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看似並無科學,實際上都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歸納,像「男怕五月,女怕臘月」這句話實際上就表現出了農村麥收季節和過年期間的忙碌,而收麥的體力活多是由男人完成,過年期間的家庭瑣碎則主要由女人負責,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一 男怕五月
在我小的時候農村生活條件都普遍落後,根本不像現在這麼現代化,所有的農耕勞作基本上都要靠人力完成。每當5月份小麥成熟之際,家裡的頂梁柱都會拿著鐮刀去地裡割麥,而割麥這種活不是一般的勞累,需要長時間彎腰不停地往前走,動作還不能太慢,以搶在下雨前把小麥收回家。麥子割倒以後並不算完,還要抱在地頭均勻鋪開,用石滾一遍又一遍地將麥粒壓出來,然後用木鍬、木衩將麥粒堆成堆裝入袋中,最後用木車拉回家再一次進行晾曬,等到完全曬乾以後才能灌入屯中儲存,整體的一套程序下來男人都會累趴下,也正是這種高強度的勞動成為了男人心中的陰影,所以就有了「男怕五月」的說法。
不過由於現在都已經完全機械化,麥收季節的繁忙基本上看不到了,機器已經代替了人工,只要在收麥時開車進入田地,將收割機脫好的麥粒直接拉回家即可,所以相應的勞動強度也減輕了很多。
二 女怕臘月
臘月過後即是新年,而新年是小孩子最快樂的一段時間,可以在新年受到紅包、零食甚至穿到漂亮的新衣服,這對於小孩來講無疑是最幸福的。可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新年到來前必須要把家中裡裡外外全部打掃乾淨,並且還要準備年貨、置辦家具等等,這所有的瑣碎基本上都要靠家中婦女來完成。
每當進入臘月之後,女人就要對所有的鍋碗瓢盆進行清洗,對房屋上上下下進行清掃,還要不停地去集市上購買蔬菜、肉類、水果以及零食,以在過年期間招待好客人,有的地方還有著蒸花糕、蒸棗卷、蒸饅頭等風俗,這所有的工作量都比較大,對於柔弱的女人來說是比較害怕的,所以也就有了「女怕臘月」的說法。
其實這些老俗話都真實反映了農村裡面的真實生活,是農村人真實的生活寫照。而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們萬不可忘記父輩人的艱辛,我們需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善待父母,同時給予父母最多的關心和愛護,利用自己空閒的時間幫父母分擔一些重擔,這才是兒女應該盡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