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2020-12-17 小馬話三農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何男人會害怕八月,女人害怕臘月呢?

男怕八月:俗語中的八月指的是農曆八月,在農村生活和長大的人肯定都知道,每年的夏末秋初是農村人最忙碌的時候,因為這個時間段是夏季農作物收穫,越冬農作物種植的關鍵時期,人們還將這個時間稱為「三搶」,意思是要搶著收夏茬作物,搶著耕地準備種植和搶著播種越冬作物。夏茬作物要抓緊時間收穫,以免影響下面兩個工作的進行,因為越冬的農作物種植時間過晚,農作物的越冬能力會下降,很容易會在寒冷的冬季被凍死。

儘管現在農業耕作設備已經很完善,但是每年到了秋末冬初時,農民依然會很忙碌,所以更何況是在那個牛耕人種的年代。之所以會說男人怕八月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男人到了這個秋末冬初之際,要整日在農田中忙碌,可能就連晚上也要在農田中度過,以免因為哪一個環節耽誤時間,影響到農作物的播種。所以男人在農曆八月是最為忙碌、最為勞累的,所以便有了「男怕八月」的說法。

女怕臘月:進入到臘月後,人們就要開始準備起過年的年貨,所以女人在進入到臘月後最為忙碌。因為女人們要將衣物被褥全部清洗乾淨以外,還要將家中打掃的乾淨,以免在過年有客人來串門時因為家中沒有打掃乾淨,而落個不賢惠的帽子。此外,在臨近過年時,女人還要蒸饅頭、炸豆腐、蒸年糕等過年必備的美食。因為過去有「女主內」的說法,所以這些事情全部都要女人來完成,進入到臘月後天氣會格外的寒冷,所以繁重的家務活和寒冷的天氣讓女人很害怕到臘月。

以上便是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的意思,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和過去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男主外女主內觀念有關係,你對這句俗語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啥意思?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花姐妹看世界!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鄉村裡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生活、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這句俗語的涵蓋面很廣,很多都與我們的生活有關,如今天要講的「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
  • 俗語中的:「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一句話說出了農村生活的常態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農村經常會用一些俗語來概括自己的生活狀況,或者用一些獨特的語言警戒人們。告訴人們究竟要幹什麼,蘊含了很多的生活道理,我們今天講的這句俗語,可以說很好地概括農村人的生活。可以說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了人的百態,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句諺語,這句話就是: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裡面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也就是我們的12月),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女人為何怕臘月?
    農村老話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您聽過嗎?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說到八月,可不是陽曆的八月,一般是指陰曆的八月,對應陽曆應該是九月中下旬了。這個時候在農村正好是農忙的時節,春天播種,秋天收穫,到了這個時候,也應該是收穫的時節了。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而是老祖宗半輩子經驗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是一句民間流傳度很高的俗語。那麼人們到底為什麼會總結出這樣的經驗呢?這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其實西方歷史上還有一個關於八月的來歷的傳說。除了這個典故之外,八月其實還跟世界上很多國家很多地區的傳統節日有關係。每年的8月8日或9日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氣立秋。8月8日也是臺灣男子節。農曆7月30日那天,安徽九華山還會舉行非常熱鬧的廟會。西藏的雪頓節將於8月份在西藏拉薩市舉行,人們會在雪頓節上展示自己獨特的才藝。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人會說「男怕八月」呢?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樹怕三搖,女怕撩,老祖宗的話,你真的懂嗎?
    雖說老農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千百年的生活中,也總結出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黃金準則」,這些準則多以俗語的方式流傳至今,雖然是「土話」,但是其中蘊含的智慧卻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下面這兩句俗語,現在讀來,也是讓人醍醐灌頂,不由得讓人感嘆,還是老祖宗活得通透。農村有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撩。
  • 農村俗語丨男怕五月,女怕臘月。為什麼?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為什麼呢?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反映了農民日常生活的狀況,是對男人在五月最忙最累,女人在臘月最忙最累的一個總結。農村俗語,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很有道理。也算是民俗文化的一個亮點吧。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會有的」,同理,「而人多了,什麼樣的面相也是有的」,而這一點並不奇怪。我們走在大街的時候,也常常會看到各種形態的人,有的人長得慈眉善目,有的人長得則是尖嘴猴腮,有的人有一對招風耳,還有的人鼻子露著天。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看似並無科學,實際上都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歸納,像「男怕五月,女怕臘月」這句話實際上就表現出了農村麥收季節和過年期間的忙碌,而收麥的體力活多是由男人完成,過年期間的家庭瑣碎則主要由女人負責,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農村俗語說的有道理麼?現在還適用麼?
    男怕五月,五月在古代人們的心中,認為是「惡月」,所以很早以前就有了躲午的習俗,古代的社會和現在不一樣,由於人們一直信奉著「男主外、女主內」的說法,再加上當時的很多婦女都不能外出拋頭露面做農活,所以大量的田間勞動就落在了男人的身上。
  • 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老祖宗想表達啥?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對於傳統文化已經並不上心,如今社會快速發展,經濟上升的同時,人們紛紛走出農村走向城市,在農村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所以更難聽到老人嘴裡念叨的俗語文化了,俗語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瑰寶,那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用自己的實踐經驗告訴後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農村俗語是經過農民朋友長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而成,通過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氣息,用樸素的語言講述深刻的科學道理,便於老百姓理解和記憶,大多數的俗語跟農村生活息息相關。像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前半句用柿子和犁來形象說明男人和女人為人處事的觀點,後半句跟農村的養殖有關。
  • 農村俗語「山牆開窗,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山牆開窗,家敗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新年將至,農村俗語「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啥意思?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俗語,比如說有的俗語是關於天氣的,在以前的時候,你農民耕種都是依靠天氣來判斷未來的天氣如何,有的時候俗語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農民在對天氣的判斷上進行了甄別,這樣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還有的俗語是關於人物的描述,比如這句俗語就是關於說人的,「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也正是房子對農村人的重要性,所以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在我們北方,農村人居住的地方相對來說比較集中,所以每戶人家都有左鄰右舍。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這句俗語,說的便是左鄰右舍房屋和自己家房屋的高度。白虎指的是西側鄰居,青龍指的是東側鄰居。
  • 農村俗語「男怕招風耳,女怕鼻漏空」,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雖然我們常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但是在大多時候,我們卻常常會從一個人的外貌來判斷一個人的脾氣秉性,農村老人還根據外貌的特點總結出了一個個朗朗上口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男怕清醒女怕睡,孩童害怕生妖媚」,啥意思呢?
    導讀:農村俗語: 「男怕清醒女怕睡,孩童害怕生妖媚」,啥意思呢在農村生活,從來不缺少俗語老話,有的俗話老話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也被當作經驗傳承,也有很多的俗語老話,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改變,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但也依然可以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有的俗語聽起來不知所云,猛一聽起來根本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麼,但仔細聽過老人解釋之後,才會猛然醒悟,原來是這樣!