在農村對於生辰時日的說法是很多的,像我們熟知的: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意思是男性初一出生是很好的,而女性在十五的時候則是最佳。有什麼科學依據嗎?答案是肯定沒有,但這種說法在民間還很是流行,像誰家添了個女孩,是農曆十五出生的,大家都會紛紛誇讚,這是典型的好命啊!我們單位一男同事,就是初一生。只不過他很懊惱自己的生日。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眾所周知,古人為後世之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化,它們通過各種方式到達後人手裡,例如詩歌、歇後語、俗語。在這之中,俗語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也是最廣泛的語言文化時刻圍繞著我們的生活。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
  • 俗語「男怕子夜,女怕午時」,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就明白了
    俗語「男怕子夜,女怕午時」,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就明白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這其中就留下了許多名言俗語,有些俗語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去解釋驗證的,而有些,或許只是老祖宗向我們傳遞的一些知識吧,俗語:「男怕子夜,女怕午時」,到底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農村俗語是經過農民朋友長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而成,通過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氣息,用樸素的語言講述深刻的科學道理,便於老百姓理解和記憶,大多數的俗語跟農村生活息息相關。像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前半句用柿子和犁來形象說明男人和女人為人處事的觀點,後半句跟農村的養殖有關。
  • 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是什麼意思?為何女人怕十五?
    「男怕初一,女怕十五」,初讀到這句俗語有些摸不著邊際,初一十五都是中國農曆的日子,為什麼要怕呢?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的開始,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都是好日子,有什麼可怕的呢?後來細讀之下,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原來這是指男孩或女孩出生的日子。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
  • 俗語「男怕三行,女怕三狼」,究竟什麼意思?可能你已經遇到了
    古人多用詩詞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吟詩作對,還有一些表達方式流傳在民間。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語句,既簡練又形象,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其中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比如我們常說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一句俗語。
  • 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說道俗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雖然有很多俗語,已經遺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但仍然還有很多被保留了下來,一直到今天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這些俗語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不少是關於十二生肖的。諸如我們熟知的民間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呢?翻閱古籍記載發現,「男怕屬雞」是因為古代有「龍鳳呈祥」,「龍屬陽,雞屬陰」的說法。古人從命理分析認為,「龍」是男人最上等的屬相。雞被稱為「小鳳」,而且陰柔,顯然雞是更適合女子的屬相。顛倒過來則八字氣象相衝,性格容易偏柔,故而人生事業容易受到影響。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對孩子出生有何忌諱?
    這些俗語,走進我們的生活裡,但是也有一些具有傳統文化和封建思想,沒有科學依據和生活借鑑意義的俗語,被人們漸漸淡忘,至今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延續古老的民間俗語有一句俗語,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講的大概就是孩子出生的時段的講究和忌諱。但是,這句古老的俗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好男怕騷,好女怕撩,男怕三騷,女怕三撩到底是什麼意思?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民間的俗語可以說是大智慧,最近芝麻君又從朋友那裡聽到了一個關於愛情的俗語,那就是好男怕騷,好女怕撩,男怕三騷,女怕三撩。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古人的話有現實依據嗎?
    那麼民間呢?在封建迷信社會的統治之下,民間百姓其實也是很相信這些的。由此,不少的民間迷信說法也層出不窮。其中就有句話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從字面上也不難理解,它的意思就是,女孩最忌諱的就是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則是忌諱在子夜出生。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會有的」,同理,「而人多了,什麼樣的面相也是有的」,而這一點並不奇怪。我們走在大街的時候,也常常會看到各種形態的人,有的人長得慈眉善目,有的人長得則是尖嘴猴腮,有的人有一對招風耳,還有的人鼻子露著天。
  • 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老祖宗想表達啥?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對於傳統文化已經並不上心,如今社會快速發展,經濟上升的同時,人們紛紛走出農村走向城市,在農村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所以更難聽到老人嘴裡念叨的俗語文化了,俗語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瑰寶,那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用自己的實踐經驗告訴後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看似並無科學,實際上都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歸納,像「男怕五月,女怕臘月」這句話實際上就表現出了農村麥收季節和過年期間的忙碌,而收麥的體力活多是由男人完成,過年期間的家庭瑣碎則主要由女人負責,具體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